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特质透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特质,文化,妈祖,左传,意蕴,广西,台湾。
文化特质透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沈庆利,叶枝梅[1](2015)在《灵动的中华神——妈祖信仰的中华文化特质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千年流传的妈祖信仰既体现着中华文化流动与乡土守望的统一,更折射出南方与北方、江湖与庙堂、地域边缘与皇朝中心等不同势力走向和谐共融的进程,见证了中华本土海洋文明的辉煌历史及中国、东南亚沿海城市的形成发展。作为代表中华文化特性的象征符号之一,妈祖信仰不仅有助于全球炎黄子孙的团结亲善,更可对当今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和中西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文化遗产》期刊2015年05期)
高腾凤[2](2014)在《文化特质与审美表达-“80后”写作的多维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80后”写作以代际被命名,以群体的姿态进军文坛,以“青春”的名义,举起“反叛”的大旗,建构自己的“童话世界”;在物化时代下选择与商业尽情的狂欢,标榜“娱乐至上”,接受市场的改造;用极致化的解构方式宣告与现代性的彻底决裂,打破“文以载道”的历史积淀,转而走向更深度的“浅薄”,“80后”写作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具有多重文化特质的文学迷宫,不仅如此,“80后”写作还用细腻婉约的笔触表达青春期的躁动,以“青春”和“陌生”为关键词,展现了青春的忧伤之美和艺术的陌生之美,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具有多重审美意蕴的文学世界,传达出他们对于青春和文学的独特理解。(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4-03-15)
徐旭[3](2012)在《从《左传》灾异现象透视春秋文化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左传》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华古籍中一部生动展现春秋时期的传统思维与文化模式的重要研究文献。春秋时期,具有神秘性原始思维方式的泛灵信仰与巫术传统,同具有人文性理性思维方式的人本理性与道德德行存在紧张的对立,形成了春秋时期独特的文化模式。笔者以《左传》中的灾异现象为切入点,试图揭示春秋时期的文化特质。(本文来源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赵琳[4](2010)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特质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是广西多个民族都共有的一个文化现象。在音乐中,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的价值观。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文章以广西民歌为例,探讨广西民间歌曲中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10年09期)
王晓琴[5](2010)在《从“痞子蔡”作品透视台湾大学生的中华文化特质与情怀——关于海峡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思考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痞子蔡",原名蔡智恒,昵称JHT,原为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研究员,现任台湾立德大学资源环境学系助理教授。他自1998年于BBS发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迅速窜红后,一发而不可收。处于(本文来源于《统一论坛》期刊2010年04期)
文化特质透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80后”写作以代际被命名,以群体的姿态进军文坛,以“青春”的名义,举起“反叛”的大旗,建构自己的“童话世界”;在物化时代下选择与商业尽情的狂欢,标榜“娱乐至上”,接受市场的改造;用极致化的解构方式宣告与现代性的彻底决裂,打破“文以载道”的历史积淀,转而走向更深度的“浅薄”,“80后”写作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具有多重文化特质的文学迷宫,不仅如此,“80后”写作还用细腻婉约的笔触表达青春期的躁动,以“青春”和“陌生”为关键词,展现了青春的忧伤之美和艺术的陌生之美,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具有多重审美意蕴的文学世界,传达出他们对于青春和文学的独特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特质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1].沈庆利,叶枝梅.灵动的中华神——妈祖信仰的中华文化特质透视[J].文化遗产.2015
[2].高腾凤.文化特质与审美表达-“80后”写作的多维透视[D].黑龙江大学.2014
[3].徐旭.从《左传》灾异现象透视春秋文化特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4].赵琳.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特质透视[J].学术论坛.2010
[5].王晓琴.从“痞子蔡”作品透视台湾大学生的中华文化特质与情怀——关于海峡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思考之一[J].统一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