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外关穴配合补气泻治疗胸胁伤82例

针刺外关穴配合补气泻治疗胸胁伤82例

一、针刺外关穴配合呼吸补泻治疗胸胁部损伤82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镜宇[1](2021)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整理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应用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和腧穴配伍规律,并总结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经验,为当今六阳经五输穴“经穴”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分为1949年前和1949年后两个部分,1949年前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主要检索源,1949年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 Med等为主要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Gephi复杂网络、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系统聚类算法,确定六阳经经穴主治优势病证及配伍腧穴的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同时收集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典型病案。结果:1949年前部分,阳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2、14种,配伍腧穴143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二间、阳谷、关冲、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支沟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4、15种,配伍腧穴143个,高频配穴26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大陵、间使、章门、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谷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1、13种,配伍腧穴136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腕骨、合谷、阳溪、液门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解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9、14种,配伍腧穴137个,高频配穴21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丘墟、合谷、商丘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7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辅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均为8种,配伍腧穴127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阳陵泉、昆仑、环跳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昆仑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12、13种,配伍腧穴170个,高频配穴2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委中、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后部分,阳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3、10种,配伍腧穴108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合谷、曲池、外关、阳池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支沟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2、10种,配伍腧穴189个,高频配穴21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天枢、合谷、阳陵泉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7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谷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4、6种,配伍腧穴111个,高频配穴20个,关联规则分析与阳溪、阳池、合谷、外关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解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3、10种,配伍腧穴170个,高频配穴20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辅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3、5种,配伍腧穴105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太冲、阳陵泉、风市、足三里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昆仑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6、9种,配伍腧穴156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环跳、阳陵泉、委中、肾俞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既具有一致性,能用于治疗脑系、肺系、五官科和肢体经络病证,但因各个腧穴的特异性,在共性的基础上还具有特殊性;配伍腧穴多为特定穴,以配伍五输穴、原穴为主。其临床疗效突出,规范有效,为当今临床和科研提供新思路。

范雨洋,吴清明[2](2021)在《基于《针灸大成》探析外关穴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关于外关穴的相关条文,对外关穴的穴位定位、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探析。发现其腧穴定位与现代《经络腧穴学》基本一致,既可针刺,又可艾灸,既可补虚,又可泻实,临床应用范围广,内、外、妇、五官科中均有应用,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其他穴位相配合,在临床应用中须辨证论治,灵活选穴。

林珍妮[3](2019)在《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腓肠肌痉挛是指腓肠肌突发性肌肉强烈收缩,肢体筋脉牵掣、痛如扭转,疼痛剧烈,常在受寒刺激、运动后、睡眠时,尤其是寒冷的夜间发生,患者常因痉挛所致的巨大疼痛而从睡梦中惊醒,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遇到更多问题,而且剧烈肌肉疼痛不仅会影响睡眠,而且往往会导致患者在数天内因小腿疼痛而行走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主要观察针刺支沟穴与针刺承山穴对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对比,初步探讨下病上取与局部选穴对痛症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本病提供较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支沟组和承山组,支沟组30例,承山组30例。支沟组针刺支沟穴,承山组针刺承山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5次为1疗程,共5日,并在疗程结束的的第1周及第1个月随诊,共2次。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疼痛评分、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健康调查评分等变化,并跟据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对以上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tata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腓肠肌的症状分级积分、体征分级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备可比性。两组间治疗前失眠严重指数相比,P=0.431,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症状分级积分比较:支沟组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症状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3.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体征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徘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4.疗效评定: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支沟组临床治愈13例(43.4%),显效14例(46.7%),有效2例(7%),无效1例(3%),总有效率96.7%;承山组临床治愈8例(26.7%),显效12例(40%),有效8例(26.7%),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3%。根据秩和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治疗腓肠肌痉挛均有明显疗效,但支沟组的临床治愈率比承山组高,说明支沟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效果比承山好。5.疼痛评分比较:(1)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7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734,P=0.058>0.05,说明支沟组和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相近。(2)两组患者第2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未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7.642,P=0.008<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3)两组患者第3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22.39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4)两组患者第4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0.353,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5)两组患者第5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但是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提示在第5次治疗支沟组和承山组对于疼痛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两者趋势接近。组间效应检验F=48.46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减轻疼痛均好于承山组。6.失眠严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情况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7.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沟组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相对来说支沟组的疗效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8.健康调查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支沟组和承山组在PF及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腓肠肌痉挛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低,其主要影响健康和日常活动和躯体疼痛,在各组之间,其余SF-36项目中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躯体疼痛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结论:针刺支沟穴与承山穴都是治疗腓肠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支沟组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在症状分级、体征分级,以及患者自评疼痛指数、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方面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综上所述,说明针刺支沟穴治疗腓肠肌痉挛有效且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韩松辰[4](2018)在《针刺左侧外关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针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左侧外关穴,探讨外关穴对该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治疗脑梗死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男18例,女12例),均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门诊。其中年龄最小者48岁,最大73岁,平均58.3±7.85岁;病程最短32天,最长87天,平均47.07±14.81天。针刺左侧外关穴,使用medi l og(?)AR12动态心电记录仪记录针刺前(第Omin)、进针时(第5min)、行针时(第15min)、出针时(第25min)、出针后(第30min)5个时间点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指标SDNN以及频域指标LF、HF、logLF/HF、VLF。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并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结果p<0.05具有显着差异,p<0.01具有极显着差异。结果:1.NN间期标准差(SDNN),与针刺前比较,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2.高频功率(HF),与针刺前比较,进针时、行针时、出针后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低频功率(LF),与针刺前比较,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均不具有显着差异(p>0.05);4.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的对数(LogLF/HF),与针刺前比较,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5.极低频功率(VLF),与针刺前比较,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结论:1针刺左侧外关穴可以增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交感神经活性;2针刺左侧外关穴可以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迷走神经活性降低;3针刺左侧外关穴可以调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均衡性。

NG SOCK PENG(黄雪萍)[5](2017)在《外关穴应用的古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全面系统整理外关穴应用的古代文献、国内和国际的现代文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应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文献学依据。研究方法:以"外关穴"为关键词,检索关于应用外关穴的古今文献,对其应用机制,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然后从理论机制、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现代机理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能对脑血管血流产生影响,并可以激活相应脑区的反应,这一发现为针灸临床应用外关穴治疗脑血管病、上肢瘫痪痛证、眼耳病证、消化系统病证,提高痛阈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古代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外关穴治疗病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单纯的肢体经络病、外感病、热病到内科头痛、不寐、耳鸣、水肿,以及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各科病证。结论:(i)外关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特定穴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揭示了外关穴与头面耳目、肢体经络和五脏六腑的密切联系;(ii)独取外关穴的优势病证为肢体经络病证;(iii)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扩大临床主治病证范围,共治两经主治的病证;(iv)外关穴治疗上肢运动和眼耳病证具有理论验证,现代临床多项实验研究证明针刺外关穴能激活特定脑区,提供了临床的应用依据;(v)临床应用将外关穴扩展于治疗脾胃系病证,干燥综合症、水肿等疾病,取之于三焦的脏腑功能的机理。

秦琴[6](2016)在《唐代及唐代以前合穴适宜病症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针灸文献,通过统计主治病症对应合穴的频次,对比合穴与下合穴、合穴与原穴主治的异同,以探求合穴总体的治疗病症规律以及单个合穴的主治特点,从而为建立合穴适宜病症谱及临床应用与科研提供文献及理论基础。方法:一、源文献选择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书籍中查找唐代及以前的针灸类、医经类、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类,对52部可能涉及合穴的医籍按标准筛选,最终选定:《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难经》、《黄帝内经太素》、《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共七部医籍。二、版本选择中医博大精深,古籍数目汗牛充栋。但因编辑、传抄、刻版、增删、修改和刻写的文字大小、版面阔狭、印刷粗精及排版或装订的各种形式不同,同一本书籍就会产生不同版本。因此,本研究参考知名针灸文献研究员着作,鉴定上述医籍的版本,制作版本源流图,选择经现代学者精选底本校正、较接近原书本来面目之版本作为源文献。三、各医籍所载合穴定位法和取穴法对比进行腧穴主治归纳必须建立在各医籍腧穴相同的基础上,即建立在各医籍中所研究腧穴的定位和取穴法必须一致的基础上,否则极易导致张冠李戴的现象。因此,在检索分析之间,首先有必要考证各医籍的定位方法和取穴方法。四、文献检索策略在《中华医典》中运用计算机检索后配合人工检索上述所选典籍,分别以十二合穴、手三阳经原穴和十二原穴的名称及别名逐条搜索全文,并按标准筛选条文。五、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建立建立标准数据库前对病名进行规范化,将穴名、文献来源、病症、疾病类属、病位、刺灸法、定位等六项内容利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资料数据库。六、分析结果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对合穴适宜病症进行分析。结果:一、版本的选择七部医籍对应较佳版本分别为:《素问》传本中明顾从德翻刻宋本较接近宋刊本,校勘质量较佳。《灵枢经》传本中以赵府居敬堂本流传最广,制作较佳。《难经》以注本流传,较好的版本有二,一是《难经集注》,二是《难经本义》。前者以“庆安本”为佳。后者以“医统正脉本”为佳。现存《甲乙经》为医籍中传世版本较差的医籍,相对而言“六经本”年代最早。《太素》“仁和寺本”为现存各个刊本的唯一祖本,文献价值最高。《孙真人千金方》未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千金要方》古本,研究价值极大。《千金翼方》的“元大德刊本“是现存最早的复刊本,为宋版最佳翻刻本。《外台秘要方》最佳版本为日本敬嘉堂的南宋刻本。二、各医籍合穴定位法和取穴法对比七部医籍中十二合定位与现代临床不同的有曲泽穴、尺泽穴。其余诸穴基本相近。七部医籍中同一合穴在不同医籍中的定位及取穴方法基本一致,排除了此六部医籍中合穴出现“同名异穴”的可能性。三、各医籍的关系所选文献中,年代较晚的医籍常大量引录较早的医籍。《内经》和《明堂经》是腧穴理论的来源,后者现已散佚,但被《甲乙经》大量的收录。《千金要方》腧穴主治多引录自《甲乙经》和《内经》,而《千金翼方》又大量引录《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卷39》引自《甲乙经》,散在其他各卷腧穴主治大多来自《千金翼方》。四、十二合穴统计结果唐代及唐代以前的医籍中,合穴主治病症98种。出现频次最高者为癫病,有七个合穴可治疗,涉及手、足、阴经、阳经,因此合穴可普遍治疗癫病。频次为五个及以上的病症有腹痛、头痛、癫、腹胀、善惊、呕、寒热、狂、阴痛九个病症,其中三个脾系病,足三里穴同时出现在三个病症中,可见合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足三里尤甚。可治疗“逆气而泄”的仅有尺泽和足三里。五、单个合穴统计结果尺泽主治肺病及本经病之外,还可疗心痛、疝瘕、唾血、癫、呕、泄、哕。曲泽穴主治心病及本经病。少海穴的主要治疗病症为齿痛、狂、臂疼、腋下瘰疬等。小海穴主治头痛、癫痫、寒热、疟等疾。天井穴主治胸痹心痛,上肢痹、痿等疾。曲池穴主治本经病及风邪相关疾病。阴陵泉、阴谷、曲泉穴主治本脏和本经病症。委中穴主治本腑和本经疾病。阳陵泉穴可疗本腑、相表里脏和本经疾患。足三里可疗本脏、本腑、大肠腑、小肠腑和胃经的病症。六、合穴和手三阳经下合穴对比上巨虚穴治疗病症主要集中在脾胃系统,肺系统和肢体经络类的疾病,即脏腑病症兼经络病均可疗。下巨虚穴较多治疗肢体经脉类、脾胃系类、肺系类、肝系及心系疾病。委阳穴治疗肾系病、肛门病和肢体经络疾病。七、合穴和原穴对比太渊穴主要治疗肺系病和肢体经络病,其中咳嗽、肺胀满、喘属于肺脏疾病,胸痹、胸痛、肘臂痛属于经脉所过,亦可疗五官疾病。合谷穴主要治疗上肢痿、上肢痹、头面五官疾病,为大肠经经脉所过之病症。亦可疗大肠腑病如肠鸣。太白穴多治疗脾脏病,脾脏虚实之证、脾经所过治病均可治疗。冲阳穴主要治疗胃经所过之病。其中头痛、牙痛、面浮肿、足痹、痿及口僻等均属于胃经疾患。可见神门穴主要治疗本脏疾患,兼本经疾病。腕骨穴主要治疗小肠经所过之处疾患及与风邪相关疾病。太溪穴对肾系病、心系病、肺系病及脾系病均有治疗作用,可疗五脏疾病。京骨穴多治疗膀胱经所过之处病症。大陵穴既可治心脏疾病和本经所过疾病。太冲穴对肝脏病和肝经病均可疗。丘墟穴主治胆经所过之处疾患。结论:自《内经》《难经》提出合穴主治“病在府”“逆气而泄”和“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后,历来对其理解有所争论,本研究通过对唐代及唐代前的合穴相关医籍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病在府者治其合”应解为治疗六腑疾病的是下合穴。并不是所有合穴均可治疗“逆气而泄”,主要是指尺泽穴和足三里穴。并非所有合穴均可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手三阳经合穴大多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合穴总体的主治病症有98种之多,癫疾排首位。从下合穴和原穴的主治分析得出:在唐代及唐代以前手三阳经之合穴较少治疗腑病,偏重肢体经脉疾病、心系和肺系疾病。而小肠、大肠和三焦下合于足阳经的委阳穴、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则擅长治疗本腑疾病,兼治本经之经脉所过疾患。可见,从在唐代及唐代以前医籍的分析来看,“病在府者治其合”之“合”当理解为下合穴更佳。原穴作为元气经过、留止的部位,侧重脏病。阴经的原穴治疗脏病和本经疾患,六阳经原穴多治疗本经病症。

张姝[7](2014)在《八脉交会穴近二十年临床应用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总结整理1993年至2013年间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的情况。方法:在中国知网搜索1993-2013年期间公开发表在国内国家级期刊以及核心期刊杂志中的相关文献,其中涉及八脉交会穴主治症的计465篇。统计入选文献中各八脉交会穴主治症状出现的频次并排序,以此确定八脉交会穴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常用主治症。再分别统计每一个常用主治所对应的配伍腧穴,统计出现频次,计算频率,然后排序。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明确近20年八脉交会临床常用主治及高频配穴。讨论:通过对相关文献以及古籍的整理及分析研究,总结出现代医家应用八脉交会穴的常用主治病症规律及所对应的高频配穴的应用规律。

陈嘉聪[8](2013)在《灵龟八法结合靳三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设计试验方案,以灵龟八法配合靳三针疗法为治疗组,评估其对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并设计两组作为对照组,第一组单纯用靳三针疗法,第二组以常规循经辩证取穴治疗。目的旨在探讨一套简便又能适应香港中医诊所应用,且行之有效的针灸方法,期能减少患者痛苦及生活上带来的不便,同时为以灵龟八法为主的时间针灸理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把患者分成三组,总共九十病例。病例来源自香港药师堂惠柏中医诊所。治疗组三十例以灵龟八法按时取穴配合靳三针治疗;对照组(Ⅰ)以单纯靳三针治疗;对照组(Ⅱ)以常规循经辨证取穴治疗。各组若有中止或剔除病例时,再以随机原则另觅患者补上,直至每组三十病例疗程完满完成为止。全部病例疗程完成后作分组对照比较;另外于各组之中,按西医诊断标准分开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再按中医辨证分型分成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内阻型、肾虚失养型腰腿痛,然后再进行组内比较。结果1.VAS结果显示三组的症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之疗效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1)。2.JOA score结果显示三组的有效率均为干性比根性高,提示根性比干性难治。以组别之间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3.CODI结果显示,三组在治疗后的症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组之疗效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P<0.01),两对照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4.根据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三组病例辨证后分为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内阻型和肾虚失养型作比较,寒湿和湿热疗效较高,瘀血和肾虚较低,提示后二者较难治。但其分别不明显(P>0.05)。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本课题在古典时间针灸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临床经验,古为今用,采用灵龟八法结合靳三针为基础,探讨其对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结果显示灵龟八法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靳三针疗法及常规循经针刺。

赵婷婷[9](2011)在《电针加铺棉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电针加铺棉灸疗法与西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并为针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带状疱疹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心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电针治疗,并于皮疹局部予铺棉灸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予盐酸伐昔洛韦(300mg/次,2次/日)及维生素B1(10mg,3次/日)口服。1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治疗过程中,两组均记录患者疼痛情况、疱疹情况,并在试验前后行血尿分析及肝肾功检查,其中治疗组还须记录针灸的即刻镇痛效应及镇痛持续时间。治疗结束后,于试验第30天、60天、90天进行随访,观察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试验结束后对两组的综合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一般资料:64例病例中,共脱落0例,实际完成病例64例。两组在年龄及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一般情况(治疗前体温、心率、呼吸)、初诊时基本病情(不适、疼痛及出疱到就诊时间,痛觉过敏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疼痛评价方面:针灸的即刻镇痛效应:90.1%治疗前有疼痛的针灸治疗有即刻镇痛效应。治疗组的针灸镇痛效应平均起效时间为7.02±7.46分钟,镇痛效应平均维持时间为474.56±428.02分钟。电针结合铺棉灸疗法(治疗组)和西药疗法(对照组)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均能有效减轻神经疼痛,且疗效相当(P>0.05)。对照组起效更快,在治疗第2天就能明显减轻疼痛(P<0.01),治疗组在治疗第3天才能明显减轻疼痛(P<0.01)。治疗组在疼痛明显缓解时间(疼痛缓解≥30%)与对照组相当(P>0.05),而治疗组较之西药组能明显缩短疼痛消失时间(P<0.01)。治疗后(试验第11天)治疗组的疼痛完全消失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疱疹评价方面:两种疗法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水疱停止增多时间及脱痂时间的影响差别不明显(P>0.05)。两组结痂时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铺棉灸结合电针疗法能加快带状疱疹急性期疱疹结痂。两组在改善皮损面积方面效果相当(P>0.05)。西药组起效更快,在治疗第3天开始就明显减少皮损面积(P<0.01),而电针加铺棉灸组在治疗第4天才能明显减少皮损面积(P<0.01)综合疗效评分:两组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综合疗效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在治疗每一天及治疗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疗法均从治疗第3天开始能明显改善带状疱疹总体症状(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试验第30、60、90天,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中,较之老年患者(50岁以上),中青年患者(50岁以下)30天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更低(P<0.05),分别是31.25%和0%。较之西药组,电针结合铺棉灸疗法可以减少中青年患者30天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P<0.05)。痛觉过敏对治疗后疼痛消失人数比率无明显影响(P>0.05),但痛觉过敏可增加30天疼痛发生率(P<0.05),并且是发生30天后遗神经痛的最显着的危险因素。男女两性患者30天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26.8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诊时有无剧痛的患者30天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29.63%和18.9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部位有跨越脊柱四个主要神经节段的患者30天有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于发病部位单纯患者(P<0.05),但尚不能证明发病部位是否涉及四肢可影响30天有后遗神经痛发生率(P>0.05)。安全性评价及耐受性评价:两组安全性及耐受性均较好,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铺棉灸疗法较之西药可以明显缩短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时程,增加治疗后疼痛消失率,能加快疱疹结痂,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中青年(50岁以下)患者30天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但尚不能证明减少所有患者30、60、90天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电针结合铺棉灸疗法和西药疗法均能明显减轻疼痛和改善皮损,且两种方法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均较好。痛觉过敏是发生30天后遗神经痛的最显着的危险因素。

张文文[10](2010)在《辅助数据库技术完善内关穴应用》文中认为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为“正经”。笔者利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数据库查询统计系统,方便临床理论指导。本文就十二经脉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应用进行了说明与分析。即利用Microsoft VC++ 2005和Navicat for MySQL技术建立此数据库系统,系统中目前已收录了十二经络各穴位的命名、穴名解、定位、定位图谱、解剖位置、主治功能以及古代及现代关于主治应用的文献。本系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索功能。在应用时确定检索关键词为十二经脉名称及其所属穴位名称,然后按关键词从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后结果中呈现关于所检索的关键词的所有信息,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本文主要以内关穴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与探索。

二、针刺外关穴配合呼吸补泻治疗胸胁部损伤8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外关穴配合呼吸补泻治疗胸胁部损伤8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文献的采集
        2.1 1949年前文献来源
        2.2 1949年后文献来源
        3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标准
        4 数据的规范化
        4.1 病证名称规范
        4.2 腧穴名称规范
        4.3 医籍名称规范
        5 数据库的建立
        6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6.1 频次统计
        6.2 规律分析
    结果与分析
        1 1949年前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阳溪穴
        1.2 支沟穴
        1.3 阳谷穴
        1.4 解溪穴
        1.5 阳辅穴
        1.6 昆仑穴
        2 1949年后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阳溪穴
        2.2 支沟穴
        2.3 阳谷穴
        2.4 解溪穴
        2.5 阳辅穴
        2.6 昆仑穴
第二部分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经验
    1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治疗病证
        1.1 内科病证
        1.2 五官科病证
        1.3 男科病证
        1.4 神经科病证
        1.5 骨科病证
    2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腧穴配伍规律
        2.1 重视原穴应用
        2.2 常配伍脾胃经腧穴
        2.3 善用缪刺法
        2.4 辅以人迎
    3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针刺操作
        3.1 针前揣穴
        3.2 导气法
        3.3 刺血疗法
    4 典型病案
        4.1 神经根型颈椎病
        4.2 便秘案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概述
        1.1 五输穴概述
        1.2 六阳经经穴概述
    2 主治病证规律
        2.1 阳溪穴
        2.2 支沟穴
        2.3 阳谷穴
        2.4 解溪穴
        2.5 阳辅穴
        2.6 昆仑穴
    3 腧穴配伍规律
        3.1 优势配穴
        3.2 配穴归经
        3.3 特定穴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来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医典》引用书目
致谢
论文着作

(2)基于《针灸大成》探析外关穴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穴位定位
2 操作方法
3 临床应用
    3.1 内科病症:分述如下。
        3.1.1 肢体经络疾患:
        3.1.2 脾胃疾患:
        3.1.3 血证:
        3.1.4 伤寒表证:
    3.2 外科病症:
    3.3 妇科病症:
    3.4 五官病症:

(3)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1.1.1 中医病名溯源
        1.1.2 病因病机分析
    1.2 现代西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1.2.1 发病机理
        1.2.2 常用治疗手段
    1.3 近代中医治疗腓肠肌痉挛的进展
        1.3.1 针灸治疗
        1.3.2 以支沟为主的治疗研究
        1.3.3 以承山为主的治疗研究
        1.3.4 以中药为主的治疗研究
    1.4 近代中医以“下病上取”法为主的治疗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2 研究方法
        2.1.3 实验方案
        2.1.4 观察指标
        2.1.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2.1.6 中止、剔除标准
    2.2 研究结果
        2.2.1 基线情况
        2.2.2 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2.2.3 疼痛评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
        2.2.4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2.2.5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2.2.6 健康调查简表(SF-36)
    2.3 不良反应观察
    2.4 脱落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临床疗效分析
        3.1.1 基线性况
        3.1.2 症状评分
        3.1.3 体征评分
        3.1.4 疗效评定
        3.1.5 疼痛评分(VAS)
        3.1.6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3.1.7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3.1.8 健康调查简表(SF-36)
    3.2 治疗方法分析
        3.2.1 选穴原理
        3.2.2 下病上取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4.1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4.2 问题与展望
    4.3 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针刺左侧外关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对脑梗死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 HRV
        2.1 生理基础
        2.2 方法学
        2.3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3 针刺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4 外关穴
        4.1 中医学对外关穴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外关穴的研究
试验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试验用具
    2 诊断标准
        2.1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2.2 脑梗死的西医诊断标准
    3 筛选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脱落标准
        3.4 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试验环境
        4.2 试验准备
        4.3 试验步骤
    5 数据处理
        5.1 数据记录
        5.2 观察指标
        5.3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针刺左侧外关穴SDNN的变化
    2 针刺左侧外关穴HF的变化
    3 针刺左侧外关穴LF的变化
    4 针刺左侧外关穴logLF/HF的变化
    5 针刺左侧外关穴VLF的变化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时域指标SDNN的结果
        1.2 频域指标HF、LF、loglogLF/HF、VLF的结果
    2 中医机理分析
        2.1 形神一体观的分析
        2.2 经络学说的分析
        2.3 中医综合分析
    3 西医机理分析
        3.1 心脏自主神经
        3.2 脑梗死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3.3 针刺对脑梗死、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5)外关穴应用的古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外关穴作用机理的古代文献记载
    2 外关穴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
    3 外关穴的临床应用研究
        3.1 肢体经络系病证
        3.2 心系病证
        3.3 肝胆系病证
        3.4 脾胃系病证
        3.5 肺系病证
        3.6 肾系病证
第三部分 研究分析
    1 外关穴的应用研究分析
        1.1 外关穴单穴的现代研究分析
        1.2 外关穴配伍腧穴的研究分析
        1.3 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的应用
    2 外关穴刺灸法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唐代及唐代以前合穴适宜病症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五腧穴概述
    第二节 合穴概述
        一、合穴的分布及特点
        二、五行配属
        三、十二合穴主治
        四、四时取穴
        五、刺法
    第三节 合穴总体研究文献综述
        一、文献研究
        二、临床观察
        三、实验研究
    第四节 单个合穴适宜病症文献综述
        一、曲池穴
        二、尺泽穴
        三、少海穴
        四、曲泽穴
        五、小海穴
        六、天井穴
        七、阴谷穴
        八、曲泉穴
        九、阴陵泉
        十、阳陵泉
        十一、委中穴
        十二、足三里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资料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源文献的选择
        二、版本选择
        三、各医籍所载合穴定位法和取穴法对比
        四、文献检索
        五、条文纳入与排除
        六、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库建立
        七、分析结果
    第二节 研究资料分析
        一、各医籍介绍
        二、各医籍之间关系
第三章 研究内容分析
    第一节 版本选择
        一、《素问》的版本选择
        二、《灵枢经》的版本选择
        三、《难经》的版本选择
        四、《针灸甲乙经》的版本选择
        五、《黄帝内经太素》的版本选择
        六、《千金要方》的版本选择
        七、《千金翼方》的版本选择
        八、《外台秘要》的版本选择
    第二节 各医籍合穴定位法对比
        一、尺泽穴
        二、曲泽穴
        三、少海穴
        四、小海穴
        五、天井穴
        六、曲池穴
        七、阴陵泉穴
        八、曲泉穴
        九、阴谷穴
        十、委中穴
        十一、阳陵泉穴
        十二、足三里穴
    第三节 各医籍合穴取穴法对比
        一、《内经》取穴法
        二、《难经》取穴法
        三、《甲乙经》、《太素》取穴法
        四、《孙真人千金方》取穴法
        五、《千金翼方》取穴法
        六、《外台秘要》取穴法
    第四节 十二合穴统计结果分析
    第五节 单个合穴统计结果分析
        一、尺泽穴
        二、少海穴
        三、小海穴
        四、天井穴
        五、曲池穴
        六、阴陵泉穴
        七、曲泽穴
        八、曲泉穴
        九、委中穴
        十、阳陵泉穴
        十一、阴谷穴
        十二、足三里穴
    第六节 合穴和手三阳经下合穴对比分析
        一、上巨虚穴
        二、下巨虚穴
        三、委阳穴
    第七节 合穴和原穴对比分析
        一、太渊穴
        二、合谷穴
        三、太白穴
        四、冲阳穴
        五、神门穴
        六、腕骨穴
        七、太溪穴
        八、京骨穴
        九、大陵穴
        十、阳池穴
        十一、太冲穴
        十二、丘墟穴
    第八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7)八脉交会穴近二十年临床应用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范围
    2.2 研究方法
    2.3 排除标准
3. 八脉交会穴现代文献研究
    3.1 内关穴
    3.2 公孙
    3.3 外关
    3.4 足临泣
    3.5 列缺
    3.6 照海
    3.7 后溪
    3.8 申脉
4. 八脉交会穴主治规律及其配穴规律分析
    4.1 八脉交会穴的源流
    4.2 八脉交会穴的主治特点及临床应用
    4.3 八脉交会穴主治规律分析
    4.4 八脉交会穴的配穴规律
5. 讨论
    5.1 内关穴
    5.2 公孙穴
    5.3 外关穴
    5.4 足临泣
    5.5 列缺穴
    5.6 照海穴
    5.7 后溪穴
    5.8 申脉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灵龟八法结合靳三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份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腰腿痛的认识及针灸治疗的文献记载
        1.1.1 历史沿革
        1.1.2 病因病机
        1.1.3 古代针灸治疗腰腿痛的文献记载
    1.2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2.1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1.2.2 根性坐骨神经痛
    2.2 根性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
        2.2.1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邻近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学说
        2.2.2 炎症刺激作用学说
        2.2.3 自身免疫反应学说
        2.2.4 磷脂酶A2(PLA2)学说
        2.2.5 神经生物作用学说
        2.2.6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学说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选择病例
        2.2.1 病例来源
        2.2.2 西医诊断标准
        2.2.3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
        2.2.4 纳入标准
        2.2.5 排除标准
        2.2.6 中止、剔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方法
        2.3.2 选穴方法
        2.3.3 治疗器材
        2.3.4 操作方法
        2.3.5 治疗时间
        2.3.6 评分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2.4.1 由于疼痛的缓解在本病治疗中占最重要的位置
        2.4.2 依JOA score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表结论如下
        2.4.3 依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 0 D I)
        2.4.4 根据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2.4.5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结论如下
第三部分 讨论和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电针加铺棉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概述
        1.1 流行病学研究
        1.2 带状疱疹诱因及病因
        1.3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
        1.4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1.5 实验室检查
        1.6 带状疱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7 西医治疗
    2.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
        2.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2 中医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治疗
    3. 灸法与带状疱疹
        3.1 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3.2 灸法与热证
        3.3 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实验方案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急性期疼痛评价资料
        2.3 疱疹情况
        2.4 综合疗效评分
        2.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2.6 耐受性评价
        2.7 安全性评价
        2.8 脱落或剔除原因分析及依从性评价
    3. 讨论
        3.1 针灸处方分析
        3.2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3 铺棉灸的相关探讨
        3.4 "火郁发之"法的探讨
结语
    1.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辅助数据库技术完善内关穴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正文
    1 内关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2 检索腧穴查询软件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针刺外关穴配合呼吸补泻治疗胸胁部损伤8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D]. 王镜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针灸大成》探析外关穴的临床应用[J]. 范雨洋,吴清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21(02)
  • [3]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D]. 林珍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针刺左侧外关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韩松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外关穴应用的古今文献研究[D]. NG SOCK PENG(黄雪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唐代及唐代以前合穴适宜病症的文献研究[D]. 秦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7]八脉交会穴近二十年临床应用文献研究[D]. 张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灵龟八法结合靳三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陈嘉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9]电针加铺棉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 赵婷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1)
  • [10]辅助数据库技术完善内关穴应用[D]. 张文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标签:;  ;  ;  

针刺外关穴配合补气泻治疗胸胁伤8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