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灌区论文_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西灌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灌区,河西,春小麦,玉米,绿洲,莱菔,复种。

河西灌区论文文献综述

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1](2019)在《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玉米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在底施磷酸二铵450.0 kg/hm2、尿素300.0 kg/hm2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分别随滴灌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96.0 kg/hm2的处理可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该处理折合产量最高,为16 173.30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增产38.09%,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1.23%;产值和净产值也均为最高,分别为27 495、14 745元/hm2,分别较对照不施肥增加7 585、3 835元/hm2,分别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 777、1 796元/hm2。(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郭莹,王勇,杨芳萍,刘忠元[2](2019)在《49个春小麦品种在甘肃河西灌区的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丰富甘肃省春小麦品质育种的基因库,2018年从澳大利亚、国内宁夏及内蒙古等地搜集引进春小麦材料49份,在武威黄羊镇设置了引种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鉴定评价的结果表明,有1份材料未拔节,其余48份材料均正常成熟,抽穗期为5月26日至6月12日。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育小穗数的变异系数(38.75%)最大,可育小穗数变异系数(9.36%)最小;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2.02)最大,株高(1.79 cm)最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依据田间表现和农艺性状筛选出了产量高、长势好,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武春10号、陇春30号、巴09-520、甘春20号。(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冯守疆,赵欣楠,杨君林,张旭临[3](2019)在《河西冷凉灌区谷子施肥现状调查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农户抽样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河西走廊灌区谷子种植区施肥现状。结果表明,调查区复合肥使用比例极高,N平均施用量248.2 kg/hm2,P2O5平均施用量186.5 kg/hm2,K2O平均施用量为128.0 kg/hm2,较为合理,且大部分种植户采用基肥+追肥的施肥方式。不足之处在于有机肥的比例较低,基本无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刘云龙,张久东,张卫建[4](2019)在《河西灌区小麦复种绿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绿肥既是培肥改土的好肥料,又是农区发展养畜业的好饲草。豆科作物常被作为绿肥引入作物轮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起到土壤培肥,改良土壤的作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也是典型的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种植区。该地区麦类作物收获到入冬前有2-3个月的空闲期,用这个空闲期可以发展一季短期绿肥作物,既能很好地利用光热水资源,提高经济效应,还能起到轮作倒茬、培育耕地等作用,同时还是良好的饲料来源;【材料与方法】本文以河西绿洲灌区主要栽培作物小麦麦后复种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为主体,结合绿肥作物压青与根茬肥田2种土壤培肥措施,通过2009年至今的长期定位试验,探究小麦复种绿肥作物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效应及其对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复种毛叶苕子压青处理能显着提高小麦产量,较单作小麦增产27%左右;同时小麦复种毛叶苕子压青处理能显着降低0-45 cm的土壤紧实度,降低0-40 cm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及土壤孔隙度,具有更好的土壤物理机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复种绿肥作物压青的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同时能有效改良土壤物理结构,为当地种植模式及绿肥作物生产提供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丁德芳,柴宗文,徐喜俊,庄志扬,袁政祥[5](2019)在《河西灌区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品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适合河西灌区的机械粒收玉米品种,于2014、2015和2017年在凉州区和肃州区开展了6组适合机械粒收品种的筛选试验,共获得了72个品种122个品次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适宜机械粒收的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以籽粒含水率与单产2个因素按双向平均作图法进行分析,获得籽粒含水率低于平均值、单产高于平均值的品种(次)33个,占比27.0%;其中在2个点次以上表现出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有7个,包括迪卡517、登海618、先玉335、迪卡519、农华101、农华106和联创808;进一步以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2个因素按双向平均作图法分析,筛选出破碎率低于平均值且籽粒含水率低于平均值的品种(次)有11个,包括破碎率低于5%的德单1002、中种8号、迪卡519和迪卡517(肃州区);破碎率在5%~8%之间的迪卡517(凉州区)、登海618、真金318、真金308、丹8201、M753和正德305。综合评价,推荐籽粒含水率低、耐破碎性能好和单产水平高的迪卡517、迪卡519和登海618为河西灌区适宜机械粒收品种。(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银科,李菁菁,周兰萍,刘光武,张进虎[6](2019)在《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通过春小麦田间试验,设置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4种保护性耕作处理,以传统耕作为对照,分析了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田间输沙量、风蚀深度、风蚀物粒径组成、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0~30 cm高度输沙量能敏感地反映不同耕作措施之间输沙量的差异。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处理0~30cm高度输沙量分别减少17.4%~46.7%、21.7%~45.2%、24.7%~48.2%和10.7%~42.4%。风蚀深度传统耕作为1.22~1.44 mm, 4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均为0 mm。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处理风蚀物粒径组成无显着变化,但<0.063 mm细粒占比有减小趋势。立茬处理20 cm高度风速显着降低24.1%~39.5%,其他保护性耕作措施风速降低不显着。综上所述,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土壤风蚀,立茬处理是相对较优的保护性耕作措施,适宜该地区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9期)

王进,李星成,程红玉,张梓品[7](2019)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莱菔子高产优质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成熟干燥的种子叫莱菔子,其植物根常用作蔬菜,种子是芽苗菜、食用油和临床常用中药原料。文章从选地、整地、施肥、选用良种、种子处理、种子包衣、覆膜播种、田间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籽粒干燥等技术环节详细介绍了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莱菔子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旨在为莱菔子产业化原料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06期)

李吉军,师伟杰,张南冰[8](2019)在《河西灌区春玉米“一穴多株”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张掖市甘州区对春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模式与常规栽培方法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模式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利于大面积推广高密度玉米品种、培肥地力、省工省时、保护环境、机械化程度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06期)

薛亮,马忠明,杜少平,吕晓东,唐文雪[9](2019)在《河西灌区甜瓜垄作沟灌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产量、品质及节水指标、栽培技术、施肥、灌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清除残膜等方面规范了河西灌区甜瓜垄作沟灌高效栽培技术。(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柳娜,张雪婷,杨长刚,王世红,杨文雄[10](2019)在《河西走廊灌区节水抗旱春小麦品种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适宜河西绿洲灌区节水灌溉条件下种植的春小麦品种,对19个当地主栽品种在萌芽期、幼苗期的抗旱性以及成株期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了系统测定和分析,并比较了相关节水抗旱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以萌芽期和幼苗期的抗旱性来评价,陇春30号和甘春24号的节水抗旱性较为突出;以充分灌溉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来评价,二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又较高;以节水灌溉条件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来评价,则以陇春30号最高。因此,陇春30号是能同时实现节水抗旱与高产的春小麦品种,适宜在甘肃河西灌区节水条件下大面积推广。(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1期)

河西灌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丰富甘肃省春小麦品质育种的基因库,2018年从澳大利亚、国内宁夏及内蒙古等地搜集引进春小麦材料49份,在武威黄羊镇设置了引种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鉴定评价的结果表明,有1份材料未拔节,其余48份材料均正常成熟,抽穗期为5月26日至6月12日。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育小穗数的变异系数(38.75%)最大,可育小穗数变异系数(9.36%)最小;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2.02)最大,株高(1.79 cm)最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依据田间表现和农艺性状筛选出了产量高、长势好,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武春10号、陇春30号、巴09-520、甘春20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西灌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9

[2].郭莹,王勇,杨芳萍,刘忠元.49个春小麦品种在甘肃河西灌区的表现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19

[3].冯守疆,赵欣楠,杨君林,张旭临.河西冷凉灌区谷子施肥现状调查及评价[J].甘肃农业科技.2019

[4].刘云龙,张久东,张卫建.河西灌区小麦复种绿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丁德芳,柴宗文,徐喜俊,庄志扬,袁政祥.河西灌区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品种筛选[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6].李银科,李菁菁,周兰萍,刘光武,张进虎.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7].王进,李星成,程红玉,张梓品.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莱菔子高产优质生产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8].李吉军,师伟杰,张南冰.河西灌区春玉米“一穴多株”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9].薛亮,马忠明,杜少平,吕晓东,唐文雪.河西灌区甜瓜垄作沟灌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9

[10].柳娜,张雪婷,杨长刚,王世红,杨文雄.河西走廊灌区节水抗旱春小麦品种筛选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

论文知识图

1991年青铜峡河西灌区引、退水...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水资源评价...河西灌区持续林业测度指标体系5 叁大区、十大渠-图11 清代宁夏灌区示意图河西灌区年退水量实测值与模拟值...1 小麦垄作沟灌技术示意图

标签:;  ;  ;  ;  ;  ;  ;  

河西灌区论文_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