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剂论文_宋本莉,张翔,边会珍,殷俊,姜正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毒治疗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型肝炎,抗病毒,病毒,艾滋病,毒药,基因,免疫。

抗病毒治疗剂论文文献综述

宋本莉,张翔,边会珍,殷俊,姜正清[1](2019)在《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计2 723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为1.9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2.49/100人年。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10.83/100人年、13.8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死亡风险是年龄≥40岁(HR=2.30,95%CI:1.53~3.48)、男性(HR=1.94,95%CI:1.14~3.30)、ART前一年内结核感染(HR=1.92,95%CI:1.01~3.65)、ART前叁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HR=2.44,95%CI:1.50~3.99)、ART前乙肝感染(HR=2.50,95%CI:1.32~4.7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ul(HR=1.79,95%CI:1.12~2.8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脱失风险是年龄≥40岁(HR=1.53,95%CI:1.07~2.18)、男性(HR=5.60,95%CI:2.60~12.08)、静脉吸毒(HR=2.18,95%CI:1.46~3.27)、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为EFV+3TC+TDF(HR=2.57,95%CI:1.32~5.01)。结论西昌市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着,但在开始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工作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要减少静脉吸毒人群刑满释放后的脱失,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陈欢欢,刘鹏涛,阮玉华[2](2019)在《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与“治疗即预防”进展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多年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自2003年始,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的调整和取得成效:随着治疗标准、用药方案和治疗点管理模式等的调整以及艾滋病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变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不断提高,患者的死亡率显着降低,预期寿命不断提高,HIV耐药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即预防"是减少HIV新发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公共卫生层面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HIV的传播。同时指出,随着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降低,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脱失比例升高,病毒抑制率较理论值偏低等,这些是制约我国"治疗即预防"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张艳[3](2019)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肝损伤的中医药治疗及护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肝损伤的中医药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某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肝损伤患者120例,均进行中医药治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干预前DBIL、TSB、AST、ALT水平比较,干预后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效果显着,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王艳巧,陈传杰[4](2019)在《瞬时弹性扫描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肝脏纤维化的评价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扫描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肝脏纤维化的评价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于治疗3个月、6个月,分别应用瞬时弹性扫描技术、肝组织活检技术分析患者肝脏纤维化水平,设定肝脏弹性值、肝脏纤维化半定量计分值两个直接指标,另对比检查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瞬时弹性扫描技术和肝组织活检技术,在治疗3个月、6个月均能准确获取患者肝脏纤维化水平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瞬时弹性扫描时间较短,患者满意度高,与肝组织活检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瞬时弹性扫描能够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肝脏纤维化的评价,且无创、对患者损伤小。(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汤恋花,龙滨,陈琳,庄凤云[5](2019)在《不同孕期HIV感染孕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孕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指导HIV感染孕妇孕期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46例HIV感染孕妇,根据接受抗病毒治疗孕期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孕晚期)和研究组(273例,孕早期、孕中期)。两组均采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及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中早产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10%、1.8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1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或孕中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有利于保障婴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4期)

林景美,陈秋霞,朱道谋,林秋玉,黄小慧[6](2019)在《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阻断母婴传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阻断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将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晚期HBV感染24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研究组每日口服一次替比夫定600 mg,每月一次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至分娩后停药,对照组每月一次肌注HBIG 200 IU,所有孕妇治疗前均接受HBV两对半及HBV DNA检测,所有新生儿出生后马上取静脉血行乙肝病毒两对半检查及乙肝病毒DNA定量。对新生儿的畸形、窒息、早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记录。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BV DNA研究组平均下降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BV DNA阳性58例,宫内感染4例,占6.90%;阴性62例,宫内感染0例。对照组HBV DNA阳性59例,宫内感染18例,占30.51%;阴性61例,宫内感染0例。HBV阳性患者中,研究组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的畸形率、窒息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出生体质量、身长、阿氏评分(Apgar评分)及胎龄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且抗病毒治疗药物替比夫定的安全性高,不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石菡,李艳芳,袁媛,贾志华,纪风兵[7](2019)在《HLA-DP基因多态性与HCV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HLA-DP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HCV汉族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48周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 IFNα)+利巴韦林(RBV)联合治疗,并于停药后接受为期24周的随访。记录其年龄、体质量、HCV-RNA基线水平等一般资料,并采用Taqman-MGB荧光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HLA-DP基因rs3077、rs2395309位点的分型。根据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组(SVR)和未持续病毒学应答组(N-SVR),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HCV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HCV-RNA基线水平以及基因多态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rs3077位点CC、CT、TT型频率分别为40.6%、35.8%、23.6%,rs2395309位点GG、GA、AA型频率分别为50.0%、39.6%、10.4%,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SVR组患者80例,N-SVR组患者26例;SVR组患者的年龄、rs3077位点CT、TT型以及rs2395309位点GA、AA型比例均显着低于N-SVR组,rs3077位点CC型以及rs2395309位点GG型比例均显着高于N-SVR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HCV-RNA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HCV-RNA基线水平,rs3077位点CC型、rs2395309位点GG型与其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不显着相关(P>0.05),而年龄、rs3077位点CT和TT型、rs2395309位点GA和AA型与其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显着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1.135、1.766、1.283、1.218、1.103,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1.017,1.267)、(1.007,3.100)、(1.038,1.585)、(1.011,1.467)、(1.038,1.172),P<0.05]。结论:年龄以及HLA-DP基因rs3077、rs2395309位点多态性与HCV汉族患者PEG IFNα+RBV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相关,其中低龄患者可能获得较高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率,而T、A突变等位基因携带者则可能获得更低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22期)

赵连荣,窦晓光[8](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尤其是核苷(酸)类似物(NAs)需长期应用。但患者依从性难以保证,依从性差是导致病毒学突破的原因之一。陶军秀等[1]随访结果显示,在开始用药前3个月患者依从性为97.1%,自费后用药依从性下降至84.5%,继续用药随访至54个月患者用药依从性仅为60.3%。即使不考虑经济因素,应用免费药物患者1.0年的依从性为98.4%,完全依从者只有32.0%,(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2期)

陈雨凯,卢明芹[9](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过程中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是非常突出且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NAs耐药不仅加速了患者的病情进展,更有可能大大提高了继发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的风险,进而增加了后续治疗的难度和医疗成本。采用有效的耐药预防和管理措施有助于改善CHB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就目前关于CHB患者长期抗(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2期)

马彩华,吕玮[10](2019)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监测与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病死率,使HIV感染者可获得长期存活。服药依从性是实现病毒抑制、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依从性的测量方法可分为间接和直接测量两种。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个体水平因素、药物治疗方案因素、人际关系问题和结构性问题4大类。可提高依从性的方法有:短消息提醒、指导治疗及制定计划、实时依从性监测和应用长效抗病毒药物制剂等。虽然已有较多相关依从性的研究,获得可推广的行之有效的依从性监测及提高手段仍存在较大挑战。(本文来源于《协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抗病毒治疗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多年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自2003年始,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的调整和取得成效:随着治疗标准、用药方案和治疗点管理模式等的调整以及艾滋病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变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不断提高,患者的死亡率显着降低,预期寿命不断提高,HIV耐药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即预防"是减少HIV新发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公共卫生层面早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HIV的传播。同时指出,随着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降低,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脱失比例升高,病毒抑制率较理论值偏低等,这些是制约我国"治疗即预防"效果的关键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毒治疗剂论文参考文献

[1].宋本莉,张翔,边会珍,殷俊,姜正清.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2019

[2].陈欢欢,刘鹏涛,阮玉华.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策略与“治疗即预防”进展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2019

[3].张艳.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肝损伤的中医药治疗及护理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4].王艳巧,陈传杰.瞬时弹性扫描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肝脏纤维化的评价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5].汤恋花,龙滨,陈琳,庄凤云.不同孕期HIV感染孕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6].林景美,陈秋霞,朱道谋,林秋玉,黄小慧.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阻断母婴传播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7].石菡,李艳芳,袁媛,贾志华,纪风兵.HLA-DP基因多态性与HCV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9

[8].赵连荣,窦晓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标准[J].现代医药卫生.2019

[9].陈雨凯,卢明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9

[10].马彩华,吕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监测与管理[J].协和医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药品专利附表 2006年公开的中国药品发明专...

标签:;  ;  ;  ;  ;  ;  ;  

抗病毒治疗剂论文_宋本莉,张翔,边会珍,殷俊,姜正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