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定女二师的女学生们,在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觉醒,对校长燕世奇压抑个性、限制自由、损害女子教育、殴辱开除女生的行为再也无法忍受,遂爆发了罢课学潮。学潮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反响,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两大政党均给予关注,特别是中共保定党组织介入了此次学潮,为学潮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学潮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大本营——保定,具有反对北洋政府以及妇女解放、革新女子教育等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保定女二师; 学潮; 女子教育; 妇女解放; 中国共产党
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位于直隶省保定市,习惯上又称“保定女二师”。1924年3月14日,女二师的女学生们为反抗校长燕世奇①的压迫摧残,爆发了罢课学潮。同年11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亦爆发驱逐校长杨荫榆的学潮。在1924年诸多女校学潮中,“直隶第二女子师范的学潮与北京女师大学潮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1]228。相比较而言,学界对于北京女师大学潮研究较多,对于保定女二师学潮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共党史、妇女运动史的著述中②,专门研究尚少。有鉴于此,笔者拟主要依据报刊资料,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保定女二师学潮再做进一步探讨。
要想搞创作,就要敢于冲破旧框框的束缚,最大限度地进行新的探索,犹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海;犹如国庆节一下子放出了十万只鸽子;犹如孙悟空在铁扇公主肚里拳打脚踢翻筋斗云,折腾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佛出世二涅槃口吐莲花头罩金光手挥五弦目送惊鸿穿云裂石倒海翻江蝎子窝里捅一棍,然后平心静气休息片刻,思绪开始如天马行空,汪洋肆意,天上人间,古今中外,坟中枯骨,松下幽灵,公子王孙,才子佳人,穷山恶水,刁民泼妇,枯藤昏鸦,古道瘦马,高山流水,大浪淘沙,鸡鸣狗叫,鹅行鸭步——把各种意想叠加起来,翻来覆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唱雄鸡天下白,虎兔相逢大梦归。[4]
一、 学潮爆发的原因
保定女二师学潮爆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 女学生受到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开始觉醒
1916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一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倡民主;二是大力宣传科学;三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同时,妇女问题在这场思想革命中占据了突出位置,出现了探讨妇女解放的热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成为新文化运动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社会上的新思想、新思潮,也对保定女二师的学生们产生了影响。
1922年10月,女二师校方迫于社会压力,增设了白话文课程,聘请王森然为国文教员。王宣讲新文学,选讲《独秀文存》《胡适文存》中的文章和《新青年》杂志中李大钊、瞿秋白、郭沫若的文章,介绍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及苏联文学,使学生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她们读《向导》《新青年》《东方杂志》,还组织了“读书会”,开辟“贩卖室”,马列主义文献开始输入女二师③。在王森然的影响帮助下,同学们的思想觉悟日益提高,她们要求打破封建礼教束缚,争取妇女解放,积极投身到社会斗争中去,这种情形正如时人所说:“凡是略为和新思想接触着的女子,无不有一种‘女人也是人’的觉悟,原来奉为女子圣经的《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等书,都被践在新女子的脚底下了。”[2]
1923年11月,王佩珊、张文焯等5名学生,以“剪发髻、留短发、丢长袍、穿短裙”为开端,反抗校方的封建礼教束缚。张文焯还写了一篇《论剪发》的文章,驳斥封建卫道士们鼓吹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的谬论,向大家说明梳抓髻不方便,是多年来的旧习惯;留短发又精神,梳洗又方便,剪发就是以实际行动反对封建礼教[3]42。女学生们勇于反抗学校当局的封建卫道统治,显示了她们在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下已经觉醒,再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小绵羊”了,这一点是后来学潮爆发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二) 校方当局的高压,是导致学潮爆发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后,虽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介绍新思想的潮流十分盛行,但是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北洋军阀政府依然大肆宣扬封建复古思想,顽固地与革命潮流相对抗。在这种情况下,保定女二师的女学生们反对“专制”“腐败”的校长燕世奇,要求民主与自由,以及希望新任校长“思想新而合理,不反对时代思潮”[22],其矛头不仅指向女二师校方,而且指向竭力维护封建制度的北洋政府,从而具有了政治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1924年3月保定女二师学潮发生后,中国国民党上海妇女部致函直隶省教育会及著名教育家严修,请设法援助,称“同人等为师校女生计,为贵省计,为全国女子教育计,不能缄默”,寄希望于严修——“苟得先生一言,俾无告之学生同复学业,并使祸校之燕步等,不再据此以重贻直隶学界之羞,则幸甚。”[19]国民党上海妇女部还发表宣言:“我们认定此次保定女师的学潮,学生的举动,完全是正当的,伊们第四次宣言中所提出的六项要求,没有一项是不合理的,我们十分表同情于伊们,我们愿意为伊们作后援。”[20]国民党上海妇女部部长叶楚伧还以个人名义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学潮中的保定女师》一文,称燕世奇的压制是“何等惨酷无人道的行为”,呼吁社会“各界”“援助”[21]。
1.钳制思想,限制自由
女学界、妇女界的反响更是强烈。上海大学女生发出文电数通,在致女二师学生电中说:“诸君为女子教育前途,誓死奋斗,同人愿为后盾”;在致直隶教育厅电中说:“(贵厅)务请速允女生要求,撤换校长”;在致各界通告中说:“我们现在决定要出一分(份)专刊,迫切地希望女界奋起狂呼,作助成保定女师奋斗成功的雄师,并恳挚地请求各界,一致赞助救援。”[13](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全体学生,向保定女二师学生发出慰问函,勉励她们“万别因为稍有失意,就灰心进取,而使前功之尽弃”,愿“为诸姊妹助一臂之力”[14]356。 天津女权运动同盟会,为援助女师学生,亦发通电:“务望全国各界,一致声讨,藉作后援,务期达到将燕士奇解职地步。”[15]3月21日,天津《妇女日报》代表刘清扬(中共党员)、女星社代表邓颖超、女权运动同盟会代表王真儒等,赴省教育厅询问有关女二师学潮情况,要求当局查办女二师校长燕世奇。4月1日,由天津女星社、《妇女日报》社、女权运动同盟会及第一女师部分学生发起,成立了有21个团体参加的“直隶女二师学潮后援会”。4月3日,“后援会”派周之廉等10人为代表,往教育厅“质问厅长”,“据理力争”[4]26。学潮发生后,《妇女日报》不断报导消息,发表文章,声援女二师同学的反迫害斗争。
“所谓同声传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处理的一种翻译实践”(张维为)这种“同步性”意味着译员需要同时完成听力、理解、表达等多个任务。这个过程需要高强度的精力。在精力分配不佳的情况下,译者就会出现错误。然而译者在这一过程是主动的,可以对分配过程进行控制的。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译者的协调机制。
2.废驰学务,损害女子教育
一人同课异构的依据在于以下几方面。其一,随着阅历的增长和阅读的积累,教师对于经典文本的认识会发生变化,情感体验也会不同,这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重点和讲授方法。其二,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教师面对不同学段和学力的学生,势必在方法策略、目标内容等层面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不能“一招鲜,吃遍天”,而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和教学资料的呈现等课堂因素都会有学生的及时反馈,基于此,适当的调整也成为必然。其三,语文学科的源头活水就是广阔的社会生活,大到突发的轰动性事件,小到教室里的细枝末节,这些都有可能“异构”到语文课堂中来。
3月14日,燕世奇与步以诚合谋,以“爱活动”为由,当众宣布开除李沛泽、王绍华、王佩珊等6人的学籍。学生们不服,当场与燕世奇争执起来。燕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学生不堪忍受辱骂,纷纷抗议燕世奇出口伤人。混乱中,燕世奇的私人亲信、庶务雷开祥以维持秩序为名,动手野蛮殴打学生,“致学生有头破血流者,有衣裙粉碎者,有卧地不能起者”[10]。燕世奇见势不妙,急忙溜出现场。愤怒的学生们再也忍无可忍,在李沛泽等人的带领下,结队包围了校长室和会客室,将燕世奇撵出学校,并抢出校印,封了财会室,爆发了罢课学潮。
1924年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宣布国民党改组,实行联俄容共政策。对于妇女问题,明确提出“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18]22的目标。1月31日召开的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决定中央委员会设妇女部,并决定在上海、北京、汉口三个特别区执行部成立独立的妇女部,负责开展妇女运动。
二、社会各界对学潮的反响
保定女二师学潮发生后,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反响,上海《申报》《民国日报》、天津《大公报》等重要报纸均给予跟综报道;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两大政党,对此次学潮均给予关注。以下分三个方面表述。
(一) 津沪等地学界、妇女界的反响
4月5日,针对保定女二师学潮一事,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发电文指出:“诸君为发展女子教育而奋斗,为反抗恶劣校长而牺牲,理直气壮,殊堪钦佩!”[11]北京学生联合会亦发出通电,呼吁全国各教育会、各报馆、各公团、各学校“一致声援”[4]50。保定中等学校,有感于团结互助之必要,正式成立“保定中等学校学生联合会”(中共保定党组织介入),并发函电,指责直隶教育当局“置数百学生之学业于不顾”,呼吁“各界奋臂声援”[12]。
燕世奇到女二师后,“即反对语体文,又命女生改服前清装饰,不得广裤腿,不得穿裙,要一律缠腿缠脚,凡出格(阁)者,皆令梳马尾缵;检查学生信件,限制行动的自由”[7]。学监步以诚虽然留学日本有年,“校内的事情,置之不问”,偏爱“剥夺学生自治权”,“私自偷看学生信件,或扣留下”,“私自翻查学生衣箱,没收学生物件”,“禁止学生与男教员课外研究功课”[8]。此外,“学校当局……对于女生的约束极严,女生须在校住宿,除星期日外,概不得外出,对于接见亲友的限制极苛……《红楼(梦)》、《水浒》等小说都在禁阅之列,真是如入监狱”[9]。校方当局的这些行为,引起女学生强烈不满,成为引发学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被普遍运用在各个地方,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各种游戏,不良信息,诱惑着青少年思想及心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成长。在青少年成长时期,教师必须要给予正确引导。
(二) 中国共产党的反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开展妇女运动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在1922年7月党的“二大”和1923年6月党的“三大”上,都通过了专门的妇女问题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应为所有被压迫的妇女们的利益而奋斗”[16]24。
建党初期,女党员尚为数不多,其中向警予十分突出。向警予参加了中共“二大”“三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并担任了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部长,负责党的妇运工作。学潮发生后,向警予发表《直隶第二女师学潮在女子教育革新运动上的价值》一文,称赞保定女二师学生“反抗之精神,正义之主张”[17],并于4月9日、16日,在其所主编的《妇女周报》上,连续出版两期《直隶第二女师革新运动特刊》,收录文章达十余篇,显示了中共党的妇女组织对于此次学潮的重视与肯定。
即 ‖F(X)-F(Y)‖≤‖X-Y‖。故得证F的Lipschitz常数为1。注意到2F(X)=I,从而F(X)是强凸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保定党组织介入了此次罢课学潮。1922年12月,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中共保定小组建立。1923年夏,留在保定的党员由张廷瑞负责[3]57。1924年3月保定女二师学潮爆发后,张廷瑞经常到该校指导学潮斗争,在他的帮助下,女二师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并以此名义对外发布宣言,领导罢课斗争。当燕世奇停发女二师经费,断绝同学们的生活来源时,保定党组织就募集钱粮支援在校的学生;在罢课斗争最艰苦的时刻,保定党组织加强了对学潮斗争的领导,张廷瑞、张福堂、黄钟瑞等人经常到女二师指导工作。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女二师采取了致电直隶省议会、投书报馆等诸多行动[3]76-80。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学潮的最终胜利。
由于中国债券市场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与中国债券市场营销相关的金融产品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快研发中国债券市场相关产品,拓展中国债券市场营销业务。此外,中国债券市场还应大力发展和满足中国债券市场衍生品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渠道。
(三) 中国国民党的反响
通过对“三只松鼠”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本文发现虽然创业营销战略可分为机会导向、超前行动、创新性、风险承担、关注顾客、资源整合和价值创造7个部分,但在企业应用中并非全部采用,而是根据环境有针对性地采用,并且创业营销战略的实施会通过二元创新这一媒介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中5种重金属含量 ………………………………………… 刘 兰等(7):973
1924年1月,前清举人燕世奇继任女二师第四任校长,他的行为较前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燕的下属如学监步以诚等,则与其一脉相承,思想守旧“殆又过之”[6]。综合起来,燕世奇等人对女二师的高压大体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三、学潮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在全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和援助下,保定女二师的女学生们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罢课长达40余日,终于迫使燕世奇称病请假,教育厅以金溥代理校长,女学生们的愿望部分地实现了,罢课斗争以胜利而告终。从表面上看,此次学潮是女学生们为谋学业而与校方发生的冲突,其实更深层的意义却不止于此。笔者将其归纳为:
(一)政治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女二师的前几任校长,多是些思想僵化、头脑顽固的封建文人。如首任校长冉楷,系清朝优贡;继任校长刘春霖,系清朝状元;三任校长范锦堂,系清朝科举出身[4]1。他们反对一切新思潮、新事物,主张尊孔读经,严格限制女学生们的服饰打扮,禁止男女交往和阅读进步书刊,更反对女子参加社会活动。因此,保定女二师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传统与守旧,“向来是处于不解放、无生机的教育之下”[5]。
燕世奇执掌女二师后,即抱定“三从四德”“贤妻良母主义”的教育宗旨,他对学生说:“中国这几年来糟极了,尤其是女子糟得更利害,我这次来到此地,特要将糟极了的女子,养成顺从的美德……读书识字还是小事,女子多念些书有什么用处!”[7]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燕世奇对于女子教育并不看重,且作出种种损害女子教育的事情。如燕到校后,即将旧教员20余人,一律逐出,而他带来的教员、庶务、会计等人,多系其定州的同乡,“滥充教员,腐败不堪”。如此教员,开学后也只有6位到校。当时女二师有学生200多人,分7个班,6位教员根本教不过来,无奈只得连日停课放假。学生因每日无课可上,催燕世奇速找教员,他却“毫不在心,一味搪塞”[7]。学生对校方当局大失所望,不满情绪与日俱增,而燕世奇公然开除带头“闹事”的学生,遂成为学潮爆发的导火线。
中国共产党支持女二师学潮,并为此进行大量宣传,正是认清了这一点。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通过了由向警予起草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指出:对于一般妇女运动,不仅要提出“打破奴隶女子的旧礼教”“男女教育平等”等口号,还应加入“打倒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两个国民革命运动的口号,“以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23]90-91。简言之,就是把妇女运动纳入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轨道。因此,当1924年保定女二师发生罢课学潮,以向警予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便积极发表言论,引导女学生们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北洋政府,以便学潮朝着有利于反军阀的方向发展。4月9日、16日,由向警予担任主编的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连续出版两期《直隶第二女师革新运动特刊》,其中贯穿了党领导妇女(包括女学生)开展国民革命的思想。例如:志超在文中说:“我们要解放,只有自己起来联成战线,一致的和恶势力去奋斗一场!所以对于这次保定女二师的问题,应该大家起来先向北洋政府下一个总攻击令!”[24]唐颂安亦指出:“由此,我们当更能觉到北庭——北洋军阀政客的盘踞地——的不可一日存在,而有起来举行国民革命的必要了!”[25]
获得性肺炎是ICU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危重新生儿往往因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极大地增加了患儿的死亡率。研究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达到20%~58%与18%~33%,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体。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原发肺部疾病、床头高度、早产儿、留置胃管等。因此在护理时需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加强护理措施。本研究旨在探究新生儿ICU呼吸机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以及中共保定党组织领导学潮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使女学生们看到了希望和方向,她们开始抛弃对北洋政府的幻想和改良努力而投身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学潮结束后,学潮中的骨干李沛泽、王绍华和赵云荣等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学校成立了第一个团支部;不久,李沛泽、王绍华和韩惠芝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校内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的组织[26]173。
(二) 妇女解放的意义和价值
保定女二师学生自治会在昭告天下的宣言书中,控告燕世奇“头脑顽固”“压抑个性”“毒打学生,污辱女子人格”,以及直隶省教育当局“反帮同燕氏施其恐吓和压抑手段”,指出:所有这些压迫和摧残,“实腐败的思想和腐败的官僚进攻‘女子革新运动’第一次激战”,“我们女子受了几千年的压制,于今要抬头”[7];称此次“罢课之本质”,乃“为谋女界之自由”[27],决不仅仅是“二百余人的教育问题,是二万万女子的抬头问题”[7]。可以看出,此次学潮具有鲜明的妇女解放的意义和价值。
(三) 革新女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女学生们在宣言中,历数燕世奇“任用私人,玩视功课”“擅离己职,破坏学务”、所聘“教员不称职”[10]以及“检查学生信件,限制行动的自由”[7]等损害女子教育的行为,要求省教育厅撤换燕世奇。她们希望新聘任的校长“热心努力教育,不怠乎所司职务”[22]。并声讨直隶教育当局“对我们女子教育,就没有当一回事,我校自开办以来,就没有委派过注意女子教育尊重女子人格的人,来做校长”,“我们处在武人宰制的教育底下……连一日受几点钟呆板功课的机会都不可得”[7]。其实质就是反对北洋政府所实施的“贤妻良母主义”教育和对女子教育的轻视。在当时“多数的女学生,还只是一心念死书”[28]的社会环境中,保定女二师的同学们,敢于公开反抗教育当局,并要求改革女子教育,确实难能可贵。因此,向警予高度评价女二师学潮“实为女子自身团结革新女子教育的第一声,在女子教育革新运动上具有伟大的价值”,并充满激情地呼喊“我们底先锋已在前线进攻了”[17]!
(四) 唤起一般女学生觉醒的意义和价值
保定女二师学潮发生后,全国起来声援的只有少数几处,而对同样是在摧残景况下挣扎的女学生们亦是漠不关心。有论者指出:讲到女子教育的腐败,“重重的黑幕,实在说不尽说”,“但是可怜的我们总是闭着嘴不作声”[29]。当时,大多数女学生还未觉醒,她们深受中国封建礼教束缚,养成了“柔顺服从”的天性以及“怯懦畏避”的习惯。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认为,这种状况不利于开展国民革命,希望“对于学生只读书不问社会的心理宜矫正之使服务社会”④。向警予、杨之华等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干部,积极贯彻党的决议,她们意识到必须唤起一般女学生觉醒,而保定女二师学潮正是一个契机。杨之华称:“这次保定女师姊妹们底危险,哀惨,就是第一朵美丽而新鲜的花;伊底芬芳,将充满在国中,惊醒一般梦着的男女青年们!”[28]
注 释:
① 在报刊资料及当代出版物中,一写“燕世奇”,一写“燕士奇”。笔者依据1924年直隶省教育厅对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委任令中所使用的姓名,一律写成“燕世奇”。至于资料中用“燕士奇”的,则保留原文中的样貌,不再予以更正。
② 如刘长林主编:《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河北学运中的女学生斗争片断》,河北省妇女联合会编:《河北妇女运动史资料选辑》第四辑,出版社不详,1986年版;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保定地方史》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
③ 河北省妇女联合会编《河北妇女运动史资料选辑》第4辑,1986版193页,出版社不详。
④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15-1924)》,1957年版365页,出版社不详。
参考文献:
[1] 刘长林.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
[2] 瑟庐.最近十年内妇女界的回顾[J].妇女杂志,1924(1):21-22.
[3] 中共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保定地方史: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保定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Z].保定:河北省供销社保定印刷厂,1986.
[5] 季膺.我们对于保定女同学的责任[J].妇女周报,1924(34):1-2.
[6] 漪春.保定女师风潮与教育界[N].申报,1924-03-31(10).
[7] 直隶女二师学生呼吁书[N].民国日报,1924-04-21(6).
[8] 直隶二女师学生攻击步以诚[N].民国日报,1924-04-01(7).
[9] 杨经武.保定女学生状况[J].妇女杂志,1925(6):1070-1071.
[10] 与北大先后辉映之保定女师潮[N].大公报,1924-03-18(2).
[11] 学生总会援保定女师[N].民国日报,1924-04-06(10).
[12] 保定中等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N].民国日报,1924-04-13(6).
[13] 上海大学女生援助保定女师[N].民国日报,1924-04-04(10).
[14]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天津市妇女联合会.天津女星社[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5.
[15] 保定女师风潮续志[N].大公报,1924-03-22(2).
[16] 李忠杰,段东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17] 警予.直隶第二女师学潮在女子教育革新运动上的价值[J].妇女周报,1924(33):2-3.
[18] 孟荣源,孙彩霞.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19] 三团体援助保定女师之两函[N].申报,1924-04-09(14).
[20] 三女团体援助保定女师宣言[N].申报,1924-04-04(14).
[21] 楚伧.学潮中的保定女师[N].民国日报,1924-04-04(3).
[22] 第二女师第四次宣言[N].大公报,1924-03-25(2).
[23]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三大”资料[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24] 志超.我对于保定第二女师学潮底感想[J].妇女周报,1924(34):2.
[25] 唐颂安.教育革命和国民革命——直隶第二女师革新运动中所得的教训[J].妇女周报,1924(33):4.
[26]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27] 直隶二女师校风潮[N].民国日报,1924-03-31(7).
[28] 杨之华.保定女师学潮给我们的希望[J].妇女周报,1924(34):2-3.
[29] 张悟.女子团结起来[J].妇女周报,1924(34):3-4.
收稿日期:2019-04-10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清末民国时期河北省新式教育的生成与发展”(201803060203);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清末民初直隶省教育近代化研究”(2018A14)
作者简介:刘 宏(1962—),女,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编辑:刘小明
标签:保定论文; 学潮论文; 妇女论文; 二师论文; 女子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工人论文; 农民论文; 青年论文; 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 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论文; 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清末民国时期河北省新式教育的生成与发展”(201803060203)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清末民初直隶省教育近代化研究”(2018A14)论文;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