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肾硬化论文_邹艳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血压性肾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肾动脉,狭窄,心脏病,支架。

高血压性肾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邹艳慧[1](2019)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治疗中曲美他嗪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对9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依据常规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单纯常规治疗与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例为26:19,均龄为(67.3±3.3)岁,平均病程为(2.2±0.5)年,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 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明显要高,两组间有统计学上学的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8.89%,组间数据无显着差异(P> 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取得较为确切的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9期)

王凯乐[2](2019)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及中医证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动态血压特征研究背景和目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随着超声,CT等检查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逐年提高,占高血压人群0.5%-5%,其中国内发病率约为1.93%。肾动脉狭窄的不断进展往往引起肾实质缺血,进而导致肾萎缩,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目前研究指出,肾动脉狭窄与经典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然而关于尿酸以及炎症等危险因素在对于肾动脉狭窄的影响目前尚未见到报道。动态血压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以及靶器官损害的评价等方面展现出了更明显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与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比较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征。从而为评价治疗的效果提供基础。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住院的经肾动脉超声发现肾动脉狭窄大于50%的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28例,通过采集这些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通过1:1的频数配比方法收集安贞医院门诊病人中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独立t检验,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对肾动脉狭窄以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甘油叁酯(1.9),总胆固醇(4.87),单核细胞百分比(6.17%),平均血小板体积(10.78),血小板分布宽度(13.04)以及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0.41)升高(p<0.05)。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甘油叁酯,总胆固醇,核细胞百分比,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肾动脉狭窄相关。将变量放入回归方程,其中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肾动脉狭窄呈正相关(β=0.385、0.512)。高密度脂蛋白与肾动脉狭窄呈负相关(β=-3.017)。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病人平均体重指数较大(25.7),降压药种类应用较多(1.9种),合并症较多。在用药种类增多的情况下,肾动脉狭窄组的24小时平均血压依然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8.3mmHgvs128.1mmHg),且肾动脉狭窄组平均心率(80.0次/分)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9次/分)有明显差异。且肾动脉狭窄组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低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92%vs14.52%),呈非勺型居多。结论:单核细胞百分比,高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是肾动脉狭窄的预测因子,可以为临床发现易感人群及预防肾动脉狭窄提供信息。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肾动脉狭窄患者的24H血压明显升高,且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下降,呈非勺型血压。第二部分: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目前已有研究指出,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血管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达标。进来有研究显示积极降压与他汀降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降低疾病风险进展。中医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防治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日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并有国内研究指出他汀联合中药降脂可以有效的保护内皮细胞,抑制肾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但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症状积分调查,探讨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证候特点。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住院的经肾动脉超声发现肾动脉狭窄大于50%的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28例,通过采集这些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临床症状积分,采用独立t检验,协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对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进行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128例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为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夜尿清长,失眠,水肿。最常见的虚损证为阴虚证,最常见的邪实证为湿热证。其中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中虚损证积分与邪实证积分之间呈正相关,提示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结论:肾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型特点是本虚标实,其中最常见的证型为阴虚证。邪实的特点是多湿多瘀,益气活血利湿法治疗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可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如梦,薛东章,王轶群,杨世泉,程晋成[3](2019)在《胱抑素C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作为观察组和7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对脑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脑出血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斑块组(57例)和无斑块组(58例),对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对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Cys C、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C反应蛋白水平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组年龄、高血脂病史比例、Cys C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ys C水平是脑出血病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早期监测血清Cys C水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斑块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民磊[4](2018)在《经皮腔内治疗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研究经皮腔内治疗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经皮腔内治疗,记录并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4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焦虑抑郁情绪存在显着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治疗满意度高达95.56%。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实施经皮腔内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的机体平衡,治疗效果较为显着,患者满意度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8年02期)

夏鹏,郎珈馨,文煜冰,施潇潇,王海云[5](2018)在《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损伤与原发高血压恶性肾硬化患者临床及长期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肾硬化(malignant nephrosclerosis,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肾小管周毛细血管(peritubular capillary,PTC)损伤情况及肾脏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经肾脏病理诊断的MN患者52例,获取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对肾活检标本进行CD34染色,对照组为良性肾硬化(benign nephrosclerosis,BN;17例)和肾小球轻微病变患者(glomerular minimal lesions,GML;19例),(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王雷钧[6](2017)在《浅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探究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118例老年冠心病伴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9例,对照组患者依据临床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0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综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电图及血压等一般体征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照组患者,并在心功能、血压、心率的控制方面取得了显着的缓解。结论采取曲美他嗪干预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有效保护心功能,在改善老年患者心肌缺血及血压控制方面效果突出,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29期)

郎珈馨[7](2017)在《M2型巨噬细胞在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肾硬化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高血压肾损害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原因,其中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MHT)肾脏病理表现为高血压恶性肾硬化(Malignant Hypertensive Nephrosclerosis,MHN)靶器官受累多,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目前文献中缺乏有肾脏病理诊断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存在争议,相关机制的研究较少。肾脏具有两套毛细血管网,分别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周毛细血管(Peritubular capillary,PTC)。在多种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患者中均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显着减少,并与肾功能、尿蛋白水平、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相关,目前在MHT患者中并无评价。血管内皮稳定性丧失是导致PTC损伤的重要途径,而血管内皮稳定性则依赖于血管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炎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周成纤维细胞和周细胞,可识别细胞损伤刺激,分泌趋化因子,募集单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有促炎作用,向M2方向转化可促进纤维化。目前巨噬细胞不同的表型和来源在恶性肾硬化患者血管微环境中是否发挥作用尚无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在以病理诊断为基础的较大样本恶性肾硬化队列中,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应用虚拟切片技术自动化病理定量评分,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肾小球和小管周微血管损伤对肾功能和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初步探讨局部微环境中PDGFRβ(+)细胞和巨噬细胞对血管微环境损伤可能的机制。研究目的1.回顾性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肾硬化(MH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2.观察MHN病例肾小球微血管和小管周毛细血管缺失的情况,分析其和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联性及其与局部微环境PDGFRβ阳性细胞的关系;3.初步观察MHN病例肾脏局部巨噬细胞分型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型、初步探讨其对血管微环境的可能作用。研究方法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10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原发性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病例,收集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大于6月),终点事件为长期透析(≥3个月)、肾移植或死亡。肾脏病理:肾小球、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半定量分析,应用虚拟切片方法分析肾小球密度、肾小球体积;对肾组织切片分别进行CD34、PDGFRp、TGFp免疫组化染色,PDGFRβ/CD34,PDGFRβ/CCL2免疫荧光共染,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关系;免疫荧光双染D68/CD86,CD68/TLR4,CD68/CD163,CD68/CD206,CD68/TGFβ 研究肾脏巨噬细胞分型和功能,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恶性肾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型比例。统计方法:连续变量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统计软件为SPSS 19.0软件(IBM,USA)。正态分布连续变量比较用t检验、方差;非正态分布连续变量应用秩和检验,构成比应用卡方分析;单因素相关分析正态分布变量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变量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临床与病理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或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HT发生和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肾硬化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100例MHN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7.3:1),平均年龄34.7±8.9岁,就诊时最高收缩压(SBP)225.2±26.4mmHg,最高舒张压(DBP)152.0±25.0mmH,血肌酐(Scr)465.3±333.9μmol/L,eGFR 22.13± 15.17 ml/min/1.73m2,24h 尿蛋白为1.64±1.22g/24h,贫血(48.5%)、高尿酸血症(73.5%)和高甘油叁脂血症(67%)突出,同时存在全身炎症反应活化,表现为血沉增快(65.2%)、CRP升高(42.1%)。病理半定量分析提示肾小球硬化(硬化指数:1.56±0.50)、肾小管萎缩(比例:62.8±19.1%)和肾间质纤维化(比例65.0±17.8%)重,并与肾功能和24h尿蛋白密切相关。肾小球密度与肾功能相关性好,非硬化肾小球密度与小球硬化指数负相关。炎症指标(ESR、淋巴细胞绝对值、血清补体C3和血IgM水平)与血肌酐及肾小管萎缩比例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肾小球硬化指数、小管萎缩比例、出院舒张压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度R=0.603)为肾功能(Scr)的独立预测因素;小管萎缩比例与24h尿蛋白量独立相关。患者入院后联合使用的多种降压药物,出院血压、血肌酐和24h尿蛋白较其入院显着降低(P<0.001),平均随访时间56.8±37.1月,第1年、3年、5年和10年的累积肾脏生存率分别为93%、80%、66%和27%,COX回归分析显示蛋白尿水平、肾活检时eGFR水平和小管萎缩比例是终末期生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原发MHN患者肾小球及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损伤与预后分析MHN组肾小球微血管比例和肾小管周毛细血管(PTC)比例均显着低于良性肾硬化组和轻微病变组,且与临床指标(血肌酐、24h尿蛋白和血红蛋白)和肾脏病理(肾小球硬化指数、小管萎缩比例、间质纤维化程度)相关性较好,二者减少均是独立于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和血压是否达标的影响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肾小球PDGFRβ表达下降,与肾小球CD34阳性面积比例正相关,小管间质PDGFRβ(周细胞表面标志)高于良性肾硬化与肾小球轻微病变,且与微血管分离。3.单核巨噬细胞参与MHT血管微环境损伤的初步观察MHN患者肾脏间质可观察到PDGFRβ(周细胞标志之一)与CCL2(巨噬细胞募集信号)阳性细胞,同时伴有M2a型(CD206/CD68共染阳性)为主的巨噬细胞浸润,部分巨噬细胞可表达TGFβ1。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到MHN患者外周血M2型单核细胞在经典型单核细胞(75.14 ±3.66%,39.26 ±6.50%,P=0.002)和中间型单核细胞中(80.84± 5.72%,31.51 ±7.89%,P=0.003)均高于正常对照。结论本研究条件下观察:1.MHN患者表现为严重肾功能损害伴代谢异常和炎症激活,出院舒张压、淋巴细胞计数、肾小球硬化指数和小管萎缩比例为肾功能的独立相关因素;24h尿蛋白与小管萎缩比例独立相关。蛋白尿、最高eGFR和小管萎缩比例是影响患者肾脏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2.MHN患者肾小球和小管间质均存在微血管损伤,并与肾功能显着相关,是独立于传统肾小管间质病变,预测肾脏结局的危险因素。肾小球PDGFRβ阳性细胞表达下降,与肾小球CD34阳性面积比例正相关,小管间质PDGFRβ表达高于良性肾硬化与肾小球轻微病变,且与微血管分离。3.MHN患者外周血经典型和中间型单核细胞中M2比例升高,肾脏间质PDGFRβ阳性细胞可分泌CCL2募集M2a型为主的巨噬细胞,后者可分泌TGFβ1调节血管微环境。(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6-01)

赵旭,李波,赵继先[8](2016)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伴高血压肾动脉支架植入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肾动脉狭窄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及西方国家均以肾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严重肾动脉狭窄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恶化,及时诊疗可避免病情进行性恶化,避免或延缓靶器官出现不可逆性损害。随着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推广普及,早期介入治疗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肾动脉狭窄患者血压控制率,甚至逆转靶器官结构及功能。1病例简介患者女,50岁,于2014年10月10日因"上腹部烧(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6年16期)

江瑛,麻玉秀,刘宏斌,朱兵,王亮[9](2015)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关系,为临床ARAS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例行肾动脉造影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平均年龄(64.09±7.81)岁,按造影结果分ARAS组(n=145)与非ARAS组(n=112),对其脉压及多项与ARAS高度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的相关分析显示:年龄、脉压、血肌酐水平、50岁以后出现的高血压与ARAS相关。四项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并与ARAS呈正相关,其中年龄、脉压与血肌酐是一连续变量。结论:脉压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新发危险因素,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ARAS发病的早期预测指标,也是ARAS治疗的又一药物治疗靶。(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王凯,蒋国民,田丰,李绍钦,贾中芝[10](2015)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行血管腔内成形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介入治疗前后的血压、应用降压药物种类、肾功能变化以及肾动脉支架通畅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共56支肾动脉均成功进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6、12个月收缩压[(144.76±11.39)mm Hg,(143.73±9.84)mm Hg vs(167.88±22.54)mm Hg,1 mm Hg=0.133kPa]、舒张压[(77.78±7.54)mm Hg,(76.52±8.47)mm Hg vs(109.74±9.97)mm Hg]明显降低(P<0.05)。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由术前(2.97±1.12)种减少为(1.75±0.34)种(P<0.05)。4例患者因出现肾动脉支架再狭窄再次行肾动脉成形术。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期疗效安全、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高血压性肾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部分: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动态血压特征研究背景和目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随着超声,CT等检查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逐年提高,占高血压人群0.5%-5%,其中国内发病率约为1.93%。肾动脉狭窄的不断进展往往引起肾实质缺血,进而导致肾萎缩,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目前研究指出,肾动脉狭窄与经典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然而关于尿酸以及炎症等危险因素在对于肾动脉狭窄的影响目前尚未见到报道。动态血压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以及靶器官损害的评价等方面展现出了更明显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与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比较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特征。从而为评价治疗的效果提供基础。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住院的经肾动脉超声发现肾动脉狭窄大于50%的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28例,通过采集这些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通过1:1的频数配比方法收集安贞医院门诊病人中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独立t检验,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对肾动脉狭窄以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甘油叁酯(1.9),总胆固醇(4.87),单核细胞百分比(6.17%),平均血小板体积(10.78),血小板分布宽度(13.04)以及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0.41)升高(p<0.05)。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甘油叁酯,总胆固醇,核细胞百分比,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肾动脉狭窄相关。将变量放入回归方程,其中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肾动脉狭窄呈正相关(β=0.385、0.512)。高密度脂蛋白与肾动脉狭窄呈负相关(β=-3.017)。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病人平均体重指数较大(25.7),降压药种类应用较多(1.9种),合并症较多。在用药种类增多的情况下,肾动脉狭窄组的24小时平均血压依然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8.3mmHgvs128.1mmHg),且肾动脉狭窄组平均心率(80.0次/分)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9次/分)有明显差异。且肾动脉狭窄组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低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92%vs14.52%),呈非勺型居多。结论:单核细胞百分比,高密度脂蛋白,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是肾动脉狭窄的预测因子,可以为临床发现易感人群及预防肾动脉狭窄提供信息。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肾动脉狭窄患者的24H血压明显升高,且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下降,呈非勺型血压。第二部分: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背景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目前已有研究指出,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血管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达标。进来有研究显示积极降压与他汀降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降低疾病风险进展。中医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防治方面有着潜在的优势,日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并有国内研究指出他汀联合中药降脂可以有效的保护内皮细胞,抑制肾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但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症状积分调查,探讨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证候特点。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是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住院的经肾动脉超声发现肾动脉狭窄大于50%的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28例,通过采集这些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临床症状积分,采用独立t检验,协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对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进行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128例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为倦怠乏力,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夜尿清长,失眠,水肿。最常见的虚损证为阴虚证,最常见的邪实证为湿热证。其中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中虚损证积分与邪实证积分之间呈正相关,提示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结论:肾动脉狭窄的中医证型特点是本虚标实,其中最常见的证型为阴虚证。邪实的特点是多湿多瘀,益气活血利湿法治疗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可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血压性肾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邹艳慧.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王凯乐.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及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张如梦,薛东章,王轶群,杨世泉,程晋成.胱抑素C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

[4].徐民磊.经皮腔内治疗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8

[5].夏鹏,郎珈馨,文煜冰,施潇潇,王海云.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损伤与原发高血压恶性肾硬化患者临床及长期预后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

[6].王雷钧.浅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

[7].郎珈馨.M2型巨噬细胞在原发性高血压恶性肾硬化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8].赵旭,李波,赵继先.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伴高血压肾动脉支架植入一例[J].海南医学.2016

[9].江瑛,麻玉秀,刘宏斌,朱兵,王亮.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关系[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5

[10].王凯,蒋国民,田丰,李绍钦,贾中芝.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

论文知识图

注:以上均为同一患者,前两幅为MIP,中...注:以上均为同一患者,前两幅为MIP,中...症状积分与尿酸的关系症状积分与iPTH的关系讨论小结:3 对照组及不同水平尿酸干预组细胞凋亡...

标签:;  ;  ;  ;  ;  ;  ;  

高血压性肾硬化论文_邹艳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