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论文_罗金海,于在平,李玮,梁文天

导读:本文包含了构造地质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质学,喜马拉雅,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青藏高原,山脉,地质学家。

构造地质学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孜孜以求 勇攀高峰——追记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大地构造、预测成矿,到地震预测,再到固热能,他的每项研究,念兹在兹的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至于功名利禄,并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潜心研究青藏高原大半辈子,因为李德威深信:"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藏高原的理论创新将引领正在孕育之中的地学革命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8期)

罗金海,于在平,李玮,梁文天[2](2019)在《改进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各专业课教学应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构造地质学"课程可以从叁个方面促进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增加流变学、新构造和不同构造环境下地质构造组合等方面的内容,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构造地质学的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广";适当拓展传统构造地质学的授课内容,提升学习者利用构造地质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在构造地质学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远";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使教材内容与线上资源相结合,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做到随时可学和"互动式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教育》期刊2019年02期)

陈石,贾梓瑄[3](2019)在《基于小班教学模式的《构造地质学》教学方法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不仅仅有传统教学的功能,还肩负着向社会和国家输出优秀人才的使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一直是我们当代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把高校式教学在中学式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地升级是我们所重点讨论的内容。本文对高校课堂改革方式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在《构造地质学》改革上已经实施的措施,最后提出对于小班教学在高校实施课堂改革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5期)

张雪冰[4](2019)在《矿产勘探中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主要二级学科之一,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专业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未来绿色找矿的践行者,具有生产、学习、科研叁者相结合的精神,具有地质理论研究、矿产勘查找矿的专业技能,并能够与相近专业的技术人员合作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2期)

李赛赛,刘战庆,康志强,石春燕[5](2019)在《OBE理念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学习产出"(OBE)理念的学习,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对目前《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基于对OBE工程教育模式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旨在提升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前地质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1期)

檀中鑫[6](2019)在《“构造地质学”应用型课程建设——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本校"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情况。从理论教学建设、实验教学建设、野外实践教学建设、考核体系建设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应用型建设,探索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于俊峰[7](2019)在《基于动机迁移理论的《构造地质学》教学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抽象化给学生带来的问题,本文基于动机迁移理论角度阐述了从基本理论分析、专业基础训练、强化知识关联、深化实践到综合迁移训练的有效途径,旨在深化专业课的教学思路。(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陈书平[8](2019)在《构造地质学中的“观察窗口”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地质学以研究地壳上地质构造为主,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构造规模变化大、构造形成时间长、构造形成环境复杂,因此确定一个"观察窗口"对理解构造特点及形成演化非常重要。该窗口既有空间意义,又有时间意义。文章以中小尺度构造为对象,从力、岩石物理性质、变形环境和时间4个方面,说明了观察窗口的具体含义,澄清了一些模糊概念,以期对本科生构造地质学教学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干思思[9](2019)在《构造地质学 揭示地球的成长轨迹——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张进江》一文中研究指出生而为人,"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将到何处去?"是人类无法回避并苦苦思索了上千年的问题。而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人类同时也在思考,地球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将来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能够给出答案的就是地质学,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科学,它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的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9年04期)

田立慧,王立娜,刘世明,张博,杨德智[10](2019)在《地质类专业构造地质学JiTT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适时教学"教学理念,以地质类专业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构造地质学JiTT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为构建体现网络和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实施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构造地质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各专业课教学应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构造地质学"课程可以从叁个方面促进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增加流变学、新构造和不同构造环境下地质构造组合等方面的内容,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构造地质学的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广";适当拓展传统构造地质学的授课内容,提升学习者利用构造地质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在构造地质学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远";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使教材内容与线上资源相结合,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做到随时可学和"互动式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造地质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孜孜以求勇攀高峰——追记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J].国土资源.2019

[2].罗金海,于在平,李玮,梁文天.改进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19

[3].陈石,贾梓瑄.基于小班教学模式的《构造地质学》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张雪冰.矿产勘探中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

[5].李赛赛,刘战庆,康志强,石春燕.OBE理念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

[6].檀中鑫.“构造地质学”应用型课程建设——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9

[7].于俊峰.基于动机迁移理论的《构造地质学》教学思路[J].内江科技.2019

[8].陈书平.构造地质学中的“观察窗口”及其意义[J].中国高新科技.2019

[9].干思思.构造地质学揭示地球的成长轨迹——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张进江[J].科学中国人.2019

[10].田立慧,王立娜,刘世明,张博,杨德智.地质类专业构造地质学JiTT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山西建筑.2019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曲流河叁角洲沉积特征勐野井钾盐矿区第11号地质剖面图(据...石炭系珍子山组砂岩样品主量元素的构...何绍勋世界构造地质学的百年演变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体系示意图

标签:;  ;  ;  ;  ;  ;  ;  

构造地质学论文_罗金海,于在平,李玮,梁文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