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刘明璐[2](2021)在《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推动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以及历史文化特色,对具有特色优势的资源进行有序开发,打造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促进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鼓励广大农村根据自身区域优势,积极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新疆于田县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优势,将玫瑰花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之一。本文研究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对于促进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力资本、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界定了玫瑰花以及玫瑰花产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再次,对于田县概况、玫瑰花产业发展现状、促进农民增收的现状以及玫瑰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主要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较好,对农民增收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广亟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完善以及信息与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2)受访者的个人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但家庭特征差异相对较小,且多重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的比重不同。(3)受访者受到多重因素的显着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玫瑰花种植规模、产业规模、政府支持、科学技术、知识溢出、市场经济以及生产组织方式与农民增收有显着影响。其中,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增收为负向影响,其他因素为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延长玫瑰花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要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引进相关产业技术;三是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引导作用;四是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要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赵瑞[3](2020)在《新型城镇化与农民收入 ——聚类分析及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核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尽管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新型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现状?新型城镇化和农民收入具有相似情况的地区有哪些?如何考察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以及有什么样的影响效应?针对不同类别地区应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了摸清我国农民收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现状,本文根据相关数据对目前农民收入规模进行了分析,同时使用Moran’s I指数分析了各省市的农民收入的空间聚集性。在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采用熵值法对目前我国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为了对新型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现状相似的地区进行聚类分析,本文使用了K-means聚类算法将我国30个省市分成了5类。为了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本文选取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率、经济城镇化率、就业城镇化率为自变量,选取农业经济水平、农村资本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率、财政支农力度为控制变量,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进行了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民收入从2009年到2018年增长了近2倍,增长速度最快的为我国西部地区。在空间上,农民收入具有空间相关性,具体表现为LL聚集和HH聚集。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发展质量最突出的前5名省市分别是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聚类结果表明第一类省市(A类)包括海南、吉林;第二类(B类)包括山西、陕西、新疆、四川、广西、黑龙江、青海、甘肃、贵州、云南;第三类(C类)包括河北、湖北、安徽、湖南、河南、辽宁、福建、内蒙古、宁夏、重庆、广东、江西;第四类(D类)包括江苏、山东、天津;第五类(E类)包括北京、浙江、上海。从新型城镇化质量来看,D类和E类省市最高,其次是C类,再次是B类,A类最低。从农民收入水平来看,E类省市最高,其次是D类,再次是A类和C类,B类最低。通过空间计量发现农业经济、农村资本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率对农民收入具有显着正向的直接效应,且农村资本投入对农民收入具有显着正向的间接效应;新型城镇化通过人口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经济的城镇化对农民收入产生显着正向的直接效应,且通过经济的城镇化产生显着负向的间接效应;新型城镇化主要还是从人口的城镇化来产生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效应。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不仅从全国范围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并针对不同类别的省市提出了适用的差异性对策建议。
韩颖[4](2020)在《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状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上保持高度的重视,并想一切办法来进行解决。而在农业、农村、农民中,最为核心的依然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生活的质量改善,对于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实现,还有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对农村经济得以发展,对农村居民的生活上有所改进。就要围绕其收入、收入结构研究,通过研究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提高其收入水平,最终实现优化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河南,这个既是我国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的省份,其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状况也是尤为重要的。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阐述,提出了研究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状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相关的文献收集与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研究的思路。其次,本文就收入结构中来源收入作为主要内容开展研究分析,将河南省近22年的收入情况与全国平均收入及周边多省份对比分析,看到其差距,找到其中的变化情况。然后尽可能的分析出对于河南省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找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给定优化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要做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做到优化农村居民资产结构,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其次,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加快农村产业建设,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完善劳动力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要建设农村经济体系,通过加大财政相关补贴、完善政府相关政策体制。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增加,带动河南省经济的发展。
何春虹[5](2020)在《广东省普宁市南径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为立国之本。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一直有增无减。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因素,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役的决胜要素。普宁市“十三五”时期的预期目标中也提到,农业现代化、农村宜居性、农民可支配收入等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现阶段,南径镇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镇,农民收入的现状主要为: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工业基础薄弱、转型困难,农业产业化进程速度较慢,离规模化农业形成还为时尚早,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且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养不高,要实现农民增收,仍面临着方方面面各色各样的许多困难。解决好了南径镇农民增收问题,才能全方位促进南径镇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才有利于南径镇整个辖区社会面平稳,才有助于普宁市完成“十三五”预期目标,才能真正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本文选取普宁市南径镇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述农民增收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第三部分为普宁市南径镇农民收入的现状,阐述镇概况、农业经济现状、农民收入情况等;第四部分为南径镇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阐述了党委、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自身等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为普宁市内促进农民增收较显着镇的相关经验与启示,选取了占陇镇、南溪镇、梅林镇三个镇,这三个镇通过发展工业、电子商务业、乡镇旅游业、蕉柑产业等,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带来较好的成效,通过分析三个镇的成功经验,找出可供南径镇借鉴的经验;第六部分为促进南径镇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从农业发展、教育、电子商务业发展、工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促进南径镇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本论文作出结论、指出不足、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林晓荣[6](2020)在《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村土地的规模化流转趋势日益明显。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在不同地区进行不同形式的土地流转改革取得不错成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盘活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增加了农民总收入。通过不断总结土地流转试点的经验,各地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土地流转运动。但是在流转过程中出现了流转速度的放缓、农业生产方式难以转变、农地流转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递减,以及政府对推动农地流转的阶段性特征等的现实问题,为了跳出农地流转“内卷化”陷阱,解决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适度规模”这一土地流转理论相应出现,政府要在现实条件下需要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的、开放的、辩证的分析才能找出最适合当地土地流转的规模。因此,中国这样一个小农农业根深蒂固的特殊农业大国,进行土地流转并不是通过流转数量来说明其流转成果,只有在提高土地流转质量和土地生产效率的适度规模下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盘活农村市场经济,促进农村资本流通才是农地流转的正确目的。并且,通过农地流转实现的规模效益并不只是体现在经济领域,而是一个联动的全方位的效益,其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为农民获得美好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公平的空间。中国要强,农业必强;中国要富,农民必富。农民的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腰包鼓不鼓是检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要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振兴乡村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财产性收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提高其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的视角,阐明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状况和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情况,深层次多角度地探寻了在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从宏观制度设计、微观市场基础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的有效形式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路径。文章探析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提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维护农民的土地产权;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市场运行机制,把农村的“死资源”转变成“活资本”;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活资本”流动,扩大农村生产;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更好的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激发农民流转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生产的适度规模化;优化农村基层教育制度,为农村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通过多手段全方位的各项对策等以期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李俊钦[7](2019)在《杭州市余杭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市余杭区(以下简称余杭)农村经济虽有了快速提升,但当前形势下也面领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稳固、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在新时期、新阶段,保障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是首要且是最关键的任务,也是实现余杭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梳理1985年来余杭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情况、四大类收入结构变动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等,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8个镇(街),15个村,开展1 19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数据材料。归纳当前余杭农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二是农村产业发展受限,农业经济活动致富带动效应不佳;三是财政性收入支持力度不足,收入来源过于单一化;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低收入群体增收难度较大。通过对余杭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总结与归纳,进一步去分析和阐述问题背后的原因。基于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余杭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因素与探究相关原因。第一,在农民工资性收入方面,农民文化程度、性别差异和就业服务等因素有着直接影响。第二,在农民经营收入方面,农民经营者能力、农业生产规模品牌附加值、市场信息获得是实质性影响因素。第三,在农民财产收入方面,农村土地和宅基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教育程度等方面是主要原因。第四,在农民转移收入方面,公共财政支付、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原因的分析与概括,有助于后续为余杭农民增收提供一系列建议。结合已有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原因阐述,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首先,需要提高农民自身就业素质、完善就业服务;其次,需要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二、三产经营发展;再次,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序推进土地和房屋产权确权和活权;最后,需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方面的努力,为余杭农民增收提供多样化的途径,创造更好的农业农村发展局面。
张世花[8](2019)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挑战,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业兼业化等问题,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形成价格优势,并且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链分工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增加。因此,摸清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强度以及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发展较成熟的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等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内部结构以及区域间的差异,并与OECD国家进行比较,探究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国外存在的差异,同时对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民收入的联系;其次,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最后,以全国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作为研究范围,分别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四大经济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2001-2016年全国30省区(除西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农民收入数据,运用Stata软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层面看,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四项服务的作用强度依次递减。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服务和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未体现出来;中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民收入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农村金融服务的作用未显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项服务对农民收入均表现为正向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对于全国而言,政府积极作为,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进程;补齐批发零售业、科学技术和技术服务业两大短板;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形成农业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规范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农民进行支持。(2)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以经济发展为重要抓手,推动城镇化进程;依靠沿海优势,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之路;构建完善的东、中、西部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促进农产品的海外之旅;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满足农民、农业的金融需求;利用信息平台大力倡导农机作业的优势,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3)对于中部地区而言,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契机,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地位;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搞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深化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的重要地位,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粮食安全和全国农产品供给助力;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4)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立和完善交通网络通讯体系,便于“引进来”和“走出去”;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健全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以及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培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5)对于东北地区而言,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执行支农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适应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相关部门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电商企业通力合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营造有利环境;积极建立适应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倡农户参与式的推广方式;科学谋划黑土地的保护,推广农机作业服务的应用,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收益。
刘玮[9](2019)在《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前进的基础所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农民是让农业产业保持生产与创造的不竭动力,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则农业发展态势好,因此要想农民能一直保持高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生产力,首先就要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农民收入。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采取了“优先发展”的政策,成功实现了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区域收入差距。此外,地域广大、地形复杂的特点更是加重了区域间失衡的程度。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日渐凸显,这主要就体现在区域间农民人均收入的差异上。因此,提升各区域农民收入水平,化解农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农民收入增长在区域间存在差异的现象为切入点,确定研究主题,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民收入地区间失衡现象进行了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同时针对各区域找寻了影响农民收入的各类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具体研究思路如下:正文首先是绪论部分,本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并整理汇总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后期限定影响因素的范围提供理论参考,另外还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其中创新在于从现状、问题、成因、实证再到对策的分析研究均是分区域进行的,保证了理论分析与结果建议的一致性与针对性。而不足在于数据资料的完整性以及选取影响因素的全面性方面存在不足。第二部分重点对于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实的阐释,解释了农民收入的概念及分类、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现象,以及后续研究可能用到的二元结构理论、需求弹性理论、农业发展阶段论、库兹涅茨定理等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对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别进行了讨论。首先分阶段介绍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现状及特点,然后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全国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其中问题所在,多角度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研究,根据十五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区位、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分别确定对应的因素指标,找出影响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重要程度,实证结果中发现,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对于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及敏感程度,都存在一定差异。第五部分是针对各区域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根据实证结果有差异的针对各地区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东部地区要着力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利用科技支撑加速金融发展;中部地区要深化土地改革,加速科技创新,提高商品交易率;西部地区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市场化建设,深化农业改革;而东北地区则要合理规划耕地,确保产品质量,并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渠道。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从农民观念、地域文化、脱贫情况等方面出发,找寻相关理论基础与数据指标,力求对于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这一问题做出全面性分析,为政府制定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资料,以实现协调农村区域经济与农民稳定增收。
陈爽[10](2019)在《农民视角下河南省夏邑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因此探讨研究农民增收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夏邑县地处豫东平原,坐落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是京九经济开发带的黄金枢纽。如何提升夏邑县农民收入也对该地区长期稳定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农民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夏邑县农民收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实现农民增收的相应对策。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夏邑县农民收入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农民基本情况、农民收入状况、满意度调查和农民的具体需求,并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发现了当地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比对夏邑县农民增收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出夏邑县农民增收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因素,为下一部分提出对策做铺垫。分析认为,夏邑县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交通和地理位置优越、有特色的农产品支撑、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三农”问题重视程度逐年高涨、夏邑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六个方面;不利因素包括:农民的收入渠道单一、受教育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的限制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七个方面。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对策,分别为:借乡村振兴之东风,推动农民增收、努力发挥优势,保障农民增收和优化限制性因素,拉动农民增收这三个方面。
二、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特色农业研究现状 |
1.4.2 玫瑰花产业研究现状 |
1.4.3 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 |
1.4.4 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现状 |
1.4.5 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图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玫瑰花及玫瑰花产业 |
2.1.2 产业发展 |
2.1.3 农业产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 |
3.1 于田县概况 |
3.1.1 区位与地理 |
3.1.2 社会经济发展 |
3.2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于田县玫瑰花优质特征 |
3.2.2 玫瑰花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玫瑰花产业的多重效益 |
3.2.4 特色产业政府扶持政策 |
3.3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对农民增收的现状 |
3.3.1 产业效益优势带动农民增收 |
3.3.2 玫瑰花加工产品销量增加 |
3.3.3 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
3.4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
3.4.2 农业科技推广亟需加强 |
3.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完善 |
3.4.4 物流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方式 |
4.1.2 问卷设计 |
4.2 数据来源 |
4.3 相关假设及变量设计 |
4.3.1 相关假设 |
4.3.2 变量设计 |
4.4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4.4.1 样本农户个人特征 |
4.4.2 样本农户家庭特征 |
4.4.3 样本农户其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设置 |
5.2 实证检验 |
5.2.1 回归结果 |
5.2.2 模型的拟合优度 |
5.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延长玫瑰花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
6.2.2 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引进相关产业技术 |
6.2.3 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引导作用 |
6.2.4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
6.2.5 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新型城镇化与农民收入 ——聚类分析及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1.2.2 农民收入的概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供求理论 |
2.1.2 土地增值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1.4 规模效应理论 |
2.1.5 空间溢出效应理论 |
2.2 研究动态 |
2.2.1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
2.2.2 关于农民增收的研究 |
2.2.3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3 农民收入现状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相似地区的聚类分析 |
3.1 我国农民收入现状 |
3.1.1 我国农民收入规模分析 |
3.1.2 我国农民收入空间聚集性分析 |
3.2 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 |
3.2.1 评价方法 |
3.2.2 评价指标体系 |
3.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3 农民收入现状和新型城镇化相似地区的聚类分析 |
3.3.1 K-means聚类算法 |
3.3.2 数据处理 |
3.3.3 聚类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4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方法与模型 |
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总体对策 |
5.2.2 分类施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村居民 |
2.1.2 农村居民收入 |
2.1.3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收入分配理论 |
3 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情况 |
3.1.1 农村居民收入的总体性现状 |
3.1.2 农村居民收入的阶段性变化 |
3.2 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状况分析 |
3.2.1 家庭经营性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
3.2.2 工资性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
3.2.3 财产性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
3.2.4 转移性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
3.3 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城镇化发展水平 |
3.3.3 农村居民文化水平 |
3.3.4 国家政策补贴 |
4 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 家庭经营收入结构比重大,效益不高 |
4.2 工资性收入结构所占比重低于我国平均水平 |
4.3 财产性收入结构比重极低且增长缓慢 |
4.4 转移性收入结构比重增长会受到抑制 |
5 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关键产业的占比无法提升 |
5.2 农民文化程度低,导致自身发展受阻 |
5.3 城镇化水平低且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导致发展受阻 |
5.4 财政支持力度不到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6 优化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
6.1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6.2 提高农民综合素养 |
6.3 提高城镇化水平 |
6.4 建设农村经济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广东省普宁市南径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概念一:家庭经营纯收入 |
2.1.2 概念二:工资性收入 |
2.1.3 概念三:转移性纯收入 |
2.1.4 概念四:财产性纯收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二元经济理论 |
2.2.2 农村城镇化理论 |
2.2.3 统筹发展理论 |
2.2.4 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 |
2.2.5 调整产业结构理论 |
3 普宁市南径镇农民收入的现状 |
3.1 普宁市南径镇概况 |
3.2 南径镇农业经济现状 |
3.2.1 南径镇农业用地 |
3.2.2 南径镇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
3.2.3 南径镇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
3.2.4 南径镇人口组成 |
3.3 南径镇农民收入情况 |
3.3.1 南径镇农民收入组成与支出组成 |
3.3.2 南径镇历年农民收入情况 |
3.3.3 南径镇农民收入与全市农民收入对比情况 |
3.3.4 农民收入途径较少 |
3.3.5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4 南径镇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镇委镇政府促进农民增收途径及成效 |
4.1.1 提升基础设施和科技激发农业动力 |
4.1.2 加强电商培训、小额贷款 |
4.1.3 加大教育投入促增收 |
4.2 协会、企业促农民增收途径及成效 |
4.3 南径镇农民增收途径及成效 |
4.4 制约南径镇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 |
4.4.1 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 |
4.4.2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
4.4.3 工业发展滞后 |
4.4.4 农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 |
5 普宁市内促增收较显着镇的经验启示 |
5.1 占陇镇工业、电商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 |
5.1.1 占陇镇镇情概况 |
5.1.2 占陇镇工业、电商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 |
5.2 南溪镇乡镇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 |
5.2.1 南溪镇镇情概况 |
5.2.2 南溪镇乡镇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 |
5.3 梅林镇蕉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 |
5.3.1 梅林镇镇情概况 |
5.3.2 梅林镇蕉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启示 |
6 促进南径镇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
6.1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
6.2 增强农民文化素质 |
6.3 促进电子商务、小额贷款良性发展 |
6.4 加快工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 |
三、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研究 |
一、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 |
二、马克思地租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 |
一、流转政策的不断探索与更新 |
二、农村土地流转特征 |
三、农村土地流转地区差异化 |
第二节 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分析 |
一、农民财产性收入整体现状 |
二、农民财产性收入结构特征 |
三、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空间差异化 |
第三节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内在逻辑 |
一、农村土地流转显化土地资源配置效应 |
二、农村土地流转集聚资本效应 |
三、农村土地流转优化劳动力资源再配置 |
第四章 农村土地流转下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制度因素 |
一、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不健全,阻碍农民财产权益的实现 |
二、确权登记制度不完善,主体虚设导致收益受损 |
三、土地征用补偿分配制度不合理,损害农民土地财产权益 |
四、配套制度不完善,弱化农民土地流转动力 |
第二节 社会市场因素 |
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失灵”,弱化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
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交易不完善,配置资源效率有待提高 |
三、农村土地流转价格体系不完善,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
第三节 其他因素 |
一、文化习俗的惯性,固有观念难以转变 |
二、农民流动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全性,土地流转不确定性加大 |
三、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投资理财意识亟待激发 |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农民财产性收入制度性供给 |
一、明确界定农村土地权属,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
二、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保障农民补偿权益 |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 |
第二节 优化农村土地市场机制,有效显化农民财产价值 |
一、摆正政府市场角色定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应 |
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
三、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价格体系,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
第三节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引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
一、明确“三权”法律地位,确保农民土地主体权益 |
二、提升土地流转法律可操作性,保证农民财产权益落实到位 |
三、明确新型农业主体法律地位,双向保护流转主体权益 |
第四节 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激发农民财产性收入内生动力 |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
二、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创新,激活土地与资本要素 |
三、优化农村基层教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和增收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7)杭州市余杭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农民收入的概念界定 |
2.1.1 农民收入定义 |
2.1.2 农民收入的构成 |
2.2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研究 |
2.4 综合评述 |
3 余杭农民收入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余杭农民收入的发展现状 |
3.1.1 余杭农民收入水平变化状况 |
3.1.2 余杭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状况 |
3.1.3 余杭城乡居民收入差额逐年扩大 |
3.2 余杭农民收入增长存在主要问题 |
3.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制约工资性收入增长 |
3.2.2 农村产业以低小散为主发展水平不高 |
3.2.3 财产净收入来源单一占比偏低 |
3.2.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低收入群体增收难 |
4 余杭农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
4.1 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实证分析 |
4.1.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4.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 经营净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财产净收入与转移净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
4.3.1 财产净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
4.3.2 转移净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
5 促进余杭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农民就业素质 |
5.2 完善农民就业服务 |
5.3 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规模效益 |
5.4 拓宽财产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
5.5 落实惠农政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现状 |
3.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3.2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现状 |
3.3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民收入的联系 |
4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
4.1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
4.2 农产品流通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
4.3 农业信息化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
4.4 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
5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研究 |
5.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5.2 全国层面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5.3 四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6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9)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2.3 文献评价 |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内容 |
0.4 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0.4.1 主要的创新点 |
0.4.2 不足之处 |
1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农民收入 |
1.1.2 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 |
1.2 相关理论 |
1.2.1 二元结构理论 |
1.2.2 需求弹性理论 |
1.2.3 农业发展阶段论 |
1.2.4 库兹涅茨定理 |
2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现状、问题及成因 |
2.1 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的变化分析 |
2.1.1 农民收入水平变化 |
2.1.2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2.2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现状分析 |
2.2.1 农民收入增长水平区域差异 |
2.2.2 农民收入增长来源区域差异 |
2.3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的问题分析 |
2.4 农民收入增长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2.4.1 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 |
2.4.2 市场化程度的区域差异 |
2.4.3 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
2.4.4 政府约束水平的区域差异 |
2.4.5 农民增收能力的区域差异 |
3 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变量说明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指标选取 |
3.1.3 变量说明 |
3.2 实证分析 |
3.2.1 相关性分析 |
3.2.2 回归分析 |
3.2.3 实证结果分析 |
4 提高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1 提高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1.1 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产业融合 |
4.1.2 强化科技支撑,优化农村金融 |
4.2 提高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2.1 深化土地改革,提供增收动力 |
4.2.2 加速科技创新,促进商品交易 |
4.3 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3.1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市场建设 |
4.3.2 深化农业改革,强化增收基础 |
4.4 提高东北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4.4.1 合理规划耕地,确保产品质量 |
4.4.2 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收入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农民视角下河南省夏邑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夏邑县农民收入现状调查与分析 |
1.4.2 夏邑县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
1.4.3 夏邑县农民增收的途径与对策探讨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夏邑县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2.1 夏邑县农民收入概况 |
2.1.1 农民收入情况 |
2.1.2 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
2.2 农民视角下的农民收入相关问题调查与分析 |
2.2.1 样本数据来源 |
2.2.2 样本基本情况 |
2.2.3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
2.2.4 农民满意度及农民对各方面问题了解程度调查分析 |
2.2.5 农民需求调查分析 |
3 夏邑县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夏邑县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分析 |
3.1.1 交通和地理位置优越 |
3.1.2 有特色农产品的支撑 |
3.1.3 二三产业迅猛发展 |
3.1.4 “三农”问题重视程度逐年高涨 |
3.1.5 夏邑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
3.1.6 消费者消费理念不断升级,改变种植模式将能有效增收 |
3.2 夏邑县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分析 |
3.2.1 农民的收入渠道相对单一 |
3.2.2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增收缓慢 |
3.2.3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
3.2.4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 |
3.2.5 人口老龄化严重 |
3.2.6 劳动力短缺限制农民增收步伐 |
3.2.7 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
4 促进夏邑县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4.1 借乡村振兴之东风,推动农民增收 |
4.1.1 以乡村振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民增收 |
4.1.2 以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
4.1.3 以乡村振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
4.2 努力发挥优势,保障农民增收 |
4.2.1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
4.2.2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
4.2.3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农业的发展 |
4.3 优化限制性因素,拉动农民增收 |
4.3.1 发展现代农业 |
4.3.2 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
4.3.3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4.3.4 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
4.3.5 努力落实精准扶贫 |
4.3.6 加强政府服务的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疆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 刘明璐.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新型城镇化与农民收入 ——聚类分析及影响效应研究[D]. 赵瑞.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状况分析[D]. 韩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广东省普宁市南径镇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何春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6]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研究[D]. 林晓荣. 江苏大学, 2020(05)
- [7]杭州市余杭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 李俊钦.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世花.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9]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D]. 刘玮. 辽宁大学, 2019(01)
- [10]农民视角下河南省夏邑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陈爽.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