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均匀量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均匀,直方图,转换器,有理,溶质,颜色,目标。
非均匀量化论文文献综述
林嘉芊,毕美华,杨晅,周豪,黄天成[1](2019)在《基于信号分布非均匀量化的IMDD-FBMC系统性能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滤波器组多载波(IMDD-FBMC)系统中低比特位数数字模拟转换器(DAC)量化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分布估计的非均匀量化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FBMC信号分布的非线性规划方法获得量化误差最小时的量化阶距,进而提升基于低比特位数DAC的IMDD-FBMC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均匀量化方式相比,该方案在3~5位量化比特位数的情况下可以使IMDD-FBMC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提升15.9~60.7倍,且在保证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基于信号分布的量化方案可以减少1~2位量化比特位数,降低系统成本。(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俞嘉生,毕美华,卓先好,黄天成[2](2018)在《基于非均匀量化ADC/DAC的IMDD-UMFC系统性能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通用滤波多载波(UMFC)系统中提升系统误差向量幅度(EVM)以及误码率(BER)性能的新方案.在这一方案中,使用了非均匀量化DAC来减少量化误差(SQNR).通过仿真,在10-Gb/s,16-OQAM调制的UMFC系统(4和5位DAC,光纤传输距离为20km)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均匀量化的方式,文章提出的方案能极大地提升系统性能.在相同的系统性能下,基于信号分布的量化方式所需求的位比特分辨率比均匀量化方式少一位.(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彦儒,林焰,陆丛红,纪卓尚[3](2018)在《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的轻量化船体曲面逼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字化船舶设计过程中,基于插值截面线生成的船体曲面控制顶点数过多,不利于后续曲面的光顺和修改;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截面线生成的曲面,形状不可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船体曲面逼近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截面线进行2次逼近,生成船体曲面.在一次逼近中,应用等弦差法对截面线进行离散,得到曲线上的离散数据点;在二次逼近中,以截面线的节点矢量为设计变量,将最小化所有截面线在最小二乘意义上的逼近误差之和作为目标函数,构建截面线优化逼近模型.根据问题的性质,对自适应改变染色体长度的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将该算法应用于模型求解.实船船体曲面逼近和设计算例表明,应用该方法对船体曲面进行逼近设计是可行的,并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同时还可以减少船体曲面设计所需的数据量,为其他复杂曲面的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辰,彭玉旭[4](2017)在《基于HSV非均匀量化的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经典CAMshift(Continuously Adaptive Meanshift,连续自适应均值偏移算法)算法易受色度相似背景像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HSV非均匀量化的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经典算法存在的缺陷。通过在经典CAMshift算法颜色直方图中引入亮度和饱和度分量,并对颜色空间进行非均匀量化,提高目标与背景的区分度,抑制背景像素对目标的干扰。在多个视频数据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克服了经典CAMshift算法对背景像素敏感的问题,提高了与背景色调相近场景下目标跟踪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7年03期)
张辰[5](2017)在《基于颜色空间非均匀量化与多数据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目标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旨在根据指定的目标初始信息,查找每一帧视频或序列图像中的兴趣目标,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人类行为分析、物体侦查、视频检索、视频监控、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领域。近年来,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目标跟踪算法得到了扩展与更新,根据算法的基本原理,通常将其分为基于区域的跟踪、基于主动轮廓的跟踪、基于模型的跟踪、基于特征的跟踪四类。现有目标跟踪算法仍难以应对背景干扰、遮挡、目标外观变化、多信息融合等问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针对现阶段目标跟踪算法存在的局限性,本文主要进行了下研究工作:(1)分析了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学习了现有四大类别目标跟踪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于目标跟踪的目标特征。(2)针对颜色相似背景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CAMshift(Continuously Adaptive Meanshift)算法,通过在经典CAMshift算法颜色直方图中引入亮度和饱和度分量,并对颜色空间进行非均匀量化,提高目标与背景的区分度,能够有效地抑制颜色相似的背景像素对目标跟踪的干扰。(3)针对多数据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预测的乱序观测(Out-of-Sequence Measurements,OOSM)异步融合算法。算法在前向预测框架内,总结出了OOSM最优融合过程,提出了基于“等效观测(EquivalentMeasurement)”的信息滤波器,可对任意步滞后OOSM进行融合。(4)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分别用本文提出的基于HSV非均匀量化的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基于前向预测的OOSMs异步融合算法与现有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朱朝阳[6](2017)在《传感器网络非均匀量化滤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感器网络融合系统通常面临带宽受限的问题,由于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可以在被传输之前通过量化来减少传输的位数,因此对信号进行量化处理是满足有限通信带宽的一种解决方法。对于实际的传感器网络,测量值到达融合估计器前均需要进行量化处理,现有的量化滤波方法的研究大多是均匀量化滤波,而对非均匀量化滤波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传感器网络中非均匀量化滤波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一类非线性系统采用测量值均匀量化的扩展Kalman滤波进行研究。首先,对均匀量化理论进行分析并给出量化滤波算法;其次,从估计误差方面来对滤波器的性能进行分析;最后,针对一类量测方程为线性状态方程为非线性的模型,对比研究了采用量化策略与不采用量化策略的扩展Kalman滤波。(2)提出一种非均匀量化滤波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最小量化误差平方和的非均匀量化策略;其次,给出求解非均匀量化点的方法并且建立一种量化点实时更新和半实时更新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平台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3)开展传感器网络的量化份数分配方案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量化新息的Kalman滤波;其次,建立关于最优量化份数分配的优化函数,据此给出了交叉量化份数分配方案与固定量化份数分配方案;最后,通过计算机对各方案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08)
陈紫强,杜婉莹,谢跃雷[7](2016)在《LDPC码的非均匀量化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译码消息量化对其误码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q∶1位非均匀量化器。通过两级非线性优化降低LDPC码译码迭代消息的量化误差。优选增长率较小的q位非均匀量化参数,对小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增加一位与消息进化速度相匹配的非均匀量化参数,扩大量化器对大信号的适用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非均匀量化器的误码性能优于其他传统的非均匀量化器。(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陈真真,卿粼波,何小海,汪芸[8](2016)在《基于非均匀量化的小波域分布式深度图视频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布式多视点加深度格式(DMVD)的视频编码中深度图视频解码质量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子带层及子带系数的小波域分布式深度视频非均匀量化方案,通过给边缘分配更多比特来提升深度图的边缘质量。结合深度图经小波变换后系数分布特性,对第N层的低频小波系数采用均匀量化方案,对其他层高频小波系数采用非均匀量化方案。针对高频系数的非均匀量化,对处于"0"左右的高频系数采用较大的量化步长,随着高频系数幅度值的增大,量化步长逐渐减小,量化逐渐精细,从而提升深度图中的边缘细节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边缘较多且变化较明显的"Dancer"和"Poznan Hall2"深度序列,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二者的边缘信息质量从而提高其率失真(R-D)性能,最高可达1.2 d B;而对于边缘区域较小且较为模糊的"Newspaper"和"Balloons"深度序列,系统的R-D性能也能被提升0.3 d B左右。(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刘英英[9](2015)在《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量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信号量化的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建模、分析及控制问题.建立了更符合实际、更具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构建依赖于采样间隔界的Lyapunov函数,并使用新的分析方法有效地降低由量化误差及变采样等因素带来设计条件的保守性;给出采样间隔界及量化参数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动态量化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高振凯[10](2015)在《均质孔隙介质渗流实验中的非均匀渗流现象的定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式严峻,尤其是孔隙介质地下水的污染,而且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迁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进行孔隙介质的水文地质室内实验,是研究孔隙介质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规律的重要手段,实验中常采用均质介质来进行研究,认为均质介质中的渗流也应该是均质的,但是大量实验证明,即使是均质介质,也可能发生非均匀渗流现象,该种现象一旦发生,对地下水渗流和溶质的时空分布,都将产生必然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正确的处理实验结果,因此非均匀渗流现象应该引起相关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均质中砂、粗砂不同水力梯度下的六组渗流实验,经过反复试验,研究了均质介质中非均匀渗流现象的规律、影响因子,通过SPSS统计软件中计算分析,得到渗流过程中不同观测位置的边界影响函数,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对于均质的中砂、粗砂介质,其渗流过程中的溶质运移状态并不是理想条件下的活塞式运移状态,而是会发生非均匀渗流现象。2、在渗流槽上游,由于溶质均匀进入,渗流槽内的浓度分布方式也为均匀分布,表现为活塞式运移,各组实验中上游观测孔两侧边界区域与中间主流向区域出现示踪剂浓度峰值的时间差在0~10min以内,但是随着溶质运移距离的增加,开始出现非均匀渗流现象,表现为靠近边界的溶质运移速度较远离边界的中间主流向快,这种差距从上游到下游变的越来越大,两侧边界与中间主流向观测孔出现峰值浓度的时间差也逐渐增大,从0~10min增大到50~100min,根据观测孔数据计算的渗流速度和弥散系数发现,介质中的弥散度变化不大,而渗流速度则是靠近边界渗流速度快,中间主流向慢。3、基于渗流与溶质运移的非均匀特征定性分析,理论分析并构建了非均匀渗流的校正函数范型,利用实验示踪剂浓度监测数据,基于统计学方法,确定了不同方案的非均匀渗流的校正函数(即边界影响函数)。4、将构建的非均匀渗流校正函数耦合到水动力弥散模型的解析解中,应用于不同实验中预测各观测点的浓度变化,通过对比耦合数据与实际数据绘制的浓度曲线图和浓度等值线图,验证了耦合函数对实验的预测与实际结果相符,说明了考虑渗流非均匀特征的水动力弥散解析解模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可以用于相应方案不同时刻溶质空间运移的预测。5、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值计算得出,在均质介质中,非均匀渗流现象是存在的,并且这种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构建校正函数,对理想条件的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校正可以科学正确预测渗流过程中的非均匀渗流现象,对于孔隙介质室内实验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非均匀量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通用滤波多载波(UMFC)系统中提升系统误差向量幅度(EVM)以及误码率(BER)性能的新方案.在这一方案中,使用了非均匀量化DAC来减少量化误差(SQNR).通过仿真,在10-Gb/s,16-OQAM调制的UMFC系统(4和5位DAC,光纤传输距离为20km)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均匀量化的方式,文章提出的方案能极大地提升系统性能.在相同的系统性能下,基于信号分布的量化方式所需求的位比特分辨率比均匀量化方式少一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均匀量化论文参考文献
[1].林嘉芊,毕美华,杨晅,周豪,黄天成.基于信号分布非均匀量化的IMDD-FBMC系统性能提升[J].光通信技术.2019
[2].俞嘉生,毕美华,卓先好,黄天成.基于非均匀量化ADC/DAC的IMDD-UMFC系统性能提升[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张彦儒,林焰,陆丛红,纪卓尚.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的轻量化船体曲面逼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8
[4].张辰,彭玉旭.基于HSV非均匀量化的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
[5].张辰.基于颜色空间非均匀量化与多数据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6].朱朝阳.传感器网络非均匀量化滤波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
[7].陈紫强,杜婉莹,谢跃雷.LDPC码的非均匀量化器设计[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
[8].陈真真,卿粼波,何小海,汪芸.基于非均匀量化的小波域分布式深度图视频编码[J].计算机应用.2016
[9].刘英英.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量化控制[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高振凯.均质孔隙介质渗流实验中的非均匀渗流现象的定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