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躯干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躯干,脑卒中,脊柱,等速运动,肌力,步态,力矩。
躯干肌论文文献综述
陈景洲,石真润,范建中[1](2019)在《躯干肌在不同速度等速运动中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健康人群躯干屈肌和伸肌在等速运动中的力学变化。方法 2018年3月至9月,选取27例健康受试者,收集其在30°/s、60°/s和90°/s角速度下躯干屈伸肌群的峰力矩。结果受试者躯干屈曲和伸展峰力矩随着速度的增大略微减小,但无显着性差异(F <2.070, P> 0.05)。30°/s和60°/s时,伸展峰力矩明显大于屈曲(t> 3.138, P <0.01);90°/s时,屈曲与伸展峰力矩无显着性差异(t=-0.946, P> 0.05)。屈曲和伸展峰力矩在30°/s和60°/s时比值均约为0.79∶1。相同速度下第2次和第10次收缩时峰力矩比较,屈曲峰力矩均下降,但只有30°/s时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5.159, P <0.01);伸展峰力矩均增加,但只有60°/s时有显着性差异(t=-2.142, P <0.05)。结论等速运动角速度在60°/s以下时,躯干屈肌和伸肌肌力存在差异,且在30°/s和60°/s角速度下,两者比值约相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朱中亮,俞晓杰,刘邦忠,朱民,赵莉亚[2](2018)在《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与常规理疗治疗机械性腰痛: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研究发现机械性腰痛与某些姿势、肌肉和活动度特性有关。与病源学因素有关的情况包括腰椎前凸下降或过度、腹肌肌力下降、躯干屈肌和伸肌肌力失衡、腰部活动度下降等,而脊椎矫正,或称为整脊术是国外作为脊柱功能障碍和疼痛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目的:评价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和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对于机械性腰痛患者主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以及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入选60例年龄18-65岁、病程在6周以上、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的机械性腰痛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和对照组(常规物理因子治疗)。2组治疗均为每周2次,共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评估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评分、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结果与结论:(1)与治疗前相比,2组腰痛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均显着下降(P <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2)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显示屈曲和伸展活动范围均显着改善(P <0.05);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腰部屈曲活动范围优于对照组(P <0.05);(3)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躯干屈肌和伸肌肌力均有显着改善(P <0.05);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的躯干伸肌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4)提示相比于常规物理因子治疗,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法治疗机械性腰痛在缓解疼痛以及改善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方面更加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35期)
沈雅萍,柏京,王中莉,朱美红,李岩[3](2018)在《强化躯干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强化躯干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躯干肌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评估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采用等速测力装置对躯干进行力学特征评估,分别选取躯干屈肌群及躯干伸肌群峰力矩作为评估指标,采用叁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步频、步速、步长等参数。治疗8周后再次评估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步频、步速及步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躯干肌等速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具有显着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8年09期)
马启寿,林茜,陈美云[4](2016)在《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强化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两组下肢痉挛状态、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干控制训练可以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黄静,杨宁[5](2015)在《表面肌电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躯干肌康复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s EMG)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实验设计,对一名18岁脊髓损伤患者实施12周的运动干预,以患者躯干肌作为原动肌设计出不同的动作,采用s EMG评价训练前后躯干肌变化情况。结果:躯干肌时域指标数值均增大,增加幅度不等;频域指标数值改善不明显。结论:表面肌电图(s EMG)不仅可作为脊髓损伤康复评定的有效手段,也可用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肌肉功能改善状况。(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5年20期)
李哲,赵玉敏,郭钢花,杨文裕[6](2015)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躯干肌痉挛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训练前、训练8周后,采用统一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UDRS)、姿势控制能力评分(PA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躯干肌痉挛、姿势控制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8周后UDRS评级,PASS及MBI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并提高患者的姿势控制及ADL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柴德君[7](2015)在《偏瘫患者早期躯干肌手法刺激治疗对患者平衡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手法刺激躯干肌对患者平衡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药物治疗相同,对照组卧床期间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定时翻身,恢复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按摩手法中的按法,刺激脊柱两旁夹脊穴,摩法、擦法刺激斜方肌及背阔肌,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6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t检查,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按摩手法刺激可以增强患者早期本体感觉的输入,按法、摩法、擦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躯干肌肌肉张力。早期躯干肌手法刺激有利于提高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5年03期)
余虹[8](2015)在《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且增加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5年01期)
曾海,刘安清,刘利[9](2014)在《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躯干肌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青少年女子篮球队学生与普通高中女学生在接受12周核心力量训练前后躯干肌功能检测的变化情况。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通过对实验组I(青少年女子篮球队学生组15名)、实验组Ⅱ与对照组(一般学生各15人)运动员训练前后各项指标的测量,可以看出,前后训练效果各不相同。具体结果见表2-5;(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亚洲运动医学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0-20)
茆阿文[10](2014)在《芒针透刺躯干肌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躯干肌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芒针透刺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芒针透刺躯干肌治疗,具体操作方法:选取患者背部和腹部躯干穴位,交替进行,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40分钟,期间行针一次,每日一次,每周六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疗程同治疗组。6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给予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MB)和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定。并通过评分结果评定临床有效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治疗后两组组间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组间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组间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 <0.05)。结论:(1)芒针透刺躯干肌法与常规针刺法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芒针透刺躯干肌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法。(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01)
躯干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研究发现机械性腰痛与某些姿势、肌肉和活动度特性有关。与病源学因素有关的情况包括腰椎前凸下降或过度、腹肌肌力下降、躯干屈肌和伸肌肌力失衡、腰部活动度下降等,而脊椎矫正,或称为整脊术是国外作为脊柱功能障碍和疼痛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目的:评价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和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对于机械性腰痛患者主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以及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入选60例年龄18-65岁、病程在6周以上、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的机械性腰痛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和对照组(常规物理因子治疗)。2组治疗均为每周2次,共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评估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评分、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结果与结论:(1)与治疗前相比,2组腰痛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均显着下降(P <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2)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显示屈曲和伸展活动范围均显着改善(P <0.05);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腰部屈曲活动范围优于对照组(P <0.05);(3)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躯干屈肌和伸肌肌力均有显着改善(P <0.05);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的躯干伸肌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4)提示相比于常规物理因子治疗,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法治疗机械性腰痛在缓解疼痛以及改善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方面更加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躯干肌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景洲,石真润,范建中.躯干肌在不同速度等速运动中的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
[2].朱中亮,俞晓杰,刘邦忠,朱民,赵莉亚.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与常规理疗治疗机械性腰痛:腰部活动范围和躯干肌肌力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3].沈雅萍,柏京,王中莉,朱美红,李岩.强化躯干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8
[4].马启寿,林茜,陈美云.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
[5].黄静,杨宁.表面肌电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躯干肌康复效果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
[6].李哲,赵玉敏,郭钢花,杨文裕.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
[7].柴德君.偏瘫患者早期躯干肌手法刺激治疗对患者平衡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
[8].余虹.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5
[9].曾海,刘安清,刘利.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躯干肌影响的研究[C].第十叁届亚洲运动医学大会论文汇编.2014
[10].茆阿文.芒针透刺躯干肌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