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菌种比筛选试验报告

花菇菌种比筛选试验报告

一、花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霞,李传华,谭琦,李巧珍,马丹丹,陈明杰[1](2015)在《中国香菇部分栽培菌株来源汇总》文中提出通过文献追踪汇总了200余个被冠以不同名称的香菇栽培菌株,并列出了其亲本、育种方式、育种单位及参考文献等信息。慎重起见,并没有对同种异名的菌株进行整合,还需深入追踪与排查。另外,由于部分资料尚未公开发表,预计仍有近300个菌株来源不明。本文的汇总工作可为各香菇育种单位提供研究基础。

郑秋霞[2](2015)在《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文中提出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学名为肺形侧耳,别名珊瑚菇、袖珍菇、迷你蚝菇,珍珠菇等,隶属于菌物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亚纲(Agaric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秀珍菇是春秋冬木腐菌,其形美味鲜,鲜嫩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兴、广受好评的食用菌品种。新品种的开发、鉴定、驯化及育种在秀珍菇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研究在野外采集的一株大型野生食用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其形态与肺形侧耳的相似,根据ITS序列,用MEGA5.0软件的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显示其与肺形侧耳系统进化树单独的分支上。将该菌株与其他肺形侧耳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可知,该野生菌株与其他肺形侧耳菌株均能形成明显的拮抗线。采用DNA分子标记手段(RAPD、ISSR、SRAP)将其与其他已知秀珍菇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野生大型真菌与其他供试的秀珍菇菌株间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从而可知其为一种新型的秀珍菇菌株。从形态特征、ITS可知野生菌株是肺形侧耳;从拮抗试验、DNA分子标记遗传差异分析可知野生菌株与其他秀珍菇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2野生菌株的驯化。以福建省认定的秀珍菇菌株秀迪1号为对照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该野生秀珍菇菌株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温度、生长pH、以及秀珍菇菌丝在栽培基质中所需的水分和酸碱度进行筛选。碳氮源筛选试验中,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试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最好,以酵母粉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快且长势好,即该菌株最适的碳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与对照菌株相似。该野生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45℃,温度高于50℃,菌丝不萌发,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对酸碱环境的适应试验中,野生菌株的菌丝生长pH范围为3-10,pH小于3或者pH大于10时,菌丝不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7,该菌株更能适宜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在对栽培基质的含水量筛选试验中,菌丝生长的适宜含水量范围为55%-75%,在含水量为65%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栽培料中添加一定的轻质碳酸钙有助于菌丝的生长,最适宜的添加量为2%。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进行出菇,常规的生产原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配合使用即可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在木屑棉籽壳培养料中菌丝满袋时间为38-45 d,排袋方式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85%-90%;在17-35℃范围内均可出菇,最适出菇温度为20℃-25℃。开袋出菇管理7-10d后现原基,原基形成2-3d后即可采收子实体,采收结束后经10-15d的转潮培养后可进行二潮菇的出菇管理,首潮出菇即可使生物转化率达到29.87%。对已进行人工驯化的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其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20%,其中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约40%,脂肪及蔗糖含量均低于2%,含有的还原糖不高于8%,粗纤维含量约为8%,该菌株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的含量随着不同的出菇条件而有所变化。3通过三轮杂交法、OWE-SOJ技术以及核迁移试验将该野生秀珍菇的单核菌株准确地分为T1、T2、T3、T4四种交配型。通过单核菌株配对杂交,并以锁状联合的有无验证,获得45株自交菌株,与秀迪1号的单核菌株杂交获得176株杂交菌株,而后从各交配型的野生秀珍菇的单核菌株中随机选取一株与秀迪1号及龙岩主栽菌株进行双单杂交并获得8株杂交子。通过生长速度的筛选,结合与亲本的拮抗试验,选出2株生长速度较快的自交菌株ys-1-22以及ys-5-27,4株长势较好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杂交菌株ys-5-x-36、ys-27-x-36、ys-24-x-10和ys-22-x-38。将筛选获得的6株杂交子与8株双单杂交获得的杂交菌株以及亲本菌株通过RAPD标记、ISSR标记以及SRAP标记试验进行遗传距离的综合聚类分析。在D=6时,将各杂交子与亲本分为4个菌株符合群以及4个独立菌株。将经过生长速度初筛的杂交子14株及亲本进行出菇试验。出菇结果显示,通过单孢自交获得的菌株ys-1-22的生长速度快于亲本,产量显着高于亲本,是具有超亲优势的菌株;虽然ys-5-27的生长速度亦快于亲本菌株,但在18-22℃的温度范围内无法形成原基。采用单孢杂交获得的子代ys-24-x-10的各性状均优于亲本菌株,但菌盖颜色偏白且产生灰黑色斑点,可用于进一步杂交的实验材料;双单杂交的杂交子代中,杂交子的性状改变的范围小,ys-24-sc的生长速度与亲本相比较慢,产量与亲本无显着差异,但口感优于亲本(龙岩市生产菌株“秀珍菇98”)。

吴周斌[3](2015)在《真姬菇菌草栽培及其富硒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真姬菇(Hypsizygusmarmoreus),又名白玉菇,海鲜菇,其风味独特,口感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利用野生或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菌草(五节芒、芒萁、象草、巨菌草等)作原料栽培食、药用菌的综合技术,统称菌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菌林矛盾”,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硒在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而食用菌富硒能力较强,可将无机状态硒结合到细胞大分子活性物质上,从而提高子实体中硒含量,在当前普遍硒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将富硒真姬菇作为食品硒源,无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真姬菇和菌草为试验材料,筛选出适合菌草栽培真姬菇的栽培配方,同时通过分析研究不同栽培原料对真姬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品质及胞外酶的影响,为菌草栽培真姬菇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真姬菇菌丝平板硒耐受性检测、菌丝液体发酵、富硒栽培以及富硒子实体品质分析等来研究真姬菇的富硒特性,为真姬菇富硒运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主要研究的结果如下:1.利用三级系统筛选法,筛选出适合菌草栽培的真姬菇配方为,巨菌草36.5%、芒萁36.5%、麸皮20%、玉米粉5%、轻质钙1%、石灰1%,pH自然。该配方单产为312g/袋,生物学效率为80.73%,栽培周期为115d;不同培养料栽培真姬菇结果表明,菌草栽培真姬菇有助于菌丝生长,提高生物学效率、缩短栽培周期以及增加子实体的有效朵数,但菌草比例较高,菌包较轻、子实体菌柄较细且较软不耐储运,菌草添加适当比例的木屑、棉籽壳栽培真姬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真姬菇子实体的耐储运性;菌草栽培真姬菇,其子实体灰分、粗蛋白、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9.62%、26.75%、和18.78%,而在氨基酸组成上,鲜味氨基酸含量为4.63%,占总氨基酸比例为24.65%,同时重金属含量均在绿色食品要求范围内,木屑、棉籽壳添加适当比例的菌草栽培真姬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实体中粗蛋白、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或比例,有助于提高子实体营养价值,提升口感。2.不同培养料对真姬菇胞外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栽培真姬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酶类(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值都出现在菌丝后熟阶段(接种后40~85d),然而非木质素酶活性最大值则都在菌丝生殖阶段(接种后100~115d);不同培养料中真姬菇菌丝分泌的同种胞外酶,其活性在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在变化趋势上,木质素酶类的活性趋势变化差异在菌丝体后熟阶段,非木质素酶类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由此表明真姬菇胞外酶活性与其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且呈阶段性变化;真姬菇胞外木质素酶类的活性及变化趋势,与其菌丝生长阶段以及培养料的组成有关,非木质素酶类活性的变化趋势由真姬菇生长阶段决定,培养料的不同仅对其活性大小存在一定的影响。3.真姬菇菌丝体对硒耐受特性的研究表明:当外源硒浓度≤ 50 μg/mL时,对真姬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促进效果因菌株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与CK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当外源硒浓度≥ 75 μg/mL时,真姬菇菌落形态不完整,菌丝体色泽变浅或变黄,气生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真姬菇菌丝对硒最大耐受浓度为150~200 μg/mL,还原培养表明,这种抑制具有恢复性;硒浓度与菌丝平均生长速度的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菌株9600对外源硒更为敏感;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真姬菇菌丝在高浓度外源硒胁迫下,菌丝体和锁状联合出现干瘪、坍缩,菌丝被球状分生孢子替代,部分分支甚至完全异化为分生孢子或厚垣孢子;不同菌株富硒液体发酵结果表明,当发酵液中硒浓度为5 μg/mL时,真姬菇发酵菌丝干物质量最大;当发酵液中硒浓度为15 μg/mL时,水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达到最大;不同菌株富硒含量以及硒富集效率存在差异,当发酵液中硒浓度≤25 μg/mL时,菌株白玉10号和9600菌丝(干品)含硒量最高分别为844.98 μg/g、1471.14 μg/g,最高硒富集效率分别为71.10%、72.76%。4.真姬菇富硒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富硒栽培真姬菇,有助于增加商品菇有效朵数,促使菌柄变粗,显着(P<0.05)提高产量和转化率,缩短出菇周期,配方的差异对这种增产效应会有一定的影响;富硒真姬菇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富硒真姬菇粗多糖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子实体含水量(鲜样)、灰分、粗蛋白以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硒对真姬菇总糖、粗脂肪含量影响较小且没有规律,富硒真姬菇重金属含量均在绿色食品标准范围内,总之,富硒有助于真姬菇产量的增加,但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总体有些下降;真姬菇具有较强的富硒和耐硒能力,富硒能力因培养料配方不同存在差异。在设计硒浓度为0~320mg/kg时,本地配方可获得硒含量在0.46~52.29 mg/kg的富硒真姬菇子实体,是本地CK含硒量的2.7~307.6倍,在24号配方中,可获得硒含量在1.18~84.92 mg/kg的富硒真姬菇子实体,是24CK含硒量的6.94~499.53倍。子实体含硒量与培养料中硒浓度呈正相关性,且含硒量呈现菌盖>菌柄的分布规律。

周莉[4](2014)在《平菇单孢杂交及抗病新菌株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偭良、锡平1号、特抗650,肺形侧耳(P. pulmonarius)秀珍菇、黑侧五、新侧五,金顶侧耳(P. citrinopileatus)榆黄蘑和淡红侧耳(P. diamor)红平菇等8个平菇菌株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获得杂交子代菌株,在此基础上对杂交菌株进行菌丝生长温度、子实体产量、木霉抗性、褐斑病抗性等一系列的筛选试验,旨在获得抗病性好、产量高的优良平菇新菌株。研究结果如下:1.收集获得平菇单核菌株309株,选择部分菌株进行单×单杂交,获得杂交组合864个,对杂交菌株进行镜检和拮抗试验,发现801个组合具有锁状联合,103个菌株与双亲具有明显拮抗线。进一步进行结实性试验,共获得77个出菇正常的杂交新菌株。通过复筛试验,筛选菌丝体生长速度快、长势强、菇形好,与母本有一定差别的杂交菌株27株。2.对亲本及筛选得到的杂交菌株进行RAPD分析,发现25个杂交菌株与亲本有显着的遗传差异,是杂交新菌株,有2个杂交菌株与亲本的遗传差异较小。3.温度试验表明,在25℃下杂交菌株P2、P3、P6、P8的生长速度较快,与亲本差异极显着;在30℃下菌株P6、P19、P20生长速度较快,其中P19生长速度分别比亲本提高了4.8mm/d和8.9mm/d,是所有菌株中长速最快的;而P2、P20、P23、P24、P25较耐高温。4.品比试验表明,10个杂交菌株子实体产量显着高于亲本,5个菌株子实体产量显着高于其亲本之一。其中,子实体产量最高的杂交菌株为P23和P30。5.木霉抗性试验表明,平板测试方法筛选出抗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12较强的菌株3个,即P4、P7、P14;抗平菇木霉(T. Pleurotum夕T33较强的菌株5株,即菌株P10、P14、P16、P20、P21;袋栽试验方面,接种木霉后能全部正常出菇的菌株10株,包括亲本1株,在接种木霉下的出菇率为100%;产量损失率较低的有7个菌株。6.褐斑病平板拮抗试验,按抗性水平聚类分析可将测试菌株分为高抗品种,中抗品种、低抗品种和无抗性品种。其中高抗品种为P30、P4、P8、P32和亲本P40,抗性水平分别为70.07%、69.56%、67.82%、63.51%、61.57%;中抗品种15个,包括13个杂交菌株,2个亲本;低抗品种14个,包括9个杂交菌株和5个亲本;无抗性品种1个,为杂交菌株。袋栽试验采用人工接种托拉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 tolaasii)于子实体,统计病情指数,综合评价抗性水平的抗病性。平板抗性水平与人工接种病情指数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抗性水平测定可作为快速筛选平菇抗细菌性褐斑病的方法之一。

刘国宇[5](2012)在《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筛选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地区夏季平菇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品种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夏季温度过高,昼夜温差小,缺乏优良的高温型平菇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技术掌握的片面,导致夏季平菇生产频频出现失败,特别是辽宁地区每年的6月中旬至8月初期,市场上平菇数量紧缺,且品质不好,因此高温型平菇菌株的筛选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本论文针对引进的11个平菇菌株进行筛选。通过一级种、二级种菌丝耐高温试验,对菌丝在高温条件下的长势、生长速度及污染率做了记录、测量和分析,同时结合高温出菇试验对菌丝长势、污染率及现蕾期、转潮期、子实体产量、品质、色泽等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差异显着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P9(LN-3)菌丝耐高温性强,在32℃的环境中,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颜色浓白,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性状表现为子实体菌盖平均直径达到8.45cm,平均厚度1.52cm,呈灰色,菌褶细密洁白。以筛选出的产量高、质量优的耐高温平菇菌株“LN-3”为试验菌株,研究了高温条件下关键栽培技术。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42%、棉籽壳20%、木屑20%、麦麸10%、稻糠5%、豆饼粉3%,另加适量石灰和石膏,分别占主料总重量的3%和1%;培养基最佳含水量为65-70%;确定了最佳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影响,当灭菌时间达到12h,菌袋成功率接近100%,用煤量为321kg,而灭菌时间再延长,菌袋成功率没有变化,但用煤量增多,浪费能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夏季高温期菌袋摆放密度,即摆放四层、袋袋间距为1cm、垛垛间距为60cm,同时结合适时的通风,加大空气流动,能够在有效利用空间面积和成功率上找到平衡点;结合大量的栽培试验确定最佳的环境因子指标,平菇发菌期的最适宜温度为21-25℃、空间相对湿度60-70%,菌丝在长至菌袋1/3后,通过扎眼透气的方法来增加菌袋内的氧气含量,通过试验,菌袋扎眼数量最适宜的是20个。子实体生长期的温差刺激达到8-10℃以上,空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在高温期平菇生产中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平菇的成败、产量和质量。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随时发现病虫害和杂菌随时处理,避免传播扩散造成大面积的污染,在管理中注意适时的通风,适当控温控湿,保持菇房室内外的卫生等,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避免产生药物残留,保证食品安全。

杨爽[6](2011)在《猴头菌菌株鉴定与主要性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属菌株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组织恢复、增强细胞活力等诸多功能。在我国,栽培和发酵工业上应用的猴头菌属菌株已达几十种。随着猴头菌产业的良好发展,生产上迫切需求选育出更优良、更高产的猴头菌新品种。同样在育种方面寻找到快速鉴别新型菌株的技术,减少出菇试验的鉴定工作量、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也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近些年来,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技术开始在食用菌的菌株鉴定上进行应用,分子标记是一类稳定、简便、迅速的现代技术,对食用菌菌株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本试验以来自全国14个地方的54个栽培猴头菌菌株和采自川西高原的11个野生猴头菌菌株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拮抗反应、ISSR遗传分析以及农艺性状的测定,并对部分优选的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进行菌丝生理特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来对猴头菌菌株进行鉴定及主要性状评价。1.对54个栽培猴头菌菌株和采自川西高原的11个野生猴头菌菌株做拮抗试验,两两组合。利用菌株之间的拮抗反应,观察猴头菌菌株的形态特征,判定不同类型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因为猴头菌属菌株之间营养菌丝融合有不亲和性,所以通过拮抗线的宽度、颜色等特征进行判断,可以辅助进行鉴定菌株亲缘关系远近。结果表明:拮抗反应能够区别一定数量的菌株,但鉴别时容易产生一些主观的判断失误。2.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技术,利用8个引物对供试的65株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运用NTSYSpc2.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各个菌株在图谱上都存在丰富表达,同时呈现出较强的特异性,并且菌株的差异程度各不相同。通过对亲缘关系树状图分析,得出各菌株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选用8个ISSR引物能将所有供试菌株相互区分开,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44~0.950,在相似系数0.675时,66个菌株聚为4类。说明菌株在DNA水平上具有比较显着的遗传变异。为猴头菌种资源保藏、产权的保护以及新菌种的开发奠定了理论依据。3.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ITS4-ITS5扩增,测序结果通过在GenBank中已知的猴头菌属的种进行Blast序列比对,得到同源序列较高的ITS序列,并以猴头菌属其它种作为参照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7个菌株的ITS序列与EU784264.1 Hericium erinaceum、AY534589.1 Hericium erinaceum等在同一个进化支上,可确定7个菌株均是Hericium erinaceum。4.对供试的65株菌进行栽培出菇试验,对猴头菌子实体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包括形态特征(子实体颜色、菌球直径、菌刺长度、菌刺朝向、基部有无膨大和有无分枝)以及菌株产量。结果表明:54个栽培猴头菌菌株全部出菇,11个野生猴头菌菌株能够出菇但产量偏低,65个菌株均能够进入到农艺性状考察阶段。63号野生菌株的平均产量达到160.53 g,高于很多栽培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5.对筛选出的部分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进行菌丝生理特性测定,其中包括在不同温度下,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结果显示在5℃时,所有供试菌株全部停止生长;在40℃时,所有供试菌株全部停止生长,甚至死亡。猴头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

李黎[7](2011)在《中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Bull.) Quel.],是世界上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a edodes)及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的第四大栽培食用菌,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世界木耳栽培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耳生产国,拥有丰富的木耳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也是进一步选育木耳优良品种的基础。对我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准确分析和客观评价,是开展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和新品种开发的基础,也是加强菌种管理和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整个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本研究以中国主栽的32个木耳菌株为研究对象,首次将生物学特性、TRAP分子标记技术、IGS序列分析及体细胞不亲和性4种方法引入到中国木耳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我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价4种方法在木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适用性,构建我国木耳主要栽培菌株的种性特征信息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木耳供试菌株的27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用生物学性状对木耳种质进行初步分类鉴定时,应首先考虑菌株的培养生理特性,其次是耳片色泽,尺寸等形态特征,最后根据耳脉和耳片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根据此方法可以在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形态性状信息的前提下,将原来的27个性状转换为个数较少而且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从而为木耳种质的分类鉴定提供快速而准确的信息。2.对木耳的27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供试菌株在各个生物学指标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UPGMA聚类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欧氏系数变化范围为4.27到11.33,表明我国木耳栽培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协表征矩阵和欧氏系数矩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表明聚类结果较好地体现了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在欧氏系数为6.73时,除黑29、186及C21等菌株分别各自均为一类之外,其他供试菌株聚为3个主要类群。主坐标分析也将32个供试菌株分为3个大的类群,同一类群中供试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更相似。3.将TRAP技术运用于木耳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基于木耳属的EST序列设计并筛选得到16对稳定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在32个供试菌株中共扩增得到535条DNA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7.9%,供试菌株的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567到0.922,说明我国木耳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协表征矩阵和欧氏距离矩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表明聚类结果非常好地体现了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7时,供试菌株聚为4个类群。主坐标分析分析中供试菌株也被划分为3个类群。4.首次拼接得到木耳栽培菌株AU110的rDNA全序列,并设计得到更适合于木耳菌株IGS区域扩增的引物对。AU110 rDNA全长为11210 bp,包含18S、5.8S、28S、ITS及IGS区域,其中18S rDNA为1805 bp,ITS为513 bp,28S为3135 bp,IGS1为2334 bp,5S为118 bp,IGS2为3304 bp。IGS1中不含重复片段。IGS2序列5’端富含GC(8551 bp至8638 bp),并包含(GGGGA)。重复片段,大大增加了IGS25端的测序难度,同时在8768 bp至8799 bp,8845 bp至8880 bp序列间存在着(TTAGG)。重复片段。5.32个木耳供试菌株IGS1序列构成的矩阵为2312 bp,其中保守位点2205 bp,变异位点为109 bp;IGS2序列的3’端序列矩阵长度为801 bp,其中保守位点757 bp,变异位点为44个。基于IGS1全长及IGS2 3’端,运用最小进化法和最大简约法对木耳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耳菌株IGS序列变异程度较高,由此表明我国木耳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基于IGS1全长和IGS2 3’端序列,32个菌株分别将划分为5个或6个类群;基于两者的综合序列,32个菌株则被划分为3个类群。综合序列分析较单序列分析结果富含更多变异位点信息,能更有效地反映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6.木耳供试菌株之间的体细胞不亲和性反应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不同菌株的体细胞不亲和反应在拮抗反应类型、拮抗反应程度及菌丝交接处色素三个方面均存在差异,拮抗反应类型可以划分为隆起型、沟壑型和隔离型,拮抗反应程度可以分为无拮抗、较强和非常强,菌丝交接处色素分为有或无,三者之间不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将木耳菌株间的不亲和类型、色素有无及程度分别设为变量,进行赋值聚类分析,综合分析后发现,基于不亲和性反应程度的聚类能很好地反映供试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而基于拮抗反应类型和色素有无的聚类分析不能反映供试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7.在基于木耳体细胞不亲和性反应程度的聚类分析中,供试菌株的欧氏系数变化范围为3.724到10.633,协表征矩阵和相似系数矩阵的相关系数为0.78,表明聚类结果很好地体现了栽培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进一步说明我国木耳栽培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欧氏系数为7.26时,木耳种内32个菌株聚为6个类群。主坐标分析将供试菌株分为3个类群,具有明显的拮抗反应的供试菌株在UPGMA聚类分析和PCO分析中聚在不同的组别,无明显拮抗反应的菌株聚在一起,从而表明,木耳菌株间的拮抗程度与亲缘关系确实呈正比。总体来看,我国木耳栽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栽培地域的菌株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但同一地区的栽培菌株遗传背景比较一致。32个供试菌株可分为3个主要类群,主要栽培地域分别对应东北地区,中部、华东及西北地区,华北及西南地区,证明了各栽培区域的主栽菌株主要来自于本地野生菌株驯化。东北地区的栽培菌株遗传背景单一且与其它地区菌株遗传关系较远,中部及华北地区存在引种现象,部分菌株可能为同物异名;同时,研究结果证实4种分析方法均可有效地应用于中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的结论对将来木耳遗传育种研究中亲本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未来进一步开展木耳菌种快速鉴定、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特异性SCAR标记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桑峰[8](2011)在《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初步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是一种食药用价值较高的胶质担子菌,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传统的段木栽培方式逐渐被代料栽培方式替代,目前木耳菌种退化严重,单产和品质有所降低,但木耳的研究多集中于木耳多糖提取和栽培管理技术,有关木耳优良杂交菌株选育方面的研究极少。本试验以木耳菌株Au916和单片5号为亲本材料,收集孢子,分离鉴定单核体,采用单孢杂交,双-单杂交及多孢杂交等方式,通过拮抗试验及荧光染色镜检锁状联合,鉴定杂交菌株。通过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胞外漆酶活性测定及绿色木霉抗性测定进行杂交菌株的筛选,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杂交菌株的农艺性状。在获得的224杂交菌株中,56个杂交菌株在CYM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速度显着高于两个亲本,68个杂交菌株在培养料中菌丝体生长速度显着高于两个亲本;58个杂交菌株的漆酶活性显着高于两个亲本。木耳菌株对绿色木霉抗性测定结果表明,12个杂交菌株与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对峙培养时,交接处形成明显的拮抗线;绿色木霉发酵液对其中8个木耳杂交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显着低于两个亲本;7个木耳杂交菌株发酵液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抑制率显着高于两个亲本。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确定15个单孢杂交菌株、10个双单杂交菌株以及26个多孢杂交菌株进入秋季代料栽培试验,考察耳片厚度、耳片长度、单袋耳片干重、耳片干湿比、单耳片鲜重、栽培袋菌丝长速、耳芽形成率、栽培袋污染率8个农艺性状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杂交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单孢杂交菌株(D18、D2、D5、D19、D27、D7),4个双单杂交菌株(S23、S22、S1、S9)以及9个多孢杂交菌株(Du10、Du9、Du2、Du51、Du53、Du16、Du49、Du1、Du3)的关联度排名优于2个亲本,农艺性状和子实体性状较好。其中杂交菌株D19、S22、S23、Du 2、Du 9、Du 10综合性状优于其他菌株,产量比亲本高10%以上,可以进行下一步复筛栽培。

包着勤[9](2003)在《花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报告》文中指出筛选优良品种是提高花菇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手段。试验通过对7个花菇品种菇蕾耐干燥性能、花菇形成速度、鲜菇总产量、鲜花菇产量、花菇率、子实体经济性状等指数综合比较,从中筛选的晚熟种135—3、中熟种939-8具有产量高、商品性状好等优点,可作为类似海拔地区发展花菇的当家品种。

路等学,王秉峰,邵建宁,高静梅[10](2005)在《茶薪菇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瓶栽试验的基础上,选出5个茶薪菇菌株和2种培养料,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袋栽试验。结果表明,①AC1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69.2%。AC9平均生物学效率为67.4%,AC1与AC9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着。②AC1在以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上的生物学效率为74.4%,AC9在以麦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生物学效率为63.3%。③参试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均显着地高于对照菌株(AC4)的生物学效率,达到5.0%的显着水平。

二、花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香菇部分栽培菌株来源汇总(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果
    1.1自然选育
        1.1.1国外引进
        1.1.2野生驯化
        1.1.3国内流通
    1.2单孢杂交
    1.3原生质体技术
    1.4其他
2讨论

(2)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秀珍菇概况
        1.1 分类地位及分布
        1.2 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
        1.3 营养价值
        1.4 秀珍菇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2 真菌鉴定方法
        2.1 传统分类学研究方法
        2.2 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3 食用菌育种方法
        3.1 野生种驯化育种
        3.2 杂交育种
        3.3 诱变育种
        3.4 原生质体育种
        3.5 分子育种
        3.6 秀珍菇育种现状
第二章 野生菌株的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菌株来源
        1.2 培养基与试剂仪器
        1.2.1 培养基
        1.2.2 生化试剂
        1.2.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子实体宏观形态观察
        2.2 微观形态的观察
        2.3 组织分离
        2.4 母种活化
        2.5 拮抗实验
        2.6 DNA的提取
        2.7 真菌ITS扩增和克隆测序
        2.8 构建系统发育树
        2.9 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
        2.10 I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2.11 SRAP分子标记的筛选
        2.12 遗传距离的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子实体形态观察
        3.2 真菌ITS扩增和克隆测序
        3.3 拮抗结果
        3.4 系统发育树
        3.5 DNA分子标记
        3.6 综合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野生秀珍菇的驯化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菌株来源
        1.2 培养基与试剂
        1.2.1 培养基
        1.2.2 生化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同步菌丝的准备
        2.2 生物学特性实验
        2.2.1 碳源试验
        2.2.2 氮源试验
        2.2.3 最适温度试验
        2.2.4 pH试验
        2.2.5 致死温度试验
        2.3 栽培特性
        2.3.1 基质含水量筛选试验
        2.3.2 基质酸碱度筛选试验
        2.3.3 原种制备
        2.3.4 栽培袋制备
        2.3.5 培养阶段
        2.3.6 出菇管理
        2.4 营养成分的检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碳源试验
        3.2 氮源试验
        3.3 pH试验
        3.4 温度试验
        3.6 温度致死试验
        3.7 基质含水量试验
        3.8 基质酸碱环境的适应试验
        3.9 栽培特性
        3.10 营养成分
    4 讨论
第四章 野生秀珍菇的挖掘利用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菌株来源
        1.2 培养基与仪器
        1.2.1 培养基
        1.2.2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担孢子萌发
        2.2 单核菌丝的验证
        2.3 交配型验证
        2.3.1 担孢子自交
        2.3.2 OWE-SOJ检验
        2.3.3 核迁移验证
        2.4 杂交育种
        2.4.1 单孢杂交
        2.4.2 双单杂交
        2.5 杂交子拮抗试验
        2.6 杂交子初筛
        2.7 杂交子遗传差异分析
        2.7.1 RAPD分子标记
        2.7.2 ISSR分子标记
        2.7.3 SRAP分子标记
        2.8 原种制备
        2.9 栽培种制备
        2.10 出菇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配对
        3.2 杂交子初筛
        3.2.1 单孢自交
        3.2.2 单孢杂交
        3.2.3 双单杂交
        3.3 杂交子遗传聚类分析
        3.4 出菇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真姬菇菌草栽培及其富硒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真姬菇概况
        1.1 真姬菇生物学特征
        1.2 真姬菇生活史
        1.3 真姬菇生长条件
        1.4 真姬菇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1.5 真姬菇栽培技术
    2 食用菌胞外酶研究
        2.1 木质素酶
        2.2 半纤维素酶
        2.3 纤维素酶
    3 菌草技术概况
        3.1 菌草技术发展概况
        3.2 菌草技术栽培食(药)用菌概况
    4 食用菌富硒的研究状况
        4.1 食用菌的富硒能力以及耐受性
        4.2 富硒食用菌栽培
        4.3 富硒食用菌的营养成分
        4.4 富硒食用菌药用成分活性的研究
    5 问题以及前景展望
        5.1 真姬菇栽培原料可持续性
        5.2 真姬菇富硒特性的研究的意义与前景
        5.3 真姬菇开发生产前景展望
第二章 菌草栽培真姬菇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草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2.2 不同培养料对真姬菇栽培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料的真姬菇子实体营养成分
    3 讨论与小结
        3.1 菌草栽培真姬菇培养基筛选试验
        3.2 菌草工厂化栽培真姬菇出菇试验
        3.3 不同培养料对真姬菇栽培的影响
        3.4 不同培养料对真姬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培养料的真姬菇子实体氨基酸质量以及安全性分析
第三章 不同培养料对真姬菇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绘制
        2.2 不同培养料对真姬菇胞外酶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真姬菇菌丝体对硒耐受性特性及其液体富硒发酵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真姬菇菌株菌丝体对硒的耐受特性
        2.2 硒胁迫下真姬菇菌丝体形态结构的显微观察
        2.3 真姬菇富硒液体发酵
        2.4 富硒真姬菇菌丝硒含量和富硒率
    3 讨论与小结
        3.1 硒对真姬菇菌丝体生长速率的影响
        3.2 硒对真姬菇菌落以及菌丝体形态的影响
        3.3 硒对真姬菇菌丝干生物量、水溶性蛋白、多糖的影响
        3.4 深层发酵液中硒浓度的不同对真姬菇菌丝体含硒量和富集率的影响
第五章 富硒真姬菇栽培及其成分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富硒真姬菇栽培结果与分析
        2.2 真姬菇富硒特性以及安全性食用评价
        2.3 富硒真姬菇子实体成分的测定
    3 讨论与小结
        3.1 硒对真姬菇固体栽培的影响
        3.2 真姬菇子实体的富硒特性
        3.3 富硒真姬菇子实体补硒安全性
        3.4 外源硒对真姬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3.5 富硒真姬菇子实体氨基酸质量分析
        3.6 富硒对真姬菇子实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1 菌草栽培真姬菇
    2 真姬菇富硒特性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附录1: 出菇管理
    附录2: 真姬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测试报告
    附录3: 真姬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测试报告
    附录4: 真姬菇子实体重金属含量测试报告
致谢

(4)平菇单孢杂交及抗病新菌株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平菇概述
    1.2 食用菌育种方法
        1.2.1 杂交育种
        1.2.2 选择育种
        1.2.3 诱变育种
        1.2.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1.2.5 基因工程育种
    1.3 食用菌病害概述
    1.4 分子生物学研究
        1.4.1 RAPD分子标记
        1.4.2 AFLP分子标记
        1.4.3 RFLP标记
        1.4.4 ITS标记
    1.5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4 PCR扩增引物
    2.2 试验方法
        2.2.1 亲本的选择
        2.2.2 亲本栽培
        2.2.3 种菇的选择
        2.2.4 担孢子的收集
        2.2.5 单孢的分离
        2.2.6 单核菌丝的鉴别
        2.2.7 杂交配对
        2.2.8 杂交菌株初筛
        2.2.9 杂交菌株复筛
        2.2.10 杂交菌株分子鉴定
        2.2.11 杂交菌株品比试验
        2.2.12 菌株生长温度试验
        2.2.13 杂交菌株抗病菌株的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孢杂交
        3.1.1 单核体菌株的获得与杂交
        3.1.2 镜检锁状联合标记
    3.2 杂交菌株的鉴定
        3.2.1 杂交菌株初筛试验
        3.2.2 杂交菌株袋栽复筛
    3.3 杂交菌株RAPD分子标记鉴定
    3.4 品比试验
    3.5 不同温度对杂交菌丝生长的影响
    3.6 杂交菌株抗病菌株的筛选
        3.6.1 杂交菌株抗木霉试验
        3.6.2 杂交菌株抗平菇褐斑病试验
4 结论与讨论
    4.1 单孢杂交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4.2 拮抗反应
    4.3 RAPD分子标记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4.4 不同杂交菌株对木霉的抗性
    4.5 杂交菌株抗褐斑病品种的筛选
    4.6 对开展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筛选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平菇研究现状
        1.3.1 平菇发展状况
        1.3.2 平菇发展目前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的筛选
    2.1 试验材料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供试菌株
        2.1.3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菌丝复壮、活化菌种
        2.2.2 一级种(母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2.3 二级种(原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2.4 出菇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一级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3.2 二级种菌丝耐高温试验
        2.3.3 各菌株高温条件下栽培试验比较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一级种菌丝耐高温情况
        2.4.2 二级种菌丝耐高温情况
        2.4.3 各菌株高温条件下栽培试验
        2.4.4 各菌株高温性的综合评定
第三章 平菇高温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培养料
        3.1.2 场地
        3.1.3 供试菌株
        3.1.4 二级种生产
        3.1.5 栽培方式
    3.2 试验方法
        3.2.1 栽培季节的选择
        3.2.2 培养基配方
        3.2.3 含水量对比试验
        3.2.4 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影响试验
        3.2.5 菌袋摆放密度的研究
        3.2.6 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
        3.2.7 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
        3.3.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平菇子实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3.3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平菇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3.3.4 最佳培养基配方的综合评定
        3.3.5 培养基最佳含水量的研究
        3.3.6 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影响试验
        3.3.7 菌袋摆放密度的研究
        3.3.8 发菌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菌丝的影响
        3.3.9 出菇阶段环境因子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3.3.10 杂菌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3.4 小结与讨论
        3.4.1 培养基配方对平菇栽培的影响
        3.4.2 培养基最佳含水量的研究
        3.4.3 灭菌时间对菌袋成功率和节能情况的综合分析
        3.4.4 菌袋摆放密度的综合分析
        3.4.5 发菌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菌丝的影响
        3.4.6 各环境因子对子实体生长阶段的影响
        3.4.7 病虫害及杂菌对平菇栽培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猴头菌菌株鉴定与主要性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猴头菌研究现状
        1.1.1 猴头菌概述
        1.1.2 猴头菌的研究进展
    1.2 食用菌育种方法
        1.2.1 自然选育
        1.2.2 诱变育种
        1.2.3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2.4 基因工程
        1.2.5 杂交育种
    1.3 食用菌育种中的标记技术
        1.3.1 形态标记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拮抗
        1.3.4 生化标记(同工酶技术)
        1.3.5 DNA分子技术
    1.4 猴头菌菌株遗传多样性研究材料与方法
        1.4.1 表型多样性
        1.4.2 遗传多样性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试验试剂
    2.2 研究方法
        2.2.1 菌株菌丝生理性状评价
        2.2.2 菌株栽培试验
        2.2.3 菌株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试验
        3.1.1 供试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分析
        3.1.2 供试菌株产量比较
    3.2 菌株主要性状评价结果
        3.2.1 菌株菌丝生理特性评价结果
        3.2.2 温度试验结果
    3.3 菌株鉴定
        3.3.1 拮抗试验
        3.3.2 ISSR分子标记鉴定菌株
        3.3.3 ITS-PCR鉴定结果
4 讨论
    4.1 猴头菌遗传多样性
    4.2 ITS序列分析
    4.3 菌丝生理性状分析
    4.4 猴头菌子实体农艺性状评价分析
5 结论
    5.1 ISSR分子标记鉴定猴头菌菌株的可行性
    5.2 野生菌株与栽培菌株差异明显
    5.3 猴头菌菌丝生理性状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中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木耳研究概述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食药用功效
        1.1.3 遗传育种进展
    1.2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1 生物学水平
        1.3.2 染色体水平
        1.3.3 蛋白质水平
        1.3.4 DNA分子水平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及培养料
        2.1.3 试验试剂
        2.1.4 试验所用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生理特征试验
        2.2.2 栽培特征试验
        2.2.3 形态特征试验
        2.2.4 DNA提取
        2.2.5 TRAP引物设计
        2.2.6 TRAP-PCR扩增
        2.2.7 PAGE凝胶电泳
        2.2.8 IGS序列引物设计
        2.2.9 IGS-PCR反应体系优化
        2.2.10 IGS-PCR扩增
        2.2.11 IGS-PCR产物纯化回收
        2.2.12 IGS片段克隆与测序
        2.2.13 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
    2.3 数据分析
        2.3.1 生物学特性及体细胞不亲和性的聚类分析
        2.3.2 T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
        2.3.3 IG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4 主成分分析
        2.3.5 主坐标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生物学特性的木耳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生理特征试验结果
        3.1.2 栽培特征试验结果
        3.1.3 形态特征观察结果
        3.1.4 基于生物学特性的聚类分析
        3.1.5 基于生物学特性的主坐标分析
        3.1.6 基于生物学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3.2 基于TRAP标记的木耳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总DNA质量检测
        3.2.2 TRAP标记的多态性
        3.2.3 基于TRAP标记的聚类分析
        3.2.4 基于TRAP标记的主坐标分析
    3.3 基于IGS序列的木耳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 AU110菌株rDNA全序列分析
        3.3.2 IGS-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3.3.3 IGS1序列扩增产物检测
        3.3.4 IGS2 3’端序列扩增检测
        3.3.5 IGS序列克隆测序
        3.3.6 IGS序列分析
        3.3.7 基于IGS1全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3.3.8 基于IGS2 3’端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3.3.9 基于IGS1及IGS2 3’端序列的综合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3.4 基于体细胞不亲和性的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3.4.1 体细胞不亲和性反应
        3.4.2 基于体细胞不亲和性程度的聚类分析
        3.4.3 基于体细胞不亲和性程度的主坐标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遗传标记在木耳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中的利用
        4.1.1 生物学标记在木耳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利用
        4.1.2 TRAP分子标记在木耳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利用
        4.1.3 IGS序列在木耳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利用
        4.1.4 体细胞不亲和性在木耳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利用
    4.2 中国木耳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综合分析
    4.3 不同分析方法用于木耳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4.4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木耳主栽品种拮抗反应表
附录二 木耳主栽品种鲜耳、干耳图片
附录三 木耳栽培菌株AU110 rDNA全序列
附录四 全国木耳主栽菌株种性特征信息库
附录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8)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述
        1.1.1 木耳形态及其分布
        1.1.2 木耳食用与药用价值
        1.1.3 木耳栽培现状
    1.2 食用菌育种技术
        1.2.1 人工选择育种
        1.2.2 诱变育种
        1.2.3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2.4 杂交育种
        1.2.5 基因工程育种
    1.3 杂交后代的筛选方法
        1.3.1 漆酶活性测定
        1.3.2 抗杂能力测定
        1.3.3 灰色关联度法在农艺性状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杂交配对
        2.2.2 杂交菌株的鉴定
        2.2.3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2.2.4 漆酶活性测定
        2.2.5 抗霉能力测定
        2.2.6 栽培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菌株的鉴定结果
        3.1.1 单孢分离结果
        3.1.2 杂交配对结果
    3.2 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
        3.2.1 CYM培养皿中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3.2.2 培养料试管中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3.3 杂交菌株漆酶活性比较
        3.3.1 杂交菌株氧化带测定结果
        3.3.2 以ABTS为底物的漆酶活性比较
    3.4 杂交菌株的抗霉能力测定结果
        3.4.1 供试杂菌的分离与鉴定
        3.4.2. 对峙培养结果
        3.4.3 绿色木霉发酵液对木耳菌落生长的影响
        3.4.4 木耳发酵液对绿色木霉菌落生长的影响
        3.4.5 不同杂交菌株栽培袋田间污染率调查结果
    3.5 栽培试验结果
        3.5.1 农艺性状比较
        3.5.2 杂交菌株农艺性状的用灰色关联度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木耳对绿色木霉菌的抗性讨论
    4.2 单孢杂交、双单杂交与多孢杂交三种方法的比较
    4.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木耳综合性状评价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茶薪菇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1.2培养料配方
    1.3试验方法
        1.3.1试验设计
        1.3.2栽培方法
        1.3.3关键技术
        1.3.4采收与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茶薪菇产量及统计分析
    2.2菌丝长势
    2.3子实体质量
    2.4病、虫害情况
3结论

四、花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香菇部分栽培菌株来源汇总[J]. 宋晓霞,李传华,谭琦,李巧珍,马丹丹,陈明杰. 菌物研究, 2015(03)
  • [2]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D]. 郑秋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4)
  • [3]真姬菇菌草栽培及其富硒特性的研究[D]. 吴周斌.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4]平菇单孢杂交及抗病新菌株选育[D]. 周莉. 广西大学, 2014(01)
  • [5]耐高温型平菇菌株筛选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刘国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6]猴头菌菌株鉴定与主要性状评价研究[D]. 杨爽.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4)
  • [7]中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黎.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8]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初步筛选[D]. 桑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9]花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报告[J]. 包着勤.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S2)
  • [10]茶薪菇栽培技术研究[J]. 路等学,王秉峰,邵建宁,高静梅. 食用菌学报, 2005(01)

标签:;  ;  ;  ;  

花菇菌种比筛选试验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