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工智能(AI)所开启的人类与类人类共处的生存际遇,是否意味着一种新文明的突破?从儒家情感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单向度的机器人由于脱离亲身实践的伦常关系,缺乏社会生存的经验累积,机器人的情感——只是面临不同情境的表现状态,而非实有诸己的情感能力。无论机器人如何"人性化",都难以建立与生命息息相通的同理心与意义世界。因此,无论奇点是否终将来临,人类都应该更加关注人的类本质和尊严,开掘属人的人性能力和情感独特性,守护人与机器人的分际与相际。面对后人类时代的新型伦理关系,儒家情感伦理学或许仍然可以对人类文明产生积极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付长珍
关键词: 人工智能,机器人,同理心,接应性,儒家情感伦理学
来源: 哲学分析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伦理学,自动化技术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项目编号:19ZDA03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伦理话语建构路向研究”(项目编号:18BZX106)资助
分类号: TP242;B82-05
页码: 34-43+191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1240K
下载量: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