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作玉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米,紫花苜蓿,苜蓿,南宫市,土壤,河套,灌区。
单作玉米论文文献综述
杨祥波,李玉玺,范嘉妍,雷琬莹,姜岩[1](2019)在《不同施氮水平玉米单作和间作白叁叶对白浆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腐殖质组成的分析,评价玉米单作及间作白叁叶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白浆土培肥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通过4个施氮水平(140、175、200和225 kg·hm~(-2))的设置,以不施肥为对照,比较玉米单作及间作白叁叶2种栽培模式对白浆土总有机碳(TOC)含量、水溶性物质碳(C_(WSS))含量、可提取腐殖酸碳(C_(HE))含量、胡敏酸碳(C_(HA))含量、胡敏酸(HA)碱溶液E_4/E_6、胡富比(C_(HA)/C_(FA))及胡敏素碳(C_(Hu))含量的影响,明确对白浆土培肥效果最佳的玉米栽培模式。[结果]与拔节期相比,玉米灌浆期单作栽培模式仅在施氮水平225 kg·hm~(-2)时才能使白浆土TOC含量增加,而玉米间作白叁叶栽培模式的4个施氮水平处理中白浆土TOC和C_(HE)含量均增加。与CK相比,间作模式下较低施氮水平更有助于TOC含量的保蓄,其中,施氮量为140和175 kg·hm~(-2)时对C_(HE)的促进效果较好;相同施氮水平下,相对于单作模式,间作白叁叶栽培显着降低C_(WSS)的消耗;玉米单作栽培模式下,140、175和200 kg·hm~(-2)的施氮量促使HA分子结构简单化,而增施氮量为225 kg·hm~(-2)后可促使HA分子芳构化程度增加;间作白叁叶栽培模式更易促进C_(HA)/C_(FA)的降低,施氮量为175 kg·hm~(-2)时白浆土C_(HA)/C_(FA)的降低幅度最大,C_(HA)向C_(FA)转化优先以结构简单的分子进行,使留下的HA分子结构均向复杂化方向进行;玉米间作白叁叶栽培模式在较低施氮水平下(140和175 kg·hm~(-2))有利于C_(Hu)的矿化和分解,而在较高施氮水平下(225 kg·hm~(-2))更有利于C_(Hu)的形成和累积。[结论]玉米间作白叁叶,在14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更有助于白浆土TOC含量的保蓄以及C_(HE)含量增加,同时显着降低C_(WSS)的消耗,促进C_(Hu)的矿化和分解,并且该模式能够促进白浆土C_(HA)向C_(FA)的转换,使余下的HA分子结构更加复杂。(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陶国华,杜金平,周亚芬,黄德辉,徐荣[2](2019)在《玉米套种大豆与单作对比试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适宜江西省进贤县采用的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模式,通过玉米、大豆间作2︰3种植模式与常规单作种植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套种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模式玉米平均产量为7 386.15 kg/hm~2,大豆平均产量为1 222.35 kg/hm~2,玉米单作模式平均产量为7 789.70 kg/hm~2,大豆单作模式平均产量为2 512.80 kg/hm~2。玉米套种大豆比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分别增收4 951.50、5 104.37元/hm~2,分别增长31.20%、32.16%,增效显着,可为当地玉米套种大豆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06期)
原小燕,符明联,张云云,陆建美,王建丽[3](2018)在《施氮量对生育中期玉米花生单作及间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叁种施氮水平(无氮N0、中氮N1、高氮N2)对玉米花生单作及2:4间作体系播种后70d(生育中期)玉米、花生植株地上及地下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花生间作均能促进玉米产量的增加,花生则相反,间作均具有间作优势,且无氮处理下间作优势最显着,高秆作物玉米是优势作物,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竞争力更强,N1处理下间作体系复合产量最高;单作条件下,氮素能促进玉米及花生植株地上、地下部营养体、果实的生长发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随着氮素增加各项指标均显着增加,但氮素进一步增加,增量不显着;间作条件下,施氮量与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更复杂,并未简单地表现为随着施氮的增加而增或减,与单作相比,高秆作物玉米的营养生长无显着差异、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但能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同时适宜的氮肥也能促进间作玉米根系的生长,是该间作体系获得高产的关键;生育中期高秆作物玉米对花生的遮荫持续时间尚短,且花生植株对遮荫主动进行形态、生理适应,植株显着增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遮荫对营养体生长影响并不显着,但除N0处理,花生根系营养体发育较单作差,鲜果质量显着降低;无论单作还是间作体系中,氮素均能抑制花生根瘤的生长发育,相对于氮素间作对根瘤生长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花生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玉玺,王帅,王立波,刘凌云,周昶延[4](2018)在《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产量性状及白浆土供肥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施肥为对照,设4个不同施氮量,通过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栽培模式,探索两种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性状及白浆土碱解氮/全氮、有效磷/全磷和速效钾/全钾等供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4个施氮水平下,与玉米单作相比,间作紫花苜蓿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225 kg/hm~2的施氮量在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均可极大促进作物对碱解氮的消耗,在降低白浆土碱解氮/全氮幅度上最具优势。施氮量为175和225 kg/hm~2时,与玉米单作相比,间作紫花苜蓿能极大减少全氮中碱解氮的损失。在低供氮水平下(140 kg/hm~2),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够使磷素活化系数(PAC)保持稳定;在较高施氮条件(225 kg/hm~2),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显着提升PAC。在玉米单作条件,200和225 kg/hm~2的施氮量更有助于玉米消耗白浆土中的有效磷,使PAC降至1.4%和1.2%,此时全磷各形态很难转化为有效磷。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可有效防止白浆土磷素有效性的降低,PAC处于3.2%~6.4%。无论间作与否,200 kg/hm~2施氮量均可使白浆土速效钾/全钾显着增加,将施氮量提升至225 kg/hm~2,两种栽培模式下白浆土的速效钾/全钾均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王帅,王立波,李玉玺,刘凌云,陈殿元[5](2018)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玉米产量及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对白浆土培肥及玉米增产的优势作用,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140、175、200、225 kg/hm~2),研究了玉米"二比空"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玉米产量及白浆土全氮、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栽培模式下,随施氮水平增加,玉米产量逐渐增加。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在玉米单作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白浆土全氮含量峰值出现的时期由成熟期提早至抽雄期,有机质含量由消耗转为积累,在供试最大施氮量(225 kg/hm~2)条件下,白浆土碱解氮含量的损失程度也最大。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条件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峰值则出现在抽雄期;与拔节期相比,玉米收获后,除施氮量为200 kg/hm~2时白浆土有机质含量降低12.0%外,其余施氮量均可使白浆土有机质含量增加;施氮量为175 kg/hm~2时更有利于降低碱解氮的损失;施氮量较低时(140 kg/hm~2),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促进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消耗,而施氮量提高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相应地降低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在施氮量为140、175、200 kg/hm~2时,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够减小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的降幅,而在更高施氮量(225 kg/hm~2)下,玉米间作紫花苜蓿能使抽雄期白浆土有机质含量较拔节期提升13.9%。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无论单作还是间作紫花苜蓿处理白浆土中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显着降低,其中,速效钾含量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的规律;在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200、225 kg/hm~2可使白浆土有效磷含量得以累积;在玉米间作紫花苜蓿模式下,施氮175 kg/hm~2可极大地促进白浆土速效钾含量的消耗,施氮量降至140 kg/hm~2则可使速效钾含量得到最大程度累积。综上,相同施氮水平,玉米间作紫花苜蓿在提升玉米产量方面比玉米单作更有优势;较高施氮水平可有效降低玉米间作紫花苜蓿下白浆土全氮含量的损失,同时增加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在此模式下,施氮175 kg/hm~2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碱解氮的损失、促进速效钾的消耗。(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孙义,丁炜,杜亚斌,杨炜,李栋[6](2017)在《糯玉米与全膜高垄侧播马铃薯单作、套种栽培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探讨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与糯玉米带状套种增产增收效果,为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高寒冷凉山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单种)、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单种)和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与沟内单行点播糯玉米(带状套种)叁种种植方式重复叁次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马铃薯(克新2号)单种产量为31 290kg/hm~2,纯收入22 860元/hm~2。糯玉米(天润糯1号)单种产量为18 829.5kg/hm~2,纯收入17 617.2元/hm~2。两种作物套种克新2号产量为33 103.5kg/hm~2,纯收入25 580.3元/hm~2,天润糯1号产量为18 430.5kg/hm~2,纯收入26 488.8元/hm~2。(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7年10期)
张春晖,吴普特,赵西宁[7](2016)在《小麦/玉米套作及其相应单作群体棵间土壤蒸发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田实验,对比分析河套灌区小麦/玉米套作与单作小麦、单作玉米棵间土壤蒸发的差异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单作小麦、小麦/玉米套作和单作玉米的棵间土壤蒸发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分别为28.8%、38.6%和29.9%;套作群体全生育期的棵间土壤蒸发量显着高于单作,且日均棵间土壤蒸发量为1.06 mm/d,高于单作小麦0.85 mm/d和单作玉米0.90 mm/d。不同生育期棵间土壤蒸发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14:00之间,不同种植模式下棵间蒸发占蒸散发的比例与叶面积指数均呈良好的指数关系,同时棵间土壤蒸发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均呈脉冲波动变化,且灌溉后波动幅度增大。(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魏克训[8](2015)在《对南宫市春播玉米单作现象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基本情况南宫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全年无霜期192天,全年平均气温13.6℃,年降雨量476mm。南宫0℃以上积温4 981℃,10℃以上积温4 519℃。全市总耕地面积94万亩,全市人口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全市管辖15个乡镇、456个行政村。前几年主要种植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部分农民习惯种植方式为前茬小麦、下茬玉米或谷子。(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5年12期)
刘贵波[9](2015)在《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1技术方法华北中南部苜蓿生产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雨季晾晒干草困难;二是进入7~8月份高温季节,苜蓿生长缓慢,此时期苜蓿产草量约占全年的40%,品质也大幅下降,即苜蓿的"夏眠"现象;同时此期蓟马、蚜虫危害严重。但此期正是该地区雨热资源最丰富季节,年降雨量的70%集中于此。苜蓿不能充分利用,造成了光热(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5年13期)
张保民,韩咏,付在秋,张志峰,程庆荣[10](2010)在《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播期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在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共生期间,不同播期单作玉米的展开叶数、次生根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高于麦套玉米,可见叶、种子根、株高不尽一致;麦套玉米由于小麦的遮阴,比同期播种的单作玉米生育期推迟,叶片总数、果穗叶位减少,穗位高、株高降低。麦套玉米适时套种时间应在小麦收获时,玉米苗在3叶展开期前后(在山东省玉米品种郑单958适宜套种时间为5月21~26日),麦收后立即中耕灭茬,适时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能够达到单作玉米的产量。(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单作玉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适宜江西省进贤县采用的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模式,通过玉米、大豆间作2︰3种植模式与常规单作种植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套种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模式玉米平均产量为7 386.15 kg/hm~2,大豆平均产量为1 222.35 kg/hm~2,玉米单作模式平均产量为7 789.70 kg/hm~2,大豆单作模式平均产量为2 512.80 kg/hm~2。玉米套种大豆比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分别增收4 951.50、5 104.37元/hm~2,分别增长31.20%、32.16%,增效显着,可为当地玉米套种大豆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作玉米论文参考文献
[1].杨祥波,李玉玺,范嘉妍,雷琬莹,姜岩.不同施氮水平玉米单作和间作白叁叶对白浆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9
[2].陶国华,杜金平,周亚芬,黄德辉,徐荣.玉米套种大豆与单作对比试验初探[J].江西农业.2019
[3].原小燕,符明联,张云云,陆建美,王建丽.施氮量对生育中期玉米花生单作及间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J].花生学报.2018
[4].李玉玺,王帅,王立波,刘凌云,周昶延.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产量性状及白浆土供肥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8
[5].王帅,王立波,李玉玺,刘凌云,陈殿元.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单作及间作紫花苜蓿对玉米产量及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8
[6].孙义,丁炜,杜亚斌,杨炜,李栋.糯玉米与全膜高垄侧播马铃薯单作、套种栽培试验初报[J].基层农技推广.2017
[7].张春晖,吴普特,赵西宁.小麦/玉米套作及其相应单作群体棵间土壤蒸发规律[J].灌溉排水学报.2016
[8].魏克训.对南宫市春播玉米单作现象调查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5
[9].刘贵波.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5
[10].张保民,韩咏,付在秋,张志峰,程庆荣.麦套玉米与单作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