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史传统论文_刘悦笛

导读:本文包含了巫史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传统,理性化,归仁,孔子,农时,胡蝶,礼乐。

巫史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悦笛[1](2019)在《巫的理性化、政治化和文明化——中国文明起源的“巫史传统”试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巫史传统"可以被视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之一。然而,巫并不能等同于萨满,巫与萨满之间形成了不即不离的关联。通过"化巫为礼""化巫为权"和"化巫为史"的历史解析,捕捉中土之巫的理性化、政治化和文明化,这也恰恰是中国文明的特质所在。这是由于与中国文明不同的外部文明一般都走出了巫术阶段,而中国文明却续存了巫史传统,并以自己的智慧将之进行了深度转化。由此,张光直先生的两种文明模式(中国是连续性的而西方是突破性的文明)与李泽厚先生的两种世界模式(中国是一个世界而西方则是两个世界)就可以贯通起来。西方的"突破性"文明走出了巫术却向外寻求另一个世界,而中国"连续性"文明的大智慧就在于走的始终是"一个世界"之途,从而既承继了巫的传统又超越了巫的传统,由此方能形成"天人合一"与"民胞物与"的文明之道。(本文来源于《中原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陆宽宽,冯昊青[2](2018)在《从“巫君合一”到“德政礼制”——论“巫史传统”的内在政治伦理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巫史传统"是李泽厚晚近提出的用来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一个概念,意即中国"巫文化"的理性化历史进程。"巫史传统"的历史前提是"绝地天通"之后所形成的由王权统摄神权的"巫君合一",它的理性化进程是通过"数"这一具体历史途径实现的,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即对历史经验的保存、对天象历法的掌握和对军事活动的参与。在"由巫而史"的理性化进程中,周公的"制礼作乐"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它直接导致了后世"德"和"礼"的产生,从而一方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另一方面则标志着"由巫而史"这一理性化过程的完成。(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胡晔欣[3](2017)在《中国“巫史传统理性化”探究——对李泽厚先生《由巫到礼释礼归仁》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巫史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作为先圣、先师的周公和孔子,其思想主张正是对巫史传统加以理性化的成果。这里我要探究的问题,正是作为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锁钥的"巫"究竟是什么?具有深刻影响的巫史传统如何在周公和孔子那里得到了理性化的传承与发展?理性化后的中国传统思想又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其与巫术不可分割的联系呢?本文着重参考李泽厚先生的《由巫到礼释礼归仁》一书,就这叁个主要问题展开探究。由阐述中国古代的巫术历史出发,探讨巫史传统理性化的叁步骤,并重点就第叁步的"由巫到礼"、"释礼归仁"展开论述。最后,探究理性化之后中国传统思想与巫术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06期)

梅兰[4](2016)在《《极花》:巫史传统下的和解与暴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贾平凹十多年来的长篇小说,《极花》是一部特殊的作品,这种特殊既体现在拐卖故事的特殊性,也表现为其由始至终的第一人称讲述方式。贾平凹挑选这样一个拐卖妇女的故事并非偶然,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极花》是他所遭遇到的最为难忘难解的题材,这个故事令人惊讶的结局指向了一个深刻而诡异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被拐卖的城市打工妹在获救之后还是选择(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金春峰[5](2016)在《《论天人之际》与《说巫史传统》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余英时先生《论天人之际》与李泽厚先生《说巫史传统》论述从巫文化到孔子"仁"的"轴心突破",提出五点评述意见:1."仁"起于情而非情,乃道德律则;孔子"仁说"乃社会大变动所致;2.中国官方巫文化与古希腊不同;3."德"的历史考察;4.《周易》完成了由"巫"到"数"到"德"的转化;5.中国古代"天人"亦是"两个世界"。(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柯昊[6](2014)在《巫史传统下的中国古代“农时”辨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时"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学术研究中,"农时"来源于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包括天象、气象、物候、农事四个方面。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下重新来考察"农时",发现"农时"除了以上层面的意义之外,还逐渐演生为"天时"和"天运",是天人合一思想缔结的枢纽,具有深刻的文化和思想意义。巫史传统下的"农时"包括:观类取象思维下的象"时";天人交感思维下的得"时";由农时到天运的循环历史哲学观。(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4年06期)

宋伟[7](2012)在《从“巫史传统”到“儒道互补”:中国美学的深层积淀——以李泽厚“巫史传统说”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泽厚以"积淀说"为理论支撑,提出"巫史传统说",并强调"巫史传统"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的最大秘密之所在,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巫史传统"主要表现为"早熟而又不成熟"的理性化问题。李泽厚"巫史传统说"的理论重心在于"理性化"过程,较少论及"不完全性或粘连性"问题,忽视其负面消极影响,这无疑成为"积淀说"与"巫史传统说"的缺欠与不足。因而,如何对"巫史传统说"进行价值判断与评估,不仅是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史问题,同时也是如何理解中国当代文化思想变迁的现实问题。(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2年05期)

陈发政[8](2012)在《基于巫史传统下屯堡地戏文化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文化世界越来越走向趋同,因此,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呼吁多元文化的并存已成为时代的旋律。近年来,屯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一个子文化备受中内外学者关注,而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名片,它的探索与研究便成为屯堡文化开放化的标志。对屯堡地戏进行巫史传统的分析,一来符合多元文化的历史大潮,二来也是对传统中华文化的积极开发,倍感重要。(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2年01期)

尚烨[9](2010)在《从巫史传统的天命到世俗化的天命——孔子天命观试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本人从事过巫史职业,其文化背景与商周时期的巫史阶层的天命观有着重要的联系。春秋时期,孔子实现了由巫史而士的转变,但巫史传统对其思想仍有深刻的影响。他强调君子要敬畏天命,要知天命,却慎言鬼神,并用天命来解释世俗化的人生,让人与天命合一,对天命进行了由巫史传统至世俗化的改造。(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0年09期)

谭佳[10](2008)在《先秦“巫史传统”蠡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论证用"巫文化"分析先秦社会之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巫史传统"的范畴及意义;分析了"巫史"的神职特性与王权监督功能,以及它如何使得先秦巫风在神性之外逐步具有理性化和世俗性特征,促成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精神。(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巫史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巫史传统"是李泽厚晚近提出的用来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一个概念,意即中国"巫文化"的理性化历史进程。"巫史传统"的历史前提是"绝地天通"之后所形成的由王权统摄神权的"巫君合一",它的理性化进程是通过"数"这一具体历史途径实现的,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即对历史经验的保存、对天象历法的掌握和对军事活动的参与。在"由巫而史"的理性化进程中,周公的"制礼作乐"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它直接导致了后世"德"和"礼"的产生,从而一方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另一方面则标志着"由巫而史"这一理性化过程的完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巫史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1].刘悦笛.巫的理性化、政治化和文明化——中国文明起源的“巫史传统”试探[J].中原文化研究.2019

[2].陆宽宽,冯昊青.从“巫君合一”到“德政礼制”——论“巫史传统”的内在政治伦理逻辑[J].船山学刊.2018

[3].胡晔欣.中国“巫史传统理性化”探究——对李泽厚先生《由巫到礼释礼归仁》的解读[J].中国文艺家.2017

[4].梅兰.《极花》:巫史传统下的和解与暴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5].金春峰.《论天人之际》与《说巫史传统》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柯昊.巫史传统下的中国古代“农时”辨正[J].农业考古.2014

[7].宋伟.从“巫史传统”到“儒道互补”:中国美学的深层积淀——以李泽厚“巫史传统说”为中心[J].社会科学辑刊.2012

[8].陈发政.基于巫史传统下屯堡地戏文化之探析[J].贵州文史丛刊.2012

[9].尚烨.从巫史传统的天命到世俗化的天命——孔子天命观试解[J].文教资料.2010

[10].谭佳.先秦“巫史传统”蠡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浙江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牙纹雕》战国佚名《人物龙凤图帛画》一5动画《中华小子》宣传海报(Figure4一...满族新宾剪纸作品:富贵花开春满园一4《骄傲的将军》角色设计卜辞文学接受循环图

标签:;  ;  ;  ;  ;  ;  ;  

巫史传统论文_刘悦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