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金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双金属,纳米,氧化物,粒子,催化剂,颗粒,氢氧化物。
双金属论文文献综述
刘鸿霞,黄小钰,梁建军,黄东洪[1](2019)在《Ni-Fe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吸附性与还原性优良的零价铁,试验结合金属修饰与固体负载的两种改良方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活性炭负载型镍铁双金属颗粒(Ni/Fe-AC BP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图(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进行表征,并以六价铬去除率为其性能评价指标。单因素制备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沉积液配比为硫酸铁400g/L,硫酸镍80g/L,硼酸40g/L,硫酸锰60g/L;最佳电沉积条件为电流密度0.45A/cm2,温度40℃,电沉积10min,此条件下,六价铬去除率高达100%。FESEM、EDS及XRD证实了镍铁双金属颗粒制备成功,且所制材料呈絮球状,分散均匀;BET及AC、Fe-AC、Ni/Fe-AC BPs除铬对比试验表明,Ni/Fe-AC BPs的比表面积较AC小47.60%,但除Cr(Ⅵ)率高达100.00%,而AC吸附率仅5.43%。因此,Ni/Fe-AC BPs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2](2019)在《Rh(Ⅰ)-Ru(Ⅲ)双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研究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具有双金属结构的Rh(Ⅰ)-Ru(Ⅲ)催化剂。通过羰基化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在分子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Rh(Ⅰ)-Ru(Ⅲ)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几何构型优化,计算了各基元反应的反应能垒,所有能量经过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Rh(Ⅰ)-Ru(Ⅲ)催化剂呈不对称折迭的立体构型,其催化各基元反应能垒均低于Monsanto铑碘催化剂的。在190℃、3.5 MPa、水质量分数6%、醋酸质量分数54%条件下,醋酸甲酯羰基化反应的转化率96.0%、醋酸收率96.0%,且无沉淀生成,明显降低了反应体系水的用量,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活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张智敏,张成相,安康,刘强,张斯然[3](2019)在《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前驱体构筑La-Ce氧化物修饰的Pt-Co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CO氧化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_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1-y)Ce_yCo_(0.87)Pt_(0.13)O_3/SiO_2作为前驱体,将La、Ce、Co和Pt多种金属离子均匀混合并限域于PTO晶粒中,还原后得到Pt-Co/La-Ce-O/SiO_2催化剂;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TEM等手段对Pt-Co/La-Ce-O/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结果发现,La-Ce-O-Pt-Co构成了纳米团簇,担载于SiO_2表面,形成了Pt-Co纳米双金属颗粒; Co修饰Pt提高了其催化活性,而添加Ce进一步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当Ce含量(y)为0.2时,催化剂La_(0.8)Ce_(0.2)Co_(0.87)Pt_(0.13)O_3/SiO_2的活性最佳,在120℃下即可实现CO完全转化,且在含体积分数15%H_2O及12.5%CO_2的气氛中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得的Pt-Co/La-Ce-O/S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黄麟竣,曹鑫鑫,潘安强,陈婧,孔祥忠[4](2019)在《磷掺杂碳微球封装双金属磷化物在钠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钠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反应领域被广泛研究.然而,过渡金属磷化物存在严重团聚和动力学迟缓等问题.本研究将双金属磷化物(Ni_2P/Zn P_4)嵌入到P掺杂的碳微球中,得到的纳米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电荷转移快和活性位点丰富等优势.结果表明,结构优化的Ni_2P/Zn P_4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比容量、循环稳定和倍率性能佳等.同时, Ni_2P/Zn P_4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其过电势为62 mV, Tafel斜率为53 m V dec~(-1),且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12期)
张硕,侯梓桐,宋子贺,苏晓峰,王峰[5](2019)在《Zn/Ni双金属接力催化:一锅法分子内环异构化/分子间酰胺化反应构建恶唑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种新型的Zn/Ni双金属接力协同催化的串联反应,该方法通过Zn(OTf)_2和Ni(ClO_4)_2·6H_2O协同接力催化,一锅法进行分子内环异构化/分子间酰胺化反应构建恶唑衍生物.产物的形成主要是由Zn(OTf)_2活化炔丙基酰胺的叁键,发生分子内的环化反应构建恶唑啉中间体,由Ni(ClO_4)2·6H_2O催化3-羟基-2-苯甲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形成酰亚胺离子,继而由恶唑啉中间体与酰亚胺离子发生分子间酰胺化反应实现了恶唑分子的合成.优化部分的对比实验证实Zn(OTf)_2和Ni(ClO_4)2·6H_2O的存在对于该串联反应都是必须条件.大体而言,所有反应都是将各反应物和试剂一次性加入,在空气氛围下100℃加热进行反应.含有不同类型给电子取代基、含有不同富电子的芳环、含有不同吸电子取代基的炔丙基酰胺都可以顺利地和3-羟基-2-苯甲基-异吲哚啉-1-酮反应得到相应的恶唑衍生物,相比而言,含有吸电子基团的炔丙基酰胺比含有给电子基团或富电子的炔丙基酰胺所得到的产物的收率要低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含有吸电子基团的炔丙基酰胺所得到的恶唑啉中间体活性较低.3-羟基-2-苯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3-羟基-2-苯甲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和3-羟基-2-苯乙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对反应同样表现出了良好的兼容性.该方法反应条件简单、原子经济性高、官能团兼容性好,对恶唑衍生物合成和酰亚胺离子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曾渊,邓高,张海军,梁峰,李发亮[6](2019)在《化学共还原法制备Mo/Ni双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催化制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共还原方法,以ISOBAM-104作为保护剂制备了Mo/Ni双金属纳米颗粒,并研究了ISOBAM-104用量、还原过程中KBH_4用量、金属离子浓度等对其催化KBH_4制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_(ISO)=40 (R_(ISO)为ISOBAM-104与金属盐的物质的量的比),R_(KBH_4)=5 (R_(KBH_4)为KBH_4与金属盐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金属离子的浓度为2 mmol·L~(-1)时,Mo_(10)Ni_(90)的催化制氢效果最好.在303 K的条件下,Mo_(10)Ni_(90)的催化活性达1 134 mol-H_2·mol-cat~(-1)·h~(-1),其催化KBH_4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39.84 kJ/mol.同时Mo/Ni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九次重复试验后,其催化性能无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柳露,叶玲娴,赵广英,窦文超[7](2019)在《基于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金铂的泡沫免疫传感器定量快速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一种低成本的便携式泡沫免疫生物传感器,用于定量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并可肉眼观察。利用抗E.coliO157:H7的单克隆抗体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MNPs),对阳性样品中目标菌进行捕获和富集。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金铂(Au@Pt NPs)功能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_2 NPs),形成Au@Pt/SiO_2 NPs复合物。采用抗体偶联的Au@Pt/SiO_2 NPs (mAb2-Au@Pt/SiO_2 NPs)作为信号标记物。免疫传感平台由96孔板、亚克力细管和硅胶塞组成,用于信号读出。Au@Pt NPs在最终形成的夹心式免疫复合物中起到催化过氧化氢(H_2O_2)的水解的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O_2),增加了孔内压力。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截留的O_2气泡转换为可视化的泡沫,并将泡沫推入亚克力细管中进行定量读出。在最佳条件下,泡沫高度和E.coli O157:H7浓度的对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得到的浓度范围为1.19×10~3-1.19×10~8 CFU/mL,检出限为2.16×10~2 CFU/mL(3σ)。本方法用于检测牛奶样品中E.coli O157:H7,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该体系也可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黄靓靓,邹雨芹,陈大伟,王双印[8](2019)在《调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子结构促进氧析出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无毒、燃烧产物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制氢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重整制氢、光解水制氢及电解水制氢,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存在纯度低、成本高的缺点,而光解水制氢技术尚不成熟.电解水制氢纯度高、成本低,已成为一种比较常用且成熟的制氢方法.电解水过程是指在电解池中利用电能分解水分子并释放出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过程,它包含两个半反应,即阳极析氧反应(OER)和阴极析氢反应(HER).在室温下驱动析氢反应与析氧反应的理论电位分别为0与1.23 V.但是,在实际电解过程中需要额外的电位(过电位)去激活和克服原始反应能垒,因此,尽可能的降低电解水的过电位是氢能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过渡金属化合物,特别是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由于其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和组成元素可灵活调变等特性,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电催化剂之一.但LDHs较差的电子导电性和较厚的板层结构极大的限制了其作为氧析出电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本文总结了LDHs作为OER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不同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缺陷工程、各类插层阴离子和表面改性等改变对材料表面电子结构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解水析氧反应在不同电解液中的反应机理,讨论了析氧反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的主要障碍.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归纳,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调控LDHs的电子结构增加其活性位点数目、增强活性位点的本征活性,进而提高其OER催化性能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阳离子调控、阴离子调控、缺陷工程、插层阴离子调控和表面改性等调控方式对LDHs电催化剂OER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各种电子结构调控及其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价态阳离子、阴离子对催化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影响,不同层间插层阴离子对催化剂层间距的影响,不同类型缺陷带来的微观结构和表层电子结构变化及表面改性带来的表层电子状态,亲疏水性的区别等实验现象,总结了层状过渡金属氢氧化物OER性能提升的策略.此外,本文还做了在LDHs的催化性能调控方面的挑战和展望,对未来开发和设计高效的OER电催化剂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2期)
彭在美[9](2019)在《双金属复合钢管及衬塑复合钢管国内外发展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应用双金属复合管的概况,目前国内在石油、化工、电力、食品、医药、水工等行业应用双金属复合钢管累计长度约2500km,得到较快发展。双金属复合钢管成型技术有塑性成型法(机械成型法)和非塑性成型(冶金成型法),所谓塑性成型就是利用外基管的弹性(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11-05)
田世伟,江海涛,刘继雄,张贵华,徐哲[10](2019)在《钛钢复合板双金属的流变行为及轧制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采用单轴压缩实验得到的钛钢双金属流动变形规律,对钛钢复合板进行了不同工艺的轧制及热处理,并系统分析了不同工艺下钛钢复合板的微观组织、界面特征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钛钢厚度比的增大、变形温度的升高,双金属流动性差异增大;根据应力-应变曲线,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建立了变形抗力预测模型,预测应力值与实测应力值拟合优度为0. 961;钛钢复合板在800~900℃进行大压下量轧制得到的板材力学性能最优。在750℃下进行热处理时,界面处TiC层较厚且厚度不均匀;在850℃下进行热处理时,界面处TiC层平直且厚度均匀。在950℃下进行热处理后,界面化合物以TiFe为主,TiC分布于Ti Fe两侧且呈分层分布。同时,铁素体基体出现TiC沿晶界、晶内析出现象,增大冷却速度可对析出物的尺寸进行控制。(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4期)
双金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具有双金属结构的Rh(Ⅰ)-Ru(Ⅲ)催化剂。通过羰基化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在分子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Rh(Ⅰ)-Ru(Ⅲ)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几何构型优化,计算了各基元反应的反应能垒,所有能量经过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Rh(Ⅰ)-Ru(Ⅲ)催化剂呈不对称折迭的立体构型,其催化各基元反应能垒均低于Monsanto铑碘催化剂的。在190℃、3.5 MPa、水质量分数6%、醋酸质量分数54%条件下,醋酸甲酯羰基化反应的转化率96.0%、醋酸收率96.0%,且无沉淀生成,明显降低了反应体系水的用量,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金属论文参考文献
[1].刘鸿霞,黄小钰,梁建军,黄东洪.Ni-Fe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试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9
[2].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Rh(Ⅰ)-Ru(Ⅲ)双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研究及性能评价[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3].张智敏,张成相,安康,刘强,张斯然.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前驱体构筑La-Ce氧化物修饰的Pt-Co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CO氧化的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19
[4].黄麟竣,曹鑫鑫,潘安强,陈婧,孔祥忠.磷掺杂碳微球封装双金属磷化物在钠离子电池和电催化析氢中的应用(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5].张硕,侯梓桐,宋子贺,苏晓峰,王峰.Zn/Ni双金属接力催化:一锅法分子内环异构化/分子间酰胺化反应构建恶唑衍生物[J].化学学报.2019
[6].曾渊,邓高,张海军,梁峰,李发亮.化学共还原法制备Mo/Ni双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催化制氢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2019
[7].柳露,叶玲娴,赵广英,窦文超.基于双金属纳米催化剂-金铂的泡沫免疫传感器定量快速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8].黄靓靓,邹雨芹,陈大伟,王双印.调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子结构促进氧析出反应(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9].彭在美.双金属复合钢管及衬塑复合钢管国内外发展述评[N].世界金属导报.2019
[10].田世伟,江海涛,刘继雄,张贵华,徐哲.钛钢复合板双金属的流变行为及轧制制备[J].材料导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