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束装配的工装装置,该工装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的工作面上彼此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一端部的第一装配定位件或第一检具,该第二连接结构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二端部的第二装配定位件或第二检具。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线束装配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用于线束装配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装装置包括:基板(10),该基板(10)的工作面上彼此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该第一连接结构(101)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一端部的第一装配定位件或第一检具,该第二连接结构(102)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二端部的第二装配定位件或第二检具。
设计方案
1.用于线束装配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装装置包括:
基板(10),该基板(10)的工作面上彼此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该第一连接结构(101)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一端部的第一装配定位件或第一检具,该第二连接结构(102)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二端部的第二装配定位件或第二检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为板状件,该板状件的工作面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之间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定位所述线束的延伸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为矩形板状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沿所述矩形板状件的对角线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板(11),该第一限位板(11)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并向上延伸;
第二限位板(12),该第二限位板(12)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并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限位板(11)和第二限位板(12)彼此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1)和第二限位板(12)沿所述矩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均为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螺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分别为第一定位柱(21)和第二定位柱(22),该第一定位柱(21)和第二定位柱(22)可拆卸地突出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分别为第一检具插头(31)和第二检具插头(32),该第一检具插头(31)和第二检具插头(32)分别包括插入部(A)和连接部(B),该插入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中,所述连接部(B)用于连接所述线束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束装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线束装配的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气设备中,大都涉及线束电缆的装配连接,例如在电动车辆领域,在对动力电池进行连接时,需要对电路线束的接头进行装配。
例如,传统上对线束的接头进行铆压装配时,需要对其线束两端的接头进行铆压。并且,在铆压完成后,还需要对其相对位置关系等参数进行检测,以确认是否合格。
然而,传统工艺中,铆压时对线束及其接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都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准确性略显不足。而且,在检测时需要另外的检测装置来进行检测,从而导致工艺过程相对复杂,并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线束装配工艺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线束装配的工装装置,以实现线束装配的准确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线束装配的工装装置,该工装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的工作面上彼此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一端部的第一装配定位件或第一检具,该第二连接结构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二端部的第二装配定位件或第二检具。
优选地,所述基板为板状件,该板状件的工作面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之间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定位所述线束的延伸部分。
优选地,所述基板为矩形板状件,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沿所述矩形板状件的对角线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该第一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并向上延伸;第二限位板,该第二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彼此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沿所述矩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均为连接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为螺旋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分别为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该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可拆卸地突出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分别为第一检具插头和第二检具插头,该第一检具插头和第二检具插头分别包括插入部和连接部,该插入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线束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利用该工装装置既能够设置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从而实现对线束的准确装配(如铆压);同时利用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实现对成品的线束的检测,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和图2为根据本申请优先实施方式的工装装置的基板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利用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工装装置进行线束装配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工装装置的检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线束装配的工装装置,该工装装置包括:
基板10,该基板10的工作面上彼此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该第一连接结构101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一端部的第一装配定位件或第一检具,该第二连接结构102用于可拆卸地连接针对所述线束第二端部的第二装配定位件或第二检具。
基板10作为该工装装置的基础件,可以具有合适的结构形状,优选如图所示为矩形板状,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具有如圆盘板状件等。基板10可以由合适的材料制成,如各种合适的金属材料,优选如铝合金材料制成。
基板10的工作面(即图1中所示的上表面)设置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根据不同的工况,该两个连接结构可以用于分别连接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以满足线束两端装配接头的需要(例如,通过铆压工艺)。该两个连接结构也可以用于分别连接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以对成品的线束进行检测。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利用该工装装置既能够设置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从而实现对线束的准确装配(如铆压);同时利用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实现对成品的线束的检测,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如上所述,基板10优选为板状件,如矩形板状件。优选情况下,该板状件的工作面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之间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定位所述线束的延伸部分。
无论是在对线束进行接头的装配时,还是对线束成品进行检测时,作为线束主体的延伸部分优选处于受限的状态下,以便于进行装配或检测。为此,在如图1和图2所示,在优选情况下,在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对线束的延伸部分进行限制和\/或定位。
如图所示,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沿所述作为基板的矩形板状件的对角线方向分布,以适应于两端装配有接头的线束的整体延伸路径(如S型线束)。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针对不同延伸路径的线束,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以具有其他的相对位置关系
该限位结构可以具有合适的结构形式,例如在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11,该第一限位板11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并向上延伸;第二限位板12,该第二限位板12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板11和第二限位板12彼此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因此,在第一限位板11和第二限位板12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以容纳并限制线束的延伸部分。第一限位板11和第二限位板12的材料以及几何参数(如突出于工作面的高度和沿工作面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所应用的工况而加以选择设计。
优选情况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板11和第二限位板12沿所述矩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与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位置相配合,以实现对如S型线束的装配和检测。
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设置夹具或者卡扣位。但优选地,如图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均为连接孔,进一步优选为螺纹孔,以便于对上述装配定位件和检具的可拆洗的安装连接。优先情况下,实现免工具的快速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进行线束两端的接头的装配时,将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分别为第一定位柱21和第二定位柱22,该第一定位柱21和第二定位柱22可拆卸地突出设置于所述工作面上。所述装配定位件为定位柱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接结构可以设计为连接孔,因此将定位柱插入相应的连接孔中即可;或者在定位柱上设置有螺纹,从而旋入作为连接结构的连接孔中。
上述定位柱突出于工作面的高度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而选择。对于定位柱的材料,优选选择铝合金材料。因此,一方面能够减轻装配定位件的整体重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对线束接头(例如由铜制成)的划伤。
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上述装配定位件也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定位凸台等,以适用于需要相对较大定位表面的情形中。
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进行线束两端完成接头装配(如铆合、注塑)后,将上述装配定位件从基板上拆卸下来,而是更换上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利用该工装装置实现对成品线束的检测功能。
如图4所示,第一检具和第二检具分别为第一检具插头31和第二检具插头32,该第一检具插头和第二检具插头分别包括插入部A和连接部B,该插入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01和第二连接结构102中,所述连接部B用于连接所述线束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插入部A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于对应的连接结构,如直接插入连接孔中、旋入螺旋孔中或与作为连接结构的夹具连接。连接部B用于连接线束相应的端部(已经装配有接头)。优选情况下,如上所述,依然可以利用上述限位结构对线束的主体延伸部分进行限位,以便于利用上述检具对线束进行检测。
以上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下面对利用上述工装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首先准备上述基板10。在该基板10上设置第一装配定位件和第二装配定位件,以准备用于线束两端的接头装配工艺步骤。
在进行装配时,上述工装装置与装配设备(如铆压设备)配合使用。首先将如S型高压线线束的正极铜材质接头与线束主体延伸部分进行铆压,然后将S型高压线线束的负极铜材质接头套在线束主体延伸部分的另一端,将该线束产品放入铆压设备内准备铆压负极铜材质接头。然后,将上述工装装置的第一定位柱21插入S型高压线线束的正极铜材质接头内,第二定位柱22插入S型高压线线束的负极铜材质接头内。在该状态下,由于负极接头处于自由状态,通过工装装置的第二定位柱22进行轴向尺寸及两端接头角度一致性的控制后,再进行负极铜材质接头与高压线束主体部分之间的铆压。在该铆压过程中,由于利用上述工装装置,能够使线束接头具有准确的尺寸和相对位置关系(如上述相对角度),从而在装配时获得较高的准确性,也能够提高装配过程的生产效率。
在经过接头的装配后(优选情况下,还可对线束进行注塑处理),初步获得线束的成品,此时将上述定位柱取下,而更换上检具,从而完成装配定位件与检具的切换,对线束成品进行检测,从而以较高的效率对线束进行检测。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966.9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87905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H01R 43/00
专利分类号:H01R43/00;H01R43/048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时骏北街1号院4栋(科技创新功能区)
发明人:王克坚;吕海亮
第一发明人:王克坚
当前权利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翔;徐永浩
代理机构:1139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