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演化论文_安宁,滕广青,徐汉青,韩尚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群落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群落,知识,网络,黄土高原,长兴,青藏高原,刺槐。

群落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安宁,滕广青,徐汉青,韩尚轩[1](2018)在《知识群落演化与知识传递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领域知识网络中知识群落及其演化模式,对于掌握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交叉融合以及知识继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标签邻接关系构建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通过社群发现算法识别领域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群落。基于群落数量、群落规模、变异系数等指标,对知识群落生长路径和演化模式进行跟踪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知识群落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逐渐涌现;小规模知识群落在演化过程中与其他知识交叉融合;大规模知识群落倾向于集中传递群落中的主要知识内容。(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研究》期刊2018年21期)

田雪松,王玥[2](2018)在《川东北地区二迭纪长兴期不同类型海绵礁的沉积学特征和礁群落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晚二迭世长兴期是华南古代生物礁最繁盛的阶段之一,生物礁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通过推断礁体出现、发展和消亡后的生物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能够全面地分析生物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开展二迭纪长兴期生物礁的生态系统演变与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识别生物群落自身的演替过程,为探索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化石依据。通过对四川宣汉盘龙洞和羊鼓洞海绵礁剖面的系统研究,分析了长兴期不同类型海绵礁及礁组合的沉积学特征,阐明了整个长兴阶地层中礁相和非礁相生物群落演化特点,探讨了华南长兴期生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盘龙洞海绵礁为长兴期台地边缘礁体,从下到上的依次发育为粪球粒-骨针粒泥-泥粒灰岩、礁前角砾岩与生屑粒泥灰岩混层、棘屑颗粒-泥粒灰岩、串管海绵障积岩、藻包覆海绵骨架岩和海绵骨架岩、由礁角砾岩、粗砾岩和漂浮岩组成的混层、藻-有孔虫泥粒-粒泥白云岩和微生物岩,反映出沉积微相的相应变化,即潮下较深水缓坡、礁前斜坡、礁基、礁核、礁坪和礁顶-礁后的潮坪-泻湖相。因此,盘龙洞海绵礁是在潮下较深水低能环境下开始发育的,随着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和生物礁的生长,出现3个造礁旋回,每个旋回都包括礁核和礁坪,直到水体过浅,出现了潮坪-泻湖相沉积,生物礁停止发育。从长兴阶底部到顶部依次识别出7个生物群落,包括Cyclocyclicus群落、Amplysiphonella群落、PeronidellaAmplysiphonella群落和Peronidella-Sollasia群落、Colaniella群落、Pseudovermiporella-Gymnocodium群落和介形虫-微小腹足-微生物群落。羊鼓洞海绵礁为长兴期局限台地内点礁体,从下到上依次发育粪球粒-骨针粒泥-泥粒灰岩、棘屑颗粒-泥粒灰岩、串管海绵障积岩、藻-有孔虫泥粒-粒泥灰岩和微生物岩。相对应的沉积微相包括潮下较深水缓坡、礁基、礁核、礁间浅滩-滩间泻湖和潮坪-泻湖相。长兴期生物群落从下到上共识别出7个,Cyclocyclicus群落、Peronidella-Intrasporeocoelia群落、Peronidella-Sollasia群落、Uvanella群落、Gymnocodium-Pseudovermiporella群落、腹足-Gymnocodium群落和介形虫-微小腹足-微生物群落。因此,在礁生态系统演变与环境变迁方面,盘龙洞台缘礁发育前期为较深水的地貌高地,发育Cyclocyclicus群落,弱固着能力的海绵开始生长并繁盛。其后,群体的Amplysiphonella大量生长,在较深水环境下形成了第一个礁相群落。随着生物礁向浅水区发育,出现了以小个体优势生物Peronidella、Colospongia和Sollasia为主的第二和第叁礁相群落。这些海绵在粘结生物的包覆下能够形成坚硬的骨架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波浪和潮汐等作用,形成生物礁系统的主体。随着海水的进一步变浅,生物礁无法继续生长,在其上部形成以Gymnocodium-Pseudovermiporella群落组成的潮坪-泻湖相沉积。而在贵州紫云芹菜园、石头寨和谈陆寨及广西隆林祥播等地,长兴期台缘礁之上则以蒸发潮坪相沉积为主。长兴期台地内点礁与台缘礁相比,两者的非礁相群落演化基本一致,但礁相群落中小个体的单体海绵Peronidella、Colospongia和Sollasia容易被多个小房室堆聚的Uvanella取代,说明Uvanella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更强,礁岩以障积岩和粘结岩为主,灰泥含量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穆剑楠,吴朕君,李顺义[3](2018)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与微生物群落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控制pH>8和温度为29-30℃,在第5天成功启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达到了快速启动反应器的要求。反应器成功启动后,NAR达到99%,N-NO_3保持在0.1mg/L左右,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通过控制SRT为14天,可以逐渐将NOB淘洗出反应器,污泥16SrDNA测序结果表明,短程硝化污泥中NOB相对丰度极低。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受反应器运行条件影响明显。在原泥,硝化污泥和短程硝化污泥中,短程硝化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少。其中原泥中Chloroflexi和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分别占到了39.85%和23.58%。硝化污泥中Chloroflexi和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分别占到了62.78%和12.1%。短程硝化污泥中,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最高,占到了46.72%和16.09%。(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期刊2018-08-03)

钟福昌,向荣[4](2018)在《底栖有孔虫群落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全新世海洋环境演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是一个地理位置独特的陆架浅海,在独特的环流体系下形成了巨厚泥质沉积体,作为高沉积速率的稳定沉积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过去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绝佳档案库。深入研究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对理解区域环境变化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不同位置7个沉积物柱样的底栖有孔虫群落分析,通过综合对比系统探讨了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全新世期间古环境阶段性演化特征,首次重建了全新世期间黄海中部冷水团的演化史,并初步探讨了影响黄海中部冷水团强弱变化的驱动因素。所得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南黄海中部泥质区14 ka以来经历了3个主要的演化阶段:14~10 ka期间,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北缘整体呈滨岸环境,水深较浅,底栖有孔虫丰度相对较高,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中心区域离岸较远,水深较深,底栖有孔虫丰度很低;在10~8 ka期间,海平面呈现快速上升时期,整体陆架环境较动荡,水动力环境较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几乎无底栖有孔虫出现;8 ka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中心区域进入泥质沉积,黄海中部冷水团核心区域形成,底栖有孔虫丰度逐渐增加并达到与现在相当的水平,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北缘在8 ka左右虽已进入泥质沉积,但7 ka左右才开始受到黄海中部冷水团的影响。通过多柱样的粗组分数据和年代数据综合对比,我们认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形成年代在10~7.5ka期间,不同位置泥质沉积的形成年代有显着区域差异。总体上,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西缘泥质沉积较早形成;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中心和北缘的泥质沉积形成略晚一些。结合各柱样中底栖有孔虫丰度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泥质沉积的形成时间可能早于黄海中部冷水团的形成时间,且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不同位置受到黄海冷水团影响的起始时间也存在区域差异。根据南黄海中部泥质区7个沉积物柱样中底栖有孔虫群落结构特征以及Q型因子分析结果,首次重建了近7 ka来南黄海中部冷水团的阶段性演化序列:7~5 ka期间,南黄海泥质区各柱样中底栖有孔虫以Ammonia ketienziensis为主,指示黄海中部冷水团为全新世最强盛期,黄海沿岸流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底层水体影响较小;5.0~3.0 ka期间,各柱样中Ammonia ketienziensis含量显着减少,而Hanzawaia nipponica显着增加,表明南黄海中部冷水团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弱,,其范围有减小的趋势,而黄海沿岸流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西北缘和西缘的影响略有增加但影响依然较小,且无法影响到泥质区中心位置;3.0 ka以来,指示黄海沿岸流的低温、低盐属种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和Buccella属分子开始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西北缘和西缘较多出现,反映了黄海沿岸流对黄海中部泥质区外围底层水体的影响显着增强,而黄海中部冷水团则为7 ka来最弱阶段。整体上,全新世期间黄海中部冷水团和黄海沿岸流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西北缘、北缘底层水体的影响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全新世期间南黄海环流体系的波动演化可能是区域气候因素(ENSO、东亚冬季风及北半球太阳辐射)在不同时期综合影响黄海环流体系进而作用于南黄海区域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7-20)

王钊[5](2018)在《基于对外服务流的长叁角城市群落结构演化及其空间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城市集聚成群己成为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空间形态,城市群体的空间组织形式也已从规划有序安排的规模等级结构转向自组织的多中心、嵌套式结构,城市间具有方向和强度的实质要素流成为影响城市间关系的重要依据。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围绕城市群体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对城市群体空间的动态研究及演进理论提炼不足,相关研究多从宏观层面结构着手,对于城市内各个维度和各个层面的要素形成的复杂集群结构及结构间的耦合机理缺乏系统性的整合框架。如何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将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城市间多元结构和动态演进结合起来,挖掘城市群落内部结构的动态多样性和结构成因的多源性,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出发点。长叁角地区的发展面临众多方面的挑战。相比美国等国家发育成熟的城市群,长叁角内部相互联系不够紧密,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层次较低。对于处在发展和整合关键时期的长叁角地区空间结构,探索现阶段其内部城市空间的复杂网络特征和演变趋势,是制定正确的空间发展策略,有效推进要素良性运作、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促进结构效益提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本研究运用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和“城市流”的思路,以城市对外服务流来表征城市群落结构中关键性相互作用和联系。在测度可达性大小、城市对外服务价值的大小和组合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作用模型构建城市间相互关联,结合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3类(生产性、生活性、公共性)对外服务作用下的群落结构体系进行量化分析。识别不同时期城市群落的空间结构模式,并剖析其演化的驱动因素和机制,以期为城市发展格局优化、城市群落整体功能提升提供理论支撑,进而提出促进城市群落一体化格局的发展与完善的相应对策。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结论:(1)从城市群落的基本要素入手,分析不同节点的城市对外服务能力的演变特征。通过城市流模型测度研究单元的对外服务能力,并从统计特征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了其在研究期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以生产性服务功能为主导的城市数量始终占据最大优势,城市生产性服务价值增长速度最快,公共性服务价值增长速度相对较慢,所占比重亦是最小。②城市间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价值差异程度呈扩大趋势,公共性服务价值分布渐趋均衡。③到2014年,南京与上海跻身第一层级服务中心,杭州为唯一的第二层级城市,昆山、苏州的排序迅速上升,对外服务能力显着提升。(2)以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通过相互作用模型构建叁类对外服务作用下城市群落内部相互关联,形成生产性服务群落结构、生活性服务群落结构和公共性服务群落结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从整体演变特征、节点特征、垂直和水平结构特征叁个方面对城市群落结构的分异及演化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叁类服务功能作用下的城市群落结构均处于单一结构向复杂多中心结构的转化期,不同结构间的分异主要体现在节点的规模特征,流量及流向的垂直变化以及空间集聚态势3个方面:①节点的生产性服务能力的层级结构相对固定,上海、南京、杭州为该类型网络中的扩散型节点;节点的生活性服务能力层级性特征变动明显,上海一直保持为扩散型节点,南京、杭州、宁波在不同时期发挥扩散作用;节点的公共性服务度值也经历了非均衡式增长的过程,但其分布仍相对均衡,扩散型节点数量也明显多于前两类服务网络。②垂直结构上,各服务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效率、流量占比和空间分布特征随阈值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层级异质性。③水平结构上,子群结构不断分化、重组,初步形成对外服务网络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部分城市突破区域界线,呈跨地域集聚组团的态势。(3)从整体网络和节点功能出发,分析叁类对外服务网络的结构相关性(同构性),并构建城市群落结构的识别方法体系,对不同年份的群落结构模式进行识别和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结构之间关联性程度不同,服务流动的结构模式也存在差异。①总体上叁类对外服务网络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性,从演变趋势来看,生产性服务网络和生活性服务网络的相关性最高,两者在结构上趋同;公共性服务网络与前两类网络的相关系数下降,结构关联性降低。②不同网络中节点度值基本呈线性相关,高等级节点主导着城市对外服务网络,网络结构联动发展。部分节点在不同类型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③群落结构提炼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作用下的群落结构呈现出由单中心扩散型向双核心扩散型转变的过程;生活性服务作用下的群落结构演变与生产性相反,由双核扩散型结构向单核扩散型结构转变;相较于前两类服务群落,公共性服务群落的核心层节点数更多,网络更加密集,群落结构由单中心扩散型结构向多中心均衡型结构发展。(4)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城市群落结构差异化特征和演变趋势,挖掘城市群落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是城市群落空间形成和演变的内核。②城市职能分工与合作是城市群落结构演进的关键。③不同类型服务产业的区位选择差异是群落结构多元化的动力。④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群落结构演进的载体,一方面引导和加剧了空间集聚,另一方面连接不同等级的城市节点,促成扁平化空间体系的发展。⑤区域发展战略与制度政策是促进群落协调发展、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推手。⑥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编制是构筑合理城市群落结构体系的框架。总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节点服务功能分化程度不高,总体偏向生产性服务功能;节点度离散程度较大,核心城市流量高度主导;子群结构尚未成熟,部分子群外向联系薄弱。在问题分析和机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长叁角城市群落结构的优化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对城市服务功能的引导,避免城市生态位重迭;提高服务网络的纵向互动,促进不同等级服务中心协同发展;提高城市之间服务联系的便捷性,推动服务子群的空间融合;推进群落结构与组织模式优化,促成多中心发展格局。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立足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群落结构演进,从对外服务功能联系的视角深度挖掘城市群落的复杂结构特征。(2)将不同服务功能下的群落结构视为宏观结构的从属主体,分析结构间的横向互动和能动关系,揭示结构之间同构、关联、分异的特性。(3)通过“空间节点-空间联系-空间格局”的城市群落结构定量识别,量化了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提炼方式与路径,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析提供了量化工具。(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8)

康迪[6](2017)在《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群落演化特征及稳定性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造林是黄土高原地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重建的重要措施。但该地区人工林木存在生长缓慢、死亡率高、自然更新障碍且群落稳定性差的问题,导致了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降低和不可持续性。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工林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揭示其难以自然更新的原因,找出影响其群落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维持人工林群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刺槐,外源物种,具有良好的耐旱性,是黄土高原造林面积最大的代表树种之一。本研究以人工刺槐林为例,使用空间代替时间法研究了其群落组成结构、土壤结构功能;分析了刺槐的更新能力,同时根据群落、土壤和环境指标探讨了影响更新的主要因素;最后以群落结构组成、林下土壤特性、刺槐更新能力等实际研究结果和环境因子为依据,筛选并构建了人工刺槐林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人工刺槐林群落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3种森林稳定性常用评价方法用于人工刺槐林的评价效力进行比较,为今后人工植被稳定性定量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下物种丰富,调查发现被子植物96种,分别属于31科,和73属。林下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均随着造林年限的增长表现为上升趋势;科、属、种的变异程度表现为空间大于时间,且均表现为科<属<种;木本植物重要值最大的为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草本植物重要值最高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林下植物多样性随林龄增长而增加,随海拔增高而下降;多样性指数阴坡大于阳坡,与纬度无显着响应关系;6种多样性指数均具有较大变异,丰富度整体变异最大。2、人工刺槐林群落垂直结构简单,无明显多层化现象,乔木单层,灌木稀少不成层,草本分布不均;水平结构异质性强,其格局整体依赖于上层乔木分布格局,林下灌木和草本稀少且分布不连续,群落水平异质性大,斑块化明显。林下物种间生态位重迭与种间联结存在差异。3、刺槐造林影响土壤的结构、肥力效应和养分含量。刺槐造林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0~40cm含水率提高;随着林龄的增长,大粒径团聚体比例减少,微团聚体比例增加;0~40cm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林龄增长而上升。造林能提高土壤养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水平。刺槐造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DOC(可溶性有机碳)和DON(可溶性有机氮)提高明显。造林后土壤酶活性增加,且表现出显着的季节性变化,本研究关注的4种酶活性峰值都出现在6月。蔗糖酶在人工刺槐林土壤恢复碳氮协同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黄土高原人工刺槐不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在无人工辅助的近自然条件下均不良,幼苗密度仅为480株/hm~2;种子千粒重16.97g(±1.19 g),明显低于国内和世界已报道的其他地区。种子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干旱缺水。随着刺槐林龄的增加,种子重量持续降低。5、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实生苗数量大于萌生苗,但实生苗随着基径增长,数量损失严重,而萌生苗数量稳定,表明萌生苗在黄土高原地区更容易生长和存活。本研究发现,导致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更新稀少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与有效养分的缺乏和地表其他植物的竞争。刺槐幼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个体在小尺度内有聚集分布的现象。6、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群落稳定性较差,具体表现为群落结构简单、更新差、土壤含水率低以及土壤养分恢复水平低;且群落稳定性在造林40年后开始快速下降;隶属函数法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法,在人工刺槐林群落稳定性评价中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且结果基本一致可相互验证;影响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生物多样性、乔木和草本层盖度、土壤SOC、土壤有效养分、土壤水分、更新潜力和枯落物量。黄土高原地区人工刺槐林群落稳定性与群落结构组成、土壤养分、更新能力和环境影响几个方面关系密切。群落的变化引起土壤的变化,土壤的变化又能反馈影响群落的更新和稳定性。在这个协同恢复的过程中,土壤水分和有效养分是刺槐自然更新与群落稳定性共同的限制因子;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群落相对稳定可维系40年左右,之后衰退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8-01)

岳秀,刘竹寒,于广平,吉世明,唐嘉丽[7](2017)在《SBAF单级自养脱氮快速启动、稳定运行及微生物群落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级自养脱氮(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存在启动周期长、运行易失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在淹没式生物滤池(submerg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BAF)体系内,采用前期更替曝气的满负荷启动方法,通过严格控制体系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和温度(DO和温度分别控制在0.10~0.30 mg·L~(-1)和31℃±1℃的范围内),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控制为24 h,于51 d成功实现CANON的快速启动,并稳定运行278 d.该体系氨氮去除率(ammonium removal rate,ARR)最大值为98.9%,其平均值为95.1%;总氮去除率(total nitrogen removal rate,TNR)最大值为85.9%,其平均值为75.1%;体系存在少量NO_3~--N累积.采用16S r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该体系中污泥微生物的演化特征,发现起亚硝化作用的富集微生物主要为门Proteobacteria,起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富集微生物主要为门Planctomycete属Candidatus Brocadia,其相对丰度随着驯化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两者协同作用共同实现CANON中的总氮去除.(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张国鹏[8](2017)在《基于群落系统发育探讨高山植物的花部特征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功能性状反映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与响应,因此外界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功能性状及特征的演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组成部分,繁殖性状也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花是种子植物重要的繁殖性状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花的形态和结构演化出不同的特征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尤其在环境恶劣的高海拔地区,高山植物的花部特征通常表现出对环境高度特化的响应,因此探究高山植物花部特征的差异对研究植物适应高山环境所采取的繁殖策略及其适应机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开花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群落系统发育开展了高山植物的花部特征演化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高山植物花形态特征对花温度积累的影响高山生态系统的低温环境不利于植物繁殖器官的发育和传粉过程,因此能改善花内或花序温度的结构对植物的繁殖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利用红外测温仪测量了高寒草甸中64种植物的花温度和叶温度以计算花温度积累,并检测了系统发育、花大小、花对称方式和颜色对花温度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量的64种植物种类,花部温度均高于叶部温度。花温度积累的系统发育信号较弱,表明物种间花温度积累的差异可能主要与不同物种对温度的需求有关。花温度积累与花大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两侧对称花的温度积累比辐射对称花更为迅速,但花对称方式和花颜色对花温度积累并没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花温度积累在不同植物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对植物繁殖的实际贡献和意义仍需要进一步验证。2.紫外花特征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野外采集分子材料室内提取DNA,以mat K+ITS+trn L-F叁条序列片段组合,采用极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另外,通过野外拍摄紫外光下花部形态,将花部结构分为四种特征类型:花部构造具有隐藏结构的花特征、花部构造具有特殊结构的花特征、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的花部构造和无明显特征花结构,利用R软件平台caper程序包的D test函数对四种类型的花部结构进行系统发育信号的计算。结果表明,在D test阈值模型中,具有隐藏结构的花特征其系统发育结构为布朗运动式的聚集分布,但系统发育信号强度较弱,表明该性状特征受到系统发育的影响但强度较低,推测可能与高海拔中强烈紫外辐射的环境因素有关;具有特殊结构的花特征,在D test的计算中呈显着的随机型系统发育结构且系统发育信号强度较高,表明性状受系统发育的控制,即该性状的演化受到进化历史的影响;与环境有差异的花特征,其显着的不同于阈值模型下的两种系统发育结构,且系统发育信号的强度也较低,表明该性状受到的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1)

张怀志,武友德[9](2016)在《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群落共生演化与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群落的角度解释城市集聚现象是全新的研究方向。以生态学中logistic模型为基础,建立描述城市群落内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分别讨论两种城市群落能否实现生态均衡,均衡是否稳定,以及稳定的条件。通过分析发现,城市群落内共生均衡并不排斥竞争,相反地,竞争有重要作用;依托型城市群落中卫星城间不能形成稳定共生均衡,而中心城与卫星城演化均衡的结果取决于两者共生的水平,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卫星城发展中存在问题;平等型城市群落内可能出现多种嵌套均衡。(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6年12期)

滕广青,贺德方,彭洁,常志远,姜博[10](2016)在《基于网络演化的领域知识群落生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分析与提炼领域知识群落的生长演化机制,对于揭示知识发展的模式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基于领域关键词共现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采用派系分析方法,对领域知识群落从时间序列上进行识别与跟踪,在此基础上对领域知识群落的生长模式与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领域知识群落的生长主要包括原有群落吸纳新的知识点、原有群落间相互交叉融合,以及原有群落老化淡出等形式,其过程中包含着领域知识的衍生、交叉、融合、扩张与衰老的交迭,总体上呈渐进性增长。[局限]研究数据难以穷尽领域知识中的所有文献数据,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研究有待于后续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10期)

群落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晚二迭世长兴期是华南古代生物礁最繁盛的阶段之一,生物礁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通过推断礁体出现、发展和消亡后的生物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能够全面地分析生物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开展二迭纪长兴期生物礁的生态系统演变与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识别生物群落自身的演替过程,为探索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化石依据。通过对四川宣汉盘龙洞和羊鼓洞海绵礁剖面的系统研究,分析了长兴期不同类型海绵礁及礁组合的沉积学特征,阐明了整个长兴阶地层中礁相和非礁相生物群落演化特点,探讨了华南长兴期生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盘龙洞海绵礁为长兴期台地边缘礁体,从下到上的依次发育为粪球粒-骨针粒泥-泥粒灰岩、礁前角砾岩与生屑粒泥灰岩混层、棘屑颗粒-泥粒灰岩、串管海绵障积岩、藻包覆海绵骨架岩和海绵骨架岩、由礁角砾岩、粗砾岩和漂浮岩组成的混层、藻-有孔虫泥粒-粒泥白云岩和微生物岩,反映出沉积微相的相应变化,即潮下较深水缓坡、礁前斜坡、礁基、礁核、礁坪和礁顶-礁后的潮坪-泻湖相。因此,盘龙洞海绵礁是在潮下较深水低能环境下开始发育的,随着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和生物礁的生长,出现3个造礁旋回,每个旋回都包括礁核和礁坪,直到水体过浅,出现了潮坪-泻湖相沉积,生物礁停止发育。从长兴阶底部到顶部依次识别出7个生物群落,包括Cyclocyclicus群落、Amplysiphonella群落、PeronidellaAmplysiphonella群落和Peronidella-Sollasia群落、Colaniella群落、Pseudovermiporella-Gymnocodium群落和介形虫-微小腹足-微生物群落。羊鼓洞海绵礁为长兴期局限台地内点礁体,从下到上依次发育粪球粒-骨针粒泥-泥粒灰岩、棘屑颗粒-泥粒灰岩、串管海绵障积岩、藻-有孔虫泥粒-粒泥灰岩和微生物岩。相对应的沉积微相包括潮下较深水缓坡、礁基、礁核、礁间浅滩-滩间泻湖和潮坪-泻湖相。长兴期生物群落从下到上共识别出7个,Cyclocyclicus群落、Peronidella-Intrasporeocoelia群落、Peronidella-Sollasia群落、Uvanella群落、Gymnocodium-Pseudovermiporella群落、腹足-Gymnocodium群落和介形虫-微小腹足-微生物群落。因此,在礁生态系统演变与环境变迁方面,盘龙洞台缘礁发育前期为较深水的地貌高地,发育Cyclocyclicus群落,弱固着能力的海绵开始生长并繁盛。其后,群体的Amplysiphonella大量生长,在较深水环境下形成了第一个礁相群落。随着生物礁向浅水区发育,出现了以小个体优势生物Peronidella、Colospongia和Sollasia为主的第二和第叁礁相群落。这些海绵在粘结生物的包覆下能够形成坚硬的骨架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波浪和潮汐等作用,形成生物礁系统的主体。随着海水的进一步变浅,生物礁无法继续生长,在其上部形成以Gymnocodium-Pseudovermiporella群落组成的潮坪-泻湖相沉积。而在贵州紫云芹菜园、石头寨和谈陆寨及广西隆林祥播等地,长兴期台缘礁之上则以蒸发潮坪相沉积为主。长兴期台地内点礁与台缘礁相比,两者的非礁相群落演化基本一致,但礁相群落中小个体的单体海绵Peronidella、Colospongia和Sollasia容易被多个小房室堆聚的Uvanella取代,说明Uvanella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更强,礁岩以障积岩和粘结岩为主,灰泥含量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落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安宁,滕广青,徐汉青,韩尚轩.知识群落演化与知识传递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

[2].田雪松,王玥.川东北地区二迭纪长兴期不同类型海绵礁的沉积学特征和礁群落演化[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穆剑楠,吴朕君,李顺义.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与微生物群落演化研究[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8

[4].钟福昌,向荣.底栖有孔虫群落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全新世海洋环境演化的响应[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王钊.基于对外服务流的长叁角城市群落结构演化及其空间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康迪.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群落演化特征及稳定性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7].岳秀,刘竹寒,于广平,吉世明,唐嘉丽.SBAF单级自养脱氮快速启动、稳定运行及微生物群落演化[J].环境科学.2017

[8].张国鹏.基于群落系统发育探讨高山植物的花部特征演化[D].云南师范大学.2017

[9].张怀志,武友德.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群落共生演化与均衡[J].生态经济.2016

[10].滕广青,贺德方,彭洁,常志远,姜博.基于网络演化的领域知识群落生长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

论文知识图

群落演化与礁体生长过程信息生态群落螺旋上升式演化图扁平村生物礁生物群落的演化造礁群落演化示意图11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纲类GAC1、GAC2、GAC3系统的细菌群落...

标签:;  ;  ;  ;  ;  ;  ;  

群落演化论文_安宁,滕广青,徐汉青,韩尚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