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京都时代论文-陈晓

后京都时代论文-陈晓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京都时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伞形国家集团,国际气候谈判,后京都时代,双层博弈理论

后京都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1](2017)在《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伞形国家集团立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减排目标于2012年到期,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谈判形势越发严峻。伞形国家集团作为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重要国际集团,同时集团中的成员多数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其立场值得研究。本文以双层博弈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基于利益与环境和基于政治与环境的理论框架,对双层博弈论进行延伸,对伞形国家集团在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对伞形国家集团的立场梳理。本文将从伞形国家集团成立过程入手,对这一集团在气候协议谈判、减排问题和气候援助问题上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伞形国家集团的谈判立场。伞形国家集团是在《京都议定书》谈判过程中形成的松散国家联盟,主要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挪威、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其次是原因分析的框架构建。本文是以双层博弈理论为基础的,本文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梳理之后,对其他分析框架,如基于经济与环境进行的理论框架、基于政治与环境进行的理论框架,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而后得出本文的原因分析框架——"国内—集团—国际"叁层面分析框架。本文将影响伞形国家集团所持立场的因素分为以上叁个层面,做更加细致的分析。并强调以上叁个层面不是完全割裂或者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最后是按照以上框架进行原因分析。在国内层面,本文认为主要是一国气候政策、领导人偏好、经济利益与对资源的利用和依赖还有国内利益团体影响了伞形国家集团的立场;在集团层面,成员国们主要因为一致的利益,如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聚合到一起,但是各自又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形成了 "共同但有区别"的立场;在国际层面,其他国家集团的立场、对正面国际形象的追求和对话语权的争夺影响了伞形国家集团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总的来说,本文认为,面对愈加严峻的气候问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伞形国家集团在"国内—集团—国际"叁重作用下,形成了顽固消极的、较为一致且略有分歧的立场。这不仅对国际气候谈判中其他行为体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和气候问题的解决。在后京都时代,各国和各个国家集团都开始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伞形国家集团作为国际气候谈判中重要的成员,应该承担起与实力和地位相符的责任,真正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真正发挥积极作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王露阳,魏庆坡[2](2016)在《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机遇、挑战与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边气候合作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外界期待中美双方能在气候合作上有所作为。随着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开启了两国气候合作新篇章。文章考虑气候危机和强化与美合作,尤其是中国当下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外减排压力,结合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现状,立足中美气候合作背景、可行性和挑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对外环境合作实践、中美碳交易实践以及能源贸易问题,提出了"债务转为技术"模式、省市碳交易市场合作、强化能源贸易合作叁个潜在合作方案,以期为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6年11期)

陈建滨,周俭[3](2016)在《后京都时代大巴黎地区多中心结构规划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后京都时代,全球大城市纷纷提出对未来空间结构发展的战略构想。法国在提出"大巴黎计划"之后,开始对大巴黎地区进行空间整治。同时,国内的许多大城市也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对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进行探索。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大巴黎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后京都时代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规划策略及启示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大巴黎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规划发展历程做了简要回顾,交代了大区多中心空间结构规划的来龙去脉。文章接着以大区2008年战略规划草案和2013年战略规划公示文件为依据,提取了大区战略规划中的空间结构规划措施,归纳了其核心理念,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得出了大区未来多中心空间结构规划的关注重点。最后,文章对后京都时代大巴黎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规划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浅析了其对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总体规划)》期刊2016-09-24)

郭欣[4](2016)在《“后京都时代”发展中国家环境权之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权是一项新生的权利,是随着环境危机的产生而提出的。在早期历史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开始利用环境资源以满足自身需求,他们当时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显然是不科学的,早期的环境问题由人类不当利用资源所引起。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资源消耗加剧,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如今熟知的臭氧层空洞、海洋污染、沙漠化、核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都与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到了20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更是出现了(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6年01期)

刘长磊[5](2016)在《世界碳金融市场下后京都时代清洁发展机制前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的叁个基本机制之一,旨在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合作。清洁发展机制自实践以来,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当前《京都议定书》中议定的第一阶段的减排任务已结束,而国际气候大会又没有达成新的减排协议,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6年01期)

齐敏森[6](2016)在《后京都时代企业碳交易影响因素识别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日益变暖的背景之下,多个国家开始关注温室气体的减排,并努力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协议中,附件一国家即发达国家作为强制减排国家在减排路径中选择了灵活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作为减排方式。然而作为碳排放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保障《京都议定书》的第-阶段在2012年底已经截止,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碳交易的数量微乎其微。随着2013年以来我国七个碳交易试点陆续成立,我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也有望在2017年实现,我国企业目前参与碳交易方式主要集中在国内碳交易试点。在协议书到期后,自愿碳市场成为发展趋势,分析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激励都是当下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是碳交易的参与主体,也是碳交易成功施行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碳交易理论基础上,同时分析后京都时代企业参与碳交易现状,从国内碳交易试点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两方面总结当前企业碳交易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委托代理模型,探寻政府激励企业参与碳交易的路径,从政府激励角度分析企业碳交易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企业参与碳交易的主要因素指标。最后论文根据前文列举的企业碳交易影响因素,分别从政府、市场和企业的角度列出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我国碳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6-01-01)

张艳杰[7](2015)在《后京都时代中国面临的减排问题及其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它具有跨国性、影响程度深、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气候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我们共同家园的安危,因此,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1979年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全球气候问题,并在以后的会议中先后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里程碑式的国际协议,这些协议为后续气候会议奠定了基础原则。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国际社会步入了后京都时代。一方面,由于《京都议定书》中只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减排目标,这就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国内的能源利用率低下,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长。中国逐渐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呼声也在不断增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分析了后京都时代中国面临的减排问题以及中国的应对。主要分为引言、正文、结语叁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不同阶段的减排问题,包括减排问题的提出阶段、《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阶段,以及包括后京都时代涉及到减排问题。第二章,主要讨论中国面临的减排问题。首先,责任与减排比例问题,谁应该为气候变化承担责任,以及承担的比例是多少;其次,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再次,中国面临的合作困境。第叁章主要分析了后京都时代面对减排问题中国的对策。主要有坚持维护,推动谈判;加深观念,建立机制;加深拓宽双边多边合作等。第四章为结论部分,认为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维护好发展空间的同时制定减排目标,承担国际责任。(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6-30)

宋小青[8](2015)在《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极端气候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威胁。要应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世界各国应当团结协作,共同面对。在1990年通过的联合国大会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各国间的合作,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应运而生,在之后不久的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经投票通过,对温室气体减排活动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为之后各国联合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奠定法律基础。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叁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制定了具体的减排指标,督促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同时也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联合履行、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叁种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清洁发展机制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为世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清洁发展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气候谈判的停滞不前,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呈现低迷状态。为解决当前我国清洁发展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清洁发展机制基础理论、清洁发展机制在我国的实践现状、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践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完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四个部分来研究和探讨。对于清洁发展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立法理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单边项目的完善叁个方面来寻求对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对策是单边项目的立法完善。本文第四部分对单边项目各项制度建设的完善建议,主要从完善单边项目减排量的流通程序、完善单边项目的主体、构建单边项目融资机制、完善单边项目中介服务制度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这些对策可以有效弥补清洁发展机制单边项目的立法缺陷,促进单边项目的发展,帮助我国清洁发展机制走出困局。(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杨雪[9](2014)在《后京都时代:欧盟气候变化外交——基于2012年5月欧盟安全研究学会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5月欧洲学者皮耶罗·德·马特斯向欧盟安全研究学会提交了一份题为《欧盟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制度外交中的作用》的研究报告,报告涉及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及收益、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国际气候变化制度与立法的发展前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在世界气候谈判中的博弈以及欧盟如何在两大阵营间开展外交活动等内容。报告以西方视角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其解决机制,同时也为我国今后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中旬刊)》期刊2014年11期)

尹海员,刘妍[10](2014)在《“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层次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针对碳金融市场的分析大都发端于发达国家已有模式,缺乏对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实思考。在"后京都"时代,我国面临低碳经济飞速发展和承担一定减排压力的客观环境,本文探讨了这种环境下我国加快碳金融市场规划和层次设计的必要性,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依次从基础性建设、市场化建设、交易机制建设叁个层面推进我国碳金融市场的有序建设:首先做好基础性建设工作,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进行市场化建设,多方面保障一级市场建设;最后积极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逐步发展多元化的交易产品,推动"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4年07期)

后京都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多边气候合作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外界期待中美双方能在气候合作上有所作为。随着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开启了两国气候合作新篇章。文章考虑气候危机和强化与美合作,尤其是中国当下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外减排压力,结合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现状,立足中美气候合作背景、可行性和挑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对外环境合作实践、中美碳交易实践以及能源贸易问题,提出了"债务转为技术"模式、省市碳交易市场合作、强化能源贸易合作叁个潜在合作方案,以期为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京都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伞形国家集团立场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2].王露阳,魏庆坡.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机遇、挑战与未来[J].生态经济.2016

[3].陈建滨,周俭.后京都时代大巴黎地区多中心结构规划浅析[C].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总体规划).2016

[4].郭欣.“后京都时代”发展中国家环境权之浅析[J].知识文库.2016

[5].刘长磊.世界碳金融市场下后京都时代清洁发展机制前景分析[J].知识经济.2016

[6].齐敏森.后京都时代企业碳交易影响因素识别及对策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

[7].张艳杰.后京都时代中国面临的减排问题及其应对[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8].宋小青.后京都时代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9].杨雪.后京都时代:欧盟气候变化外交——基于2012年5月欧盟安全研究学会报告[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

[10].尹海员,刘妍.“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层次设计研究[J].人文杂志.2014

标签:;  ;  ;  ;  

后京都时代论文-陈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