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粉末冶金低合金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组织,性能,合金,基材,晶粒。
粉末冶金低合金钢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胜,张壹金,马运柱,蔡青山,庞心宽[1](2018)在《烧结温度对30Cr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雾化制粉–热压烧结工艺制备30Cr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研究烧结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力学试验机等对不同烧结温度下获得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100~1200℃的烧结温度下,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30Cr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烧结样品的孔隙数量不断减少,孔隙尺寸也不断变小;样品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由板条状M/A岛和多边形铁素体组成,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M/A岛逐渐增多并不断长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试样的密度、硬度、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均不断提高,这与烧结试样孔隙率减少和硬质M/A岛不断增多有关。当烧结温度继续升高到1225℃,样品出现过烧现象,样品内出现孔洞等缺陷,其力学性能下降。在烧结温度为1200℃时样品得到最优性能,其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可达1288 MPa和12.52%。(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曾海卒,李志友,张雷,滕浩,周科朝[2](2016)在《Mn含量对粉末冶金铁铜碳低合金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铜粉、石墨粉和铁粉为原料,以Fe-74.8Mn-6.9C中间合金粉的形式加入Mn元素,制备粉末冶金Fe-x Mn-(2-x)Cu-0.3C(x=0,0.2,0.4,0.6,0.8,1。质量分数,%)低合金钢,研究Mn含量对该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加入含Mn中间合金粉对混合原料粉末的压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Mn含量增加,合金中孔隙的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合金密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为0.4%时合金密度最大,达到7.24 g/cm~3;合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为0.6%时硬度最大;合金抗弯强度下降,冲击韧性升高,Mn含量超过0.4%时二者变化均较小。因此Fe-0.6Mn-1.4Cu-0.3C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硬度(HRB)和冲击韧性分别达到57.4和8.80 J/cm~2,比Fe-2Cu-0.3C合金分别提高5.3和0.82 J/cm~2,材料呈部分韧性断裂特征。(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张修齐[3](2015)在《Fe-Ni-C系粉末冶金低合金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莱芜钢铁粉末有限公司生产的LAP100.29水雾化铁粉为原材料,利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分别研究了碳和镍两种合金化元素的含量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在铁粉中同时添加碳和镍两种合金元素,研究了Fe-xC-yNi (x=0.4、0.6、0.8、1.0, y=1、2、........、8)系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本文工作为合成低成本、高塑性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制备提供了实验基础。在铁基中只添加碳元素后,通过对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碳含量为0.8wt%时合金的硬度较好,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6.8HRB、358MPa,此时伸长率为1.85%;碳含量为1.0wt%时虽然合金的硬度增加,但是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迅速降低。微观结构研究发现:随着碳含量的增加Fe-xC合金的孔隙变大、增多,孔隙的球化程度加强,晶粒尺寸增加,当碳含量增加到1.0wt%时,组织中出现了条块状渗碳体;合金的断口形貌由少量的韧窝向河流状花纹,属于脆性断裂。镍含量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镍含量的增加促进了合金的硬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增加,当镍含量为7wt%时合金力学性能达到最优,硬度、拉伸强度分别为50.6HRB、292MPa,此时对应的伸长率为7.68%。当镍含量为8wt%时,合金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开始下降。微观结构研究发现: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孔隙度降低,孔隙球化程度加强,晶粒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当镍含量增加到8wt%时合金的组织主要以铁镍固溶体为主,合金的组织中出现了富镍区;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合金断面上的韧窝有增加的趋势,并且韧窝较深,河流状花纹减少,其断裂形式由准解理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根据以上研究,通过粉末冶金的方式在铁基中同时添加碳和镍两种元素,研究了Fe-C-Ni系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合金Fe-7Ni-1.0C综合性能达到最优,硬度和拉伸神强度分别为85.3HRB,511MPa,此时对应的伸长率为4.76%。微观结构研究发现:在镍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孔隙度增加,孔隙球化的程度增强。在碳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镍的增加,合金组织中沿晶界处的孔隙数量增多,孔隙度降低;在对烧结材料的晶粒尺寸研究发现,当铁基中同时加入碳和镍元素后,晶粒得到了细化;碳的加入使阻碍了镍的扩散,在富镍奥氏体周围存在马氏体,并且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马氏体的含量也在增加;合金断口形貌观察发现,当铁粉中同时加入镍和碳元素后,在镍含量不变时,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断面上孔隙和河流状花纹增加,塑性降低。在碳含量不变时,随着镍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断裂形式为由脆性断裂向准解理断裂转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18)
王行[4](2014)在《Fe-Mn-C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粉的预混合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钢铁粉末所制备的铁基材料在粉末冶金行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行业。采用预混合技术制备的预混合钢粉具有环保、流动性高、组织和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是制备高精度、高性能铁基材料的首选原料。目前预混合钢粉的生产和销售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垄断,为了拓展我国铁基材料在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预混合钢粉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锰作为铁基材料中一种新型的合金元素,来源丰富,具有优异的固溶强化和硬化作用。但当锰以元素粉末、高锰含量预合金粉末形式引入时,存在易氧化的缺点,严重影响烧结体力学性能。因此锰添加方式对氧含量的控制研究对于推动含锰铁基材料的应用进程具有现实的意义。本论文研究含锰低合金钢粉的预混合制备技术及在粉末冶金过程中氧含量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推测了粘结剂与粉末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获得了对锰和石墨粘结率高的预混合工艺。以Fe-0.5Mn-0.5C材料为对象,研究了4种粘结剂对预混合钢粉中合金元素粘结率的影响。其中非极性粘结剂热塑性弹性体对石墨的粘结率高达96%,聚丙烯酸类极性粘结剂对锰的粘结率高达92%。所制备的预混合钢粉与机械混合粉相比,流动性改善,从25.3s/50g缩短到24.3-24.7s/50g;松装密度与机械混合粉相当,可于3.0.3-3.32g/cm3之间调节。研究了不同锰源、锰含量对预混合钢粉性能的影响。两种锰源分别为FeMn合金粉(79.0wt.%Mn)、含锰低合金钢粉。研究表明,降低FeMn合金粉的粒径,可提高Mn的粘结率。当FeMn合金粉的粒度-800目时,Mn粘结率高达98%。Fe-Mn-C预混合钢粉体系中,当锰源为含锰低合金钢粉时,锰含量升高,预混合钢粉压制密度有所降低,锰含量为1.89wt.%时,600MPa单向压制密度降为6.96g/cm3。研究了Fe-Mn-C预混合钢粉在预混合、脱脂,烧结过程中氧含量的变化。与未含锰的Fe-C体系相比,当锰含量为0.5wt.%时,预混合与脱脂阶段氧含量升高,1120℃、H2气氛中保温30min后,铁的氧化物及部分铁锰氧化物被还原,氧主要以MnO形式存在,最终氧含量为0.21wt.%,与机械混合粉Fe-0.5C的氧含量基本相当。随着Fe-Mn-C预混合体系中Mn含量升高,烧结材料中氧含量有所增加,但与机械混合Fe-0.5C相比,锰含量为1.89wt.%时氧增加接近0.1wt.%。采用复合锰源的Fe-1.89Mn-0.5C体系兼具压制密度较高、成分较均匀,氧含量较低的优势。提出了粘结剂与混合粉末之间的作用机制。极性粘结剂丙烯酸类树脂极性端与铁基粉末、FeMn粉末相互吸附,非极性端一方面与石墨相互吸附,另一方面相互缠绕,从而将石墨、FeMn合金粉粘结到铁基粉末上;非极性粘结剂热塑性弹性体主要通过范德华引力将合金元素粉末粘附到铁基粉末上。图44幅,表15个,参考文献98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刘胜[5](2012)在《粉末冶金低合金钢力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瑞典赫格纳斯金属粉末公司的水雾化铁粉AHC100.29为原材料,通过预混合方式向铁粉中加入Mn、Mo、Cu、Ni四种金属元素。并以Astaloy85Mo预合金粉为原材料对比合金添加方式对铁基烧结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合金成分材料组织和性能的研究,确定最佳合金成分。结果表明,以锰铁方式添加Mn元素时,在Mn含量为0.5%的时候,铁基材料珠光体组织片距较小,此时材料力学性能最优。以预混合方式加入Mo元素,Fe-2Ni-0.5Mo-0.5Mn-0.8C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527MPa和1097MPa。以预合金方法添加Mo元素,Fe-2Ni-0.85Mo-0.8C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达到648MPa和1461MPa。相同成分下,预合金化铁基材料微观组织均匀,孔隙度小,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比预混合粉试样提高了27.2%和41.4%。添加Cu、Ni两种元素有利于铁基材料中铁素体向珠光体转变,并且在Cu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5%时,出现马氏体相;Ni元素有利于提高铁基材料致密度,同时提高烧结体尺寸收缩率,而Cu元素的不利于铁基材料烧结致密化,烧结体尺寸膨胀;Ni和一定含量的Cu的添加有利于铁基产品力学性能的提高, Cu含量为3.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随Ni含量增加而降低;Ni和Cu元素的添加量分别为6%和2.5%的铁基材料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577MPa和1188MPa,烧结尺寸变化小于0.5%,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精度。摩擦实验中,在干磨条件下,渗碳淬火后的样品,Fe-2Ni-1.5Cu-0.8C摩擦因数最小,耐磨损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2-06-01)
罗丰华,高翔,董杰吉,袁勇,王运轩[6](2011)在《粉末冶金Fe-Ni-Mo低合金钢的烧结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e-1.75%Ni-0.5%Mo雾化低合金钢粉为基础粉末,加入2%Cu和0.6%C,在600 MPa压力下模压成形,在1 120℃烧结30 min,制备Fe-Ni-Mo低合金钢材料,测试和分析该合金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以及显微组织;并利用热模拟实验机研究冷却速率(0.5、1.0、2.5、5和10℃/s)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片状烧结样品的硬度为85.4 HRB,抗拉强度为490 MPa,显微组织为珠光体/贝氏体+少量马氏体。烧结硬化处理后,合金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圆柱状试样的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分别为97.3 HRB和511 MPa,冷却速率为2.5℃/s时,合金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大量马氏体和少量珠光体/贝氏体组成,表现出较明显的烧结硬化。随着冷却速率进一步增加,马氏体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因此硬度和强度的增加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1年05期)
高翔[7](2011)在《粉末冶金1.75Ni-0.5Mo低合金钢的烧结与烧结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产水雾化低合金钢粉LAP 100.29 Al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Cu和石墨的含量以及烧结温度对烧结合金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并对采用热模拟机,探讨了冷却速率对烧结合金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Cu含量和石墨含量的增加可使试样烧结后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等高强组织。因此随着Cu含量和石墨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硬度和强度增加。石墨含量为0.9%,Cu含量为2.0%和石墨含量为0.6%,Cu含量为2.5%的试样综合性能最好,强度分别达到了952MPa和1027MPa,与Hoganas AB公司相同成分的烧结硬化钢性能相当。高温还原退火有利于提高预合金粉末的压缩性能。与雾化预合金粉相比,860℃退火后的粉末压缩性约提高了0.20~0.30g/cm3,压制压力为600MPa时,压坯密度可达7.18g/cm3。提高烧结温度可使烧结试样具有较高的密度、硬度和强度,并可使烧结试样中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等强化相,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含Cu1.5%、C0.8%在1160℃烧结的合金强度可达772MPa。对以LAP100.29 Al预合金粉末为基础粉末制备的粉末冶金低合金钢进行热模拟烧结硬化处理后,发现合金的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随冷却速率增加而增加;冷却速度为1℃/s时,样品的显微组织中开始出现马氏体,冷却速率为2.5℃/s时,合金中出现大量马氏体组织,表现出较强的烧结硬化效果,合金硬度和抗压屈服强度大幅提高。随着冷却速率进一步提高,组织中马氏体的量进一步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减小,因此合金硬度和强度的增幅也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6-30)
王乐[8](2008)在《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烧结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烧结硬化是一种通过烧结段急冷快淬大幅减省生产时间、有效提高试样硬度和强度的材料制备新工艺。本文以烧结硬化制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制备工艺研究为方向,对成分为Fe-0.5Mo-2Cu-4Ni-0.1Mn-0.8C、Fe-1Mo-2Cu-4Ni-0.8C元素粉混合粉末以及Hoganas ATOMET4701、ATOMET4601预合金粉末制备铁基低合金钢烧结硬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合理的烧结硬化工艺,并考察合金元素和合金化方法对烧结工艺,烧结件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选择综合性能好的合金成分、材料制作工艺与合金化方法来制备铁基烧结硬化低合金钢。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元素混合粉进行烧结硬化时,C含量为0.8%、Cu含量2%、Ni含量4%、Mo含量0.5%-1%,粉末混合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12小时,压制压力为700MPa、烧结温度为1200℃,冷速60k/min时样品马氏体化较为完全,其物理力学性能最优:烧结密度7.07g/cm~3,抗拉强度为636MPa,洛氏硬度达到31HRC。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均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致密度,从而有利于合金元素的扩散,最终提高烧结硬化的性能。在快冷段冷却速度的提高能够提高材料的过冷度,促进组织的马氏体化。除了常规Cu和C的添加对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产生影响外,在烧结硬化试验中,添加Mo、Ni等合金元素对材料的淬透性都有明显影响,促进快冷过程中CCT曲线的右移。采用Hoganas ATOMET4701、ATOMET4601预合金粉,压制压力为700MPa、烧结温度为1180℃,冷速60k/min制低合金钢烧结硬化后硬度达37HRC、35 HRC,拉伸强度662MPa、694Mpa均高于元素混合法制铁基低合金钢。采用预合金粉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Mn、Cr在元素混合和干燥时容易氧化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采用预合金粉,元素之间热扩散更加容易、更均匀,所需烧结温度降低,节约生产成本。同等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下,采用烧结硬化工艺与采用微波烧结都能大大减少烧结时间,在样品最终性能上,烧结硬化制品拉伸强度等与微波烧结相仿,但硬度更高、质量更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6-30)
姜峰[9](2004)在《合金元素对粉末冶金低合金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基于前人研究Ni元素添加对Fe基体的影响,确立了以Fe-2Ni为基体,向其中分别添加Cr、Mo元素来研究这两种元素对Fe-2Ni合金的影响,并最终期望获得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合金。 用注射成形方法(MIM)制备Fe-2Ni-xCr(x=0.5,1,3)合金研究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密度降低,孔隙增多且变大。合金烧结态强度和硬度增加,延伸率和冲击功下降。合金的断口形貌由韧窝向河流花纹状的解理形貌转变。烧结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为珠光体+很少量的铁素体,Fe-2Ni-3Cr合金中出现Ni的富集区;热处理态合金的微观组织加入Cr后变为回火屈氏体,且在Fe-2Ni-3Cr合金中出现网状的渗碳体。 烧结温度的高低和烧结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合金的扩散和孔隙的变化。本论文对Fe(CS)-2Ni-1Cr+0.3C合金分别在1120℃、1250℃、1336℃叁种温度下烧结研究发现,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Fe(CS)-2Ni-1Cr+0.3C合金的密度逐渐提高,抗拉强度、硬度和延伸率也逐渐提高。我们引入扩散函数f(t,T)反映烧结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可用其来预测合金性能,用扩散函数f(t,T)预测Fe(CS)-2Ni-1Cr+0.3C合金性能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公式分别为σ=0.5015f(t,T)+329.91和硬度=0.0545f(t,T)+53.71。 用粉末冶金模压方法(P/M)制备Fe-2Ni-xMo+yC(y=0.3时x=0.5,1,2,5;x=1时y=0.3,0.5,0.8)合金研究表明:随着Mo含量的增加,合金烧结态的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延伸率下降。合金热处理强度、硬度和延伸率变化有着同样的规律。随着Mo的加入,合金显微结构由铁素体组织向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Fe-2Ni-1Mo+0.8C合金显微组织已全为贝氏体+马氏体组织了。Fe-2Ni-5Mo+0.3C合金烧结样品中出现了Mo元素的明显富集。四种合金物质均以Fe的合金固溶体为主。Fe-2Ni-5Mo+0.3C合金衍射图谱中还出现了Fe_3Mo_3C物相,有助于提高合金强度和硬度。 基于前面Cr、Mo元素添加对Fe-2Ni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我们同时添加Cr、Mo元素,添加量取以上研究得出的最合适的元素含量(Cr元素取1%;Mo元素取2%),以期获得一种性能优良的合金。同时与4650合金(Fe-2Ni-0.5Cr-0.5Mo)比较性能。结果表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明:Fe一ZNi一1 Cr-ZMo合金相比Fe一ZNi一o.SMo一O.SCu合金最终烧结密度低得多。Fe一ZNi一0 .SMo一0.SCu合金孔隙少且孔隙细小。Fe一ZNi-ICr-ZMo合金烧结态的强度比Fe一ZNi一0.SMo一0.SCu合金高出200Mpa,达到867 Mpa,延伸率相当。前者低温回火热处理态与后者中温回火热处理态的性能接近。(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4-06-30)
姜峰,李益民,邓忠勇[10](2004)在《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从粉末制备、成形工艺、烧结工艺及其组织控制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制备情况,并展望了其将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04年06期)
粉末冶金低合金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铜粉、石墨粉和铁粉为原料,以Fe-74.8Mn-6.9C中间合金粉的形式加入Mn元素,制备粉末冶金Fe-x Mn-(2-x)Cu-0.3C(x=0,0.2,0.4,0.6,0.8,1。质量分数,%)低合金钢,研究Mn含量对该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加入含Mn中间合金粉对混合原料粉末的压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Mn含量增加,合金中孔隙的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合金密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为0.4%时合金密度最大,达到7.24 g/cm~3;合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为0.6%时硬度最大;合金抗弯强度下降,冲击韧性升高,Mn含量超过0.4%时二者变化均较小。因此Fe-0.6Mn-1.4Cu-0.3C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硬度(HRB)和冲击韧性分别达到57.4和8.80 J/cm~2,比Fe-2Cu-0.3C合金分别提高5.3和0.82 J/cm~2,材料呈部分韧性断裂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粉末冶金低合金钢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胜,张壹金,马运柱,蔡青山,庞心宽.烧结温度对30Cr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技术.2018
[2].曾海卒,李志友,张雷,滕浩,周科朝.Mn含量对粉末冶金铁铜碳低合金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3].张修齐.Fe-Ni-C系粉末冶金低合金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5
[4].王行.Fe-Mn-C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粉的预混合制备研究[D].中南大学.2014
[5].刘胜.粉末冶金低合金钢力学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6].罗丰华,高翔,董杰吉,袁勇,王运轩.粉末冶金Fe-Ni-Mo低合金钢的烧结硬化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
[7].高翔.粉末冶金1.75Ni-0.5Mo低合金钢的烧结与烧结硬化性能[D].中南大学.2011
[8].王乐.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烧结硬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
[9].姜峰.合金元素对粉末冶金低合金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4
[10].姜峰,李益民,邓忠勇.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