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焰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官能团,煤焦油,浮选,煤油,活性炭,动力学,可选。
长焰煤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长焰煤》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无黏结性和焦结性,主要用作燃料。经低温干馏可制作半焦、煤气、焦油,造气后可制合成氨等。长焰煤是《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对煤化度最低的烟煤的称谓。它的挥发分特别高,燃烧时火焰长,因此而得名。长焰煤是非炼焦煤,主要作为动力和化工用煤。个别焦化厂在炼焦配合煤中,有时配用少量低灰低硫的长焰煤,以降低焦炭的灰分和硫分,但配入量不宜多,否则会使焦炭机械强度明显变坏。由于长焰煤较难粉碎,配入前应单独进行粉碎。(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10期)
王碧清,李军,张喜军[2](2019)在《陕北张家峁矿井长焰煤的可选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陕北张家峁矿井长焰煤进行了筛分和浮沉试验分析,绘制了可选性曲线,并利用δ±0.1含量法对原煤进行了可选性分析研究,得到了块原煤(300~13 mm)和末原煤(13~0.5 mm)在理论分选密度分别为1.3、1.4 g/cm~3和大于1.5 g/cm~3时的可选性等级。这些研究结果为该矿区煤炭的加工利用、洗选工艺设计和煤炭产品的智能化定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郝成亮,郭金玉,初茉,杨彦博,王灵双[3](2019)在《基于响应面法的长焰煤浮选工艺模型及因子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絮团浮选方法对神东长焰煤进行物理化学脱灰制备超净煤。基于Box 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主要考察煤油用量(A)、仲辛醇用量(B)和机械搅拌速度(C)对精煤灰分和精煤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精煤灰分影响的显着性顺序为:C>B>A,AB>AC>BC;对精煤产率影响的显着性顺序为:B>A>C,AC>BC>AB。最佳浮选工艺条件为煤油用量1. 55 m L、仲辛醇用量335μL和机械搅拌速度3 690 r/min,此时精煤灰分1. 72%、产率45. 03%。(本文来源于《矿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开玲,钱坤,史英祥[4](2019)在《长焰煤浮选高效捕收剂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朔中选煤厂已建成的长焰煤浮选补套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长焰煤表面性质、分析捕收剂红外光谱,结合具体的煤泥浮选试验,对照实际应用,分析适合长焰煤浮选的捕收剂内在结构,为长焰煤浮选选择高效捕收剂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9期)
赵璐涵,何选明,李昊,范贵平[5](2019)在《改质长焰煤与松木共热解协同效应及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了改质新疆淖毛湖改质长焰煤和松木,在不同配比下采用自制的热解干馏装置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共热解实验,同时采用热重分析分别研究了单独及不同掺混比例的改质长焰煤与松木的热解行为,并利用Coats-Redfern模型和Satava-Sestak模型两种热分析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木的最优掺混比为20%,此条件下焦油产率为19.6%,比煤样单独热解高54.94%,比理论加权值高出5.21%;在10℃/min的升温速率下将改质长焰煤与松木以1∶1质量比混合进行热重分析,发现在300℃~430℃温度段两者存在协同效应;Coats-Redfern模型和Satava-Sestak模型分析结果都表明,改质长焰煤和松木共热解时活化能与指前因子之间存在补偿效应,Satava-Sestak模型拟合度更优。(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5期)
查春梅,马飞龙,张少雄,成丽[6](2019)在《长焰煤基柱状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焰煤为原料,采用预氧化-活化工艺制备低阶长焰煤基活性炭,并通过测试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表征活性炭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活性炭的结构进行观察,重点研究了活化时间及活化温度对长焰煤基活性炭吸附性能及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预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长焰煤成型难题,在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2 h下所制备的长焰煤基活性炭达到最佳吸附性能,吸附脱硫的最佳吸附时间为5 h,最佳吸附温度为200℃。(本文来源于《炭素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朱建国,戴广龙,唐明云[7](2019)在《水分含量对长焰煤自热反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补连塔矿22煤层采空区煤自燃防治问题,采用程序升温装置对不同含水率煤样进行氧化分析,研究不同含水率煤样耗氧速率、CO和CO_2产生率及放热强度;并推导CO_2绝对生成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拟合求出煤样临界温度和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煤样耗氧速率、CO和CO_2产生率以及放热强度随含水率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耗氧速率由高至低的含水率为21.55%>29.50%>13.45%>37.56%>5.53%,CO、CO_2产生率和放热强度为21.55%>13.45%>29.50%>37.56%>5.53%;临界温度随含水率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由高至低为37.56%>29.50%>5.53%>13.45%>21.55%;水分在临界温度点后对表观活化能影响较为明显,随含水率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含水率21.55%煤样表观活化能最低。(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8期)
折媛,巨建涛,吴铿,安家良,刘文果[8](2019)在《长焰煤热解半焦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升温速率对长焰煤热解半焦气化反应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半焦在不同升温速率(5、10、20、30、40℃/min)条件下的气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Flunm-Wall-Ozawa(FWO)和Friedman等转化率法进行半焦气化动力学参数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的增大不利于半焦的气化,升温速率越快、气化反应温度越高,且气化后期气化速率峰会出现重迭; 2种等转化率法求得的半焦气活化能分别为145.91±32 kJ/mol和149.21±7 kJ/mol;采用等转化率方法研究半焦气化动力学可行。(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19年04期)
胡发亭,李军芳,毛学锋[9](2019)在《重质油与长焰煤共加氢反应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高温煤焦油、催化裂化油浆分别与新疆长焰煤进行共处理实验,考察了实验条件对共处理反应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共处理条件对原料油转化率、油产率、气产率和沥青质产率的影响规律,得到合适的实验条件为:催化剂质量分数1%,重质油与长焰煤质量比2∶1,反应温度450℃,氢初压10 MPa,反应时间120 min。对煤-油共处理产物进行蒸馏特性分析可知:高温煤焦油共处理产物主要集中在低于230℃馏分,收率为35.14%;催化裂化油浆共处理产物主要集中在170~370℃和370~500℃馏分。(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4期)
曲洋[10](2019)在《长焰煤热碎半焦的成型-干燥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阶煤热解后易碎裂及粉化,导致大量热碎半焦的生成,其运输半径短、易形成扬尘并伴有自燃,热碎焦难利用已成为制约热解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对热碎半焦进行成型充分利用热碎焦的天然梯级粒度分布,解决了产品输配难的问题,同时作为洁净煤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目前农村地区的散煤替代,是最经济有效的解决途径。以长焰煤热碎半焦为对象,定量研究了长焰煤热碎半焦的成型-干燥特性。选择水溶性黏结剂腐植酸钠和具有较好热态强度及稳定性的无机黏结剂膨润土作为复合黏结剂,通过成型压力机测试了不同黏结剂配方下的型煤冷压强度,采用鼓风干燥法明确了最优干燥制度,最后进行了50 kg成型中试验证。结果表明:腐植酸钠与膨润土复配的黏结剂成型效果优于单种配方,最佳成型配比为腐植酸钠6%、膨润土5%,相应的成型水分为28%、成型压力为20 MPa、粒度上限3 mm的煤粉中低于1 mm比例为65%;型煤采用3个温度区间的干燥制度,避免了干燥温度跃升过快造成的型煤内外变形速率大和裂纹多、机械强度降低等问题,最优干燥制度条件为:起始温度60℃下0. 5 h、过渡温度100℃下1 h、最终温度130℃下1. 5 h。采用最佳的成型和干燥条件进行中试验证,获得的热碎半焦型煤挥发分为10. 55%(≤12%),发热量为28. 97 MJ/kg(≥24 MJ/kg),硫分为0. 33%(≤0. 5%),冷压强度为459 N (≥400 N),灰分为11. 69%(≤25%),各项指标均优于GB34170—2017《商品煤质量民用型煤》和DB 11/097—2014《低硫煤及制品》,论证了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洁净煤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长焰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陕北张家峁矿井长焰煤进行了筛分和浮沉试验分析,绘制了可选性曲线,并利用δ±0.1含量法对原煤进行了可选性分析研究,得到了块原煤(300~13 mm)和末原煤(13~0.5 mm)在理论分选密度分别为1.3、1.4 g/cm~3和大于1.5 g/cm~3时的可选性等级。这些研究结果为该矿区煤炭的加工利用、洗选工艺设计和煤炭产品的智能化定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焰煤论文参考文献
[1]..长焰煤[J].能源与节能.2019
[2].王碧清,李军,张喜军.陕北张家峁矿井长焰煤的可选性研究[J].煤炭技术.2019
[3].郝成亮,郭金玉,初茉,杨彦博,王灵双.基于响应面法的长焰煤浮选工艺模型及因子作用分析[J].矿业科学学报.2019
[4].陈开玲,钱坤,史英祥.长焰煤浮选高效捕收剂选择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9
[5].赵璐涵,何选明,李昊,范贵平.改质长焰煤与松木共热解协同效应及动力学分析[J].煤炭转化.2019
[6].查春梅,马飞龙,张少雄,成丽.长焰煤基柱状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19
[7].朱建国,戴广龙,唐明云.水分含量对长焰煤自热反应的影响研究[J].煤矿安全.2019
[8].折媛,巨建涛,吴铿,安家良,刘文果.长焰煤热解半焦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冶金能源.2019
[9].胡发亭,李军芳,毛学锋.重质油与长焰煤共加氢反应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10].曲洋.长焰煤热碎半焦的成型-干燥特性研究[J].洁净煤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