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饰条论文和设计-谢甲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形饰条,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本方案中,由于车架与保险杠之间缺乏较多支撑关系,则一旦保险杠受到较大正向挤压,保险杠很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本方案一种U形饰条,包括饰条本体,饰条本体设有相对设置的前侧和背侧,饰条本体的背侧固定有多个卡扣,饰条本体的背侧固定有若干个抵接件,抵接件包括连接筋、固定在连接筋上的顶杆、固定在顶杆上的抵接条,顶杆一端抵接于车架,抵接条的一侧与饰条本体的前侧齐平或凸出于饰条本体的前侧。通过顶杆和抵接条的抵接作用,使保险杠与车架建立更多支撑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保险杠的正向抗挤压能力,以降低保险杠变形或断裂的概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U形饰条,包括饰条本体(1),饰条本体(1)设有相对设置的前侧(11)和背侧(12),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多个卡扣(13),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若干个抵接件(2),且若干个抵接件(2)沿饰条本体(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抵接件(2)包括连接筋(21)、固定在连接筋(21)上的顶杆(22)、固定在顶杆(22)上的抵接条(23),顶杆(22)一端抵接于车架,抵接条(23)的一侧与饰条本体(1)的前侧(11)齐平或凸出于饰条本体(1)的前侧(11)。

设计方案

1.一种U形饰条,包括饰条本体(1),饰条本体(1)设有相对设置的前侧(11)和背侧(12),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多个卡扣(13),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若干个抵接件(2),且若干个抵接件(2)沿饰条本体(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抵接件(2)包括连接筋(21)、固定在连接筋(21)上的顶杆(22)、固定在顶杆(22)上的抵接条(23),顶杆(22)一端抵接于车架,抵接条(23)的一侧与饰条本体(1)的前侧(11)齐平或凸出于饰条本体(1)的前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若干个加强件(3),若干个加强件(3)沿饰条本体(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加强件(3)包括L形弯折片(31)、填充筋(32),L形弯折片(31)两端均固定在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填充筋(32)固定于L形弯折片(31)与饰条本体(1)的背侧(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形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弯折片(31)远离饰条本体(1)一侧固定有定位柱(4),定位柱(4)端部开有定位孔(41),且定位孔(41)与定位柱(4)同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条本体(1)的两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连杆(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U形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杆(6)与饰条本体(1)之间围成有进气环,且进气环内支撑有多根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加强连杆(6)和饰条本体(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U形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杆(6)一侧凹陷有第一省料槽(61),且第一省料槽(61)沿加强连杆(6)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杆(7)一侧凹陷有第二省料槽(71),且第二省料槽(71)沿支撑杆(7)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条(23)上固定有用于增大抵接条(23)与保险杠接触面积的抵接盘(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条本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支承挂钩(1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形饰条。

背景技术

位于轿车前部的进气格栅是轿车的脸面,因此它的造型设计越来越受到各厂家的重视。进气格栅在汽车运行时可以引导空气进入页子板下,对发动机和其他发热部件起到冷却作用,同时,高速行进过程中,进气格栅前方可形成一堵气墙,可用于弹开行进路上的石子、飞虫等物。

而进气格栅的周围通常安装有全包围或者下半包围的饰条,针对于下半包围的饰条,多为U形饰条见图1,现有的U形饰条是通过多组卡扣13与汽车头部的车架相连接,而U形饰条下方会设有保险杠,保险杠也固定于车架。

现有的结构中,虽然保险杠能稳定安装于车架上,但是,由于保险杠与车架之间通常留有较大空隙,且通常没有足够的支撑,导致一旦保险杠正向受到较大挤压,则保险杠很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形饰条,可提高保险杠的抗挤压能力,以降低保险杠变形或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U形饰条,包括饰条本体,饰条本体设有相对设置的前侧和背侧,饰条本体的背侧固定有多个卡扣,所述饰条本体的背侧固定有若干个抵接件,且若干个抵接件沿饰条本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抵接件包括连接筋、固定在连接筋上的顶杆、固定在顶杆上的抵接条,顶杆一端抵接于车架,抵接条的一侧与饰条本体的前侧齐平或凸出于饰条本体的前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先将饰条本体安装到车架上,使顶杆一端正好抵接到车架一侧,并在最后完成卡扣的卡接。之后可再进行保险杠的安装工作,并使抵接条的外侧与保险杠的内侧相抵接。正是因为抵接件在车架与保险杠之间建立了支撑关系,可大大提高保险杠的正向抗挤压能力,并降低保险杠变形或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饰条本体的背侧固定有若干个加强件,若干个加强件沿饰条本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加强件包括L形弯折片、填充筋,L形弯折片两端均固定在饰条本体的背侧,填充筋固定于L形弯折片与饰条本体的背侧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弯折片可与饰条本体的背侧形成三角状的空间,填充筋固定于L形弯折片与饰条本体的背侧之间的这个三角状空间内,并用于配合L形弯折片加强饰条本体沿宽度方向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弯折片远离饰条本体一侧固定有定位柱,定位柱端部开有定位孔,且定位孔与定位柱同轴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饰条本体在进行安装时,定位孔可对应于车架上的凸起部件,车架上的凸起部件可穿进定位孔中,从而起到限制饰条本体沿定位孔径向偏移的作用,以提高饰条本体安装在车架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饰条本体的两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连杆用于提高整个饰条本体的强度,尤其是在饰条本体的搬运过程中,可降低饰条本体发生变形、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连杆与饰条本体之间围成有进气环,且进气环内支撑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加强连杆和饰条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用于稳定加强连杆与饰条本体的这个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连杆一侧凹陷有第一省料槽,且第一省料槽沿加强连杆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杆一侧凹陷有第二省料槽,且第二省料槽沿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省料槽和第二省料槽均用于节省材料,其中优选的,第一省料槽和第二省料槽可分别开于加强连杆的背侧和支撑杆的背侧,则加强连杆和支撑杆仍具有较好的抵抗施加于加强连杆和支撑杆的正向挤压力,简而言之就是,加强连杆和支撑杆的正向抗压强度不会因第一省料槽和第二省料槽的开设而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条上固定有用于增大抵接条与保险杠接触面积的抵接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盘用于增大抵接条与保险杠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抵接条与保险杠的接触面因挤压而损坏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饰条本体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支承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挂钩在饰条本体的安装过程中,用于挂在车架上,并在受力阶段,提供多一个受力连接点,从而可提高饰条本体与车架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因为抵接件在车架与保险杠之间建立了支撑关系,可大大提高保险杠的正向抗挤压能力,以降低保险杠变形或断裂的概率;而且抵接盘可用于增大抵接条与保险杠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抵接条与保险杠的接触面因挤压而损坏的概率;

2.本方案中,L形弯折片可与饰条本体的背侧形成三角状的空间,填充筋固定于L形弯折片与饰条本体的背侧之间的这个三角状空间内,并用于配合L形弯折片加强饰条本体沿宽度方向的强度;

3.本方案中,加强连杆用于提高整个饰条本体的强度,而支撑杆可用于稳定加强连杆与饰条本体的这个结构;

4.本方案中,第一省料槽和第二省料槽均用于节省材料,其中优选的,第一省料槽和第二省料槽可分别开于加强连杆的背侧和支撑杆的背侧,则加强连杆和支撑杆仍具有较好的抵抗施加于加强连杆和支撑杆的正向挤压力,简而言之就是,加强连杆和支撑杆的正向抗压强度不会因第一省料槽和第二省料槽的开设而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U饰条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背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饰条本体与L形弯折片的连接关系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饰条本体;11、前侧;12、背侧;13、卡扣;14、支承挂钩;2、抵接件;21、连接筋;22、顶杆;23、抵接条;24、抵接盘;3、加强件;31、L形弯折片;32、填充筋;4、定位柱;41、定位孔;5、凸起部件;6、加强连杆;61、第一省料槽;7、支撑杆;71、第二省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U形饰条,包括饰条本体1,饰条本体1设有相对设置的前侧11和背侧12,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两组卡扣13,两组卡扣13分别位于饰条本体1的两端,每组卡扣13设有两个,卡扣13可用于卡接到车架上,从而实现饰条本体1与车架的连接。

参考图3和图4,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五个抵接件2,且五个抵接件2沿饰条本体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三个抵接件2位于饰条本体1的中部;抵接件2包括:一端焊接于饰条本体1的背侧12的连接筋21、固定在连接筋21另一端的顶杆22、固定在顶杆22上的抵接条23;当该U形饰条安装至车架上之后,顶杆22的中轴线平行于汽车前进方向,顶杆22远离饰条本体1的一端可用于抵接到车架上;抵接条23固定于顶杆22靠近饰条本体1的一端,抵接条23的一侧齐平或凸出于饰条本体1的前侧11,抵接条23的这一侧可用于抵接到保险杠的内侧。通过顶杆22和抵接条23的抵接作用,使保险杠与车架建立更多支撑联系,从而大大提高保险杠的正向抗挤压能力,以降低保险杠变形或断裂的概率。

其中,每个抵接条23上均固定有抵接盘24,抵接盘24用于增大抵接条23与保险杠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抵接条23与保险杠的接触面因挤压而损坏的概率。

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固定有八个加强件3,八个加强件3沿饰条本体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抵接件2之间均设置有两个加强件3;加强件3包括L形弯折片31、填充筋32,L形弯折片31的两端均固定在饰条本体1的背侧12,从而与饰条本体1的背侧12形成三角状的空间,填充筋32固定于L形弯折片31与饰条本体1的背侧12之间的这个三角状空间内(见图5),并用于配合L形弯折片31加强饰条本体1沿宽度方向的强度。

L形弯折片31远离饰条本体1一侧固定有定位柱4,定位柱4端部开有定位孔41,且定位孔41与定位柱4同轴线设置。当饰条本体1在进行安装时,定位孔41可对应于车架上的凸起部件5(见图5),车架上的凸起部件5可穿进定位孔41中,从而起到限制饰条本体1沿定位孔41径向偏移的作用,以提高饰条本体1安装在车架上的稳定性。

参考图2,饰条本体1的两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根加强连杆6,加强连杆6用于提高整个饰条本体1的强度,尤其是在饰条本体1的搬运过程中,可降低饰条本体1发生变形、断裂的概率。加强连杆6与饰条本体1之间围成有一个进气环,进气环处可安装格栅肋条等部件(图中未示出),且进气环内支撑有三根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加强连杆6和饰条本体1,支撑杆7用于稳定加强连杆6与饰条本体1的这个结构。

参考图6,加强连杆6的背侧12凹陷有第一省料槽61,且第一省料槽61沿加强连杆6长度方向设置(见图3);支撑杆7的背侧12凹陷有第二省料槽71,且第二省料槽71沿支撑杆7长度方向设置(见图3)。第一省料槽61和第二省料槽71均用于节省材料,且由于第一省料槽61和第二省料槽71分别开于加强连杆6的背侧12和支撑杆7的背侧12,则加强连杆6和支撑杆7仍具有较好的抵抗施加于加强连杆6和支撑杆7的正向挤压力,简而言之就是,加强连杆6和支撑杆7的正向抗压强度不会因第一省料槽61和第二省料槽71的开设而大大降低。

参考图2,饰条本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支承挂钩14,支承挂钩14在饰条本体1的安装过程中,用于挂在车架上,并在受力阶段,提供多一个受力连接点,从而可提高饰条本体1与车架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可先将饰条本体1安装到车架上,使顶杆22一端正好抵接到车架一侧,使定位孔41与车架上的凸起部件5相配合,并在最后完成卡扣13的卡接。之后可再进行保险杠的安装工作,并使抵接条23的外侧与保险杠的内侧相抵接。

正是因为抵接件2在车架与保险杠之间建立的支撑关系,可大大提高保险杠的正向抗挤压能力,并降低保险杠变形或断裂的概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U形饰条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07272.6

申请日:2019-07-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274519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B60R 13/04

专利分类号:B60R13/04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宁波四维尔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四维尔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匡堰镇樟树村

发明人:谢甲阳;黄益军;罗杰

第一发明人:谢甲阳

当前权利人:宁波四维尔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U形饰条论文和设计-谢甲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