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包括使用通水混凝土或透水砖铺设而成的透水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地面层底面设有用透水混凝土浇筑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底面设有原土壤层,所述透水地面层开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开口处盖设有集水井盖,所述集水井侧壁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高度低于透水混凝土层底面高度,所述排水管远离集水井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内开设有若干个引水渠,所述引水渠连通于集水井,本实用新型具有其具有降低路面雨水积聚可能性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使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铺设而成的透水地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地面层(1)底面设有用透水混凝土浇筑的透水混凝土层(4),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底面设有原土壤层(16),所述透水地面层(1)开设有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开口处盖设有集水井盖(11),所述集水井(2)侧壁连通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高度低于透水混凝土层(4)底面高度,所述排水管(5)远离集水井(2)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6),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内开设有若干个引水渠(3),所述引水渠(3)连通于集水井(2)。
设计方案
1.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使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铺设而成的透水地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地面层(1)底面设有用透水混凝土浇筑的透水混凝土层(4),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底面设有原土壤层(16),所述透水地面层(1)开设有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开口处盖设有集水井盖(11),所述集水井(2)侧壁连通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高度低于透水混凝土层(4)底面高度,所述排水管(5)远离集水井(2)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6),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内开设有若干个引水渠(3),所述引水渠(3)连通于集水井(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侧面连通有预备排水管(7),所述预备排水管(7)的高度高于排水管(5)的高度,所述预备排水管(7)远离集水井(2)一端连通有储备箱(8),所述预备排水管(7)连通于储备箱(8)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侧面位于排水管(5)下端连通有平衡管(14),所述平衡管(14)远离集水井(2)一端连通于储备箱(8)下端,所述平衡管(14)上设有使得平衡管(14)内的水流仅能向着远离储备箱(8)方向流动的单向阀(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井(2)和储备箱(8)底部设有渗透管(9),所述渗透管上开设有渗水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渠(3)沿靠近集水井(2)至远离集水井(2)方向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盖(11)与透水地面层(1)处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盖(11)底面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7),所述抽水管(17)靠近集水井(2)底面,所述集水井盖(11)开设有连通于抽水管(17)的抽水通道(18),所述抽水通道(18)上盖设有密封盖(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盖(1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上侧壁上端设有把手(1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其中雨水排放系统是市政污水排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授权公告号CN201850628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06月0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城市雨水污水排放系统,包括雨水污水管道、检查井,管道与检查井连通有沉淀池。大雨天气时,雨水污水通过雨水污水管道进入沉淀池沉淀,将雨水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沉淀在沉淀池内,则最终雨水污水管不易堵塞。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我国南方大雨天气下,路面雨水流量非常大,现有的雨水排放系统主要通过每个检查井对应一个井口排水,使得检查井对于雨水的排放速度是非常有限的,当雨水总量大时雨水在路面上的雨水积聚速度大于这些井口通过雨水的速度时,路面雨水发生积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其具有降低路面雨水积聚可能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使用通水混凝土或透水砖铺设而成的透水地面层,所述透水地面层底面设有用透水混凝土浇筑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底面设有原土壤层,所述透水地面层开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开口处盖设有集水井盖,所述集水井侧壁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高度低于透水混凝土层底面高度,所述排水管远离集水井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内开设有若干个引水渠,所述引水渠连通于集水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通道并不只排放集水井的雨水,集水井将一部分雨水储存于集水井内部,将缓解排水通道排水的压力,防止路面积聚雨水。透水路面层可以将雨水快速的流至土壤中,且能存储一部分雨水,缓解排放通道排放压力,引水渠的设置,使得从透水路面透下的部分雨水能够通过引水渠被引流至集水内,降低路面积聚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侧面设有预备排水管,所述预备排水管的高度高于排水管的高度,所述预备排水管远离集水井一端连通有储备箱,所述预备排水管处于储备箱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量过大时,排水通道排水量小于降雨量时,集水井水位上升,通过预备排水管将雨水排至储备箱中,进一步防止雨水积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侧面位于排水管下端连通有平衡管,所述平衡管远离集水井一端连通于储备箱下端,所述平衡管上设有使得平衡管内的水流仅能向着远离储备箱方向流动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集水井雨水抽出,集水井水位低于储备箱水位时,储备箱内的雨水流向集水井,使储备箱内的雨水一起抽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集水井和储备箱底部设有渗透管,所述渗透管上开设有渗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透管将集水井与储备箱存储的雨水渗透至土壤中,减少集水井与储备箱的水量,为下一次降雨增加存储量,也可补充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渠沿靠近集水井至远离集水井方向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引水渠能将多余的雨水更快速的流至集水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盖与透水地面层处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集水井盖,观察集水井水量情况,得知之后将有大雨,若集水井内还有大量雨水,可通过人工干涉将其中雨水排出,为下一次降雨做准备,集水井盖的拆装方便,使得集水井盖的更换、维修、更加方便,也可使引水渠的维护方便。集水井盖与透水地面层同一水平面防止行人或者车辆经过因路面不平整而导致摔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盖底面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靠近集水井底面,所述集水井盖开设有连通于抽水管的抽水通道,所述抽水通道上盖设有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抽水装置固定连接于抽水通道内,通过人工干涉将雨水抽出,为下一次降雨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盖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上侧壁上端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使集水井盖更容易打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集水井将一部分雨水储存于集水井内部,将缓解排水通道排水的压力,防止路面积聚雨水。透水路面层可以将雨水快速的流至土壤中,且能存储一部分雨水,缓解排放通道排放压力;
2.集水井和储备箱底部设有渗透管,将雨水渗透至土壤中,可以补充地下水。
3.集水井盖的拆装方便,使得透水盖的更换、维修、可使得引水渠的维护方便,还可以人为干涉集水井和储备箱的水量,使得雨水井内的雨水不易积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渗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积水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水地面层;2、集水井;3、引水渠;4、透水混凝土层;5、排水管;6、排水通道;7、预备排水管;8、储备箱;9、渗透管;10、渗水孔;11、集水井盖;12、凹槽;13、把手;14、平衡管;15、单向阀;16、原土壤层;17、抽水管;18、抽水通道;19、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包括使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铺设而成的透水地面层1,开设于透水地面层1一侧的混凝土集水井2,透水地面层1底面设置有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透水混凝土层4,透水混凝土层4内开设有多个截面呈矩形的引水渠3,透水混凝土层4底面为原土壤层16。
引水渠3与集水井2相连通,引水渠3沿靠近集水井2至远离集水井2的方向向上倾斜,有一倾斜趋势,使引水渠3能将混凝土层4内多余的雨水更快速的流至集水井2内部。
集水井2外侧壁中部连通有排水管5,排水管5远离集水井2一端连通有排水通道6,排水通道6既能排放集水井2内的雨水,还可与市政污水管相连通等等,集水井2将一部分雨水储存于集水井2内部,将缓解排水通道6排水的压力,防止路面积聚雨水,集水井侧壁连通有预备排水管7,预备排水管7远离集水井2一端连通有混凝土储备箱8,预备排水管7的高度高于排水管5的高度,储备箱8处于透水混凝土层4的下方,储备箱8呈多面封闭,当雨量过大时,排水通道6来不及排放时,集水井2水位上升,通过预备排水管7将雨水排至储备箱8中,进一步防止雨水积聚。
集水井2侧壁底部连通有平衡管14,平衡管14远离集水井2一端连通于储备箱8的底部,平衡管14上固定连接有使平衡管14内的水仅能由储备箱8至集水井2的方向流动的单向阀15,当将集水井2内的雨水抽出时,集水井2水位低于储备箱8水位时,储备箱8内的雨水流向集水井2,使储备箱8内的雨水一起抽出。
集水井2与储备箱8底面均连通有渗透管9,渗透管9上均匀开设有细密的渗水孔10(见图2),渗透管9将集水井2与储备箱8存储的雨水渗透至土壤之中,减少集水井2与储备箱8的水量,为下一次降雨增加存储量,也可补充地下水。
集水井2上端口紧密铺设有透水混凝土集水井盖11,集水井盖11与透水地面层1同一水平面,集水井盖11与透水地面层1为嵌合连接,集水井盖11的拆装方便,使得集水井盖11的更换、维修、更加方便。集水井盖11底面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7,抽水管17远离集水井盖11一端靠近集水井2底面,集水井盖11开设有连通于抽水管17的圆柱形的螺纹抽水通道18,抽水通道18盖设有与抽水通道18相配合的圆柱形密封盖19,密封盖19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图中未标示)密封抽水通道18,通过打开集水井盖11,观察集水井2水位情况,预知之后将降大雨,且集水井2内还有大量雨水,将集水井盖11盖合,将外部的抽水装置螺纹连接于抽水通道18内,通过人工干涉将雨水抽出,为下一次降雨做准备。
图3所示,集水井盖11上表面开设有一不贯穿集水井盖11的半球形凹槽12,凹槽12侧壁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把手13,把手13中轴线通过凹槽12的中心,把手13上侧壁与集水井盖11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把手13的设计使集水井盖11更加容易打开。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雨水透过透水地面层1,有些直接进入土壤中,当雨量过大时,透水混凝土层4内的一部分雨水会通过引水渠3将雨水引进集水井2中,当集水井2中雨水上升排水管5处,通过排水管5流至排水通道6内排出,当降雨量大于排水通道6的排水量时,集水井2水量上升,通过预备排水管7将水排至储备箱8中;当非下雨天时,集水井2与储备箱8中底面的渗透管9可以将集水井2和储备箱8内存储的雨水渗透至土壤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集水井盖11观察集水井2中的雨水量,若雨水量过多,且预知之后将有降雨,可人为干涉,将集水井2中雨水抽出,当集水井2内的水位低于储备箱8的水位时,储备箱8内的雨水将通过平衡管14将雨水流至集水井2,将雨水抽空,为下一次降水做准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9026.0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60395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3F3/02
专利分类号:E03F3/02;E03F5/04
范畴分类:36B;
申请人:浙江诚辉建设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诚辉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发展大道1188号
发明人:姚忠强
第一发明人:姚忠强
当前权利人:浙江诚辉建设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