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注放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电压技术,流注放电,实验教学,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
流注放电论文文献综述
吴淑群,欧阳帆,张潮海[1](2019)在《流注放电的科研反哺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电压技术"课程中流注放电的教学难点,本文从科研反哺教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一种高重复性的新流注放电形式-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并采用ICCD相机拍摄它的高速传播过程,实现了流注放电教学直观化和定量化。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丰富、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考核与反馈等教学环节落实流注放电的科研反哺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该课程其他知识点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夏德智,贺恒鑫,陈杉杉,殷禹,李鹏[2](2019)在《雷电先导下行过程特高压直流线路电晕向流注放电转化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研究雷暴过程中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后续流注放电起始的影响,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2阶有限体积方法和Kaptzov假设,建立雷暴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开展动态电场下水平导线电晕放电电流的实测与仿真对比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分析典型±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暴过程中导地线电晕电流时域波形和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得出下行先导趋近过程会显着增加导、地线表面附近约0.5m范围内正离子密度,并使导、地线电晕电流最大值较雷云电场作用时增加6~7个数量级。随着地线表面附近正离子密度增加,电场最大值从地线表面向导线附近空间移动,而导致后续流注产生。所作研究工作可为后续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学斌,鲁旭臣,李斌,郑格玲,李鑫涛[3](2019)在《SF_6/N_2流注放电仿真及协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反映气体放电过程中粒子运动特性的二维流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和通量校正传输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了50%SF_6+50%N_2在均匀电场下的放电规律,模拟了流注发展过程中粒子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对均匀电场的影响。搭建气体放电实验平台,测量平板电极下绝缘间隙5 mm时SF_6/N_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将SF_6/N_2击穿电压的实测值与折算值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混合比、气体压强对SF_6/N_2协同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注向阳极运动,放电间隙内的电子数密度不断增大;在放电初始阶段,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影响很小,随着电荷数量不断增加,空间电场产生明显畸变现象。SF_6/N_2混合气体击穿电压的实验测量值大于折算值,且SF_6含量越高,实测值和折算值越接近。可以看出,SF_6/N_2的协同效应在含有少量SF_6时较明显,而当SF_6含量较高时,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03期)
程祥瑞[4](2019)在《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下绝缘油流注放电模式及其对油间隙击穿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物绝缘油作为高压电气设备主要液体绝缘介质已在电力系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对环境保护以及防火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酯类液体电介质开始应用到电力设备绝缘当中。目前,以FR3为代表的酯类绝缘油以其具有的生物降解性好、燃点高、无毒等优点,被视为传统矿物绝缘油的可能替代品之一。新型绝缘油的绝缘性能研究对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内外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电力设备在承受长时间工作电压的同时,还承受各种短时间的冲击电压作用,因此了解绝缘液体在短时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能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了两种绝缘油(矿物绝缘油KI 25X和植物绝缘油FR3)在正极性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不同流注模式发展特性及其对绝缘油击穿特性的影响,同时将破坏性效应模型应用到绝缘油击穿预测,作为绝缘性能的评估工具。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搭建了用于绝缘油中流注发展速度和击穿特性观测的冲击电压试验平台,考虑到正极性雷电冲击电压下,绝缘油具有更低的击穿电压和加速电压,试验中选用正极性雷电冲击作为试验电压波形。同时本试验主要考核绝缘油自身材料特性,故试验电极选用针-板电极进行。试验平台利用电容分压器记录放电过程中绝缘油间隙所承受的电压波形,利用光电倍增管(PMT)记录放电发展过程中流注的光信号,利用高速相机拍摄流注发展过程中的形状。(2)对比研究了矿物绝缘油KI 25X和植物绝缘油FR3击穿过程中流注发展和击穿特性。首先,获得了矿物绝缘油KI 25X和植物绝缘油FR3的10mm、30mm和48mm针板间隙伏秒特性。然后,根据间隙距离和击穿时间的关系,对间隙击穿过程中流注平均发展速度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不同击穿电压下的快慢流注发展模式对应的加速电压,通过二参数-威布尔分布获得两种绝缘油在不同间隙距离下的击穿概率分布规律和50%击穿电压;最后,从50%冲击击穿电压和加速电压两方面对比分析得到矿物绝缘油KI 25X和植物绝缘油FR3中流注发展和击穿特性的差异。(3)尝试利用破坏性效应模型开展了绝缘油间隙击穿特性以及放电时延预测研究。通过对试验得到的击穿试验数据的处理计算,获得了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针板绝缘油间隙DE模型方程DE((),_0,,);根据DE模型方程预测了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针板绝缘油间隙的击穿时间,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预测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3-01)
王纯洁,王黎明,梅红伟,李旭,关志成[5](2019)在《叁电极结构流注放电试验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注的产生和传播是空气间隙击穿过程中最为重要、物理过程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为深入研究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过程,搭建了叁电极结构流注放电试验平台(均匀场和非均匀场)。并基于均匀场下的叁电极结构流注发生装置,通过调整电极结构来改变外加电场,提出了一种不均匀场下的叁电极结构流注发生装置。通过在针电极上施加方波脉冲触发产生正流注在外加电场中传播,利用光电倍增管和高速摄影仪同步进行流注放电过程的光学检测。在此试验平台上初步开展了叁电极结构中流注放电的试验研究,并获得了流注的稳定传播电压、传播速度、传播路径等特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套叁电极结构流注放电试验平台效果良好,叁电极结构中外电场对流注传播特性有明显的影响:流注传播速度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在不均匀场下,流注的发展路径较均匀场中更为扩散,分叉数目更多。基于此试验平台展可开展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王成江,涂鸣麟,方洋洋,沈书林,李亚莎[6](2019)在《初始种子电子团对短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注放电过程中初始种子电子团的形成数量及位置具有随机性,为揭示初始种子电子团对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建立流体动力学-化学反应混合模型,数值仿真大气压下棒-板间隙为5 mm的流注放电过程。模型包括电子、正负离子连续性方程、电子平均能量方程和电场的泊松方程以及23种粒子间化学反应。分别在模型中对密度峰值和分布位置预设置3个不同数值,研究初始种子电子团密度峰值和分布位置对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种子电子团密度峰值的增加只会加速流注的形成,不会影响流注的时空变化规律;而分布位置的改变会影响流注的时空发展特性,初始位置与棒电极的距离越远,形成的流注到达板电极的时间愈短。(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9年01期)
赵玉顺,张桦,崔宇豪,陈维江,傅中[7](2018)在《直流升压条件下频率选择超材料流注放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选择超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雷达罩材料,但其雷电屏蔽失效率较高,制约了这种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本文制备两种典型结构频率选择超材料,基于雷击放电过程中目标物附近的电场变化,设计直流升压条件下的超材料流注放电试验方法,从放电形貌、击穿电压和电荷沉积叁个方面,对比研究两种超材料的放电特性,分析两种超材料的电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谐振环型超材料的击穿电压最高,细丝状放电较暗且密集,靠近接地位置的细丝状放电较多;耶路撒冷型超材料的击穿电压最低,细丝状放电较亮且稀疏。进一步分析发现,细丝状放电导致带电粒子积累到蒙皮表面形成表面电荷,表面电荷密度达上百μC/m2,在蒙皮内部产生与外加电场同向的电场,数值达几十kV/cm,显着提高了蒙皮内部电场强度,蒙皮在外加电场和表面电荷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击穿。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为超材料的雷电防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李晗蔚,孙安邦,张幸,姚聪伟,常正实[8](2018)在《针-板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起始过程的叁维PIC/MCC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注放电作为自然界中闪电传播的预电离机制、高压输变线路间长空间间隙放电的重要初始阶段,在工业领域存在诸多潜在应用,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流注放电具有典型的多尺度、非线性的放电特征,实验观测中多呈现出分叉等不规则结构.为了研究其微观结构特性和行为特征,本文采用叁维粒子仿真模型(PIC/MCC),着重研究了流注从针型正电极的起始和发展过程.模型采用了可变自适应网格、可变粒子权重以及并行计算等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叁维粒子仿真的计算时间.通过调节针型电极上的施加电压幅值、改变气体组分及调整电极形状尺寸等,研究了放电参数变化对流注放电的分叉结构、半径等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升高,流注的半径及分叉数目增加;对比不同气体组分(纯氧以及不同比例氮氧混合气体),发现其对流注的分叉数目影响较为显着;针型电极结构直接影响了流注的起始时间和形貌.(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杨亚奇,李卫国[9](2018)在《低气压直流电压下流注放电特性与极性效应的反转》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低气压直流电压下流注放电特性与极性效应反转现象,利用低气压放电实验平台对0.1~10 kPa气压范围内50~200 mm棒-板间隙进行正、负极性直流放电实验研究,得到不同间隙和电压形式下的击穿电压U与气压p的关系曲线,并对流注放电通道外部特征以及低气压直流电压下极性效应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0.1~10 kPa气压范围内,正、负极性直流电压下流注外形变化显着。正极性直流电压下正流注伸长程度随气压升高逐渐增加;负极性直流电压下间隙击穿由正、负流注共同完成,且随气压升高正、负流注伸长程度逐渐增加。负极性直流电压下50 mm和100 mm间隙阳极板电极表面自组织电离过程引发正流注是造成极性效应反转的原因,而150 mm和200 mm间隙阳极板电极自组织电离过程同时引发的多个正流注是造成极性效应反转的原因。研究结果为探讨空间环境低气压放电特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13期)
孙安邦,李晗蔚,许鹏,张冠军[10](2017)在《流注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输运系数计算的蒙特卡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流体或者粒子-流体混合数值仿真是研究流注放电基本物理机制的常用手段,而精确的电子输运系数是保证其仿真正确性的必要前提.鉴于现有电子输运系数求解工具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开发了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求解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输运系数的仿真工具,测试表明其准确性和精确度均较高.研究了氮氧气体混合比及大气压下叁体碰撞吸附对电子输运系数的影响.氮气中流注放电仿真表明,流体仿真中采用本模型改进后的电子输运系数可显着改善流注通道内部的等离子体参数分布.(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19期)
流注放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定量研究雷暴过程中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后续流注放电起始的影响,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2阶有限体积方法和Kaptzov假设,建立雷暴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开展动态电场下水平导线电晕放电电流的实测与仿真对比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分析典型±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暴过程中导地线电晕电流时域波形和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得出下行先导趋近过程会显着增加导、地线表面附近约0.5m范围内正离子密度,并使导、地线电晕电流最大值较雷云电场作用时增加6~7个数量级。随着地线表面附近正离子密度增加,电场最大值从地线表面向导线附近空间移动,而导致后续流注产生。所作研究工作可为后续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注放电论文参考文献
[1].吴淑群,欧阳帆,张潮海.流注放电的科研反哺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
[2].夏德智,贺恒鑫,陈杉杉,殷禹,李鹏.雷电先导下行过程特高压直流线路电晕向流注放电转化的仿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3].李学斌,鲁旭臣,李斌,郑格玲,李鑫涛.SF_6/N_2流注放电仿真及协同效应研究[J].中国电力.2019
[4].程祥瑞.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下绝缘油流注放电模式及其对油间隙击穿特性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9
[5].王纯洁,王黎明,梅红伟,李旭,关志成.叁电极结构流注放电试验平台[J].高电压技术.2019
[6].王成江,涂鸣麟,方洋洋,沈书林,李亚莎.初始种子电子团对短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行为的影响[J].绝缘材料.2019
[7].赵玉顺,张桦,崔宇豪,陈维江,傅中.直流升压条件下频率选择超材料流注放电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8
[8].李晗蔚,孙安邦,张幸,姚聪伟,常正实.针-板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起始过程的叁维PIC/MCC仿真研究[J].物理学报.2018
[9].杨亚奇,李卫国.低气压直流电压下流注放电特性与极性效应的反转[J].电工技术学报.2018
[10].孙安邦,李晗蔚,许鹏,张冠军.流注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输运系数计算的蒙特卡罗模型[J].物理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