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酒精发酵论文_张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浓度酒精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酒精,高浓度,酵母,糖蜜,研究进展,醋酸,甘蔗。

高浓度酒精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1](2019)在《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具有高细胞密度、高产物浓度和高速率发酵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发酵终点酒精浓度,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是酒精行业及其科研机构主要的研究方向。对我国酒精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高浓度酒精概述、影响因素以及实现高浓度发酵的措施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陈文秀,王继富,董守亮,杨鹏飞[2](2017)在《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发酵的种类多种多样,酒精发酵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发酵技术。从20世纪后期开始,酒精发酵技术诞生,经过研究者几十年的研究改进,如今的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已经比原始的酒精发酵技术有了很好的完善,虽然发酵原料还都是以粮食和植物纤维为主,但是发酵酒精浓度已经由原来的12%提升到了现在16%,淀粉利用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基本都可以达到90%。除此之外,高浓度酒精发酵时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缩短,一般发酵过程能控制在50小时以内完成。(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7年29期)

刘燕,刘钺,柯涛[3](2017)在《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高浓度酒精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糖化酶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摇床转速,最佳发酵条件参数为发酵温度33℃、糖化酶添加量160 U/g、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25%、摇床转速140 r/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醪酒精度可达到15.95%vol。(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7年08期)

尹小燕,常煦,高晓芳,龚志伟,侯亚利[4](2017)在《高浓度酒精醋发酵代谢调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醋酸菌转化食用酒精是高浓度食醋的主要生产方法。该转化过程以醋酸菌为细胞工厂,通过醋酸菌胞内酶系催化乙醇转化为醋酸,同时合成其它风味物质。当前高浓度食醋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生产高浓度高质量的食醋成为食醋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首先对醋酸菌主要代谢途径进行分析,阐述其关键代谢位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当前醋酸发酵过程的主要代谢调控技术,并对今后高浓度酒精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7年03期)

李勇[5](2016)在《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的粮、能、水、电耗与生产成本高于美国。为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粮耗、能耗、水耗,减少污染,在不对生产设备进行较大改动的情况下,应用耐高浓度强发酵酿酒酵母,提高发酵醪浓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案。本研究通过在高浓度条件下对比七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发酵性能,筛选出最适于高浓度酒精发酵的菌株ZU108。通过液化醪DE值及多因素试验的发酵成熟醪结果对比,优化出适宜的玉米粉碎粒度为1.5~1.8mm,最适液化温度为95℃。在以上条件下采用分组液化工艺对高浓度酒精发酵更为有利,残总糖可降低16.4%,酒精度提高1.93%。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发酵成熟醪结果的对比,优化出最适接种量为20~25%,最适糖化醪pH值为4.5,最适发酵温度为32℃。根据以上数据设计正交试验对酒精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参考企业生产实际得出最优工艺方案为:控制糖化醪pH值为4.5,液化温度控制在95℃,玉米粉碎粒度为1.5mm,发酵温度为34℃,接种量为25%。氮源可以加快发酵速度,提高原料出酒率,通过试验得出尿素最适添加量2.0%。,酸性蛋白酶最适添加量为15U/g原料。添加无机盐KH2PO4与MgSO4对于酵母培养及高浓度酒精发酵均无明显促进作用。辅助酶对高浓度酒精发酵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转糖酶、酸性蛋白酶、普鲁兰酶、酒精复合酶。根据以上数据设计正交试验对辅助酶及营养因子添加量进行优化,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选定最优工艺方案为:转糖酶添加量为0.8%。,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15U/g原料。(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11-01)

武文强[6](2015)在《高浓度酒精发酵过程酿酒酵母GGSF16发酵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浓度(VHG)酒精发酵存在终残糖高和发酵时间延长等问题,本课题利用二次发酵研究酿酒酵母GGSF16发酵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发酵条件来提高酵母发酵能力,解决发酵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浓度酒精发酵实现工业化提供依据。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VHG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GGSF16的发酵能力及微通氧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为了解高浓度酒精发酵残糖多和发酵时间延长的原因,比较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在32℃,160 rpm条件下研究初糖180 g/L,220 g/L,260 g/L,300g/L与340 g/L酒精发酵。结果表明,酿酒酵母GGSF16最适糖浓度为260 g/L,增加初糖浓度,残糖量明显升高,细胞总量下降,发酵时间延长且发酵效率降低。(2)为了能够直观定量测定酵母活力,创建一种新的测定酵母活力的方法。在主发酵后期不同时间点取样离心得到酵母细胞并按40%(v/v)量接入新鲜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发酵。通过计算二次发酵中糖代谢曲线下面积(AUC)来定量地表示酵母的发酵能力大小。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推移,主发酵后期酵母发酵能力逐渐下降;二次发酵结果分析也表明,AUC能够定量地表示主发酵后期酵母发酵能力大小,酵母发酵能力越强,AUC值越小,反之亦然。(3)在VHG发酵后期高乙醇环境下酵母发酵能力出现降低,研究乙醇对酵母活力的影响,为VHG发酵提供试验依据。在主发酵36 h取样离心得到酵母,并按40%(v/v)量接入到添加乙醇(v/v)0%、2%、4%、6%与8%的330 g/L葡萄糖新培养基中二次发酵。运用AUC法来计算二次发酵糖代谢、细胞生长OD值,定量地分析主发酵36 h酵母的乙醇耐受性与发酵能力强弱。二次发酵结果说明,主发酵36 h酿酒酵母GGSF16耐受外源乙醇浓度4%,AUC数据也表明添加乙醇浓度与细胞生长抑制强度成正比,与酵母发酵能力成反比。(4)研究通氧在VHG发酵中提高细胞总量的同时,对酵母发酵能力的影响。通过(i)厌氧和微通氧叁角瓶主发酵后期取样酵母不同接种量二次发酵,(ii)用5 L发酵罐(B.Braun)对比厌氧和微通氧高浓度酒精发酵,和(iii)与厌氧和微通氧发酵后期不同时间点酵母二次发酵,这叁组试验研究微通氧对发酵的影响。综合试验结果证明,在高浓度酒精发酵过程中,微通氧通过增加酵母细胞总量来提高单位体积内群体酵母的发酵能力,从而能够使发酵后期残糖量下降,酒精生成速率加快和缩短发酵时间,提高了发酵效率。(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9)

武文强,伍时华,赵东玲,张健,黄翠姬[7](2015)在《基于二次发酵糖代谢曲线下面积法对高浓度酒精发酵后期酵母发酵活力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主发酵过程的36、42、48、54与60 h取样离心,得到酵母细胞并等量地接入新鲜发酵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发酵。测定酵母在二次发酵过程中糖代谢曲线并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计算糖代谢曲线下面积(AUC)来定量地表示酵母的发酵活力大小(糖消耗越快,糖代谢曲线下面积值越小,说明酵母的发酵活力越强)。结果表明,主发酵36、42、48、54与60 h酵母糖代谢能力逐渐下降,二次发酵AUC值分别是5 051、5 437、5 912、6 757与7 489,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发酵后期酵母细胞的发酵活力逐渐下降;二次发酵参数分析也表明,AUC能够定量地表示主发酵后期酵母细胞的发酵活力大小,细胞发酵活力越强,AUC值越小,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5年03期)

郭杭,吴昊,徐惠彬,李东升[8](2014)在《正交试验优化高浓度酒精发酵促进剂配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优化了高浓度酒精发酵促进剂的最佳配方,以酒精浓度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酵母浸粉、蛋白酶与无机盐叁成分促进剂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促进剂最佳配方为酵母浸粉0.2%,蛋白酶量10U/g,MgSO41.0%,KH2PO42.5%,此时酒精浓度为15.2%。(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4年16期)

申乃坤,王青艳,秦艳,朱婧,王成华[9](2013)在《木薯粉与甘蔗糖蜜混合发酵高浓度酒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木薯粉与甘蔗糖蜜混合原料发酵高浓度酒精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先应用P-B(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初始总糖浓度、糖蜜添加时间、初始pH值是影响混合原料酒精发酵的重要因素。采用最陡爬坡实验找到响应面试验的中心点,再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重要参数的最佳水平。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是:总糖浓度为29.14%,添加时间为16.5 h,初始pH值为4.7。1 L发酵罐验证试验酒精浓度可达16.07%(V/V)。优化后酒精浓度提高了20%。(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凌长清[10](2011)在《利用高产酵母实现甘蔗糖蜜高浓度酒精发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高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菌株MF1001的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特性及利用该菌株进行甘蔗糖蜜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结果,结果表明,20°Bx糖蜜对菌株的酒精发酵没影响,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pH4.0的发酵效果明显优于pH3.80。按目前甘蔗糖蜜酒精生产的发酵工艺,用20°Bx糖蜜培养基培养菌株,制备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与55°Bx的糖蜜培养基1:1混合进行中试发酵,发酵48~52h的醪液酒精含量达到了13.3~13.4%(V/V)。发酵结束时醪液可发酵残糖含量为0.64~1.02%。将该菌株用于5万吨规模的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生产,全年生产的成熟醪酒精含量维持在12.5%(V/V)以上,发酵效率维持在91~93%,生产吨酒精的废液排放维持在8吨左右,生产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广西轻工业》期刊2011年02期)

高浓度酒精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工业发酵的种类多种多样,酒精发酵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发酵技术。从20世纪后期开始,酒精发酵技术诞生,经过研究者几十年的研究改进,如今的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已经比原始的酒精发酵技术有了很好的完善,虽然发酵原料还都是以粮食和植物纤维为主,但是发酵酒精浓度已经由原来的12%提升到了现在16%,淀粉利用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基本都可以达到90%。除此之外,高浓度酒精发酵时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缩短,一般发酵过程能控制在50小时以内完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浓度酒精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9

[2].陈文秀,王继富,董守亮,杨鹏飞.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7

[3].刘燕,刘钺,柯涛.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优化[J].中国酿造.2017

[4].尹小燕,常煦,高晓芳,龚志伟,侯亚利.高浓度酒精醋发酵代谢调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7

[5].李勇.混合原料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优化[D].浙江大学.2016

[6].武文强.高浓度酒精发酵过程酿酒酵母GGSF16发酵能力的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

[7].武文强,伍时华,赵东玲,张健,黄翠姬.基于二次发酵糖代谢曲线下面积法对高浓度酒精发酵后期酵母发酵活力的评估[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

[8].郭杭,吴昊,徐惠彬,李东升.正交试验优化高浓度酒精发酵促进剂配方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

[9].申乃坤,王青艳,秦艳,朱婧,王成华.木薯粉与甘蔗糖蜜混合发酵高浓度酒精[J].生物学杂志.2013

[10].凌长清.利用高产酵母实现甘蔗糖蜜高浓度酒精发酵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

论文知识图

4 利用高产酵母实现甘蔗糖蜜高浓度酒3 利用高产酵母实现甘蔗糖蜜高浓度酒总糖、酒精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专题报告索引2001~2002年度酒精(2)专题报告索引2001~2002年度酒精(7)专题报告索引2001~2002年度酒精(4)

标签:;  ;  ;  ;  ;  ;  ;  

高浓度酒精发酵论文_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