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殷红春(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内六科云南大理6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74-01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在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通过症状、情感得分、客观生活质量和预测生活质量4个方面来评估。结果观察组情感得分、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客观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F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对稳定病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实质严重毁损,导致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等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心理负担极其沉重。因此,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对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期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CRF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5.5±16.3)岁,其中男24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7.3±20.7)岁,其中男22例,女1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原发病因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2)加强健康知识宣教。(3)加强家庭干预及启动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4)采取情绪干预以身心医学的观点讲解情绪对慢性肾衰病情进展及治疗的影响,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深呼吸等方法保持情绪稳定,调动正性情绪。

1.3主要观察指标在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以下评估。(1)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评定心理感受和躯体症状。(2)抑郁自评量表(SDS)。(3)慢性肾功能衰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l。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SASSDS

对照组4047.62±4.9648.63±5.79

观察组4040.85±3.8441.33±3.9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比较见表2。干预后观察组情感得分、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客观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比较

组别例数情感得分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客观生活质量

对照组4032.58±5.626.71±4.135.71±1.846.30±1.81

观察组4047.37±9.2512.83±6.089.44±1.788.66±1.83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1]。给家庭带来经济、生活上的巨大负担,病人不能享受正常人的生活乐趣等,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作为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原,长期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神经、内分泌等中介机制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各种心身症状。许多研究采用不同的心理评估方法均证明了在CRF病人中有较高的心理障碍发生率[2],而且心理障碍与躯体症状密切相关。特别是病情无法控制,不断加重,势必使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严重的心理应激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适当的心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CRF病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降低,情感得分、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在分析与护理这类患者中观察到,随着病情的变化,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极为复杂,有时高兴满意、有时失望悲伤;紧张、焦虑、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因此,在对慢性肾衰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须紧紧围绕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如年龄)护理相结合,与环境和社会因素(如文化背景)等相结合,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CRF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病情有重要意义,在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刘平,张鸣和,等.肾脏病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85-1386.

[2]SicelJP,RaneffB.Psychiatricaspectsofhemodialysispatlents[J].RcvmedPsychoeom,1975,17:377.

标签:;  ;  ;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