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分布论文-彭辉才

放射性分布论文-彭辉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射性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庄矿田,铀矿,放射性水化学晕圈,分布特征

放射性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彭辉才[1](2019)在《下庄矿田放射性水化学晕圈分布特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性水化学晕圈对于铀矿选定靶区和寻找深部盲矿体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前人在下庄矿田发现的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点,圈定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圈,总结了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圈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相)、构造体系、矿床(点)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在本地区开展放射性水化学寻找铀矿体,提供了重要地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杨川[2](2019)在《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放射性分布检测与建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大力发展,放射源丢失或失控事件也频繁发生。当前,对丢失或失控放射源的定位较多采用人工徒步搜寻方式,但此种方式效率低,且人员身体健康容易受到辐射伤害。利用机器人对丢失或失控放射源可能的所在区域进行相关放射性分布检测来定位放射源位置则与其不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避免人员受到辐射伤害。因此,根据国家十叁五核能开发“核应急处置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本文围绕辐射区域放射性分布检测的任务,提出了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放射性分布检测和辐射场的辐射环境地图构建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1)针对放射性分布检测过程中机器人的自主测量问题,本文通过机器人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构建自主测量所需的环境地图;通过将A*算法和动态窗口算法(DWA)结合进行混合路径规划,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运用环境地图和自主导航实现移动机器人辐射区域中自主测量。(2)针对通过放射性分布检测定位放射源问题,本文通过移动机器人在辐射区域中沿指定路径进行自主测量采集数据,得到区域中少量观测点的坐标值和剂量值;针对采集的少量数据,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蒙特卡洛(MCMC)的放射源估计算法,通过估计算法得到放射源在区域地图中位置信息。(3)针对二维平面地图中辐射场的构建问题,本文通过数学模型描述了辐射场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等高轮廓线的辐射场构建算法,移动机器人在区域中通过观测找到辐射剂量值相等的点并形成相应等高线,根据辐射剂量值等高线得到辐射场的放射性分布情况。(4)为验证本文所述算法的可行性,搭建了一个小型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和自主测量,并将采样数据运用MCMC算法估计得到放射源的位置信息;同时,通过仿真实验构建了辐射分布地图,验证了等高轮廓线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杜晓光,王旭,王卓,谢新立,王瑞华[3](2019)在《婴儿肝胆动态显像早期各时相肠道放射性分布检出率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婴儿肝胆动态显像早期各时相肠道放射性分布检出率,探索保证诊断质量前提下优化早期检查方案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按常规检查流程行肝胆动态显像检查的婴儿297例,男,159例,女,138例,年龄最小3d,最大293d,平均(65.9±20.5)d。把受检者分为排泄正常和排泄异常两组,分别统计5、10、20、30、45、60min早期相各采集时间点肠道放射性分布的检出率,并按顺序递次配对x~2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 297例受检婴儿,排泄正常者89例,排泄异常者208例。排泄正常组早期各时相肠道放射性分布的检出率,5、10、20min分别为5.62%、10.11%、19.10%,均较低;30、45、60min分别为71.91%、86.52%、100.00%,检出率明显增高;5min和10min,10min和20min,30min和45min,45min和60min肠道放射性分布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20min和30min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080,P<0.001)。排泄异常组早期各时相肠道均无放射性分布。结论优化婴儿肝胆动态显像常规检查流程,方案具有可行性,优化为30min和60min两次检查对诊断结果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茜,杜云武,李雪泓,余强,曾奕[4](2019)在《西藏自治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2008-2016年(2009年除外)西藏自治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 226Ra、40K、137Cs水平的监测,将同一监测点位每一年所有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代表该区域的平均值,研究放射性核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藏自治区阿里、那曲、昌都等北部地区土壤中核素238U、232Th、 226Ra活度浓度较低,下亚东等南部地区高;核素40K分布没有明显差异,137Cs活度浓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樟木镇、下亚东乡、山南麻玛乡、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中部及南部地区,其他地区明显偏低。(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2期)

鞠鹏[5](2018)在《修水桂坳地区放射性测量及分布特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收集、整理修水桂坳区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前期铀矿勘查成果资料及相关文献报告基础上,运用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放射性异常测量,总结了该地区的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断裂构造的潜在关系。修水桂坳地区处于区域铀成矿构造带内,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发育。铀异常主要分布在王音铺组、观音堂组地层中,沿深大断裂走向延伸,在断裂附近的断裂裂隙密集区分布更为显着。通过对异常分布特征的分析,确定了修水桂坳地区放射性异常分布受岩性、深大断裂、层间破碎带以及断层裂隙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罗旭佳,魏强林,刘义保,杨波,吴和喜[6](2018)在《基于γ能谱的某铀尾矿库和水冶厂周边水体放射性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纯锗γ谱仪精确测量了我国某铀尾矿库和水冶厂排放水及周边地表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 U、226 Ra、232 Th和40 K的放射性浓度,得出其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给附近居民健康带来的风险。结果表明,尾矿库渗滤水和水冶厂排放水中238 U、226 Ra、232 Th和40 K含量相比其内部存储液有明显降低,尾矿库渗滤水中总铀含量为0.23 mg/L,226 Ra比活度为0.68 Bq/L,均低于国标GB23727—2009规定限值;水冶厂排放水中总铀含量为1.37mg/L,226 Ra比活度为1.37Bq/L,均高于国标规定限值。若将尾矿库中下游居民区水渠中水和水冶厂入溪后水作为饮用水,则238 U、226 Ra和232 Th对人体所致总待积有效剂量分别为0.187 5和0.121 4mSv/a,均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推荐值。对比本地本底值发现,研究区域地表水已被污染。(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8年11期)

刘媛媛,张春艳,魏强林,郭亚丹,高柏[7](2018)在《铀尾矿库区稻田土中放射性核素的空间分布和放射性水平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库下游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取样与室内检测,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进行空间分析。同时采用γ辐射吸收剂量率和年有效剂量法进行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评价,得出土壤中所检测的4种典型核素放射性比活度差异较大。在土壤表层和剖面,226Ra和40K的均值、最大比活度和标准差均较高,232Th和238U较低。而226Ra含量超出当地背景值较多。剖面上4种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均有随深度降低的趋势,高值出现在土壤浅层,这可能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等有关。综合垂向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可知核素232Th、40K的迁移能力比238U、226Ra弱。放射性水平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年有效剂量率平均值小于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和全国年有效剂量率的推荐背景值,但是γ辐射吸收剂量率均值高出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准确定量评价了尾矿库对居民造成的辐射影响,同时为放射性核素在周边稻田植物根系中的迁移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孙喆华[8](2018)在《粤北退役铀矿放射性污染物的迁移行为与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对于核能的需求也随之日益扩大。此时,铀作为核燃料中的主要原料,其元素半衰期很长,又常与其它重金属之间形成协同毒性效应,它的开采、冶炼和最终退役都会对其采矿场地或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而这种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目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严峻挑战之一。对此,我国铀矿山退役治理的工作也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对于某些特定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铀矿的后期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情况知之甚少。并且有些铀矿山在退役治理后依然存在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区域内的不同介质中均出现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和伴生重金属污染物上。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粤北上世纪铀生产基地之一的中核集团745铀矿叁个退役工区和矿点(蕉坪工区、斜州工区和小桃园矿点)各环境要素(土壤和水体)的不同季节(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野外采样,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同时记录便携式仪器测定出可以反映水体质量的基本理化指标(pH、氧化还原电位、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和温度)。又在实验室条件下,了解该区域土壤的基本性质后,对预处理过的土壤样品使用高纯锗伽马能谱仪(High Purify Germanium Gamma Spectrometer)进行可以指示放射性污染的五种核素(~(238)U、~(235)U、~(226)Ra、~(232)Th和~(40)K)的测定,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重金属分析;运用ICP-MS分析水体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和伴生金属的种类、浓度,结合测定得到阴离子的结果分析相互之间的影响,以此探讨不同污染物在研究区域中的迁移行为与分布特征。另外,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土壤点位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继而得出污染物可能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首先,矿区土壤整体呈酸性(pH<7),利于放射性元素与其它金属发生迁移;废石堆放射性核素以~(238)U和~(226)Ra为主,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22cm处达到峰值;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浓度最高的为锰(Mn),还伴随一定量的砷(As)、铅(Pb)和镉(Cd)。叁个退役工区及周边区域土壤和废石中主要由石英(SiO_2)组成,另有不同种类的含铀化合物和次生矿物(高岭石和绿锥石)出现。其次,水体中污染物含量受季节影响,枯水期含量小于丰水期。叁个工区中铀(U)含量的平均值为0.184 mg/L,最大值达到1.12 mg/L;钍(Th)含量的平均值为0.052 mg/L,最大值达到0.296 mg/L;类金属砷(As)的浓度在0.0002-0.012 mg/L范围内,与铀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放射性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最高的分别出现在蕉坪工区矿硐水和下游水(W10)位置。总体来看,退役矿区土壤和水体中均检出放射性核素和伴生重(类)金属,其浓度明显高于未开采区土壤中的含量,矿区整体水中U和Th含量超出北江水系参考值。放射性和重金属污染物在两种环境介质之间均发生扩散,人体直接接触硐口流出物存在严重隐患,矿区土壤不利于农业种植,其随水迁移后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6-01)

焦德超,钟智辉,牛荣仿,韩新巍,马波[9](2018)在《3D-TPS计算~(125)I放射性粒子链径向剂量分布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计算机叁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不同长度、不同距离、不同活度下~(125)I放射性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方法:将预制的单、双、叁粒子链置入人体等效体膜内后进行CT扫描,将扫描图像传入治疗计划系统,制作验证计划,计算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结果:~(125)I粒子链的剂量场为圆柱形,剂量距离中心1 cm以上,剂量跌落快,径向累积剂量(dose,Gy)与放射性粒子活度(activity,mCi)和测量点距离中心的距离(distance,cm)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单链:ln dose=43.3 activity-24.2distance+48.4;双链:ln dose=95.4 activity-55.8 distance+112.0;叁链ln dose=138.0 activity-79.8 distance+160.5。结论:~(125)I粒子链的剂量场为圆柱型,粒子链剂量主要受粒子活度和距离中心的径向距离变化影响,粒子链的长度影响微弱。本测量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江英,齐永帅,黄宝丹,黄凯,池晓华[10](2018)在《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的放射性标记及生物分布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立~(131)I标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多肽的最佳标记条件,并研究~(131)I-exendin-4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131)I标记exendin-4多肽采取氯胺-T方法标记,利用纸层析法计算标记产物的标记率及放化纯度,测定~(131)I-exendin-4的体外稳定性及脂水分配系数,研究~(131)I-exendin-4在注射后的1、3、6、12和24 h时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对经尾静脉注入~(131)I-exendin-4的小鼠进行SPECT多时相显像,并观察小鼠体内放射性分布变化。结果 exendin-4的~(131)I标记率在85%以上,放化纯度大于97%,~(131)I-exendin-4在人血清和生理盐水中仍保持较好的体外稳定性,~(131)I-exendin-4的脂水分配系数为-1.002。正常小鼠静脉注入~(131)I-exendin-4后,双肾的放射性分布明显较其他组织器官的放射性增高,1 h和12 h肾脏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51.54±13.51)%ID/g和(11.61±0.94)%ID/g,胃、肺的摄取相对较高,3 h后除肾脏外的其他各脏器器官的放射性均较快下降。正常小鼠静注~(131)I-exendin-4后的SPECT多时相显像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双肾及膀胱的放射性浓聚影增加,而其他器官未见明显放射性浓聚影分布。结论~(131)I标记exendin-4的标记率较高(大于85%),体外稳定性良好,~(131)I-exendin-4为水溶性物质,可通过泌尿系统排泄,体外分布特性比较理想。(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8年04期)

放射性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大力发展,放射源丢失或失控事件也频繁发生。当前,对丢失或失控放射源的定位较多采用人工徒步搜寻方式,但此种方式效率低,且人员身体健康容易受到辐射伤害。利用机器人对丢失或失控放射源可能的所在区域进行相关放射性分布检测来定位放射源位置则与其不同,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避免人员受到辐射伤害。因此,根据国家十叁五核能开发“核应急处置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本文围绕辐射区域放射性分布检测的任务,提出了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放射性分布检测和辐射场的辐射环境地图构建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1)针对放射性分布检测过程中机器人的自主测量问题,本文通过机器人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构建自主测量所需的环境地图;通过将A*算法和动态窗口算法(DWA)结合进行混合路径规划,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运用环境地图和自主导航实现移动机器人辐射区域中自主测量。(2)针对通过放射性分布检测定位放射源问题,本文通过移动机器人在辐射区域中沿指定路径进行自主测量采集数据,得到区域中少量观测点的坐标值和剂量值;针对采集的少量数据,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蒙特卡洛(MCMC)的放射源估计算法,通过估计算法得到放射源在区域地图中位置信息。(3)针对二维平面地图中辐射场的构建问题,本文通过数学模型描述了辐射场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等高轮廓线的辐射场构建算法,移动机器人在区域中通过观测找到辐射剂量值相等的点并形成相应等高线,根据辐射剂量值等高线得到辐射场的放射性分布情况。(4)为验证本文所述算法的可行性,搭建了一个小型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和自主测量,并将采样数据运用MCMC算法估计得到放射源的位置信息;同时,通过仿真实验构建了辐射分布地图,验证了等高轮廓线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射性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彭辉才.下庄矿田放射性水化学晕圈分布特征浅析[J].西部资源.2019

[2].杨川.基于移动机器人的放射性分布检测与建图[D].西南科技大学.2019

[3].杜晓光,王旭,王卓,谢新立,王瑞华.婴儿肝胆动态显像早期各时相肠道放射性分布检出率比较[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

[4].王茜,杜云武,李雪泓,余强,曾奕.西藏自治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分布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5].鞠鹏.修水桂坳地区放射性测量及分布特征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8

[6].罗旭佳,魏强林,刘义保,杨波,吴和喜.基于γ能谱的某铀尾矿库和水冶厂周边水体放射性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

[7].刘媛媛,张春艳,魏强林,郭亚丹,高柏.铀尾矿库区稻田土中放射性核素的空间分布和放射性水平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8

[8].孙喆华.粤北退役铀矿放射性污染物的迁移行为与分布研究[D].广州大学.2018

[9].焦德超,钟智辉,牛荣仿,韩新巍,马波.3D-TPS计算~(125)I放射性粒子链径向剂量分布的实验研究[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

[10].江英,齐永帅,黄宝丹,黄凯,池晓华.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的放射性标记及生物分布实验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

标签:;  ;  ;  ;  

放射性分布论文-彭辉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