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民族医院409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分组方式采取入院顺序,将先入院的6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后入院的6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将两组护理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心理状态有较大改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经计算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使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分析
1基础资料与护理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文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收的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4.0±3.2)岁;对照组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平均年龄(54.5±3.3)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及时了解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叮嘱患者若出现头晕症状应立即休息,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嘱咐患者多加休息,确保充足睡眠,减少头晕症状发生。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用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食谱,食谱要做到营养搭配合理,帮助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并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合理运动,通过有氧运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
1.3观察标准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评分内容共分24小项,最后将每小项得分相加结果越大说明患者病情越重;并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分对比,每项分值为5分,综合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改善的越好。
1.4观察指标
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用于两组护理治疗效果判断。显效=护理治疗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无二次复发;有效=患者上述指标达到良好改善,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差。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包,并通过(x±s)、t描述计量数据;n(%)描述计数数据,用x2检验,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计量资料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同观察组患者数据相比均改善较差(P<0.05),见表1。
2.2观察、对照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其数据结果已达到了96.7%;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的脑功能障碍。该病发生后会导致患者出现短暂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视野缺损,并伴有头晕头痛症状,由于该病常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而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患者受到上述症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据相关研究表明,将综合护理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期间,可使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综合护理是通过了解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后,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通过交流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得以改善,鼓励患者增加治疗信心;并对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和配合护理治疗的重要性。为患者制定健康食谱,保证正常营养摄入,加强对患者日常监护及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及,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在本文分析结果中总结出,与对照组采取的常规护理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均得到良好改善,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金珠.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80-181.
[2]申桂丽.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907-908.
[3]李旭.浅析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95-196.
[4]张修玲.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02):379-380.
[5]周小红.延续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0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