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钕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子,色料,晶体,酸根,芳烃,等离子体,热力学。
钕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杨成东[1](2017)在《钕离子掺杂的倍半氧化物陶瓷激光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针对放电等离子体法生长的掺钕叁氧化二镥激光陶瓷(Nd:Lu_2O_3 Ceramics)的激光性能开展研究。钕属于稀土元素,钕离子丰富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其在1微米波段附近能够产生不同波长的跃迁;另一方面,倍半氧化物陶瓷因为具有热导率高,密度大,带隙宽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固态激光介质研究的热点,Nd~(3+)掺杂的倍半氧化物陶瓷激光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望为固态激光的发展以及性能更加优良的激光增益材料的探索提供路径。激光陶瓷生长方法多样,放电等离子体法生长激光陶瓷具有结构均匀、致密等优点。测试放电等离子体法生长的Nd:Lu_2O_3陶瓷的荧光谱线,结果显示在lum附近有很强的发射谱线,其中最强的谱线在1078nm和1080nm附近;测量了Nd:Lu_2O_3陶瓷的吸收谱线,其中在807nm附近处有很强的吸收谱,为选择合适的泵浦源提供依据。在实验中,对比退火与未退火、镀膜与未镀膜Nd:Lu_2O_3陶瓷激光性能,结果表明退火并且镀膜的陶瓷激光输出性能(输出功率、斜效率等)要明显优于未退火与未镀膜的陶瓷。最后设计了Nd:Lu_2O_3陶瓷V腔激光输出实验来验证高效激光输出,在~4F_(3/2)到~4I_(11/2)跃迁时,获得1076.7nm和1080.8nm双波长,获得最大输出功率1.25W,对应的斜效率为38%,在~4F_(3/2)到~4I_(13/2)跃迁时,1357.9nm波长得到振荡,获得最大输出功率为200mW.测量了在输出镜透过率分别为T=0.8%,1.6%,3.5%,5%,9%时的腔内往返损耗;在泵浦功率为3W的情况下,确定输出镜最优的透过率。我们实验所取得的结果,是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的Nd:Lu_2O_3增益介质激光性能中最好的结果之一,尤其在斜率效率方面,有了成倍的提高。基于振荡阈值法,我们还对钕玻璃棒的动态损耗进行了测量。钕玻璃棒作为一种激光增益介质,是当前用于激光核聚变驱动器中唯一一种类型的增益介质。基于项目任务,我们对两种类型的钕玻璃棒的动态损耗开展了测试研究。这里的损耗是指泵浦条件下的损耗,不同于没有泵浦时的静态损耗。经过对比测量发现,所测试的两种钕玻璃棒的损耗在0.001-0.004范围,鉴于样品的数量较少,我们的测试结果还只能作为初步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7-06-30)
雷罗娜[2](2017)在《对叔丁基杯[8]芳烃磷酸酯对镨、钕离子的萃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醛与对叔丁基苯酚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了杯[8]芳烃;制备的杯[8]芳烃与氯磷酸二乙酯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利用红外(FT-IR)、质谱(MS ESI)、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等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以CHCl3为溶剂,系统研究了合成产物对水溶液中镨、钕离子的萃取效果;考察了协同萃取体系对杯[8]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萃取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杯[8]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萃取机理。(1)对叔丁基苯酚与甲醛在NaOH催化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了杯[8]芳烃;以CCl4、CH2Cl2为溶剂,在四丁基溴化铵(TBAB)催化下,杯[8]芳烃和氯磷酸二乙酯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了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利用FT-IR、1HNMR、MS ESI等表征了杯[8]芳烃与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的结构。(2)研究了杯[8]芳烃及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对镨、钕离子的萃取性能。比较了杯[8]芳烃与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对镨、钕离子的萃取效果;考察了pH值、相比、萃取剂的浓度、共存离子等条件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杯[8]芳烃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3mol/L,震荡萃取时间50min,水油相比1:1,萃原液pH为1;杯[8]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4mol/L,震荡萃取时间60min,水油相比1:1,萃原液pH为1。(3)利用工业上常用的萃取剂P204、P507和TBP分别与杯[8]芳烃、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分别组成协同萃取体系。结果表明,P507作为协同萃取剂效果最好。协同萃取降低了杯[8]芳烃类萃取剂的成本,提高了对稀土离子的萃取效率。杯[8]芳烃-P507协同体系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2mol/L(镨离子)和0.0001 mol/L(钕离子),震荡萃取时间为55min,水油相比为1:1,萃原液pH为1,最佳温度为40℃和45℃。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P507协同体系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2mol/L,震荡萃取时间为60 min,水油相比为1:1,萃原液pH为1,最佳温度为40℃和45℃。金属阳离子共存较阴离子影响更大(4)杯[8]芳烃配位镨、钕离子主要借助杯[8]芳烃下缘的酚羟基(-OH)键合位点的静电作用以及杯[8]芳烃憎水苯环空腔的包结作用;而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配位镨、钕离子主要借助磷氧官能团(P=O)的络合作用,磷氧官能团较酚羟基的亲和能力更强;杯[8]芳烃与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萃取镨、钕离子的机理均为离子络合萃取机理。(5)基于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杯[8]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镨、钕离子有一定选择性萃取分离能力,采用多级离心萃取分离有望实现分离镨、钕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本文来源于《湖南理工学院》期刊2017-06-10)
安春爱,王殿巍,李文成,万玉春[3](2016)在《一种基于钕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种V型3,5-二(4-羧基苯基)-4-苯基-1,2,4-叁唑(H_2PhTz)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d(PhTz)_(3/2)(H_2O)_2]_n(MOF_Nd),其中,Ph Tz是3,5-二(4-羧基苯基)-4-苯基-1,2,4-叁唑的二价阴离子。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未X-射线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手段表征了MOF_Nd的分子结构与纯度。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含有1维孔道结构的MOF_Nd单晶属于的叁斜晶系的P1空间群。MOF_Nd的固体粉末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发出位于385nm的半峰宽为48nm的荧光峰,该荧光发射被归为配体的π*→π电子跃迁。(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徐兵,张潇,马颖,谷战军,翟天佑[4](2016)在《钕离子敏化哑铃状上转换纳米颗粒以及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上转换纳米颗粒使用的近红外光激发光源具有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较低的过热效应,使其在生物应用方面具有更好的前景。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哑铃状结构的Na YF_4:Yb/Er@Na Nd F_4:Yb纳米颗粒并将其应用于光动力治疗(PDT)。Na YF_4和Na Nd F_4之间较大的晶格失配度是导致壳层沿核颗粒纳米晶体c轴方向外延生长的主要原因。此结构减少了核和壳层之间接触界面,部分抑制了铒到钕的能量回传过程,使壳层中钕离子的最佳掺杂量达到90%,从而获得了较强的上转换荧光。随后对比了哑铃状纳米颗粒与均匀包覆的Na YF_4:Yb/Er@Na YF_4:Nd_(0.2)核/壳以及Na YF_4:Yb/Er@Na YF_4:Nd_(0.2)@Na YF4核/壳/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光动力效果。结果表明: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哑铃状纳米颗粒荧光强度略低于核/壳/壳结构纳米颗粒,但是其与光敏剂(MC540)复合后在单线态氧产生和杀灭癌细胞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八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期刊2016-07-01)
吴永华,吴丽丹,刘广锦,李安明,朱思祁[5](2015)在《NaGd(MoO_4)_2单晶及其钕离子掺杂的晶体生长和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提拉法生长了Φ15mm×40mm的掺Nd3+∶NaGd(MoO4)2以及纯的NaGd(MoO4)2晶体,通过XRD分析了晶体的结构。测量了晶体的TG-DSC曲线以表征晶体的热学性质,晶体的熔点为1182℃,比热为0.51J/g·K。测量了晶体的拉曼光谱,其拉曼频移为886cm-1。研究了Nd3+∶NaGd(MoO4)2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806nm谱带的吸收截面为3.862×10-19cm2,半高宽为17nm。在1058nm处的发射截面为2.900×10-20cm2。运用J-O理论,获得振子强度参数(Ω2,Ω4,Ω6),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辐射寿命等参数。(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丛航,陈凯,王传真,薛赛凤,张云黔[6](2014)在《五元瓜环与钕离子在四氯酸锌离子诱导下构筑的配合超分子自组装(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四氯酸锌离子诱导下,五元瓜环能与钕离子构筑形成二维配合超分子自组装。在HCl介质中,Zn2+容易形成四氯酸锌离子,在其诱导作用下,钕离子和五元瓜环端口羰基氧直接配位形成二维超分子自组装体。结果表明锌离子作为一种结构导向剂在形成瓜环基超分子自组装体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王鸿雁,贾玉昌,王世武,赵海泉,张芳[7](2014)在《分光光度法测试掺钕钒酸钇晶体中钕离子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钒酸钇晶体材料中钕离子掺杂浓度的方法。该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标定掺钕钒酸钇晶体中钕离子浓度,用Lambda-950分光光度计测量晶体757 nm,720 nm处的吸光度A,根据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钕离子浓度测量公式C=0.0195+2.477×(A757-A720)/L。该方法对产品无破坏性,适用于在线检测和产品分析,方便快捷。(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李彦斌[8](2014)在《钕离子掺杂锆酸钙基变色色料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陶瓷色料的产量已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单色陶瓷色料已经在在陶瓷装饰行业有了较为广泛应用。随着近些年来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在装饰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个性化装饰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研发具有一定功能性色料已经迫不及待。基于此,本课题对钕掺杂锆酸钙系变色色料粉体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钕元素在锆酸钙晶格中独特的呈色、变色效果,采用共沉淀法和液相燃烧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锆酸钙基变色色料粉体。用XRD,DSC-TG,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对共沉淀法制备工艺的优化,制备出性能较好的变色色料粉体。考察了超声功率,沉淀剂,分散剂对共沉淀法制备的变色色料形貌、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氧锆为锆源,在超声功率600Hz条件下,以聚乙二醇6000为分散剂,草酸铵或碳酸铵为沉淀剂,经1200℃煅烧2h制备的色料粉体粒度小且均匀,团聚效果轻。同时研究了钕掺杂量,煅烧温度,矿化剂和复合离子共掺杂对色料呈色和变色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d/Zr摩尔配比为0.5时, Eab1(D65/A)色差值已经达到2.12,满足了人们对明显色差效果的感知;未加矿化剂情况下,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色料呈色和变色效果都会得到加强,当煅烧温度升温至1200℃时,色料的呈色和变色效果与1300℃煅烧样品很接近;添加6wt%NH4F矿化剂可以将变色色料的合成温度降至1100℃,色料的呈色和变色效果与1200℃煅烧样品无很大差别。共掺Cr3+,Fe3+,Pr4+后色料的呈色和变色性质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未达到增强色料变色的效果而共掺一定量的Cu2+后色料的呈色和变色性得到一定程度加强。利用液相燃烧法制备变色粉体发现,此方法可以在较低煅烧条件下快速合成变色色料。通过研究燃烧剂和燃烧剂与硝酸盐配比可知,不同燃烧剂和燃烧剂与硝酸盐配比对变色色料的粒度和呈色、变色效果相差较大。以β-丙氨酸为燃烧剂,β-丙氨酸/硝酸盐摩尔比=0.9,合成的色料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了惰性盐NaCl对色料粉体的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NaCl/硝酸盐=1时,制备的粉体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并探讨了盐助溶液燃烧法制备钕掺杂锆酸钙变色色料的合成过程。(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06-10)
李玉花[9](2014)在《光学波导制备用钕离子掺杂锗酸盐光学玻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纤通讯系统中,近红外区800nm到1625nm波长范围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传输。目前对于以C波段1530-1560nm为主要工作窗口的掺铒石英光纤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然而这一波段只使用了低损耗单模石英光纤的部分窗口,限制了光纤可容纳信道的充分利用。Nd3+具有典型的~1060nm和~1330nm近红外荧光发射,其中~1330nm属于O-波段,并且位于传统第二通讯窗口,色散最小。因此,钕离子掺杂玻璃波导光学放大器有望成为继半导体光学放大器(SOA)、铒离子掺杂光纤放大器(EDFA)问世以来,又一极具商业价值的光放大器。本工作设计合成了Nd3+掺杂中低声子能量锗酸盐玻璃,通过优化Nd203的掺杂浓度,测试解析了最优掺杂浓度为2wt.%Nd2O3时的锗酸盐玻璃的光学及光谱特性。合成了K+ —Na+离子交换Nd3+掺杂锗酸盐玻璃表面条形光波导,并对其近红外荧光光谱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和研究,为Pr3+,Er3+和Ho3+离子掺杂锗酸盐玻璃制备O-谱带, S-谱带,和U-谱带等特殊波段信号放大器奠定基础。本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合成制备了Nd3+掺杂的23Na2O-3MgO-22Al2O3-52GeO2-x wt.%Nd2O3 (x=0.1,1, 2,3,4)(简称NMAG)玻璃。根据吸收光谱的Judd-Ofelt理论拟合,评估出Nd3+的强度参数Ωt(t=2,4,6)分别为5.45x10-20,4.60x10-20,和4.97x10-20cm2,并计算推导出了Nd3+各能级跃迁的理论及实验振子强度、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及荧光辐射寿命,以及4F3/2能级的荧光寿命、量子效率和交叉弛豫跃迁几率等光谱参数。Nd3+发射截面在1.065μm和1.3371μm处分别为21.5×10-21和7.6x10-21cm2。较低的声子能量和较大的吸收及发射截面积,有助于吸收足够的泵浦能量和进行有效的能量传递,表明Nd3+掺杂锗酸盐玻璃极有望成为红外激光器件优异的制备材料。基于理论的研究,通过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得到4F3/2→4I11/2跃迁发射的量子效率为~71.3%。2.在锗酸盐玻璃衬底中引入A1203,成功制备了耐酸腐蚀的铝锗酸盐玻璃,解决了脚a+离子交换过程中基质易受酸腐蚀的现象。利用离子交换法,在光学玻璃表面成功制备了稀土离子掺杂的中低声子能量锗酸盐玻璃条形光波导。对Nd3+掺杂心-Na+离子交换锗酸盐玻璃条形光波导表面结构应用原子力学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测得光学波导近场模式直径为~8μm,并计算了数值孔径(0.0755)和截止波长(0.569μm)。在近红外区有效的放大自发发射(ASE)荧光(发射峰值分别在905,1060,1334和1816nm)证明Nd3+掺杂的中低声子能量锗酸盐玻璃离子交换光波导在光学放大器、宽谱带光源、可调谐激光器、高功率波导激光器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研究表明中低声子能量铝锗酸盐玻璃是制备特殊波段光波导放大器的优良的基底材料,Nd3+掺杂NMAG玻璃条形光波导是一种高效的应用于第二通讯窗口的光波导放大器;Nd3+掺杂NMAG玻璃在O-波段(1260-1360nm)波导放大器方面极具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杨幼明,沈文明,黄振华,蓝桥发,余攀[10](2014)在《D001树脂静态吸附钕离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达到Nd3+富集目的,实验研究D001树脂静态吸附稀土Nd3+过程。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平衡吸附条件,并研究树脂吸附稀土Nd3+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T=293 K,pH=3.5,[Nd3+]浓度10 mmol·L-1条件下,树脂的饱和吸附容量达到698.9×10-3mmol·g-1;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方程,热力学参数为:ΔH=13.45 kJ·mol-1,ΔS=53.035 J·mol-1·K-1,ΔG=-2.09 kJ·mol-1。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001树脂吸附Nd3+过程能够自发进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拟合DO01树脂吸附Nd3+的过程并且其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吸附活化能Ea=1.04857 kJ·mol-1,反应控制步骤为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扩散控制。(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14年03期)
钕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甲醛与对叔丁基苯酚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了杯[8]芳烃;制备的杯[8]芳烃与氯磷酸二乙酯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了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利用红外(FT-IR)、质谱(MS ESI)、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等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以CHCl3为溶剂,系统研究了合成产物对水溶液中镨、钕离子的萃取效果;考察了协同萃取体系对杯[8]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萃取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杯[8]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萃取机理。(1)对叔丁基苯酚与甲醛在NaOH催化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了杯[8]芳烃;以CCl4、CH2Cl2为溶剂,在四丁基溴化铵(TBAB)催化下,杯[8]芳烃和氯磷酸二乙酯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了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利用FT-IR、1HNMR、MS ESI等表征了杯[8]芳烃与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的结构。(2)研究了杯[8]芳烃及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对镨、钕离子的萃取性能。比较了杯[8]芳烃与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对镨、钕离子的萃取效果;考察了pH值、相比、萃取剂的浓度、共存离子等条件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杯[8]芳烃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3mol/L,震荡萃取时间50min,水油相比1:1,萃原液pH为1;杯[8]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4mol/L,震荡萃取时间60min,水油相比1:1,萃原液pH为1。(3)利用工业上常用的萃取剂P204、P507和TBP分别与杯[8]芳烃、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分别组成协同萃取体系。结果表明,P507作为协同萃取剂效果最好。协同萃取降低了杯[8]芳烃类萃取剂的成本,提高了对稀土离子的萃取效率。杯[8]芳烃-P507协同体系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2mol/L(镨离子)和0.0001 mol/L(钕离子),震荡萃取时间为55min,水油相比为1:1,萃原液pH为1,最佳温度为40℃和45℃。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P507协同体系萃取镨、钕离子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0.0002mol/L,震荡萃取时间为60 min,水油相比为1:1,萃原液pH为1,最佳温度为40℃和45℃。金属阳离子共存较阴离子影响更大(4)杯[8]芳烃配位镨、钕离子主要借助杯[8]芳烃下缘的酚羟基(-OH)键合位点的静电作用以及杯[8]芳烃憎水苯环空腔的包结作用;而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配位镨、钕离子主要借助磷氧官能团(P=O)的络合作用,磷氧官能团较酚羟基的亲和能力更强;杯[8]芳烃与杯[8]芳烃磷酸二乙酯萃取镨、钕离子的机理均为离子络合萃取机理。(5)基于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杯[8]芳烃及其磷酸酯衍生物对镨、钕离子有一定选择性萃取分离能力,采用多级离心萃取分离有望实现分离镨、钕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钕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杨成东.钕离子掺杂的倍半氧化物陶瓷激光性能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7
[2].雷罗娜.对叔丁基杯[8]芳烃磷酸酯对镨、钕离子的萃取性能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7
[3].安春爱,王殿巍,李文成,万玉春.一种基于钕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徐兵,张潇,马颖,谷战军,翟天佑.钕离子敏化哑铃状上转换纳米颗粒以及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八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2016
[5].吴永华,吴丽丹,刘广锦,李安明,朱思祁.NaGd(MoO_4)_2单晶及其钕离子掺杂的晶体生长和性能分析[J].人工晶体学报.2015
[6].丛航,陈凯,王传真,薛赛凤,张云黔.五元瓜环与钕离子在四氯酸锌离子诱导下构筑的配合超分子自组装(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4
[7].王鸿雁,贾玉昌,王世武,赵海泉,张芳.分光光度法测试掺钕钒酸钇晶体中钕离子浓度[J].人工晶体学报.2014
[8].李彦斌.钕离子掺杂锆酸钙基变色色料的合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9].李玉花.光学波导制备用钕离子掺杂锗酸盐光学玻璃[D].大连工业大学.2014
[10].杨幼明,沈文明,黄振华,蓝桥发,余攀.D001树脂静态吸附钕离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J].稀有金属.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