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色谱分离中试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

多功能色谱分离中试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

一、多功能色谱分离中试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戴畅,李凌[1](2021)在《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为了实现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的精准化控制,加速模拟移动床色谱纯化分离速度,设计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控制系统;以STM32F103微处理器作为底层控制设备,连接Profibus-DP协议芯片、VPC3与RS-485接口电路,转化从站地址电路与设定应用模块,利用模拟移动床控制回路,完成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硬件电路设计;建立梯度SMB色谱,采用异步切换方式,控制变浓度进料的实际操作行为,分离处理模拟移动床多功能色谱,结合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的控制原理,运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色谱分离过程中的基质效应形式,实现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模拟移动床色谱纯化分离速度较快,能够有效满足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精准化控制的操作需求。

陈海军[2](2021)在《高速逆流色谱仪柱效影响因素分析与样机研制》文中认为科学仪器是促进科技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支撑,其创新研发和性能提升对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高速发展有重大意义。高速逆流色谱仪作为一种大规模分离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等物质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设备,具备无死吸附、无固态支撑、耐受性好、洗脱方式灵活、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等独特优势,能极大地降低制药产业的经济成本、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推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有关键作用。但由于目前高速逆流色谱仪仍存在柱效偏低、柱效影响因素不明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生物医药领域对高效分离手性化合物、蛋白质等复杂活性物质的需求。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课题“高效高速逆流色谱仪的研制与应用”,针对现阶段高速逆流色谱仪存在的低柱效问题,基于医工结合的研究模式,开展了高速逆流色谱多功能实验装置、柱效影响因素、柱效优化技术、高性能样机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实验装置的研制。通过对两相单向性流体动力平衡机理及其机构实现原理的分析,开展了多用途机架、箱式行星机构、β值(分离柱自转半径R与公转半径r的比值)可变式行星机构、多类型分离柱和解绕管结构的创新设计,研制了一套可触控交互的高速逆流色谱仪控制系统和多功能高速逆流色谱实验装置,为后续的柱效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2)样品分离过程建模方法与进样检测环节对柱效影响的研究。针对目前进样和洗脱环节建模方法的缺失,通过连续进样洗脱过程向逐段式进样洗脱过程的转化,建立了进样过程与洗脱过程相关联的连续进样洗脱模型。同时,基于逐段化传质假设,建立了适用于检测环节的微段化样品传递模型。通过对连续进样洗脱模型和微段化样品传递模型的结合,建立了关于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过程的样品洗脱-传递模型,实现了对进样环节引起的色谱峰变形现象和检测环节所引起的轴向扩散现象的模拟。基于该模型的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样品洗脱-传递模型建模方法的合理性,明确了进样和检测环节的柱效影响机制和影响大小,为后续洗脱环节柱效影响因素的独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进样和检测回路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洗脱环节的可视化实验及其柱效影响因素的建模研究。针对样品洗脱过程的柱效影响机制不明,利用多功能实验平台搭建了可视化实验系统,分析了样品洗脱过程的两相动态特征。通过对两相动态特征与分离结果相关性的分析,建立了不完全混合小室洗脱模型,并以此改进了上述样品洗脱-传递模型,实现了仪器操作参数、两相动态特征参数与整个分离过程的数学关联。基于该模型的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分析,讨论了两相周期性混合分层频率、转速、流速、流动相混合度以及样品轴向扩散度对柱效的影响,明确了洗脱环节的柱效关键影响因素——流动相混合度,为高速逆流色谱仪的改进设计指明了方向。(4)高速逆流色谱仪柱效优化技术的研究。根据上述柱效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流动相主法向和次法向混合度的优化出发,分别提出了降低β平均值和增大分离柱环形槽倾斜度的柱效优化方式。对于第一种方式,基于对不同r和R下螺旋管两相受力状态的对比,论证了该优化方式的适用条件和可行性,并在多功能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于第二种方式,通过构建环形槽倾斜式分离柱的运动模型,讨论了其两相次法向受力的调节机制,推导了其上任意一点的空间运动轨迹方程,确定了环形槽倾斜角的合理取值区间。为验证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试制了倾斜角分别为0°和8°的环形槽倾斜式分离柱,并在多种工况下开展了两种分离柱的固定相保留和样品分离实验。实验研究表明,两种柱效优化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分离性能,为仪器的改进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5)分析型与半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的改进设计与样机研制。针对目前高速逆流色谱仪柱效偏低的问题,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运用金属架自解绕技术,对分析型高速逆流色谱仪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制了一台g级高达400g的双支撑式分析型高速逆流色谱仪。同时,基于该分析型样机设计技术,结合方圆送料管转接密封技术和大容量分离柱设计方法,研制了矩形螺旋管半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样机。不同工况的固定相保留和样品分离实验表明,与同规格的传统型仪器相比,改进设计的分析型高速逆流色谱仪具有更高的样品分离度和更快的分离速度,改进设计的半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为高效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国产化研制奠定了基础。

艾贤军[3](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赖笑辰[4](2020)在《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魔方式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文中提出微流体技术在毛细管电泳仪、色谱仪、数字PCR仪、POCT设备等各种先进分析仪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了仪器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作为分析仪器中的核心元器件,常规的单片式微流控芯片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灵活性较低的问题,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功能,难以满足智能化仪器设计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需求。模块化微流体技术能够为微流体仪器系统的灵活部署提供便利,但现阶段模块化微流体技术重构步骤复杂,性能受限,难以实现功能的快速定制和切换。因此,发展可靠、易用的模块化微流体技术对于智能化的仪器架构非常必要。本论文立足于模块化微流体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魔方的模块化微流体仪器架构,并提出了基于标准元件库的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方法,实现了微流体系统的多级模块化设计;通过喷墨打印实现了基于液体模板的微流体基本单元的快速设计和加工;通过在微流体模块内集成传感器与执行器,构建了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魔方结构的可重构微流体系统。研究了魔方的结构特点及其用于模块化微流体的可行性;通过将具有独立功能的微流控芯片加工成魔方零件块的形式,利用魔方模块的旋转自由组合特性,借助硅胶O形环辅助对准和密封策略,实现了魔方式微流体系统的快速部署、现场重构和模块复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体标准元件库的微流体功能模块构建方式。通过将微流体功能模块进一步拆分成一个个标准元件,并制作贴纸形式的标准元件牺牲层模板,通过将标准贴纸模板按照不同应用需求组合,获得高度定制化的微流体功能模块;提出了微流控芯片加工工具箱的概念,通过将贴纸模板和所需贴纸、材料和试剂集成至工具箱中,实现了不借助外部设备和专业技能的微流体器件和功能模块的按需定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喷墨打印的微流体基本单元加工技术,针对基于标准元件库加工方法中的灵活性问题,借助桌面型喷墨打印机和超疏水喷雾,利用喷墨打印在具有超疏水涂层的有机硅弹性体上定义亲水性的微流体通道图形,并利用水性液相和超疏水/亲水固相的液-固界面特性实现液体模板的定义,通过在液体模板上浇筑有机硅弹性体的方式,实现了微流体基本元件的从头设计和快速加工。提出了一种基于魔方式微流体系统的智能化仪器架构,包含微流体模块、传感器、执行器等各种功能化模块组件;分析了魔方式可重构系统的重构方式及配置的可及性问题,研究了基于魔方还原公式和计算机程序辅助配置魔方式仪器系统的方法,并演示了该系统用于基于液滴的微生物培养、污染物监测等应用。

王锐[5](2020)在《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每年产生巨量印染废水,印染行业废水处理仍以达标排放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印染废水再生与循环利用正逐渐形成规模。然而,废水循环利用过程中必然存在污染物富集现象,仅仅采用传统混合处理模式和再生技术,难以使企业水重复利用率稳定满足《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规定的大于40%这一要求。为提高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进行了污染物富集规律、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功能抑制机理及富集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研究,构建了印染废水可持续循环利用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试验研究,明确了印染废水中富集污染物种类及富集规律,探明了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功能的影响机理。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时富集有机物主要由4类物质组成,分别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挥发性脂肪酸盐、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染料与助剂中间体。富集的无机离子以钠、氯和硫酸根离子为主。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富集污染物中无机离子对微生物功能抑制作用有限,与之相比有机物的富集对活性污泥系统优先产生抑制作用。GC/MS和基于约束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表明,染料中间体是导致活性污泥系统功能受到抑制的关键有机物。代谢组学分析显示4个代谢通路受到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酮体合成与降解、丁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feaB、DDC和E2.3.3.10等酶对应的基因下调而导致的酚和萘富集,是活性污泥系统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2)臭氧气浮技术能有效控制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初期有机物的富集现象。与传统气浮控制相比,臭氧气浮控制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活性保持时间增大了1.5倍。二级处理水COD、UV254、类芳香蛋白、类色氨酸和蛋白质等有机物指标上升速率分别为1.4mgCOD/L?d,0.018cm-1/d,11.1R.U/d,4.4R.U/d和0.213mg/L?d,比传统气浮控制条件下分别降低了58.6%、53.8%、93.1%、89.1%和25.8%。臭氧气浮对二级处理水中羰基碳和羧基碳的去除较彻底,臭氧气浮出水中苯环碳占比逐渐升高,脂肪碳占比逐渐下降。臭氧气浮有效控制有机物富集的条件下,离子浓度低于5g/L时对微生物功能无显着影响;当离子浓度超过5g/L时,无机离子浓度持续渐增会逐渐抑制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功能。宏基因组分析表明,富集离子逐步间断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通路、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通路和脂肪代谢通路。乙醛/丁二酸半醛还原酶、醛脱氢酶和hisM酶活性受到无机离子的抑制影响最显着,对应基因数分别下降了69.4%、92.3%和96%。与富集有机物对生物系统的快速抑制作用不同,富集的无机离子对生物系统的抑制呈现慢速抑制的特点。(3)针对无机离子富集规律开发了富集无机离子调控的旁路RO膜分离处理技术,为印染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臭氧气浮和旁路膜RO技术相结合,系统出水COD长期保持在50mg/L以下,有机物官能团比例趋于稳定,消除了离子富集现象,提升印染废水重复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了回用水水质安全。(4)运用水质矩阵理论归一化得到了不同印染工序排水的处理特性,构建了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按质循序利用”的新模式。将印染废水按水质及处理特性分为特种废水、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分类收集、分别处理。特种废水和高浓度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为目标。低浓度废水处理以回用为目标,生产一般再生水和优质再生水,根据用水要求按质循序多级回用至不同印染工序。该模式的构建为提升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奠定了模式基础。(5)本课题开发的技术应用到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实际工程,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再生水感官指标(色度、透明度和SS)、有机物指标(COD)和盐分指标(TDS、铁和锰)均能稳定达到《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FZ/T01107-2011)的限值要求。将循环利用工程处理出水直接回用于生产,其染色效果与工业给水无显着区别。本论文的研究能有效提升印染废水的循环利用效率,保证了企业的产能增长,为印染废水的可持续循环利用提供了技术范例。

张占勋[6](2019)在《臭氧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很多地区不仅关注废水的达标排放,还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回用废水,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煤化工等行业的反渗透高盐浓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不利于后续的盐结晶分质回收,严重影响了企业项目的运行。本论文中反渗透高盐浓水的COD为750~800 mg/L,电导率为27.0~28.0 mS/cm,pH值为7.0~7.5,应企业要求,处理后的高盐浓水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单位吨水能耗小于10 kW·h。通过研究臭氧电催化氧化工艺,满足企业对反渗透高盐浓水处理要求,也为其他类似废水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分别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对某煤化工焦化厂反渗透高盐浓水进行了小试实验处理,通过对比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pH、CON(电导率)、单位吨水能耗以及单位千克COD能耗的变化情况,利用单因素的实验优化了电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的工艺参数,同时确定了臭氧氧化法和电催化氧化法的最佳组合方式为臭氧-电催化氧化串联的方式。臭氧-电催化氧化法确定的最优参数为:反应时间为60 min(臭氧反应30 min,电催化反应30 min),臭氧气态流量为0.1 L/min,臭氧气态浓度为32.0 mg/L,采用多电极体系,选用阳极材质为钌铱电极,阴极材质为钛电极,电流密度为5 mA/cm2,电极间距为1 cm。废水经过臭氧-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最终的COD去除率为67.6%。臭氧-电催化氧化处理对应的单位吨水处理能耗为6.4 kW·h,对应的单位千克COD处理能耗为16.1 kW-h。根据小试实验优化的参数进行中试,设计了中试系统流程“原水桶—臭氧氧化反应器—中间水桶—电催化反应器—出水桶”以及制作了电催化反应器和臭氧反应器等,采用臭氧-电催化氧化的方式处理废水。中试进水为某工厂焦化废水零排放车间二级反渗透高盐浓水,COD为750.0 mg/L,电导率为24.7 mS/cm,pH值为7.5,处理规模为2.4 m3/d,反应器连续运行9 h,最终COD的去除率为68.6%,臭氧-电催化氧化处理对应的单位吨水能耗为7.9 kW·h,单位千克COD处理能耗为18.5 kW·h。因此达到企业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

辛利[7](2018)在《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催化裂化(FCC)是炼厂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以重质原料油生产轻质油品和化工原料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原油的劣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产需求的改变,FCC工艺不得不面对富芳组分的加工。相比于常规催化料,富芳原料中以多环芳烃为核心的芳香组分裂化性能差,转化率低,轻质产品收率低,生焦倾向严重。因此,实现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是目前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富芳组分中难以裂化的多环芳烃结构进行加氢处理,降低其芳香度,而后进行催化裂化,以促进芳烃结构的转化,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本文对富芳组分在该组合过程中的催化转化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催化新策略,合成了催化新材料,提出了利用新路径,力求达到促进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的目的。首先选用富芳重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组合过程中的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催化裂化,富芳重油加氢后再催化裂化其催化裂化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转化率以及液收率显着提高,同时降低干气、焦炭收率,汽油产品烃类族组成得到改善、硫含量大幅降低。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活性基质能够显着促进加氢重油的转化,提高汽油、液化气等轻质产品收率;催化剂中ZSM-5分子筛的引入降低了加氢重油的转化率以及汽油收率,但能够抑制焦炭生成,并且显着提高低碳烯烃收率。针对目前炼厂降低柴汽比的生产需求以及富含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利用困难的问题,本文对LCO进行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转化研究,将LCO转化为富含单环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和液化气产品。实验结果显示,LCO中的多环芳烃在加氢过程中主要发生部分饱和反应生成环烷芳烃。LCO加氢后,其催化裂化性能大幅改善,转化率提高22.14 wt.%,汽油收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焦炭收率明显下降,组合过程初步实现了LCO的高效转化。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剂油比以及保持催化剂适中活性有利于加氢LCO的转化。分析表明,环烷芳烃在催化裂化中除发生裂化反应外,其发生脱氢反应重新生成多环芳烃的过程是制约LCO进一步高效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四氢萘为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对其在催化裂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环烷芳烃在具有开阔孔道结构和高酸密度的Y型分子筛上转化率高,但氢转移反应剧烈,脱氢选择性高,而开环选择性低;而ZSM-5孔道限制作用使得环烷芳烃转化率低,但是氢转移反应发生程度低,开环选择性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评价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酸位可接近性的改善能够在维持环烷芳烃高开环选择性的同时显着提高环烷芳烃的催化裂化转化率。鉴于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存在难以大规模工业制备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成功合成了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易于生产的纳米团聚状ZSM-5分子筛。相比于常规ZSM-5分子筛,合成的新形貌分子筛有着显着增加的外比表面积及可暴露的酸性位。将ZSM-5纳米团聚体分子筛作为助剂加入到Y型主剂中用于加氢LCO的催化裂化后,加氢LCO中的环烷芳烃的开环裂化反应获得明显促进,加氢LCO转化率得到提高,产物分布获得优化。最后,本文尝试了对LCO进行深度加氢而后催化裂化的转化路线。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实现LCO的深度转化,转化率超过90 wt.%,液化气及汽油收率分别大于30 wt.%及50 wt.%;汽油产品中芳烃组分占76 wt.%以上,并且主要为甲苯及C8芳烃,从组分上看,该汽油产品适合作为芳烃抽提原料。将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品同工业芳烃抽提装置DCC汽油抽提原料进行性质比较,发现其主要指标优于工业DCC汽油抽提料,阐明了深度加氢LCO汽油产品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高扬[8](2018)在《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突破高端产品制造技术,实现工艺流程创新是解决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问题的关键,而研发先进的实验研究装备和中试研发平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工艺创新要求,开发了新一代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其独特的轧辊加热功能、热轧异步轧制功能以及组合式控制冷却功能在保证热轧实验机组灵活高效、精度高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实验功能,为热轧产品和工艺研究提供了研发平台。相关实验机组被多家钢铁企业及科研院所应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发了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工艺流程、工艺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检测仪表系统。通过机组工艺设备的柔性组合,丰富了热轧实验研发手段,满足中厚板和热连轧不同流程的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需求。提出了可逆轧制和单向轧制辊缝设定策略,通过新型电液联摆系统,在保证辊缝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压下速度。针对热轧实验复杂、灵活、多变的特点,开发了实验过程跟踪系统、自动实验系统和实验过程仿真系统,提高了热轧实验稳定性和成功率。(2)针对热轧实验轧辊温度低、轧件温降快等问题以及特殊规格、特殊工艺要求的热轧实验过程,提出了热油加热轧辊的工艺思路。通过热油加热过程中轧辊表面温度场有限元模拟,得到了热油温度、环境温度、轧辊直径以及轧辊开孔深度对轧辊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所开发的轧辊热油加热系统,有效解决了薄规格轧件轧制过程中温降过快的问题,同时满足了特殊合金高温终轧的工艺要求。(3)开发了热轧实验机组异步轧制功能,通过异步轧制将剪切变形引入轧制过程,提高了变形效率和变形渗透率。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建立了热轧异步轧制过程中轧辊受力、轧件变形以及轧件翘曲规律。为了改善热轧异步轧制过程中轧件翘曲,开发了下辊水平偏移系统并提出了异步轧制过程中轧件翘曲控制策略,有效解决了热轧异步轧制过程中轧件过度翘曲的问题。(4)开发了以超快冷为核心的热轧实验机组组合式控制冷却系统。建立了组合式控制冷却过程中轧件温度控制模型并给出了换热系数自学习方法。针对超快冷系统压力和集管流量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系统压力与集管流量综合控制策略。系统压力和集管流量均采用前馈设定+反馈微调的控制策略,控制初期压力前馈和流量前馈同时进行,系统稳定后以压力反馈为主、压力反馈和流量反馈交替进行,在反馈控制中引入死区控制和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并针对调节阀具有回差和死区等特性,给出了相应的补偿控制算法,实现了系统压力和集管流量快速、稳定、高精度控制,提高了轧件终冷温度控制精度,满足新一代TMCP工艺研发需求。(5)应用本文研究成果开发的新一代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采用先进的三级计算机控制系统构架,配备了完善的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和实验过程跟踪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实验。其特有的轧辊加热功能、热轧异步轧制功能以及以超快冷为核心的组合式控制冷却功能,为研发供了更多的实验手段。本机组成功推广至首钢、沙钢、太钢、河北钢铁、鞍钢、台湾中钢等近二十家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所,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热轧工艺创新和高端品种研发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

吴雪松[9](2017)在《操作简捷、粒径均一、环保安全的缓释微球无菌制备机试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效缓释微球制剂虽然问世多年,若干产品已经上市,至今仍然生产工艺复杂、灭菌困难、质量控制困难重重。乳化液中相分离法、溶剂蒸发法、低温沉淀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得的都难以得到均一性很高的微球(需要过筛得到合格的微球),水溶性药物包封率低,蛋白药物暴露于水油或水气界面张力而变性等缺陷。由于这些技术挑战,蛋白药物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经39年研究至今无一成功的产品上市。本研究针对微球这一长效缓释注射剂制备的种种困难,在所在实验室发明的膜乳化沉降法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简化单元操作,同时实现粒径均一、蛋白友好、恒定释放、包封率>90%、环保安全的“无菌微球制备机”。这一既可用于研发,又可用于中试试验水平的机器包括了制备整个微球产品流程所需的一系列功能,包括无菌操作、低温固化、均一制备、回温处理。制冷系统和无菌隔离系、微球转运系统、微球乳化系统、气压控制系统、回温清洗系统等组成了设备功能区域。在使用该设备进行的比较膜乳化法与传统搅拌法对粒径均一性的影响研究中,得到的结果为:粒径的均一度由传统搅拌法的0.622改善到了膜乳化法的0.282。在微球制备机基本成功的基础上,本课题将这一先进工艺用于艾塞那肽这一需要长期用药的蛋白药物的长效缓释微球的制备,以期利用这一机器特有的表面处理功能和无搅拌包封功能,在克服蛋白变性的同时,解决艾塞那肽微球剂量大、突释严重等特殊难题。我们先将艾塞那肽通过反溶剂法制备艾塞那肽/DMSO溶液,用于缓释微球的制备,并考察其微球形态、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行为,制备出了释放曲线平滑、小突释(9.7%)、并且能够缓慢释放33天的艾塞那肽微球,同时33天内释放累积率达到了90%以上。

郭明晔[10](2014)在《甘肃瓜州产甘草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草自古以来是我国大宗药材,在各领域被广泛使用,其原药材和提取物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前市场上常用甘草饮片产地为内蒙、甘肃和新疆。甘肃是文献记载的甘草道地产区之一[1],有多个甘草种植基地,其中瓜州县近年来成为国内最大的人工甘草种植基地。提取是中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制药行业的提取工艺优化仍采取逐级放大的方式,且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手段,导致提取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择瓜州县种植的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和放大,并开展了近红外在线定量方法和动力学方程的研究,以期为工艺的优化和放大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4个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甘草总黄酮的分析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分别小于3%,符合含量测定要求,可作为甘草中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上述方法测定了来自瓜州共计8个批次的甘草饮片和甘草头样品中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各批次饮片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总黄酮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0.513%、0.0729%、0.0484%、1.945%、2.19%,甘草头中平均值为 0.456%、0.0636%、0.036%、1.630%、2.578%。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甘草头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含量略小于甘草饮片中的含量,总黄酮含量略大于甘草饮片中的含量。2甘草提取工艺的优化: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以上述5种指标性成分的转移率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对甘草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小试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甘草提取工艺的最佳方案为加水量8倍,煎煮3次,每次1.5小时,验证试验表明5种成分转移率均达70%以上。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试放大实验,对小试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5种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和出膏率基本稳定,证明工艺条件可用于中试生产。3甘草近红外在线检测方法的建立:基于甘草的中试提取,采用在线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批次提取过程的动态光谱数据,通过比较模型的预测残差平方和(PRESS值),确定最佳建模光谱数据为原始光谱,用SiPLS法筛选了最佳建模波段,采用PLS法建立了甘草中试提取过程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4种成分的定量校正模型,并用验证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近红外模型可靠,适用于甘草提取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情况的在线检测,为甘草提取过程的在线质量控制奠定基础。4甘草提取动力学的初步研究: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对甘草进行小试和中试提取,动态收集样品,使用经验建模的方法对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4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和提取时间分别进行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确定其分段提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甘草中4种指标性成分的分段提取过程均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方程的拟合度良好,简单阐述了甘草的提取过程与不溶性骨架片释药过程相似,为使用更多参数对提取过程进行深入探索,并最终指导提取工艺的放大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多功能色谱分离中试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功能色谱分离中试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Profibus-DP现场总线硬件电路设计
    1.1 STM32F103微处理器
    1.2 Profibus-DP协议芯片
    1.3 VPC3与RS-485接口电路
    1.4 从站地址电路设定模块
    1.5 模拟移动床控制回路
2 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1 模拟移动床多功能色谱分离
        2.1.1 梯度SMB色谱
        2.1.2 异步切换
        2.1.3 变浓度进料
    2.2 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的控制原理
        2.2.1 气相色谱法
        2.2.2 基质效应
        1)单标定分离:
        2)多标定分离:
        3)全分离:
3 实验分析
4 结束语

(2)高速逆流色谱仪柱效影响因素分析与样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的相关概念
        1.2.1 关键术语
        1.2.2 样品分离过程概述
        1.2.3 分离测试方法概述
    1.3 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发展概况
    1.4 高速逆流色谱仪柱效分析与优化的研究进展
        1.4.1 柱效建模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4.2 HSCCC仪柱效优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2.高速逆流色谱原理分析及实验装置研制
    2.1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机构实现原理
        2.1.1 两相单向性流体动力平衡机理
        2.1.2 两相单向性流体动力平衡的机构实现原理
    2.2 实验装置的结构设计
        2.2.1 机架设计
        2.2.2 行星机构设计
        2.2.3 分离柱设计
        2.2.4 解绕管设计
    2.3 实验装置试制与实验系统搭建
        2.3.1 控制系统设计
        2.3.2 解绕管模具制作
        2.3.3 实验装置测试
        2.3.4 多功能实验系统搭建及其关键参数
    2.4 本章小结
3.进样-检测环节的关联建模及其柱效影响分析
    3.1 进样环节与洗脱环节的关联建模方法
        3.1.1 洗脱环节样品洗脱模型建立
        3.1.2 连续进样的洗脱过程建模
        3.1.3 建模方法的对比验证
        3.1.4 进样曲线的分段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3.2 检测环节的样品传递模型构建
    3.3 进样-检测环节与洗脱环节的关联建模方法
        3.3.1 样品洗脱-传递过程建模
        3.3.2 分离过程样品洗脱-传递模型的求解
    3.4 进样和检测环节对柱效影响的分析
        3.4.1 不同进样条件对柱效的影响
        3.4.2 不同检测条件对柱效的影响
    3.5 实验对比分析
        3.5.1 实验设计及准备
        3.5.2 实验数据采集处理
        3.5.3 实验数据分析及讨论
    3.6 本章小结
4.洗脱环节的两相动态特征辨识与柱效影响因素分析
    4.1 洗脱过程可视化实验平台搭建
        4.1.1 实验设计及准备
        4.1.2 洗脱过程可视化实验结果及讨论
    4.2 关联两相动态特征的样品洗脱过程建模方法
        4.2.1 基于两相动态特征的理想小室质量守恒理论改进
        4.2.2 不完全混合小室模型的构建
    4.3 洗脱环节的柱效影响因素仿真及实验分析
        4.3.1 改进型样品洗脱-传递模型各参数取值
        4.3.2 基于数据拟合的洗脱环节柱效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高速逆流色谱仪的柱效优化技术研究
    5.1 流动相混合度的改善方法
    5.2 基于β平均值调节的柱效优化技术
        5.2.1 β平均值对流动相混合度的影响
        5.2.2 实验设计及准备
        5.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 基于环形槽倾斜度调节的柱效优化技术
        5.3.1 环形槽倾斜度对流动相混合度的影响
        5.3.2 实验设计及准备
        5.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4 本章小结
6.基于柱效优化技术的HSCCC仪改进设计及应用
    6.1 高g级分析型HSCCC仪的设计
        6.1.1 行星架改进设计
        6.1.2 分离柱改进设计
        6.1.3 进样-检测回路优化设计
    6.2 矩形螺旋管半制备型HSCCC仪的设计
        6.2.1 传统半制备型HSCCC仪简介
        6.2.2 矩形螺旋管半制备型HSCCC仪分离柱设计
    6.3 改进型样机的研制与分离性能测试
        6.3.1 高g级分析型HSCCC样机实验研究
        6.3.2 矩形螺旋管半制备型HSCCC样机的实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致谢

(3)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2.1.1 重量法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2.1.4 红外光度法
        2.1.5 气相色谱法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测定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6.5.1 背景及概况
        6.5.2 市场预测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7.1.1 设计思想
        7.1.2 工艺方案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作者及导师简介

(4)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魔方式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流体分析仪器的研究现状
        1.2.1 微流体分析仪器的早期发展
        1.2.2 用于生物工程的微流体分析仪器
        1.2.3 用于即时检测的微流体分析仪器
        1.2.4 微流体仪器架构及面临的问题
    1.3 模块化微流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拼图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1.3.2 乐高积木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1.3.3 磁力连接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1.3.4 类电路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1.3.5 模块化微流体技术小结
    1.4 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基于硅基材料的加工工艺
        1.4.2 基于有机硅弹性体的加工工艺
        1.4.3 基于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加工工艺
        1.4.4 3D打印微流控芯片加工工艺
        1.4.5 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技术小结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第2章 基于魔方结构的模块化微流体系统
    2.1 模块化微流体技术分析
    2.2 魔方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的设计
        2.2.1 魔方的结构特点
        2.2.2 利用魔方结构实现模块化微流体系统的可行性
        2.2.3 魔方式微流体系统中模块的设计
        2.2.4 魔方零件互锁结构的设计
    2.3 微流体功能模块的对齐和密封策略
    2.4 微流体功能模块的加工
    2.5 微流体魔方的基本性能测试
        2.5.1 加工精度测试
        2.5.2 微流体魔方的耐压性能测试
    2.6 魔方式模块化微流体系统的应用
        2.6.1 微混合器
        2.6.2 液滴生成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定制化微流体功能模块的微流体标准元件库
    3.1 微流体功能模块加工技术分析
    3.2 基于标准元件库的微流控芯片定制方法
        3.2.1 仪器设备
        3.2.2 实验材料
        3.2.3 基于贴纸的微流控芯片加工工艺
    3.3 微流体贴纸的制备
        3.3.1 微流体贴纸的制备工艺
        3.3.2 贴纸和衬底材料选择
        3.3.3 贴纸加工方式的选择
        3.3.4 贴纸间的乳液连接方法
    3.4 微流控芯片的释放
    3.5 贴纸和微流控芯片的测试表征
    3.6 在曲面上创建微流体通道
    3.7 用于微流体定制的工具箱
        3.7.1 微流体结构的串联,并联和多层连接
        3.7.2 基于组合贴纸的基础微流体器件
        3.7.3 基于进一步定制贴纸的微流体器件
    3.8 亚硝酸根离子的连续监测应用
    3.9 定制化微流控芯片在微流体魔方中的集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流体基本单元的液体模板构建方法
    4.1 喷墨打印的技术背景
        4.1.1 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
        4.1.2 喷墨打印技术在微流体领域的应用
        4.1.3 喷墨打印技术的局限性
    4.2 基于超疏水表面喷墨打印的微流体结构加工方法
        4.2.1 试剂和材料
        4.2.2 PDMS基底的制备
        4.2.3 使用液体模板构建微流体通道
        4.2.4 多层结构的构建方法
        4.2.5 连接和密封器件
    4.3 利用液体模板加工的微流体通道
    4.4 液体模板的形成机制分析
    4.5 使用不同液体作为液体模板的效果
    4.6 微流体通道高度与线宽的相关性
    4.7 液体聚集问题及对策
    4.8 芯片内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4.9 耐压性能测试
    4.10 基于喷墨打印快速设计微流体基本单元
    4.11 基于液体模板的自定义微流体模块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魔方式微流体系统中的执行器和传感器
    5.1 Quake阀、泵的构建
        5.1.1 Quake阀微流控芯片的加工
        5.1.2 Quake阀的测试
        5.1.3 基于Quake阀的蠕动泵
        5.1.4 Quake阀和蠕动泵在魔方系统中的集成
    5.2 电化学传感器模块的构建
        5.2.1 电化学传感原理
        5.2.2 电化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和加工
        5.2.3 电化学传感器模块的测试
    5.3 比色光传感器模块
        5.3.1 比色计的原理
        5.3.2 比色光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和加工
        5.3.3 比色光传感器模块的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魔方式智能仪器系统的重构和应用
    6.1 基于微流体魔方的智能化仪器系统
    6.2 魔方式仪器系统的重构方法
        6.2.1 魔方公式及利用公式求解魔方的过程
        6.2.2 魔方公式在重配置微流体系统中的作用
        6.2.3 自定义魔方微流体系统状态的可及性分析
        6.2.4 基于计算机程序的魔方系统重构方法
    6.3 魔方式智能化仪器系统的应用
        6.3.1 基于液滴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6.3.2 快速切换式水质分析仪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总结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印染行业污水处理现状
        1.1.2 适用法规和规范发展历程
        1.1.3 印染废水再生处理循环利用的必要性与意义
        1.1.4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循环利用可行性分析
    1.2 印染行业废水水量与水质特性
        1.2.1 印染废水水量特性
        1.2.2 印染废水水质特征
        1.2.3 不同工序污染物排放量比较
    1.3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制约因素分析
    1.4 印染废水再生处理技术进展
        1.4.1 印染废水再生处理常用工艺概述
        1.4.2 臭氧气浮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1.4.3 离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课题来源
        1.5.4 论文结构
2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2.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试验系统设计
    2.2 模拟印染废水制备与运行阶段
        2.2.1 模拟印染废水
        2.2.2 运行阶段与管理模式
    2.3 实验方案
        2.3.1 常规污染物取样方案
        2.3.2 生物相取样方案
    2.4 检测与分析方法
        2.4.1 三维荧光分析
        2.4.2 树脂层析分离
        2.4.3 GC/MS分析微量有机污染物
        2.4.4 XPS测定方法
        2.4.5 离子色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无机离子
        2.4.6 16SrDNA高通量测定
        2.4.7 Spearman统计学分析
        2.4.8 布样染色外观、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测定方法
    2.5 水质矩阵基本方法
3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水质特性
    3.1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水质特性分析
        3.1.1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理化特性分析
        3.1.2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性分析
        3.1.3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官能团组成分析
    3.2 印染废水二级处理水溶解性有机物分级表征特性
        3.2.1 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分级表征
        3.2.2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的荧光特性
        3.2.3 二级出水不同组分官能团组成
    3.3 小结
4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研究
    4.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有机污染物富集特性研究
        4.1.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宏观指标富集与转化特性分析
        4.1.2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富集常量有机物组成分析
        4.1.3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富集微量有机物成分解析
    4.2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无机离子富集特性研究
        4.2.1 电导率和全盐量富集规律
        4.2.2 无机阴离子富集特性
        4.2.3 无机阳离子富集特性
    4.3 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4.3.1 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性状的影响
        4.3.2 富集污染物对污泥活性抑制程度
        4.3.3 富集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4 微生物群落变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4 小结
5 富集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及其抑制机理解析
    5.1 臭氧气浮对富集有机物的控制特性
        5.1.1 臭氧气浮处理特性研究
        5.1.2 富集有机物转化与去除机理研究
        5.1.3 臭氧气浮对循环利用系统的改善效果
        5.1.4 臭氧气浮控制下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5.2 常规深度处理条件下富集污染物对活性污泥功能抑制机理解析
        5.2.1 微生物活性抑制影响因子解析
        5.2.2 不同循环周期微生物群落功能变化特性
        5.2.3 不同循环周期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抑制程度分析
        5.2.4 代谢组学分析
    5.3 臭氧气浮控制条件下富集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功能的抑制机理
        5.3.1 富集离子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5.3.2 KEGG代谢途径分析
        5.3.3 影响活性污泥系统代谢通路的离子类型分析
    5.4 旁路膜处理技术对富集污染物的控制特性
        5.4.1 旁路膜技术处理特性研究
        5.4.2 旁路膜处理技术对循环利用系统的改善效果
    5.5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对富集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特性
        5.5.1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控制无机离子污染物特性
        5.5.2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控制有机污染物特性
        5.5.3 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控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6 小结
6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模式构建与技术应用研究
    6.1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分质处理与多级回用模式构建
        6.1.1 印染废水处理特性评价
        6.1.2 印染废水再生水按质循序利用策略分析
        6.1.3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按质循序回用模式构建
    6.2 印染废水分质处理循环利用模式应用研究
        6.2.1 应用背景
        6.2.2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模式
        6.2.3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分质处理效果
        6.2.4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工程出水回用印染产品质量评价
        6.2.5 技术经济性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3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6)臭氧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反渗透高盐浓水水质特点及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反渗透高盐浓水的水质特点
        1.2.2 反渗透高盐浓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电催化氧化法研究现状
        1.3.1 电催化氧化法的原理
        1.3.2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1.4 臭氧氧化法研究现状
        1.4.1 臭氧氧化法的原理
        1.4.2 臭氧氧化法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1.5 电催化和臭氧氧化联合技术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废水来源与水质
    2.2 反渗透高盐浓水处理工艺小试设计与条件优化
        2.2.1 电催化工艺
        2.2.2 臭氧氧化工艺
        2.2.3 臭氧电催化氧化联合工艺
    2.3 反渗透高盐浓水处理工艺中试设计及运行
    2.4 测定分析方法
        2.4.1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2.4.2 GC-MS分析方法
        2.4.3 能耗计算方法
3 臭氧电催化氧化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小试条件优化
    3.1 电催化氧化工艺小试条件优化
        3.1.1 电解时间对电催化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影响
        3.1.2 电极材料对电催化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影响
        3.1.3 电流密度对电催化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影响
        3.1.4 电极间距对电催化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影响
        3.1.5 多电极体系对电催化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影响
        3.1.6 电催化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动态实验研究
    3.2 臭氧工艺小试条件优化
        3.2.1 进气臭氧浓度对臭氧溶解平衡浓度的影响
        3.2.2 进气流量对臭氧溶解平衡浓度的影响
        3.2.3 进气臭氧浓度对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影响
    3.3 臭氧电催化联合工艺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3.3.1 电催化+臭氧复合工艺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3.3.2 电催化-臭氧串联工艺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3.3.3 臭氧-电催化串联工艺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3.4 GC-MS分析优化工艺出水
        3.4.1 各水样GC图谱
        3.4.2 废水水质成分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臭氧电催化氧化反渗透高盐浓水的中试系统设计与运行
    4.1 中试系统反应流程设计
    4.2 中试系统反应装置设计
        4.2.1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4.2.2 设计计算书
    4.3 中试系统运行
        4.3.1 中试系统运行装置
        4.3.2 中试系统运行效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
致谢

(7)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多环芳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研究
        1.2.1 多环芳烃自身转化行为
        1.2.2 多环芳烃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
    1.3 劣质催化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开发现状
        1.3.1 FRIPP的催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1.3.2 RIPP的蜡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1.4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1.4.1 近年我国柴汽比的变化
        1.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的一般性质
        1.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途径
        1.4.4 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加工利用途径的优势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装置
        2.1.1 富芳组分加氢装置
        2.1.2 催化裂化微反评价装置
    2.2 实验方法
        2.2.1 馏分切割
        2.2.2 四组分测定
        2.2.3 元素分析
        2.2.4 红外光谱
        2.2.5 核磁共振
        2.2.6 催化剂制备
        2.2.7 催化剂水热老化
    2.3 反应产物分析
        2.3.1 气体产物分析
        2.3.2 液体产物分析
        2.3.3 催化剂焦炭分析
    2.4 催化材料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
        2.4.3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第三章 富芳重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富芳重油的主要性质
    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3.3.1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性质变化
        3.3.2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3.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3.4 催化剂活性基质在加氢重油催化裂化中的作用
    3.5 催化剂分子筛组成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转化的影响
        3.5.1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物分布的影响
        3.5.2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品性质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及催化剂性质
    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规律研究
        4.3.1 反应温度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3.2 反应压力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3.3 空速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3.4 氢油比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4 轻循环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行为对比
        4.4.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4.4.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4.5 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LCO的催化裂化行为
        4.5.1 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4.5.2 不同剂油比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4.5.3 催化剂活性衰减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4.5.4 催化剂焦炭污染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4.6 反应规律对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的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条件下反应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四氢萘在催化裂化温度条件下的热裂化反应
    5.3 四氢萘在USY及 ZSM-5 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历程
        5.3.1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率的影响
        5.3.2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路径的影响
        5.3.3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产物分布的影响
    5.4 低转化率下四氢萘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烷芳烃催化裂化高性能催化剂的研究
    6.1 引言
    6.2 环烷芳烃在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转化
        6.2.1 催化剂活性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6.2.2 温度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6.2.3 剂油比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6.3 环烷芳烃在介孔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6.3.1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6.3.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表征
        6.3.3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6.3.4 介孔ZSM-5 分子筛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联分析
    6.4 环烷芳烃在小晶粒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6.4.1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制备
        6.4.2 纳米ZSM-5 分子筛的表征
        6.4.3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6.5 环烷芳烃在ZSM-5 纳米团聚体上的转化性能
        6.5.1 ZSM-5 纳米团聚体形貌结构的提出思路
        6.5.2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制备
        6.5.3 ZSM-5 纳米团聚体的表征
        6.5.4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催化性能
    6.6 加氢LCO在 ZSM-5 纳米团聚体助催化剂下的转化性能
        6.6.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6.6.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深度加氢轻循环油催化裂化生产芳烃及液化气的探索
    7.1 前言
    7.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行为特性
        7.2.1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7.2.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物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7.2.3 汽油中非芳烃组分及液化气组分性质
    7.3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作为抽提料与DCC汽油抽提料的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轧制过程中试研究平台的创新与发展
    1.3 热轧实验机组研究及发展现状
        1.3.1 国外热轧实验机组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3.2 国内热轧实验机组研究及发展现状
    1.4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的主要特征
        1.4.1 高刚度可逆轧机
        1.4.2 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1.4.3 轧辊加热系统及研究现状
        1.4.4 热轧异步轧制及研究现状
        1.4.5 组合式控制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及其控制系统开发
    2.1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工艺流程研究
    2.2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主要工艺设备及检测仪表
        2.2.1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主要工艺设备
        2.2.2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检测仪表
    2.3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控制系统组成
    2.4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主要控制功能研究
        2.4.1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厚度控制系统
        2.4.2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实验过程跟踪系统
        2.4.3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全自动实验系统
        2.4.4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实验过程仿真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轧辊加热系统开发及表面温度场研究
    3.1 轧辊热油加热系统的开发
        3.1.1 热油加热循环系统设计
        3.1.2 轧辊内部热油循环系统设计原理及连接机构
        3.1.3 轧辊热油加热过程中的热轧实验过程
    3.2 热油加热过程中轧辊温度场模型研究
        3.2.1 轧辊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
        3.2.2 轧辊温度场导热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3.3 热油加热过程中轧辊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3.3.1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3.3.2 轧辊几何模型
        3.3.3 轧辊材料参数
        3.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3.4 热油加热过程中轧辊表面温度的实验研究
        3.4.1 实验方案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3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5 不同加热条件下轧辊表面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
        3.5.1 热油温度对轧辊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5.2 环境温度对轧辊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5.3 轴承冷却对轧辊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5.4 轧辊直径对轧辊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5.5 轧辊开孔深度对轧辊表面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轧异步轧制变形规律及翘曲控制策略
    4.1 热轧实验机组异步轧制系统的开发
        4.1.1 热轧实验机组多种异步轧制方式的实现
        4.1.2 下辊偏移系统的开发
    4.2 热轧异步轧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几何模型
        4.2.2 物理模型
    4.3 热轧异步轧制轧辊受力规律研究
    4.4 热轧异步轧制轧件厚度方向变形规律研究
        4.4.1 轧件厚度方向等效应变研究
        4.4.2 轧件厚度方向剪切应变研究
    4.5 热轧异步轧制轧件翘曲规律研究
        4.5.1 轧件翘曲的表征方法
        4.5.2 不同压下率下异速比对轧件翘曲的影响规律
        4.5.3 不同下辊偏移量下异速比对轧件翘曲的影响规律
        4.5.4 不同异速比下压下率对轧件翘曲的影响规律
        4.5.5 不同压下率下下辊偏移量对轧件翘曲的影响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组合式冷却系统控制功能研究
    5.1 组合式控制冷却过程数学模型研究
        5.1.1 组合式控制冷却过程中轧件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5.1.2 组合式冷却过程中换热系数模型的建立
    5.2 超快冷系统压力与集管流量综合控制策略研究
        5.2.1 超快速冷却系统压力与集管流量控制原理
        5.2.2 超快冷系统压力与集管流量综合控制策略
    5.3 超快冷系统压力控制算法研究
        5.3.1 超快冷系统压力前馈控制算法研究
        5.3.2 超快冷系统压力反馈控制算法研究
    5.4 超快冷集管流量控制算法研究
        5.4.1 超快冷集管流量前馈控制算法研究
        5.4.2 超快冷集管流量反馈控制算法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现场应用
    6.1 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
        6.1.1 计算机控制系统配置和结构
        6.1.2 厚度控制系统控制效果
        6.1.3 实验过程跟踪系统控制效果
    6.2 轧辊热油加热系统控制效果
    6.3 热轧异步轧制系统控制效果
    6.4 组合式控制冷却系统控制效果
        6.4.1 组合式控制冷却系统冷却能力
        6.4.2 超快冷系统压力和集管流量综合控制效果
        6.4.3 超快冷系统压力控制效果
        6.4.4 超快冷集管流量控制效果
        6.4.5 轧后冷却温度控制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9)操作简捷、粒径均一、环保安全的缓释微球无菌制备机试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医药产业常见微球制备设备
        1.1.1 乳化溶剂挥发法
        1.1.2 喷雾干燥法
        1.1.3 喷雾低温萃取法
        1.1.4 相分离法
        1.1.5 微流控装置
        1.1.6 SPG膜乳化法
        1.1.7 微球制备工艺小结
    1.2 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原理
        1.2.1 课题研究目标
        1.2.2 课题研究方法和原理
        1.2.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操作简捷、粒径均一、安全无菌的微球制备机设计与制造
    2.1 功能部件示意图及说明
        2.1.1 压力控制系统
        2.1.2 SPG膜乳化沉降系统
        2.1.3 制冷系统
        2.1.4 微球转运系统
        2.1.5 回温清洗系统
        2.1.6 隔离器系统
    2.2 设备操作步骤说明(以艾塞那肽微球制备为例)
        2.2.1 微球制备前物料准备
        2.2.2 设备的安装检测
        2.2.3 艾塞那肽微球制备
    2.3 各部件的功能确定
        2.3.1 压力控制系统的功能
        2.3.2 膜乳化沉降系统的功能效果
        2.3.3 回温清洗系统的功能效果考察
        2.3.4 清洗罐的搅拌
        2.3.5 微球转运系统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菌微球制备机上制备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验证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
        3.1.3 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S/O/W膜乳化沉降法制备艾塞那肽长效缓释微球
        3.2.2 艾塞那肽微球的质量考察
        3.2.3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考察
        3.2.4 艾塞那肽微球体外释放行为的考察
        3.2.5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表面形态观察结果
        3.3.2 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粒径分布考察
        3.3.3 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3.3.4 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甘肃瓜州产甘草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甘草的研究概况
        1.1 甘草概述
        1.2 道地产地
        1.3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2 甘草的含量测定方法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3 其他方法
    3 甘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3.1 甘草中有效成分的主要提取方法
        3.2 中药提取动力学研究进展
    4 近红外在线检测技术
        4.1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介绍
        4.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5 研究目的
前言
第一章 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和仪器
        2 方法
        2.1 甘草饮片中4种成分HPLC同时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甘草总黄酮测定方法的建立
    结果与讨论
        1 四种成分HPLC同时测定的结果
        1.1 测定波长的确定
        1.2 样品的测定
        2 总黄酮测定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的选择
        2.2 测定结果
    小结
第二章 甘草提取工艺的优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案
        3 单因素考察
        4 正交试验
        5 中试放大实验
    结果与讨论
        1 单因素试验
        1.1 溶剂种类考察
        1.2 料液比考察
        1.3 提取时间考察
        2 正交试验
        3 小试验证结果
        4 中试放大实验
    小结
第三章 甘草近红外在线检测方法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与材料
        2 提取液的制备
        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 数据处理
    结果与讨论
        1 样本集划分
        2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筛选
        4 校正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5 模型适用性的考察
    小结
第四章 甘草提取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提取方法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结果与讨论
        1 提取液含量的测定
        2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2.1 动力学方程的选择
        2.2 拟合结果
        2.3 结果分析
    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1.1 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2 甘草提取方法的优化
        1.3 甘草提取过程近红外在线检测方法的建立
        1.4 甘草提取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多功能色谱分离中试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多功能色谱分离装置控制系统设计[J]. 戴畅,李凌.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06)
  • [2]高速逆流色谱仪柱效影响因素分析与样机研制[D]. 陈海军. 四川大学, 2021(01)
  • [3]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4]基于模块化微流体的魔方式功能可重构智能仪器[D]. 赖笑辰. 天津大学, 2020
  • [5]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D]. 王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臭氧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的研究及应用[D]. 张占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D]. 辛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8]多功能热轧实验机组的开发与应用[D]. 高扬. 东北大学, 2018(01)
  • [9]操作简捷、粒径均一、环保安全的缓释微球无菌制备机试制[D]. 吴雪松.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10]甘肃瓜州产甘草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D]. 郭明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多功能色谱分离中试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