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浅谈德国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论文

林娜:浅谈德国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论文

摘 要:德国农奴制改革指19世纪初由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和哈登堡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以及1850年普鲁士政府继续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导致了农奴制度的废除。而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于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因此推行的社会改革。但同样是农奴制改革,这两个改革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关键词:俄国;德国;农奴制;改革

德国虽然在中世纪还处于邦国分立的情况,各邦实施封建奴隶制度,19世纪在欧洲群体当中还处于落后保守的区域,而法国此时已经开始大革命了;日后各邦,像是普鲁士邦,奥地利邦参与反法战役中屡战屡败,让德国各邦国意识到了社会变革的重要性,于是在1807年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发布《十月赦令》,废除农奴制,实行土地买卖自由以及允许自由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政策;1811年,继任的普鲁士首相哈登堡颁布《调整令》,规定各类农民对封建义务的赎买方法。举例来说,根据法令,农民可以通过向"容克"(意指贵族地主阶级)交付现金、租税、担任劳役或交出土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来赎买封建义务,成为土地的主人。在这样的政策下,不仅让"容克"们拥有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农奴们也成为了自由经营的小农户,完成农业资本主义化,史称"普鲁士道路"。

接下来就要提到俄国的农奴制改革。15世纪末俄罗斯终于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之后,以莫斯科为中心形成中央集权国家。在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中农民成为贵族的军事采邑上,沦为农奴,因为"采邑"就是指君主将封地俸禄划给对自己效忠的下属,农奴制就成为了处理领土扩张中多出来的农民的政策。不得不说,根据前面提到的农奴制的坏处,农奴制实在应该只能算是应急的分封政策,但是反而在农奴制的逐步强化下形成沙皇专制制度了。不过主要可能也是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才会大量用到这样的政策,所以弊端并不会在当时展露出来,然后就自然而然的走下去了。所以,在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的战败将农奴制的弊端暴露在了亚历山大二世的面前并促使他在1861年实行农奴制的改革。

所有图像由2名具有丰富影像诊断工作经验的副主任职称以上的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达成统一意见。评价项目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密度、生长方式、与周围结构关系、有无骨质改变及区域淋巴结肿大。8例病变术前均诊断恶性肿瘤性病变。

花生火焰熄灭,就开始读取温度计的水温数值误差比较大。因此要稍等几秒钟,待温度计内水银的膨胀细线末端不再上升(一般能升高5℃左右),再及时记录数据。并且第二次实验前应等温度计降下来(或换用新的温度计,以节省实验时间)。

看过核心更改的内容,本质上和德国农奴制的改革是类似的,基本都是给农民权利说可以摆脱地主的控制来自己创业,而且地主们也确实赚到了赎金,但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就给人家暗杀了呢?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资料都提到了一个"由上而下,有很多局限性",那"由上而下"到底怎么带来局限性呢?在我在查过资料后,它说:"如果是自下而上的起义,那么百废待兴利于重新建设.而自上而下的改革,需要触动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利益,改变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的转型需要国家的支持.比如,农奴改革中允许农奴以部分钱为自己赎身,那么这些人就成了自由民,对社会的不稳定起了影响.而农奴成为自由民,农业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国家既要投入技术保证农业生产,也要在城市兴建工厂来接收城市自由民的出现,保证社会的稳定。由上述材料可得知,它的论点是"‘自上而下’可能会出现‘自由民’对社会治安造成问题,需要额外的金钱新建工厂来接受自由民。"但是我觉得这个论点很不稳,因为其实德国同样也是"由上而下",就是由政府颁布政策来进行改革的,但为什么俄国会有这个问题而德国就没有呢?

“在我第一次发现,‘这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由此我推断,过量的赎金可能是导致农奴不满的一个因素,因为没有太多的资本基础为农奴,但现在房东摆脱它,但摆脱了它,因为它不能被种植没有钱。缺乏经济实力的农奴别无选择,只能留在房东那边继续工作。即使他们不被称为“农奴”,他们仍可能与农奴生活相似。他们被剥削了,显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房东也因为无论如何,越多人种植自己的土地越好,不要失去几块钱,只是让他们走了。而这时的普鲁士就特别拼了,搬出了著名的"铁血将军"——俾斯麦,运用战争与暴力而不是辩论与投票治理国家。而且1864年和1870年之间,“三场王朝战争”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都相继发动,所有这些都取得了胜利,而德国统一的完成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国民更有信心。军事没有问题,家事自然安心,成功镇压完周遭的强国之后自然有时间和精力处理国家内部的政治问题了,而俾斯麦将军也一改"铁血"风范,与周遭邻国达成"柔"外交,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打击封建势力;统一货币,建立银行,推行福利政策等,让德国处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一切安好,农奴制的改革自然只是小问题。最后就能成功了。

综上所述,虽然两者面临同一个政策,德国和俄国农奴制同样都是使用由上自下,由政府向下级颁布政策的情况,但是当我们联系到两者的社会背景,政策本体的内容以及国民的民族意识的话,就会发现种种因素都会造成政策结果造成的巨大差异,以及后世的影响。我们要剖析地来看。

[ 参 考 文 献 ]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4-76.

[2][德]哈登堡.调整敕令[Z].1811-9.

[3]王耀明.俄国农奴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J].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8,11(6).

*作者简介:林娜(1996-),女,广东潮州人,本科在读,从事历史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K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9)08-0288-01

标签:;  ;  ;  ;  ;  ;  ;  

林娜:浅谈德国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