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刚(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赵场镇中心小学校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沐浴九州教坛,其改革最核心、最彻底的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实现这一新理念,我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主要从改变传统的“插秧式”座位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小组合作学习;与此同时对一年级进行规则培养,让其学会合作学习;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反馈,及时协调合作学习;以激励评价,促进合作学习持续健康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6-0015-0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像一股清新的空气,让每一位教师为之而兴奋,为之激情满怀。为了学生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好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对话、交往、沟通的平台,互动、合作、分享的乐园。小组合作有这么多的优越性,究竟怎样才能进行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小学呢?为此,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初步的尝试。
一、T型围坐,感受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按照传统“插秧式”座位方式,学生之间不利于互相之间的合作交流。我根据我班学生人数和学生入学两个周来在个性、性格、能力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6人分为一个小组。由于桌子是单人小方桌,为了教室的美观,为了学生既能方便合作交流,又能方便看前面的黑板,就将桌子摆放成T型,后面坐两个学生,两边分别坐两个学生,最前面不坐人。这样在形式方面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好了物质条件,让学生初步感受小组合作学习。
二、学习规则,学会合作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自由散漫的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小学的行为规范认识都还不是特别清楚,而小组合作交流又是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出现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开始组织实施时,学生因缺乏规则而显得生疏,难免会出现乱说乱叫,秩序混乱等状况。因此,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让学生学会合作。我也从各处搜集了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规则的方法,发现用儿歌识记学习规则比较凑效。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反复多次进行监督指导,学生才能逐步学会学习的规则,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得到逐步提高。例如:我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复韵母的教学时,发现复韵母的读音只需要纠正个别学生就行了,可是汉语拼音的拼读却成了很大的困难。我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长负责让自己组的每个成员都会拼读,可采用轮读,一个读,组内其他人就用手指着读的拼音,纪律监督员负责监督随意说话和搞东西没有专心听并指着别人读的拼音的学生,组长负责读错了的及时请组员纠正或自己帮助纠正。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突破课文难点单位学习时间的活动面和活动效益,也让学生从中获取了知识,锻炼了能力,逐步学会该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年级学生如果没有规则作为合作学习的保障,那小组合作就成了没有灵魂的摆设。
三、教师参与,协调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是鲜活的,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情况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协调发展,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特别是作为认识能力偏低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总会心直口快,往往还没有想好就急于脱口而出,有时是会说半截话,有时说一半话又回话重说。而且多数人不去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特别是不会将本组发言进行综合性发言。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虚心倾听同伴的发言,特别要认真思考和自己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思,善于听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认识。在发言时,要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深入。当学生发言不普遍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教给他们一些发表意见的语言,如:“我认为某某同学讲的很好,”“我觉的某某同学的意见是对的,但我有补充……”“我认为某某同学的意见错了,我的意思是……”随着不同情况的出现教师要随时进行调控。当个别同学胆小或自卑,在课堂上羞于启齿时,要教育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缺点有利于进步;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别人后面,以至还没经过认真思考,就抢先发言时,教师则要教育他们学会思考和尊重别人,并且只有自己做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发言。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激励评价,促进合作
为了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我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对小组成员的激励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观点,而且特别重视小组中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意见。比如我评价差生时说“某某同学,今天在某某小组的合作中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将个体融入小组的集体中,这样会让大多数学生都受到老师或同学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强化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感。例如我让学生选出代表自己小组的图标,画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营造一种精神家园,让小组之间的竞争看得见。哪怕只是一个微笑的暗示,都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带来信心、带来动力。这样的评价犹如一粒粒磁石,吸引着学生向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前进,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总之,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困难很多,但确实能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