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林兆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戏曲,结构,戏剧,导演,诺夫,伊凡,姐妹。
林兆华论文文献综述
郑莉[1](2019)在《无处“安置”的身体 林兆华版《伊凡诺夫》的舞美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继《叁姊妹》《樱桃园》之后,林兆华导演又一次将俄国着名作家契诃夫的剧作《伊凡诺夫》搬上中国的话剧舞台,这可以说是林兆华导演对话剧艺术精神实质和舞台表现形式的一次新的探索。一、忠于原着的"解构"《伊凡诺夫》是契诃夫的早期作品,其戏剧表现形式一直被认为不够成熟,剧作衔接不够连贯,逻辑也略显跳脱,因此也是公演最少的契诃夫剧作。然而在这个形式并不圆融的剧本中,却真诚地表达了契(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9年07期)
方桂林[2](2019)在《佛禅思想与中国当代导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诸多当代导演都倾心于佛禅文化,其作品也多渗透着佛禅思想。本文旨在透过林兆华、田沁鑫、赖声川叁位有代表性的导演者的戏剧实践,梳理和探讨中国当代导演接受佛禅思想影响的具体表现、成因及意义。林兆华迷恋禅宗的直觉思维,看重自己创造的第二主题;林兆华要求演员用禅的悟性去感受,实现以心传心的自由表演;他强调在静观中实现生命的飞跃,创造气韵生动的舞台景观。同时林兆华的直觉式创作也应注重“度”的把握,避免创作的随意性。田沁鑫的禅意戏剧试图突破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界限,通过中国哲学——禅宗学说来净化人心,实现一种中国式的“卡塔西斯”。在舞台上努力通过“说破”、“不说破”、庄谐共生、空灵极简的空间设计、独立的音响功效等叙事策略去营造诗化禅境。佛禅思想影响着赖声川的戏剧创意,“因果观”和“如是观”对他创意灵感的获取予以具象化的指导,同时佛学理论以原型姿态在其作品中被重构,最为突出的就是“曼陀罗”和“中阴身”。其作品内涵既有慈悲利他精神,亦有诸法无我的观照。当代导演佛禅思想的成因,从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角度看,一方面是创作者对于佛禅文化的理念认同,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文化不自觉地影响渗透;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角度看,一方面是导演艺术的观念革新和二度西潮的推进,尤其是西方现代剧场中的东方趋向,另一方面则是观众的审美变化。佛禅思想于中国导演者的影响包括精神内涵、叙事创意、表演复象、空间想象。佛禅思想不应拘泥于宗教仪式渲染,更要深入攫取内在的美学肌理。其“非理性”、“直觉”思维也对探索叙事媒介多元化和戏剧民族化有着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劲[3](2019)在《杂语共生 中国传统戏曲对林兆华戏剧导演美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兆华戏剧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杂":舞台上既看得到传统戏曲的影子,却又分明笼罩在西方现代戏剧的荒诞氛围之中;戏剧题材和表演的现实主义风格浓厚,却又往往呈现一种游戏的风格,这就是林兆华戏剧的状态:杂语共生。"杂语共生"本来指文艺理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同质与异质话语的交锋和双向阐释。近代戏剧形式(主要指话剧)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人(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9年05期)
姜玉琴[4](2018)在《论林兆华的先锋主义戏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传统现实主义戏剧而言,文学剧本通常发挥着"一剧之本"的作用,即导演的思想和演员的表演都应该与剧本相一致。林兆华则认为,真正的舞台戏剧表演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是该远大于文学剧本的。这一价值设定,一方面表明林兆华在编排剧目的时候,是不会完全按照文学剧本的逻辑来构筑其舞台"文本"的逻辑的;另一方面也表明林兆华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了导演的身份和职责——由原本对剧本思想的执行者变成了戏剧思想的创造者。他对不是剧本的剧本的崇尚和用"演"替代"说"的艺术实践,以及影响甚广的"导演的第二主题""表演的双重结构"等理论的提出,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代戏剧的发展形态。(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8年06期)
顾飞[5](2018)在《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兆华是中国当代话剧舞台上最有影响也是受争议最多的导演之一。在他长达40多年的导演艺术实践过程中,导演了话剧、戏曲、歌剧等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作品共80余部,其中多部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戏剧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载入中国当代戏剧史册。他的作品形式多变,不拘一格,以前瞻性的眼光尝试几乎所有的舞台表现手法,他对戏剧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戏剧叙事的内容层面,触及到戏剧语言本身。无论是作品还是他的戏剧思想,对当代中国戏剧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叙事学在经历了研究范围拓展的转向之后,将戏剧纳入其研究领域,为戏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运用叙事学理论展开戏剧研究,存在戏剧文学叙事和舞台叙事两个不同的角度。本文是为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以他本人提出的戏剧表演观念——“表演双重结构”和舞台叙事观念——“导演双重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导演作品的舞台文本的分析,建构其舞台叙事的方法体系,探析其完整的戏剧思想。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所在,明确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林兆华导演创作主张中的“表演双重结构”和“导演双重结构”两个核心观念及其方法。并指出“表演双重结构”这一概念虽由他本人提出,却并不能完整概括其戏剧表演思想及对于话剧表演革新所做的全部尝试,更适合作为整体性概念的是“叙述化表演”,前者是后者的类型之一。本文尝试运用叙事学理论阐释导演语言及戏剧表演话语,这在以往的戏剧研究中并不多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一章为“林兆华导演创作及观念综述”。本章介绍了林兆华戏剧导演创作历程,并从表演观、导演观和戏剧观叁个方面梳理了他的戏剧创作思想。林兆华的表演观有两个层次,一是探索“表演双重结构”,二是在此基础上借鉴戏曲美学原则,建立中国本土的戏剧表演体系;他的导演观继承了焦菊隐提出的“一戏一格”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导演第二主题”的个人主张,并逐渐形成让“导演第二主题”与剧本第一主题并立台上的舞台叙事形式,即“导演双重结构”;在戏剧观念上,他提出了创造“全能戏剧”的主张,并致力于完善戏剧“中国学派”,力求创立中国自己的戏剧导、表演体系。第二章为“‘叙述化表演’观念”。本章考察了林兆华戏剧表演观念的演变过程,解释了用“叙述化表演”代替“表演双重结构”来概括林兆华表演观念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其内涵,即这是一种建立在演员与角色关系的多重性基础上、取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美学原则、具有独立叙述表意性的表演话语,是对戏曲现代性内蕴和话剧现代性追求的融合。并通过与既有戏剧表演观念的比较,梳理了这一创新表演观念的理论源流。第叁章为“‘叙述化表演’方法”。为了实现“叙述化表演”,林兆华主要从叁个方面展开对传统写实表演的改造。首先,将演员叙述者化,让演员在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下,以叙述者的身份展开表演;其次,将语言叙述化,即将对话、独白、旁白等语言形式加以叙述化改造,处理成追忆的叙述状态,或者是中国传统说唱、戏曲表演中“说”、“表”结合的叙演形式;第叁,将动作叙述化,改变语言与动作的关系,使表演呈现出静态化、写意化和分立化叁种不同的倾向,其中,分立化倾向的表演即为“表演双重结构”。表演方法的革新最终要体现在舞台叙事方法上,“叙述化表演”为“导演双重结构”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第四章为“‘导演双重结构’观念与方法”。“导演双重结构”是导演作为舞台叙述主体强烈的表达意愿的体现。本章第一节梳理了“导演双重结构”的演变过程;第二节阐述其内涵;第叁节分析其方法。概括而言,对“导演双重结构”来说,以语言一途保留剧本文本作为结构之一是它的前提,“导演第二主题”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叙述化表演”是使两个结构实现并存的技术依托,辅以独特的形式外壳,多方有机结合完成其建构,实现多元、多层次的舞台表达。综上,林兆华导演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为了实现话剧表演和舞台叙事的极大自由而对二者进行的大胆革新和理论思考,以及在长期实践中创作的丰富的作品。他的舞台叙事观念极具现代性和前瞻性。本文创新性地运用叙事学方法,从戏剧舞台文本的核心手段——演员表演和导演话语两个方面,对林兆华舞台叙述话语的形成、结构及其意指加以分析,阐释其独特的导演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对一个完整的舞台叙事过程——从导演到舞台叙述话语再到剧场叙事交流——做出系统的叙事学理论诠释。(本文来源于《上海戏剧学院》期刊2018-12-10)
牛春梅[6](2018)在《林兆华:戏剧变革的“绝对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鼓楼附近,胡同深处,82岁的着名导演林兆华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跟妻子何炳珠一起,去附近的什刹海遛遛弯儿,在家看看书,家里的电视总开着,但是只有影儿没有声儿。与他厮守了大半辈子的舞台离他越来越远,进剧场看戏成了颇为难得的事儿。对于36年前,因为他的(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8-07-24)
张杭[7](2018)在《中国话剧的现实性焦虑——以焦菊隐、林兆华等戏剧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关于话剧中的中国化、现实性,我想先从林兆华近年的探索说起。排出《建筑大师》之后几年,林兆华与其工作室的新作受到诟病,被坊间批评为"允许自己失败的人"。我看过的当年引起口碑差评的作品包括林兆华工作室"叁言二拍"系列的《一鸟六命》,以及林兆华执导的《隆福寺》等,这些在2013年前后由林兆华工作室出品的戏,林兆华本人实际参与度有多有少,旁人并不十分清楚。从我个人观赏的判断(本文来源于《艺术广角》期刊2018年04期)
于侠[8](2018)在《“第二主题”思想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兆华导演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之一,他在吸收中外戏剧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具有创造力的戏剧实践,同时也总结出了具有实践性的戏剧思想,本文主要从林兆华的“第二主题”思想出发,对其戏剧舞台实践进行阐释。首先,本文将“第二主题”形成之前的林兆华的戏剧实践进行梳理分析,讨论“第二主题”的形成发展;接着梳理了布莱希特、梅耶荷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叁位国外戏剧家的思想与林兆华导演“第二主题”之间的关系,试阐述“第二主题”形成的外部思想来源。在此两点基础上,结合林兆华导演个人对“第二主题”的论述,对“第二主题”内涵进行把握。其次,笔者以是否搭建明显的、贯穿始终的“第二重结构”作为戏剧实践的区分标准,将“第二主题”的实践形式分为明显的“第二重结构”与隐形的“第二重结构”,并结合具体的舞台实践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在“第二主题”思想指导下的戏剧实践中,林兆华都在有意地从原剧本中提炼出自己最想表达的“第二主题”,并围绕此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形式探索,将极具导演个人思想色彩的“第二主题”以创新性的舞台形式呈现出来。“第二主题”作为林兆华独具实践性的戏剧思想,对其戏剧舞台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林兆华后期戏剧创作中都融入了“第二主题”思想。林兆华根据个人的感受和认识,通过强化原剧本中最能触动他的某个侧面,形成该剧本的“第二主题”,并采用创新性的舞台形式,对“第二主题”进行舞台呈现。从整体来看,“第二主题”思想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导演根据个人感受和对剧本的理解而产生的原剧本之上的“第二主题”;二是为呈现“第二主题”而进行的舞台形式的创新。另外,林兆华导演的“第二主题”思想的提出,将导演在戏剧实践中的地位进一步凸现出来,强调了在具体舞台实践中,导演的思想和感受的表达在戏剧舞台的呈现中至关重要,对戏剧界导演主体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21)
张赟[9](2018)在《林兆华导表演艺术与话剧“中国学派”的探索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建国初期,焦菊隐先生就提出创建话剧"中国学派"的艺术理想,即将东方戏曲美学与西方戏剧的表现方法相互结合的创作原则,并在《茶馆》等经典戏剧中践行。新时期后林兆华继续了对"中国学派"话剧理想的探索,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吸取传统戏曲的表现的自由、时空的无限和表演的自由等特点,同时在对文学剧本的超越、演出空间的组织结构及新型观演关系的确立、演员形体的可塑性与象征、宏观"面具"的创造等方面表现出现代品格,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髓的同时,求新求变,实现"一戏一格",使话剧"中国学派"进一步发展完善,构建了中国当代话剧令人神往的景观。(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8年04期)
叶书林[10](2018)在《是否应该删除一切? 看林兆华的《叁姐妹·等待戈多》》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排经典不管对谁来说,总是一种挑战。这里的经典不是指林兆华导演《叁姐妹·等待戈多》19年前的首演,而是契诃夫的《叁姐妹》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经典具有传世性与流行性,更重要的是它们通常都有极大的阐释空间,使得它们被一次次致敬或推翻、复制或解构。从《叁姐妹》到《等待戈多》,我们能发现两个文本在立意上是有连贯性的。契诃夫所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等待戈多》迎来的则是语言系统的彻底崩溃,(本文来源于《上海戏剧》期刊2018年02期)
林兆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诸多当代导演都倾心于佛禅文化,其作品也多渗透着佛禅思想。本文旨在透过林兆华、田沁鑫、赖声川叁位有代表性的导演者的戏剧实践,梳理和探讨中国当代导演接受佛禅思想影响的具体表现、成因及意义。林兆华迷恋禅宗的直觉思维,看重自己创造的第二主题;林兆华要求演员用禅的悟性去感受,实现以心传心的自由表演;他强调在静观中实现生命的飞跃,创造气韵生动的舞台景观。同时林兆华的直觉式创作也应注重“度”的把握,避免创作的随意性。田沁鑫的禅意戏剧试图突破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界限,通过中国哲学——禅宗学说来净化人心,实现一种中国式的“卡塔西斯”。在舞台上努力通过“说破”、“不说破”、庄谐共生、空灵极简的空间设计、独立的音响功效等叙事策略去营造诗化禅境。佛禅思想影响着赖声川的戏剧创意,“因果观”和“如是观”对他创意灵感的获取予以具象化的指导,同时佛学理论以原型姿态在其作品中被重构,最为突出的就是“曼陀罗”和“中阴身”。其作品内涵既有慈悲利他精神,亦有诸法无我的观照。当代导演佛禅思想的成因,从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角度看,一方面是创作者对于佛禅文化的理念认同,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文化不自觉地影响渗透;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角度看,一方面是导演艺术的观念革新和二度西潮的推进,尤其是西方现代剧场中的东方趋向,另一方面则是观众的审美变化。佛禅思想于中国导演者的影响包括精神内涵、叙事创意、表演复象、空间想象。佛禅思想不应拘泥于宗教仪式渲染,更要深入攫取内在的美学肌理。其“非理性”、“直觉”思维也对探索叙事媒介多元化和戏剧民族化有着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兆华论文参考文献
[1].郑莉.无处“安置”的身体林兆华版《伊凡诺夫》的舞美革新[J].中国戏剧.2019
[2].方桂林.佛禅思想与中国当代导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3].张劲.杂语共生中国传统戏曲对林兆华戏剧导演美学的影响[J].中国戏剧.2019
[4].姜玉琴.论林兆华的先锋主义戏剧观[J].戏剧艺术.2018
[5].顾飞.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8
[6].牛春梅.林兆华:戏剧变革的“绝对信号”[N].北京日报.2018
[7].张杭.中国话剧的现实性焦虑——以焦菊隐、林兆华等戏剧实践为例[J].艺术广角.2018
[8].于侠.“第二主题”思想的实践[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9].张赟.林兆华导表演艺术与话剧“中国学派”的探索发展[J].四川戏剧.2018
[10].叶书林.是否应该删除一切?看林兆华的《叁姐妹·等待戈多》[J].上海戏剧.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