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施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
黄 浩
[摘 要] “柯尔施问题” (柯尔施在192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柯尔施问题”产生的原因何在?是马克思哲学本身的内在原因造成的还是外在的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认为“柯尔施问题”产生主要是内在方面的原因:一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的独特性,二是马克思哲学本身的内在张力。主要对前者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对哲学的态度的变化;“消灭哲学”的提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
[关键词] “柯尔施问题” 马克思 哲学观
“柯尔施问题”是指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之间的关系”①问题。“柯尔施问题”其实就是马克思有没有自己的哲学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假设马克思有哲学的话),那么我们就要进一步追问:“柯尔施问题”产生的原因何在?是马克思哲学本身的内在原因造成的还是外在的原因造成的呢?在论及这个问题时,以前学者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后者,笔者认为除了外在原因②之外,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马克思哲学本身的内在原因,这还是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探讨马克思本人是如何看待哲学的,即对马克思的哲学观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哲学的本性进行澄清。对于“柯尔施问题”产生的内在方面的原因,笔者一是把它归结为马克思的哲学观的独特性,二是把它归结为马克思哲学本身的内在张力,另外,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观上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主要从哲学观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演变历程的梳理
马克思的哲学观有一个变化发展的逻辑演进历程,即在不同的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这里的哲学不仅指类似黑格尔哲学的作为某种哲学形态的哲学,还指对作为哲学的哲学即一般哲学。不过,我们有时发现在马克思的文本中严格区分出哲学是个别的哲学还是一般的哲学有很大的难度,这需要我们认真甄别。在马克思的新的哲学观形成之前,这里的“哲学”就是指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理性形而上学,它属于理论哲学范式,所以,可以把这里的“哲学”理解为哲学一般,因为实践哲学虽然早已存在,但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
马克思大学期间,受当时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③,在从事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的同时,马克思对哲学也产生了浪漫的想象,这个时期的哲学观也有学者称之为“反讽哲学观”④,此时马克思对哲学寄予很高的希望:“离开哲学我一步也不能前行。”⑤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哲学是充满信心的,这与青年马克思的理想主义是分不开的,马克思提出了“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等命题,从这些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当时还是从正面的积极方面来看待和评价哲学的,认为哲学在实践、时代和文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比较分析,阐明了自己的哲学观:马克思此时对哲学还是充满信心的(通过褒扬伊壁鸠鲁的反思性的哲学思维传达的),而对实证性的科学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即轻视、否定的态度(通过看轻德谟克利特的对象性的科学思维传达出来的)。⑥
大学毕业接触社会现实以后,马克思的哲学观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这表现在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上,这可以在马克思运用“哲学”一词时带有嘲讽的意味中看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哲学家”及其构建的“独立的哲学”,此时马克思对哲学和科学的态度与《博士论文》时期发生了逆转: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抛弃了“独立的哲学”及其“哲学家”的幻想, 而把他们所创立的历史观称之为“关于历史的科学”,并且把他们的哲学观与德国哲学(主要指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进行了比较:“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⑦这种对哲学的厌恶之情的最极端表现就是“消灭哲学”思想的提出,马克思此时之所以改变对“哲学”的态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哲学的主导形态就是思辨的理论哲学,所以,马克思对“哲学”的态度的改变其实就是对理论哲学范式的改变;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此时通过对传统哲学的实质和缺陷的辨识,揭示出传统哲学在解决理论对立时的局限性,即理论的对立在理论本身的范围内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通过实践来解决。这表明马克思此时的哲学观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理论哲学范式所固有的缺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等等对立的解决在理论哲学范式内是不能够解决的,在这里,哲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意向越来越强烈了。
从这里还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辩证性,这种辩证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由于马克思“一门科学”的学术理念,在马克思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哲学”话语与“科学”话语重叠的情形,这就使得马克思哲学既具有哲学性,又具有科学性,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的哲学观独特的张力结构。这里从马克思是如何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独特视角去理解哲学的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二课堂学分管理系统满足学生参与活动以及学分申请的诉求,为校方管理者提供了管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学分认定的平台。
二、“消灭哲学”的思想
随着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深化和对理论与实践关系认识的深化,马克思的哲学观还实现了由理论哲学范式向实践哲学范式的转变,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消灭哲学”的思想。马克思此时的哲学观主要是在对当时德国的“实践政治派”和“理论政治派”的批判中彰显出来的,马克思在批判“实践政治派”时指出:“一句话,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消灭哲学。”⑩而在批判“理论政治派”时指出:“该派的根本缺陷可以归结如下:它认为,不消灭哲学,就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
“消灭”(哲学术语是“扬弃”)在黑格尔那里主要是指事物的自我否定,马克思的“消灭哲学”在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哲学的“扬弃”是哲学的自我否定,即哲学发展到自身极限时的自我消亡;另一方面,联系上下文来看,马克思在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即哲学的“扬弃”还有“人为”的因素,因为哲学“扬弃”的前提条件是“在现实中实现哲学”,而“实现哲学”显然是指人主动作为的结果,哲学本身是不能自发地实现出来的。其实,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哲学是如何可能实现出来呢?那么,马克思的实践的观念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实践政治派”和“理论政治派”的哲学观的片面性就是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实质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或者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就是“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武器”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各执一端而自以为掌握了世界的真理。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发现,马克思对哲学的态度是沿着不断下降的路径变化的,具体地可概括为:理想主义→人本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批判性的科学)⑧,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是最后的退路了,马克思对“哲学”的态度的变化与对“科学”的态度的变化具有同步性,这在下面的论述中表现得最充分:“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⑨同时,我们要认识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又不是纯粹的科学研究,而是带有批判性的哲学意味的科学研究,正是这一点才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严格地说应加上“批判”)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也就是说,马克思虽然对哲学和科学的态度前后有变化,但没有用一个完全取代另一个的意思,而是要把它们“结合”为“一门科学”,这才是马克思的学术理念。
⑥黄浩:《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探析》,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其实,早在马克思中学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写道:“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确立坚定的原则和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马克思这种对理论研究职业与生活的关系的思考,为后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思考埋下了伏笔。正是由于马克思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切,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最初表述方式):“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哲学在外部所反对的东西就是它自己内在的缺点,正是在斗争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对的缺陷之中。”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虽然是在思辨的语言中进行的,却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重要发生地,因为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与阐明了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这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往往忽视了,或者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在纯粹思想领域里进行思辨,而忘记了哲学还应该有一个外部世界。
[18] BARTOLI DE SAXOFERRATO Consilia, Tractatus et Quaestiones quibus praeter Alex. Barb. Seifell. Pom. Nicelli, & aliorum Adnotationes & contrarietatum conciliationes,[Lugduni], 1533, consilium LXXIX, f. 22 va, nn. 2-3.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同时不断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paper at https://doi.org/10.29026/oea.2018.180012
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
从马克思的哲学观的演化路径中可以看出,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是一条主线,理论元素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逐渐下滑,而实践元素的地位不断地上升,最终实践理性取代理论理性而取得优先地位,这就形成了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哲学观。
④刘聪:《反讽哲学观下的马克思阶级理论重释》,南京:《江海学刊》,2013年第2期。
(4)强化高校在校生的校友观念。毕业典礼中,毕业生代表通常会说“今日我以母校为骄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光”。在校生置身于高校校园内,感受到了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校友文化是一点一滴的浸润在学生的周围,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校友所在企业双选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感受校友在企业中成长的机会,校友的专题报告会、校友文化的专栏给在校同学们以深刻的思想、行动上的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目标。同时,校友观念也深入广大师生的内心,从而实现由“今日我以母校为骄傲”升华到未来的“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光”,进而培育起学校的校友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支持和更广阔的发展途径。
第一,扬弃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具体表现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提出上。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表面上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形态,是对立的,其实它们在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是一样(甚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它们那里是遮蔽着的),都是割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仅仅在理论的思辨中进行哲学思考,用哲学术语来说,即都是本体论思维方式,不管哲学家以“物质”为本原,还是以“精神”为本原,对于问题的实质都没有丝毫的改变。
1)以品农家菜、尝渔家鲜为主的农(渔)家乐类型。如沙沙滩农家庄园和兴昌渔村。沙沙滩农家庄园位于乌审旗,主要提供“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等活动项目,是首批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位于达拉特旗树林召镇的兴昌渔村,是在黄河南岸集渔业养殖、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渔家乐,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第二,扬弃了人与环境的二律背反,实现了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3条写道:“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许多学者把这一条理解为主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其实,这里主要是一个生活世界问题,是人的社会交往问题,正是由于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仅仅局限于把它当作“认识论”和理论问题,所以总是陷入环境塑造人和人改变环境的二律背反之中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是作为辩证法大师的黑格尔也难逃此命运,只能在绝对精神的抽象思辨中去想象它们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由于马克思是从实践并且是“革命的实践”的视角来解决这个问题,才得以既辩证又现实地回答了人与环境如何达到对立统一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一思想表述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最后,扬弃了认识与实践的二元对立,实现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人们往往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作为两种不同的功能把传统的思辨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区别开来,其实这是相当表面的理解,许多学者已指出了这种理解所必然导致的悖论,说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主要是指这些哲学仅仅局限于“解释世界”,由于缺少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向度而实现不出来,无法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其实,在这里马克思还是围绕其理论的核心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展开的,它的主要意思是强调理论(“解释世界”)和实践(“改变世界”)的辩证的统一。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的,没有理论的实践的是盲的,现实生活世界离开了哪一个维度都是不完美的。马克思以前的哲学的失误主要就在于没有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性。同时,马克思能够实现这种辩证统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是批判性地“解释世界”。
柯尔施已经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特质,但他没有从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发展演变上进行梳理,也没有从生存论的视角进行深入剖析,最终局限于黑格尔主义的定向中。同时,我们注意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另外两个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和葛兰西也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质,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但都没有从哲学观的高度对这种特质的形成进行详细的考察。吊诡的是,正是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结构上的特点却表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首要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在结构上与政治实践相脱离。”
综上所述,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异质于传统哲学观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当我们没有领会到这一点,我们研究者的哲学观不与马克思同时来个格式塔式的转换,就觉得马克思哲学不象“哲学”了,这正是“柯尔施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如果我们不从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上去理解这种变化,只抓住其中的某一个观点而当作了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全部,就会误解马克思的思想,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正是当前学界强调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
①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页。
②何萍:《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两种传统——从20 世纪初的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争谈起》,北京:《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③关于马克思的思想与浪漫主义的关系的详细考察可参阅[美]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论马克思主义神话诗学的本源》,陈开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1.2 分析:从芯片日志可以看到,芯片在覆盖等级0接入时,最低发送功率-7db大于协议规定的-40dbm,对邻区干扰也有影响。
所谓“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是指马克思通过对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认识到了它的根本弊病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时在马克思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哲学理念:真正的哲学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观的具体化,这是马克思在批判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事实性哲学观(就是被当时人们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理性形而上学的哲学观,其最大的弊病恰恰在于理论与实践、哲学与现实的脱节)的基础上,提出的自己的规范性的哲学观即马克思对自己所要建构的哲学的看法。“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的内涵体现在:
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的重要命题,这说明马克思研究哲学是为了实现哲学,而不是纯思辨的研究,而青年黑格尔派把理论同实践对立起来,以此作为自己拒绝同封建浪漫主义反动思想进行实际政治斗争的根据。他们倾向于把革命归入这样一种经验的现实之内,仿佛自我意识永远凌驾于这种现实之上。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14页。
在马克思的哲学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始终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博士论文》是以哲学与世界的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是以“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的辩证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以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更加明确的形式彰显出来的。
SU型发展年夏季,欧亚地区中高纬环流表现为一个宽深槽的结构,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地区为一负距平区,贝加尔湖到鄂霍次克海地区为一负距平大值区,中国上空呈“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我国北方处于槽底部,副高偏弱偏东,我国大陆均为负距平(图8a),东亚夏季风偏弱。受相对活跃的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到华北地区多雨;受副高偏东和东亚夏季风总体偏弱的影响,南海到西北太平洋有一个气旋式水汽通量距平环流,来自低纬地区的暖湿水汽向我国大陆输送不足,我国南方只有东南沿海地区存在水汽辐合(图8c)。我国夏季降水呈现“三明治”型分布特征,新疆东部、西 藏、黄河到长江之间的广阔区域降水显著偏少。
⑦⑨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73、8、8、54、55、92页。
⑧聂锦芳:《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28~54页。
黄浩:《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期的哲学观探析》,呼和浩特:《前沿》,2013年第15期。
黄浩:《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张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哲学反思》,西安:《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8~459、75~76页。
[苏]捷·伊·奥伊则尔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潘培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64年,第60页。
杨学功:《哲学观的批判和重建》,吉首:《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总之4S要求企业行销人员实行“温馨人情”的用户管理策略,用体贴入微的服务来感动用户,向用户提供“售前服务”敬献诚心,向用户提供“现场服务”表示爱心,向用户提供“事后服务”以送谢心。
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台湾:台湾光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36页。
[中图分类号] B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14X(2019)05-0076-05
作者简介: 黄 浩,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州 510642
[责任编辑 林 卉]
标签:“柯尔施问题”论文; 马克思论文; 哲学观论文;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