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类主体的本体论纯思——论冯友兰的人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马彦超[1](2019)在《冯友兰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个体文化境界、群体文化差异、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着名哲学家冯友兰的文化观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总结其特点及理论得失,并得出结论:冯友兰的文化观是一种进化主义文化观。冯友兰的文化观产生于西方列强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入侵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和碰撞的时代。这种现实促使冯友兰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以救亡图存为目的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思考。从理论来源上说,冯友兰的文化观是西方的哲学方法同中国传统的哲学资源融合贯通的产物。其中,西方文化哲学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杜威的经验论、蒙塔古的新实在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和佛家的神秘主义思维方式以及程朱理学的理事关系对他有直接的影响。冯友兰关于个体文化境界的讨论涉及文化本质、文化生产动力、文化形态与功能等文化哲学问题。他的讨论表明:文化即人化,是人理性地自我创造,是人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总体性的生活方式;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正是这种内在需要促使人去行动以不断完善自我;个体文化程度的差异体现为境界的不同;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个体自我提升境界而促进社会整体的改造。冯友兰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经历了文化地域说、文化古今说和文化类型说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冯友兰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向文化进化主义立场转移的过程。冯友兰的文化差异地域说表明文化产生的直接来源是人的经济生活,而经济生活的不同来源人的不同欲望以及自然环境。他所提出的文化古今说和文化类型说表明,中西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中国文化需要采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摈弃农业文化建构现代化的工业文化。冯友兰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讨论表明他对文化发展机制的看法,为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如何评价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视野。他的讨论表明:文化以自身为发展基础,人的进步是保留原有之性的基础上获得新性;历史不是过去的事,而是与当下融为一体。因此,不能人为割断传统文化。同时,他关于的势讨论还涉及文化评价的问题,即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势;好的文化应顺势而为,落后或者超越势本身的文化是不合时宜的。冯友兰关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讨论涉及传统文化继承的前提、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冯友兰通过提出文化共相说、接着讲以及抽象继承法实质上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体系性的;可继承的传统文化不是因为其是传统的,而是因为它们能在新的文化体系内具有新价值、发挥新作用,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与现代社会生活融合。同时,他通过讨论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理性精神的现代化。冯友兰的文化观呈现出自我超越的文化观念、追求文化一致性以及重视生活方式的特点。这种进化主义文化观能为中国当下的文化建设以及在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参与文化全球化等现实问题上提供借鉴。
吴云雷[2](2018)在《冯友兰“新理学”道德观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战乱纷争不断。西学东渐,儒家正统地位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儒家的道德礼教观念。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提出了新的道德观念,冯友兰便是其中的一员。道德观是冯友兰“新理学”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形上学理论在伦理道德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新理学”体系中关于道德思想的阐述进行了论析:第一章,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哲学思想及其主要概念进行简单的梳理。主要包括与其道德观关系密切的形上学概念、人学理论和社会文化思想。冯友兰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所以为该种事物者,也就是理。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社会有社会之理。理之实现于物者,便是性。凡物皆有多种性。根据其主次,可以分为正性、辅性;根据其所依照,可以分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以物性为基础,人在认识事物时,可以分其门类,别其共殊。第二章,分析新理学体系中关于道德的基本理论,主要对道德的起源,理性与道德的关系,以及道德判断等内容进行了阐释。冯氏从其形上学的理论入手,提出了道德之理的概念。并且认为,道德之理涵蕴于人之理,道德乃是人于社会中所当遵循之行为规范,亦是维持社会存在的必要成分。若社会之组成分子的行为能够直接或间接维持其社会之存续,那就是道德的行为;若能够直接或间接阻碍社会的存续,那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若与其所在社会之存续不相关,就是非道德的行为。第三章,分析新理学道德基本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即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内容及其相对性。冯氏以为,有社会之理,有某种社会之理。那么,就有依照社会之理所规定的道德,以及依照某种社会之理所规定的道德。前者可谓之常,冯氏特意还分析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之“五常”。冯氏以为,道德是没有新与旧之分的,但是有可变道德与不变道德。道德之评价是随着社会类型的变化而变化的。第四章,分析了新理学哲学体系中关于超道德价值的理论。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称为超道德价值。冯氏以为,人之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一种根本欲望。而哲学的价值,正在于其能够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种超越现实世界的境界,冯氏称之为天地境界。达到天地境界的人,冯氏以为,便是圣人。第五章,是对新理学道德思想的评析。新理学的道德观既有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也受到了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其对理性主义的引进,以及对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可见冯氏试图弥补中国传统哲学在理性上的不足。冯氏在社会文化思想和道德思想中,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也是其试图调和中西文化矛盾冲突、寻求中国发展之出路的一次有效尝试。冯友兰“新理学”道德观,是冯氏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是冯氏对于近代道德问题的解答,是对当时道德革命的一次有力回应。21世纪的今天,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愈演愈烈,道德冲突不断,道德标准不定。如何在这种文化生态中,有效的把握中西文化的精髓,弃其糟粕,互利互益,建立一个能够得到双方共同认可的道德标准,依旧是一个摆在学人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冯友兰新理学道德观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李朝阳[3](2014)在《冯友兰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冯友兰是中国近现代着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中撰写了大量哲学着作,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历史哲学是冯友兰哲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其历史哲学的思想既体现在其新理学哲学体系的建构中,也体现在其所写作的几部哲学史着作中,并在前后期有一定的变化。以往对冯友兰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观方面,而且主要是分期式的研究,本文则试图对冯友兰一生的历史哲学思想作一个全面的梳理和整体的把握。冯友兰历史哲学的世界观基础,主要是前期所构建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建国后则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广泛学习和吸收,充实和发展了理气论的内涵。冯友兰的历史本体论,以理为第一性的终极本体,以历史为“理”的展开,并通过气范畴而打通理与历史;以人为历史的最重要的第二性本体,以人来体现“理”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国后冯友兰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对理、气、历史、人四者的关系进行了新的理解,突出了气的地位与作用。在历史运动观上,冯友兰认为历史是发展的,这种发展是势之所至和理有固然的统一;和谐是历史运动的方向,人类社会将从斗争型的社会形态走向和谐型的社会形态。而在历史动力论上,建国前强调理与意欲的作用,建国后则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产力概念。在历史认识论上,冯友兰区分了客观历史与写的历史,认为历史认识的主体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因其认识能力、认识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写的历史。因此对历史的认识,需要综合与会通的方法,强调对历史的整体性理解和基于时代需要的创造性阐释。这种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集中体现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中。冯友兰的历史哲学思想,中西马融会贯通,尤其是其哲学史写作,具有一定的开新意义,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矛盾性和局限性。
何军民[4](2010)在《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冯友兰是中国现代着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式走上哲学研究之路以来,在其作为学者的一生里,他撰写了大量的哲学着作,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充分利用传统思想资源、汲取西方学术思想成果而又表现出很强原创性的哲学家。作为一个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的哲学家,冯友兰给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诸多哲学思考的成果,都是现代哲学史上富有影响的精神资源。他的哲学思考,既以开放的胸怀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理念和方法,也以独立的姿态重申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普世价值。冯友兰比较全面、深入、平实地阐释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冯友兰的哲学表现为纯粹意义上的抽象哲学思辨,但他所有的哲学思考都是有其现实立足点和人文关怀的。这一点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其新理学建构过程中关于历史相关问题的探究,这些论述表现了他的历史观。冯友兰的历史哲学是其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而尚待深入研究的领域。虽然冯友兰并没有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哲学体系,但是就其对历史哲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或他的哲学思想所蕴含的历史哲学而言,他对历史哲学的许多基本问题作出了颇为系统和深刻的回答,客观上显示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新理学体系里,冯友兰对以下一些历史哲学的关键问题作了较充分的论述,这些问题是:历史的本质;历史的发展及其形式;历史的动力和创造;历史要素、结构及相互关系;历史中的人;历史的认识;历史价值论。他的历史哲学,既有自我独立性,又是在新理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是深入的,是对中国传统历史哲学在中西思想广泛和深入交流大背景下的新发展。他的历史哲学,既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特别是新实在论和唯物史观等思想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发展面临很多突出问题的时候,冯友兰的历史哲学凸显出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对于我们认识历史、认识时代、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价值。新世纪以来,面对世界的深刻变革,中国的哲学研究者更应该担负起历史使命,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概括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推进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对于冯友兰历史哲学,学界虽然有一些成果,但很不充分。现有的研究涉及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与其历史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冯友兰历史哲学具体内容,对我们认识冯友兰的历史哲学有重要启发,但总体上不够客观和理性。因此,本文将在充分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对冯友兰的历史哲学进行新的审视,并加以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客观的评价,以推进学术界对冯友兰学术思想的全面认识。同时,也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社会及其思想文化提供一个可能的角度。冯友兰对历史的本质及其特征作了重要的理论探讨。他将历史分为“客观的历史”和“主观的历史”。他既强调过往历史的客观性,又指出,作为历史认识结果的“主观的历史”虽无法达到对“客观的历史”完全正确的认识,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他认识到历史虽是过去了的、不可改易的,却“并非无力”,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历史会对现实产生重要影响。在看待历史与传统时,他赋予传统以积极的意义,将传统视为历史上的一种精神创造,传统参与了历史的建构,是民族历史的精神所在,是延续民族精神的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主观精神创造的传统与由客观事实组成的历史一起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大历史”,这种传统观是对历史本质的新认识。冯友兰对历史的本质及其特征所作的思考和探讨,是建立在其新理学立场上的,他力求将历史与哲学统一起来,视历史为受“理”的贯注而形成的贯通古今的有机体。冯友兰对历史本质及其特征的认识,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全盘否定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各种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冯友兰主张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生命力,表明了他维护和发展儒家文化的新儒家立场,体现了其历史哲学将理论思辨与现实关怀密切结合的鲜明特色。冯友兰的历史发展观是在综合中国传统变易哲学和进步史观的基础上,吸收了近代的历史发展观,特别是唯物史观的一些因素,运用其新理学的基本理论建构起来的。在他看来,无极和太极是相对的两极,无极是极端的混沌,太极是极端的清晰,无极而太极就是一个从极端混沌到极端清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这两极之间,就是我们所谓实际的世界。由于实际的世界处于两极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实际世界的发展显然也必然是进步的。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自然也是进步的。冯友兰在具体论述历史进步的时候,受到了唯物史观的深刻影响,这突出地表现在其用生产方法的变革解释社会进步的根本思路上。但是,就其将辩证理解为循环和进步两层含义兼而有之而言,则与唯物史观有明显的区别。冯友兰的历史发展观并不仅是一种理论阐释和逻辑建构,其目的还在于实现中国“旧邦新命”的理想并试图提出民族复兴方案,以求为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提供理论说明,指明振兴道路。其新理学的强烈经世色彩和民族爱国情怀在这里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在历史动力论上,冯友兰经历了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意欲动力论到三四十年代新理学历史动力论的演变。在意欲动力论时期,他认为历史的动力在于人求生的意志和求幸福的欲望。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他将经济因素纳入对历史动力的思考,认为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历史进步的动力;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才从生产家庭化的社会发展到生产社会化的社会。新理学历史动力论是前期意欲动力论的修正和深化。这种修正和深化,既是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环境使然。冯友兰关于历史结构的基本主张是,历史作为一个大的体系,包含有经济、道德、艺术和文学等多个层面。其中,经济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所谓历史的变化和发展,主要是指“生产方法”和“经济制度”等的变化和发展,它决定了社会政治、道德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也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即“生产家庭化底文化”和“生产社会化底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中,除了类文化,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和文学则应当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民族的艺术和文学都不应完全模仿其他民族。就道德而言,它是任何一种人类社会只要存在都必然需要的,因此,道德,尤其是其基本和核心方面,可以而且应该保持基本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基本道德若不保持独立性和稳定性,则社会不成其为社会,更不可能成为某种社会。对于某一民族来说,文化是其民族身份的标志,各个民族的文化也有其核心部分,这种核心成分若不保持独立性,则民族不成其为民族。冯友兰的历史结构思想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哲学家忧国忧民的积极理论探索和思想情怀。然而,冯友兰的历史结构论又存在偏颇,这表现在一味强调历史中的道德因素、对政治思维及其在历史中如何变化缺乏足够重视等。冯友兰的历史人物论是从新理学的立场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是历史的灵魂,因而,历史就只能是人的历史。人之所以是历史的灵魂,在于人有觉解,也就是说,人自觉到他的活动的性质,因而自觉地参与历史的建构、发展和进步。但是,历史中的人因其觉解能力不同而有四种不同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的四种境界呈现由低到高的提升,社会人生也因人的境界的提升而发生改变,历史因而得以发展。虽然现实社会中的人可能有的境界有上述四种的不同,但是,天地境界是人进步的最高目标。冯友兰论证了历史发展就是人发展的历史,历史进步就是人的道德水平的进步。冯友兰秉承宋明理学的基本精神,对道德自由和平等这些中国传统历史哲学的精神遗产多有坚持,其历史人物论的人本主义色彩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他的历史人物论对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的诉求却着墨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如果冯友兰能够综合吸收中国传统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的积极成果,对政治自由和民主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其理论贡献会更大。从主观意图上看,冯友兰是要彰显道德在人创造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体现出的是一种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倾向。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其思想表现了一种科学主义的倾向。他的历史人物论表现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冲突。在历史认识的主客体问题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视历史学家为历史认识的主体,将历史事件视为历史认识的客体,至于客体之间是否有联系,他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新理学体系建构时期,他提出有觉解能力的人是历史认识的主体,而最理想的历史认识主体就是处于天地境界中的人,反思能力是人成为历史主体的关键。相应地,在此一时期,历史认识的客体从物质形态上看是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但这些历史事件不是各个独立的单个事件的机械拼凑,而是受到“理”贯注的具有生命性的事件。只有这样的历史事件,才是历史认识的客体,从而也才能被历史认识主体所认识。冯友兰新理学体系中有明确的历史认识论。他认为,有着反思能力的历史认识主体,通过对历史认识客体中有生命性的理的把握,达到对历史的认识,实际上也就是对历史中基本道德的认识。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哲学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思维特征,是西方新实在论和宋明理学“理—分殊”两种思维模式的结合。他的历史哲学同时也对儒家观念进行了现代性转化。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危机的历史时代,冯友兰对社会历史问题,主要是中国的社会历史问题进行了富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学理性的思考。他的思考既深深得益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又有效借鉴了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成果,表现出强烈的中西融合的特征。从根本上来看,冯友兰历史哲学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旨趣还是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气派和中国特性,而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影响则更多地表现在方法和途径上。冯友兰的历史哲学是在新理学框架内对历史问题进行的哲学思考和回答。其新理学吸收了宋明理学的营养,但又不满足宋明理学缺乏哲学所必须的“空灵”,因此又从西方新实在论立场出发,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宋明理学的“理”进行改造,使其具有哲学所必需的“空灵”性。这些思维特征和学术诉求对其新理学的历史哲学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冯友兰也试图解答中国弱小而西方强大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为此,他将唯物史观的某些思想引入其新理学历史哲学思考当中。我们看到,其新理学的历史哲学相比于传统历史哲学,有其时代进步性,对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有时代贡献。但是,正因为他是在进行一种创新性探索,对相关思想资源未能进行合理融合,因此其历史哲学表现出了一定的矛盾和局限。站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时代高度,其贡献为后人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资源,其局限则对后人进行相关探索提供了警示,其贡献和局限对于当代中国历史哲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柴文华[5](2002)在《论儒家的道德人类学思想》文中认为儒学具有对象主体本位的特征,它在对人的类本质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道德人类学学说,以道德作为人与非人的临界点,用道德去规定人的本体论结构。儒家道德人类学学说的发展经过了由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变迁,包含着丰腴的理性内蕴,是现代哲学人类学进一步建构的可转换资源。
马亚男[6](2002)在《论冯友兰的人伦学说》文中指出本文所谓“人伦”有语义上的转换,即指人哲学和道德学。 “人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哲学人类学是同一层次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可转换概念。 道德学即伦理学,指有关道德问题的学说体系。 人哲学与道德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哲学是伦理学的根基和最直接的形而上(即本体伦)依据:伦理学是人哲学的自然或逻辑延伸。 冯友兰以其对理性人哲学的概念系统、人的存在的理想状态及其进路的描述形成了其人哲学的成熟形态。冯友兰的理性人哲学是道德人哲学和理智人哲学的结合。与此同时冯友兰建构了一套以儒家传统道德概念(五常、和、敬、集义等)为核心的道德学思想体系。它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如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含义、道德的基本特征、道德的重要性和社会作用、道德评价、人性论、道德修养等均在其中。 冯友兰关于人理想人格的论述,不仅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当今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正在进行的人自身的现代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哲学所资料室[7](2002)在《近期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文中指出
柴文华,马亚男[8](2002)在《对类主体的本体论纯思——论冯友兰的人哲学》文中提出冯友兰作为中国 2 0世纪杰出的哲学大家之一 ,以其最为擅长的“正的方法”对类主体进行了本体论的纯思 ,建构了一个理性人哲学系统 ,并对存在的理想状态及其进路作出了自己的阐释。解读冯友兰的人哲学不仅是冯友兰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 ,而且有助于当代中国哲学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类主体的本体论纯思——论冯友兰的人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类主体的本体论纯思——论冯友兰的人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冯友兰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冯友兰文化观的来源 |
第一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现实来源 |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巨变 |
二、救亡图存引起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理论来源 |
一、西方哲学的影响 |
二、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近代文化争论的影响 |
第二章 个体的文化境界 |
第一节 人文化境界的区分 |
一、文化是人心灵的创造 |
二、人生境界是人自我文化的程度 |
第二节 人文化境界的提升 |
一、文化境界的哲学自觉 |
二、超越限制的觉解 |
三、陶冶情感的艺术 |
四、生活实践及体验 |
第三节 哲学对象是人的文化 |
一、人是文化的存在 |
二、哲学即人生哲学 |
第三章 群体的文化差异 |
第一节 文化地域差异说 |
一、意欲导致文化的不同 |
二、自然条件引起的文化差异 |
第二节 中西文化古今差异说 |
一、中西方具有相同的意欲 |
二、近古文化的缺失 |
第三节 文化类型差异说 |
一、生产方法造成的文化类型差异 |
二、文化类型是人的社会生活形式 |
第四章 历史的文化传承与进步 |
第一节 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 |
一、人是历史的存在 |
二、历史在变通中进步 |
第二节 文化进步的尺度 |
一、人性的丰富 |
二、人的解放 |
第三节 文化进步的基础 |
一、作为现实条件的势 |
二、作为历史条件的势 |
第四节 文化进步的动力 |
一、意志和欲望 |
二、生产方法的变革 |
第五节 文化进步与个体行为 |
一、顺势而为 |
二、历史人物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前提 |
一、从共相看文化 |
二、殊相文化可以变通 |
三、不变的道德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开创性尝试 |
一、传统文化表达的补充 |
二、传统文化的重塑 |
三、外国文化的借鉴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方法 |
一、传统哲学命题的两种意义 |
二、抽象意义的转换 |
三、抽象命题的现代转换 |
第六章 冯友兰文化观评析 |
第一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特点及影响 |
一、冯友兰文化观的特点 |
二、冯友兰文化观的影响 |
第二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当代价值和局限 |
一、冯友兰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
二、冯友兰文化观的局限 |
结论 |
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冯友兰“新理学”道德观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理学”道德观的理论基础 |
1.1 形上学 |
1.1.1 本体论 |
1.1.2 性与类 |
1.1.3 共相与殊相 |
1.2 人学 |
1.2.1 人的义理之性与穷理尽性 |
1.2.2 人之性与觉解 |
1.2.3 意义与境界 |
1.3 社会文化思想 |
1.3.1 社会之理与人道 |
1.3.2 势与历史 |
1.3.3 文化观 |
第二章 道德本质论 |
2.1 道德起源 |
2.1.1 道德之理 |
2.1.2 人性善恶 |
2.1.3 社会与道德 |
2.2 道德理性与自由意志 |
2.2.1 道德理性 |
2.2.2 自由意志 |
2.3 道德判断 |
2.3.1 社会标准 |
2.3.2 人性标准 |
2.3.3 形上标准 |
第三章 道德层次论 |
3.1 道德的层次 |
3.1.1 不变的道德 |
3.1.2 可变的道德 |
3.2 社会的层次 |
3.2.1 不道德的道德 |
3.2.2 革命的道德根据 |
第四章 超道德价值论 |
4.1 超道德价值 |
4.2 获得超道德价值的途径 |
4.2.1 宗教 |
4.2.2 哲学 |
4.2.3 “以哲学代宗教” |
4.3 道德理想人格 |
4.3.1 天地境界和圣人 |
4.3.2 圣学的工夫 |
第五章 “新理学”道德观评析 |
5.1 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 |
5.2 对西方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法的引进 |
5.3 对唯物史观的应用 |
5.4 “新理学”道德观的价值和意义 |
5.4.1 理论价值 |
5.4.2 实践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3)冯友兰历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冯友兰哲学思想着作简介 |
1.2 冯友兰哲学的时代背景与主要贡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冯友兰历史哲学的世界观基础 |
2.1 逻辑主义认识论 |
2.1.1 逻辑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来源 |
2.1.2 逻辑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 |
2.2 新理学本体论 |
2.2.1 真际与实际 |
2.2.2 新理学本体论四组命题 |
2.3 新理学评价 |
3.理人合一的历史本体论 |
3.1 历史的本体 |
3.1.1 理是历史的终极本体 |
3.1.2 人是历史的最重要的第二性本体 |
3.2 人类历史是理与人发生交互关系的场域 |
3.2.1 理显现在人类的历史活动中 |
3.2.2 人通过他的思想和活动,接受理的赐予,认识并迈向理世界 |
3.3 理人合一的历史发展中的必备要素 |
4.理势统一的历史运动观 |
4.1 道体日新的历史进化论 |
4.1.1 历史的展开是理自身的丰富与发展 |
4.1.2 历史进化的基本方式是理势统一 |
4.2 从意欲到生产力的历史动力论 |
4.2.1 理是历史运动的根本动力 |
4.2.2 意欲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
4.2.3 生产力是理与意欲的统一 |
4.2.4 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是特定历史阶段重要的历史动力 |
4.3 和谐为道的历史方向论 |
4.3.1 和谐是历史运动的方向 |
4.3.2 人类社会将从斗争型的社会形态转向和谐型的社会形态 |
5.主客互融的历史认识论 |
5.1 历史认识的主体与目的 |
5.1.1 历史认识的主体 |
5.1.2 历史认识的目的 |
5.2 历史认识的客体与认识客体的过程 |
5.2.1 历史认识的客体 |
5.2.2 认识历史客体的过程及展望 |
5.3 历史认识的方法 |
5.3.1 从《中国哲学史》看冯友兰的历史方法论的发展 |
5.3.2 从《中国哲学史新编》看冯友兰历史方法论的综合 |
5.3.3 历史方法论的系统探究 |
6.冯友兰历史哲学评价 |
6.1 冯友兰历史哲学的价值 |
6.1.1 冯友兰历史哲学的学术价值 |
6.1.2 冯友兰历史哲学的现实价值 |
6.2 冯友兰历史哲学的理论缺陷与时代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冯友兰历史哲学的思想来源 |
一、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 |
二、对西方新实在论和逻辑分析方法的吸收 |
三、唯物史观的重要影响 |
第二章 历史是"理"的生命呈现 |
一、历史的本质及特征 |
二、历史与传统 |
三、历史与哲学 |
第三章 历史的辩证进步与"旧邦新命" |
一、历史的进步:从生产家庭化到生产社会化 |
二、历史的辩证进步 |
三、"旧邦新命"与近代中国的发展 |
第四章 从意欲动力论到生产工具动力论 |
一、意欲动力论:求生的意志和求幸福的欲望 |
二、生产工具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理势合一:历史动力的作用机制 |
四、新理学历史动力论的发展轨迹 |
第五章 历史结构的诸层面和要素 |
一、经济是历史的基础 |
二、艺术、文学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三、道德及其变与不变 |
第六章 人是历史的灵魂与圣人史观 |
一、人是历史的灵魂 |
二、社会历史的理想状态:人人皆可为尧舜 |
三、社会历史的现实状态:才、力、命 |
第七章 历史认识及其主客体 |
一、历史认识的性质 |
二、历史认识的主体 |
三、历史认识的客体 |
第八章 冯友兰历史哲学的思想特征 |
一、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思维特征 |
二、西方新实在论和宋明理学"理一分殊"的结合 |
三、对儒家观念的现代性转化 |
第九章 冯友兰历史哲学的贡献与局限 |
一、冯友兰历史哲学的学术意义 |
二、冯友兰历史哲学的现实意义 |
三、冯友兰历史哲学的理论缺陷与时代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论儒家的道德人类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德人类学的传统形态 |
二、道德人类学的现代形态 |
三、结语 |
(6)论冯友兰的人伦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引言 |
第1章 冯友兰的人哲学 |
1.1 理性人哲学的概念系统 |
1.2 人的存在的理想状态 |
1.2.1 以圣人为示范的做人标准 |
1.2.2 以美好人生为示范的人生标准 |
1.3 通向人的价值本体的进路 |
1.3.1 通向圣人标准的进路 |
1.3.2 通向美好人生的进路 |
第2章 冯友兰的伦理学说 |
2.1 道德的定义 |
2.2 道德的主要特征 |
2.3 道德的必要性和功用 |
2.4 公私、义利观 |
2.5 道德评价 |
第3章 历史和现实的深层追问及价值审视 |
3.1 冯友兰人伦学说学思历程的动态比较分析 |
3.1.1 前后两期人哲学的动态比较 |
3.1.2 前后两期人生境界说的分析比较 |
3.2 冯友兰人伦学说对儒家人伦学说的继承与超越 |
3.2.1 冯友兰人伦学说对儒家人伦学说的继承 |
3.2.2 冯友兰人伦学说对儒家人伦学说的超越 |
3.3 冯友兰的人伦学说对同时代儒家学者的超越 |
3.3.1 梁漱溟的人伦学说概述 |
3.3.2 熊十力的人伦学说概述 |
3.3.3 冯友兰人伦学说的超越之处 |
3.4 冯友兰的人伦学说与人的现代化 |
3.5 冯友兰人伦学说的价值审视 |
3.5.1 人伦学说与人类的终极关怀 |
3.5.2 冯友兰的理性人哲学是道德人哲学和理智人哲学的结合 |
3.5.3 冯友兰把觉解作为人之为人的显要特征是合理的 |
3.5.4 关于真、善、美、圣、哲的关系的论述是合理的 |
3.6 冯友兰人伦学说的历史限制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对类主体的本体论纯思——论冯友兰的人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性人哲学的概念系统 |
二、存在的理想状态及其进路 |
第一, 圣人是人伦之至。 |
第二, 圣人是具有最高觉解的人。 |
第三, 圣人具有多重超越性。 |
四、对类主体的本体论纯思——论冯友兰的人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冯友兰文化观研究[D]. 马彦超.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2]冯友兰“新理学”道德观论析[D]. 吴云雷. 西南大学, 2018(01)
- [3]冯友兰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 李朝阳.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
- [4]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D]. 何军民. 安徽大学, 2010(10)
- [5]论儒家的道德人类学思想[J]. 柴文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 [6]论冯友兰的人伦学说[D]. 马亚男. 黑龙江大学, 2002(02)
- [7]近期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J]. 哲学所资料室. 哲学动态, 2002(03)
- [8]对类主体的本体论纯思——论冯友兰的人哲学[J]. 柴文华,马亚男. 求是学刊,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