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井波[1](2021)在《供需视角下的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人地关系及其变化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也是未来地球计划、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关注的重点,直接影响着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走绿色发展道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山东省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严峻的人地矛盾,尤其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作为以煤炭消费、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大省,山东省面临巨大的减碳压力。2018年山东省开始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和外生、需求和供给等基础性因素,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以要素投入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外延式经济增长面临着不可持续性的挑战。以往人地系统研究多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展开,面对新形势下更加复杂的人地矛盾,以及更多的空间规划与治理实践,人地系统研究视角亟需拓展。鉴于此,本文借鉴经济学中的供需均衡理念,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理论等,创新性的提出了供需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以及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和类型划分方法。通过对山东省人地系统供需时空演变实证分析和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提出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路径。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理论与方法上,基于已有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构建了供需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首先明确了供需视角下“人”与“地”的概念内涵,梳理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进而提出供需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构架和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以及人地系统协调类型划分方法。参考借鉴经济学中的供需概念,生态环境在人地系统中扮演“供给”的角色,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表达;而人类活动不断利用、改造地理环境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扮演的是“需求”角色,用人类活动需求指数来测算。根据供给水平与需求水平高低的组合关系,将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划分为四种类型,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新的框架。(2)数学模型和GIS空间信息分析相结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和欧空局300m分辨率土地覆盖数据,对山东省2000-2019年自然供给指数进行估算,并使用核密度估计、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矩阵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农用地总面积呈现逐渐减少态势,城市建设用地逐渐扩张,生态用地整体呈现减少趋势,主要是因为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红利等因素影响,山东省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扩展。2000-2019年,山东省生态系统生产、调节和支持服务总值均趋于下降态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供给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空间上,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供给平均值呈现为中部地区高、东西部地区低、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高值区数量显着增加,中低值区地级市数量有所减少。(3)从人口压力、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消耗、粮食需求压力、污染排放压力等5个方面构建人类需求指标体系,利用标准差椭圆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人类需求指数的时空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来看,人类需求指数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期间会受到系统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下降,表明系统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济南、淄博和青岛为核心的团状集聚状态,条带连接的空间分布形式。人类需求指数的高值区始终为济南、淄博、济宁、青岛和威海等城市,并以高值城市为核心在省内形成了东北-西南的发展带。从标准离差椭圆的变化来看,椭圆重心逐渐向西南移动,说明人类需求指数的集聚重心逐渐向全省西南部移动。标准差椭圆的面积逐渐增大,表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符合全省强调协调发展的政策。(4)在供需分析结果基础上,对基于供需视角的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及其时空格局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人类需求对自然供给存在的压力和胁迫作用在提高;从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空间格局来看,济南市、莱芜市、聊城市的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长期较低,临沂市、潍坊市、东营市、德州市的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相对较高;从人地系统供需平衡的时空转换分析来看,人地系统协调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多,而济南市、枣庄市、青岛市、淄博市、莱芜市等地区长期属于人地系统不协调型城市。(5)对山东省人地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地系统耦合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保持平稳的趋势,而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人地系统耦合度空间演化格局来看,各地级市人类需求和自然供给之间的耦合度水平整体较高,属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的地级城市不仅数量最多,并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从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化格局来看,各地市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其空间格局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显着变化。(6)在山东省人地系统供需的内在机理和可操作性层面,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优化路径,基于供给视角、需求视角和供需综合视角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强化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制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动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保障资源供给安全,加强污染联防联控,改善地区环境质量等方面提高“地”的供给;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进能源转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态意识,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山东建设等方面优化“人”的需求;通过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等方式从供需综合视角来解决人地协调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第一,基于供需视角提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框架,避免了人地关系研究中对人和地的统一性和关联性研究存在偏差的问题。第二,提出了新的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和类型划分方法。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需求指数构建了供需视角下的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使得“地”的供给更客观、科学的量化,突破了仅仅运用单一指标从“人”或者“地”某个方面进行评估的问题;根据供给与需求水平高低的组合关系,提出了一个新的人地系统协调类型划分方法,并对不同尺度人地系统协调进行时空和差异性分析,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不清的问题。第三,对省域尺度人地系统评估,探索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山东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展望未来研究,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更小尺度的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有待继续加强,将综合地理学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损益变动、经济学投入产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地系统的复合作用等多个视角,深入解剖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和趋势。
刘彦随[2](2020)在《现代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文中研究表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系统提出30 a来,对促进地理学综合研究、学科建设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发挥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与导向作用。深入解析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诠释了现代人地系统的类型与环境,提出了"人地圈"与人地系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前沿领域。初步研究表明:①现代人地系统具有复杂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征,人-地交互作用过程、格局及其综合效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球表层人地系统成为现代地学综合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主题。②科学认知和有效协调人地关系,亟需深入探究人地系统耦合格局与机理,探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结构及其动力机制。依据城乡关系将人地关系地域类型划分为城市地域系统、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乡村地域系统可细分为农业系统、村庄系统、乡域系统、城镇系统等子系统,分别对应于作土关系、人居关系、居业关系、产城关系。③现代人类活动强烈地作用于地球表层人地系统,形成了人地系统耦合与交互作用的地表圈层—"人地圈",其实质是现代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相互联系、耦合渗透而形成的自然–经济–技术综合体或人地协同体。④人地系统科学或人地科学是研究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演变过程及其复杂交互效应的新型交叉学科。它是现代地理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深度交叉和聚焦,以现代人地圈系统为对象,致力于探究人类活动改造和影响地表环境系统的状态,以及人地系统交互作用与耦合规律、人地协同体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是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核心。传承创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发展人地系统科学,更能凸显地球表层人类的主体性、人地协同的过程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为人地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敬博[3](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刘亚晶[4](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王亚平[5](2019)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尖锐,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以及科技危机、伦理危机引发了人对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反思,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中国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对我国工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不断加剧的应对,也是对全球工业文明以来威胁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既有特殊性也有一般性。人地系统优化是解决“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的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并通过“文化”这根纽带与生态文明建设发生显着的协同关系。论文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为主线,理论上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机理,实证分析分别运用投影寻踪模型(PPM)和DEA模型评价中国30个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人地系统优化状态的基础上,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评价了二者的协同发展度。最后根据二者的协同发展分析,搭建二者的具体协同路径。研究的理论意义方面,丰富了地理学人地系统理论认知和优化路径;实践意义方面,以人地系统“三元”结构为视角,重构生态文明建设的五次产业体系,明确人地系统中“人”的担当和“地”的诉求;学科意义上,地理学研究核心人地系统的优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路径,体现人文—经济地理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机理分析。从协同演变、空间协同、影响因素和不协同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二者的协同机理。人在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工具创造、组织和制度形式、形成的人地观,构成了文明的基本要素。时序上看,采集渔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阶段人地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文明成果不断累积升华的过程,也是生态文化由隐性到显性的过程。空间上看,地球表层的空间差异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在不同地域人地互为作用过程中孕育了不同的生态文化,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文化基础。从影响因素看,自然地理条件、人的需求结构、文化价值取向和人的生产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协同的关键要素。人的“三观”失衡、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生态文明制度的缺失和人性根源二律背反性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协同发展的障碍。(2)生态文明视角下人地系统“三元”结构的重新认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关系和过程,对人地系统“二元”结构延伸,社会文化子系统成为一个独立于“人”和“地”的第三个子系统,分析了“三元”结构各自内容和两两关系,经济生态和生态经济、经济文化和文化经济、生态文化和文化生态三组关系提供了人地系统优化的路径。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了人地系统优化的本质,人地系统优化实质就是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取较大的经济和社会福利,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人地系统优化这个“因”,促成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果”。(3)中国人地系统的演变阶段与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下人地系统现状特征分析。梳理了中国不同时期人地系统特征的演变,中国的文明史与世界文明进程一样也是一部人地关系史,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从自身独特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特点、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全球资源环境基础不同,以及与发达国家生态文明的时间、内容和形式不同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在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人地系统特征有生态环境复合型问题累积突出、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高、国民生态观和发展观滞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约束不足、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环境布局错位等。(4)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发展分析。一是二者的协同发展度分析,二是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区域的人地系统特征分析。协同发展度的定量,期望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过程协同结果,但因为是两个复杂系统的协同,且人地系统本身存在巨大地域差异,即使协同度相同,区域类型差异仍然悬殊,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果”的差异,划分出人地系统这个“因”的类型并定性分析,与协同发展度的定量评价结合。(5)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实现路径研究。从协同整体框架构建,到协同具体路径的实施,构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实现路径。整体架构思路是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领力、以“地”的供给能力为约束力、以“人”的需求力为能动力,以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力,综合考虑区域发展阶段和功能定位,以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协调为目标,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合力为推动,具体路径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次产业体系。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是上层建筑和基础路径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人地系统优化的上层建筑,而人地系统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路径。人地系统不断优化的过程为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形成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理念作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发展。所以,文化就是二者联系的桥梁,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犹如DNA的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链,在文化这个氢键的链接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螺旋上升。(2)人地系统是由经济(产业)、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三元”结构。传统人地系统包含“人”和“地”两个子系统,人地互为作用中产生文化,文化成果的积累升华就会形成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这就是生态文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隐性到显性、从朴素到辩证不断彰显的过程,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指导人作用于地的方式,生态文化指引下的人地系统将走向优化,因此,文化不可或缺地成为第三个子系统。(3)人地系统“三元”结构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体系应在三次产业的基础上前后向延伸,前向增加第零产业——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理念指导下的第一、二、三产业也将是集约高效的,后向增加第四产业——生态修复产业,协助担当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角色,变线性发展方式为循环发展方式,这个过程中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同时,废弃物排放降到最低,单位投入下的经济、社会福利不断增加,人地系统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4)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值和人地系统优化的效率值在空间上是耦合的,这是因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即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的地区是因为单位资源能源投入下的产出高,与人地系统优化协同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低的地区往往效率值低。总体上,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发展程度最高,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达到高级协同,西部地区最低,为中低级及以下协同,中部和东北地区总体上中级协同。(5)协同度定量评价还需结合不同地域类型的划分和定性分析,能透过协同度这个“果”分析其潜在的“因”。根据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可以划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均衡发展型、经济社会发达型、生态环境滞后型、相对均衡型、生态环境优势型、经济社会滞后型和经济—生态环境滞后型。七类区域间人地关系特征呈现差异性,而区域内部有相对一致性。研究的创新点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机理分析,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丰富了人地系统“三元”认知结构,而“三元”认知结构又为生态文明建设产业体系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撑。协同度定量评价结合不同类型人地系统特征分析,利于从地域分工视角进行生态文明重点建设。展望未来研究,人地系统理论内容有待深化丰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有待进一步挖掘,结合地域文化构建生态文化产业体系、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等内容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张帅[6](2019)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脆弱性特征突出且正值开发旺期,开展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明确人地系统脆弱性警情状况、发展趋势,有利于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对缓解研究区人地矛盾,进一步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系统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理论,结合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分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识别警源,建立可操作的人地耦合系统的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合理划分警区,确定预警警限,以此为标准对警情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及预测,并通过时序尺度和空间演变两个视角对警情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对改善研究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状况提出了科学的对策建议。(1)系统梳理了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的内涵和理论。本研究定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为在研究区范围内,人地耦合系统暴露于外界扰动环境下的程度,面对内外因素扰动,系统表现出容易向人地耦合关系减弱,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调的趋势发展的敏感性,以及缺乏适应能力而使系统遭到破坏后难以恢复的一种可能性;详细阐述了系统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科学合理刻画人地耦合关系,明确其脆弱性警情状况,遵循系统自身运行规律,对人地系统加以调控和管理的理论指导作用。(2)阐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系统剖析了研究区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土地污染加剧等主要问题,并揭示了在多重动力系统作用下,研究区人地耦合系统复杂多变,脆弱性显着的特征。(3)通过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分析,结合研究区人地关系现状,识别警源。基于VSD模型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借鉴BP神经网络模型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研究区19个县级城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计算和预测,并划分“重警”、“中警”、“预警”、“较安全”和“安全”5个警区,进行脆弱性预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7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发展态势较好,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脆弱性指数由1.187下降到0.986,由“中警”过渡到“较安全”警区。(2)预测2018-2022年研究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呈现平稳降低的发展趋势,且脱离预警状态,预测2022年脆弱性指数为0.879,进入“安全”警区。(3)研究区各城市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警情空间分异明显,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连片分布的态势,警情南低北高,由内陆到沿海逐渐加剧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出脆弱性平稳型、脆弱性波动型和脆弱性渐低型三个时空演化特征;隶属东营和滨州两市的部分城市脆弱性警情较严重。(4)针对不同区域从严控废物超额排放、加强生态修复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
毛汉英[7](2018)在《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理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吴传钧先生倡导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简称"人地系统")理论体系中,人地系统优化调控占据核心位置。本文以吴先生提出的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思路及有关论述为主线,在人地系统结构、人地系统非线性效应、人地关系耦合理论、人地系统演进等理论方法方面加以深化与拓展。在此基础上,聚焦于两方面:(1)人地系统优化与区域PRED(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协调发展,着重探讨人地系统优化与PRED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PRED协调发展的目标、重点、理论模式和定量测度;(2)新时期中国人地系统综合调控的路径与对策,可归纳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人地系统持续健康发展;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导向,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逐步完善人口政策;遵循市场原则,健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
张玉泽[8](2017)在《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文中提出人地系统是由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索取愈来愈多,严重破坏了地理环境,反过来地理环境对人类的阻尼效应也逐渐增强。伴随着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地协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依托一定地域,追溯人地关系长期互为作用驱动力及空间过程分异规律,涵盖了“因素+机理、功能+系统、过程+格局、尺度+界面”等经济学和地理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能够为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而以供需要素作为分解人类活动及需求因素来探究人地系统时空演化的机理,即将经济学的供需要素和地理学的时空格局有机融合能够有效丰富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同时,对于促进市场条件下区域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一定的现实意义。黄河三角洲一个非常年轻的河口三角洲,具有中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式开始了高效生态发展之路。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其高效生态发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前景,同时对于其他区域具有较为典型的启示意义。本研究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原理到典型区域实证,从个体差异特殊性识别到普适性规律总结的整体思路展开。采取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综合集成分析、地理数学模型和基于ArcGIS的时空复合分析等的方法,在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构建供需要素视角下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依次对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可持续性、空间均衡格局及优化调控措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析,得出以下结论:(1)理论上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属于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范畴,因此首先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三个方面完成了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其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主要从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人地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载体,区域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是人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实分解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包含研究对象为自然和人文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人地结构,时间尺度上探究人地系统演化过程的可持续性,空间尺度上研究人地系统空间均衡格局三个方面。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包含社会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和综合集成法等。再以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的理论架构指导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具体实证。(2)对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进行解析。在从区域范围、自然资源概况、目前发展情况等3个方面分析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入手分析了其人地系统的特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子系统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区位和相对不发达的三角洲经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结构调整与转型任务艰巨,发达的油田经济和落后的地方经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几个方面。社会子系统异质性突出,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复杂,缺乏统一的文化底蕴,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乡村,单一的极核城市中心和分散的小城市,油地管理结构和矛盾,体制机制复杂等几个方面。生态环境子系统约束作用较强,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系统整体敏感而脆弱,限制性和约束性作用较,开采油田、石油化工产业等导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海岸侵蚀等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等几个方面。同时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也不尽协调,经济子系统对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强。(3)从供需要素视角评估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通过供需要素作用于经济活动进而影响人地系统演化的思路,分析了不同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的驱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高效生态经济时代三个发展阶段的供需主导因素,进而从供需要素视角重点分析了目前阶段其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为构建供需要素视角下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做好理论准备。采用已经比较成熟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法对2001-2015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发现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逐渐增强,但主要受经济子系统所驱动,社会子系统可持续性提升缓慢,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性呈减弱趋势。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关系演进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2001-2015年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指数和需求强度水平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但需求强度的增长速度大于供给能力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要素系统将会面临一定压力。2001-2015年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要素系统与需求要素系统耦合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较强,达到了良性的共振耦合,系统趋于走向新的有序结构。与耦合度相反,协调度一直处于良好协调水平以下,说明虽然两者发展不够协调。整体来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与需求协调程度有所提升,但速度缓慢,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4)从供需驱动视角研究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首先从供需驱动视角界定了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的内涵,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可以概括为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系统,空间均衡还是失衡主要通过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的区域对应关系来反映,当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想当时,区域开发格局总体上是均衡的,反之则存在空间失衡。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2014年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而组合为不同空间均衡类型。整体来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水平整体不高且地区间水平差异较大,属于均衡类型的有12个县市区,但达到高水平均衡的仅有4个县市区,过度开发型有6个县市区,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依据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优化开发区主要集中其东部地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分布于其西部地区,说明目前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东部地区目前发展水平已经较高,未来要着重于质量和结构的提高,而西部地区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状态。在空间均衡类型的评价中,东部地区多为高水平均衡区、中等水平均衡区和中供给-高需求导致的过度开发区,而西部多为低水平均衡区、低供给-中需求导致的过度开发区和开发不足区。所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类型评价的结果与主体功能区划的结果较为一致,即东部地区整体上优于西部地区。(5)构建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机制。未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通过集约、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式,促进供给系统与需求系统实现动态均衡以及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地关系和谐。环境脆弱性、结构性问题以及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是制约这一目标实现最主要的三个条件。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应通过供需要素优化,逐步建立“科技创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消费成长+制度红利释放”四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新动力结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制度是促进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重要制度保障。本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8个部分:(1)第一部分:导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等,并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2)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对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予以展望。辨析了与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3)第三部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构建。完成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分析人地系统类型划分的依据和结果,阐述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与优化调控研究的一般范式。(4)第四部分: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解析。论述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识别依据,分析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况,解析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基本特点。(5)第五部分: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分析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的机理,解析黄三角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主导因素,从供需要素视角识别黄三角地区脆弱性和可持续性的矛盾,采用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对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6)第六部分: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从供需驱动视角界定人地系统空间均衡格局内涵,构建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估模型,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空间格局、需求强度空间格局以及空间均衡格局进行分析。(7)第七部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以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约束条件判断为基础,科学选择未来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提出建立供需均衡驱动下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的措施及制度保障。(8)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在总结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应该加强的地方。
方松林[9](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指出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洪舒蔓[10](2014)在《城镇化背景下黄淮海平原人地关系研究 ——基于综合承载力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黄淮海平原如何在保持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是区域未来人地关系长足发展的主要矛盾,而从何种角度切入这一“关系”是破解黄淮海平原人地矛盾的关键,决定着人地关系研究的正确与否。本研究借鉴承载力概念中的“限度”这一内涵,从区域综合承载力入手,构建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经济承载力模型、Arc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评价体系,全面探讨黄淮海平原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作用,以此为黄淮海平原在保持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下协调人地关系,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整体而言,1997、2008年黄淮海平原均处于可载状态,人地关系协调,但综合承载力呈降低趋势,由33470.71万降至32445.70万,承载压力则由0.77增至0.88;区域分布而言,黄淮海平原人地关系有紧张、临界、协调三大类型,处于北部紧张、南部协调的区域分异状态。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综合承载力的稳定提升应该统筹考虑区域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和自然、人文子系统支撑能力,寻找资源、环境制约作用和人文子系统高速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据人地关系各类型人类活动压力、综合承载能力、综合承载能力限制因素三个方面的相应特征,进一步将黄淮海平原人地关系类型划分为14小类,并根据不同人地关系类型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降低承载压力”和“增加承载能力”的基本原则,针对各人地关系类型从人口、资源、产业等方面提出其各自的协调优化途径。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研究凸显了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要素对人类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及生态需求的供给限度,是综合评价区域人地关系的有效方法,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理论与方法及实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人地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也为黄淮海平原人地关系的科学评价提供支撑。
二、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供需视角下的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系统研究是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研究前沿 |
1.1.2 人地关系研究面向多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人地关系亟需拓展研究视角 |
1.1.4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与机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进展 |
2.2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研究进展 |
2.2.1 生态效率 |
2.2.2 生态足迹 |
2.2.3 行星边界 |
2.2.4 资源环境承载力 |
2.2.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2.6 综合指数法 |
2.3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分异格局和类型研究进展 |
2.3.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分异格局 |
2.3.2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类型 |
2.4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机理和优化路径研究进展 |
2.4.1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机理 |
2.4.2 人地系统可持续优化路径 |
2.5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进展 |
2.5.1 主体功能区划分 |
2.5.2 国土空间规划与分区 |
2.5.3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2.5.4 自然资源资产评价 |
2.5.5 美丽中国建设评估 |
2.5.6 国外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实践 |
2.6 供需视角下人地关系研究 |
2.7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8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3.1 基础理论 |
3.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3.1.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 |
3.1.3 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理论 |
3.1.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1.5 经济学供求均衡理论 |
3.2 基本概念 |
3.2.1 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 |
3.2.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3.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3.2.4 自然资本 |
3.3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供需视角下的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 |
4.1 供需视角下人地系统相关的概念认知 |
4.1.1 “地”的供给与“人”的需求 |
4.1.2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 |
4.2 供需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 |
4.2.1 人地系统“人”与“地”互为作用供需关系理论框架构建 |
4.2.2 供需视角下的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构建 |
4.2.3 供需视角下的人地系统协调类型划分 |
4.3 供需视角下人地供需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 |
4.3.1 指标选取原则 |
4.3.2 “人”“地”的供需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需视角下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时空演变实证分析 |
5.1 山东省人地系统特点分析 |
5.1.1 “地”子系统特点分析 |
5.1.2 “人”子系统特点分析 |
5.1.3 山东省人地系统供需特点 |
5.2 山东省人地系统供给时空演变分析 |
5.2.1 主要分析方法和供给要素选取 |
5.2.2 山东省不同用地类型供给数量时空演变分析 |
5.2.3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
5.3 山东省人地系统需求时空演变分析 |
5.3.1 主要人类需求时空演变 |
5.3.2 人类需求指数时空演变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需视角下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其时空演变格局 |
6.1 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能力评估及其时空演变格局 |
6.1.1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指数演化 |
6.1.2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空间格局演化 |
6.1.3 人地系统供需平衡的时空转换分析 |
6.2 山东省人地系统耦合协调性分析及其时空演变格局 |
6.2.1 人地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演化 |
6.2.2 人地系统耦合度空间格局演化 |
6.2.3 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演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东省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 |
7.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的总体思路 |
7.1.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的原则 |
7.1.2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的框架 |
7.2 基于供给视角的人地系统优化路径 |
7.2.1 强化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功能,管控生态保护红线落地 |
7.2.2 推动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保障资源供给 |
7.2.3 加强污染联防联控,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
7.3 基于需求视角的人地系统优化路径 |
7.3.1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7.3.2 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进能源转型 |
7.3.3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
7.3.4 提高居民生态意识,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
7.3.5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山东建设 |
7.4 基于供给和需求综合视角的人地系统优化路径 |
7.4.1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
7.4.2 完善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7.4.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生态文明研究 |
2.1.2 人地关系研究 |
2.1.3 生态文明与人地系统研究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生态文明研究 |
2.2.2 人地关系研究 |
2.2.3 生态文明与人地系统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人地关系 |
3.1.2 人地系统优化 |
3.1.3 生态文明 |
3.1.4 生态文明建设 |
3.2 理论基础 |
3.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系统工程理论 |
3.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3.2.4 生态伦理理论 |
3.2.5 自然资本理论 |
4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机理 |
4.1 生态文明与人地系统的协同演变 |
4.1.1 采猎阶段人地互为作用形成敬畏自然的生存文化观 |
4.1.2 农业文明阶段人地互为作用形成的顺应自然的文明观 |
4.1.3 工业文明阶段人地互为作用形成的主宰自然的文明观 |
4.1.4 生态文明阶段人地互为作用形成的协调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
4.2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的空间协同 |
4.2.1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关系协同的资源环境基础 |
4.2.2 不同类型人地系统孕育不同的生态文明 |
4.3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协同的影响因素 |
4.3.1 自然地理条件 |
4.3.2 人的需求结构 |
4.3.3 文化价值取向 |
4.3.4 人的生产活动 |
4.4 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不协同因素识别 |
4.4.1 人的“三观”的失衡 |
4.4.2 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 |
4.4.3 生态文明制度的缺失 |
4.4.4 人性根源的双重属性 |
5 人地系统“三元”结构认知和优化路径 |
5.1 人地系统“三元”结构的划分 |
5.1.1 经济(产业)子系统 |
5.1.2 生态环境子系统 |
5.1.3 社会文化子系统 |
5.2 “三元”结构的相互关系和优化路径 |
5.2.1 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 |
5.2.2 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子系统 |
5.2.3 经济(产业)和社会文化子系统 |
5.3 投入产出视角下人地系统优化分析 |
5.3.1 系统与投入产出的关系 |
5.3.2 人地系统的投入产出 |
6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协同的实证分析 |
6.1 中国人地系统演变阶段与现状特征 |
6.1.1 中国不同时期人地系统的演变阶段 |
6.1.2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下人地系统现状 |
6.2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与不同类型的人地系统特征分析 |
6.2.1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与分析 |
6.2.2 不同类型区域的人地系统特征分析 |
6.3 中国省域人地系统优化状态评价与分析 |
6.3.1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人地系统优化评价 |
6.3.2 人地系统优化状态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发展度分析 |
6.4.1 研究方法 |
6.4.2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发展分析 |
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实现路径 |
7.1 整体框架 |
7.1.1 原则与依据 |
7.1.2 架构思路 |
7.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地系统优化协同的具体路径 |
7.2.1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生态文化建设 |
7.2.2 “三元”结构下的产业体系优化 |
7.2.3 地域分工视角下的生态文明重点建设 |
7.2.4 以人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8.1.1 主要观点 |
8.1.2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2 人地耦合系统预警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地耦合系统 |
2.1.2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模型构建 |
3.1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警源识别 |
3.2 脆弱性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建 |
3.3 脆弱性预警评价模型 |
3.3.1 VSD模型 |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3.3.3 灰色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警情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1.3 土地利用现状 |
4.1.4 主要问题 |
4.2 脆弱性警情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脆弱性指数的计算 |
4.2.3 脆弱性警区划分标准 |
4.2.4 时间尺度分析 |
4.2.5 空间尺度分析 |
4.3 对策建议 |
4.3.1 严控废物超额排放 |
4.3.2 加强生态修复 |
4.3.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理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理论基础 |
2.1 人地系统结构 |
2.2 人地系统的非线性效应 |
2.3 人地关系耦合理论 |
2.4 人地系统的演进 |
2.4.1 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
2.4.2 人地系统的演进模式 |
3 人地系统优化与区域PRED协调发展 |
3.1 人地系统优化与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关系 |
3.2 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特点 |
3.3 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目标 |
3.4 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重点 |
3.5 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 |
3.6 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定量测度 |
4 新时期人地系统综合调控的路径与对策 |
4.1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推动人地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
4.2 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导向, 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 |
4.3 以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主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4.4 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 逐步完善人口政策 |
4.5 遵循市场原则, 健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
(8)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
1.1.2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是丰富可持续人地系统研究的有效途径 |
1.1.3 将供需要素视角引入人地系统研究有效促进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
1.1.4 通过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为人地系统优化调控提供据 |
1.1.5“供给侧改革”与“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的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及概念辨析 |
2.1 国外理论研究述评 |
2.1.1 经济增长驱动机制演变研究 |
2.1.2 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1.3 从可持续发展评价到可持续性评估 |
2.1.4 空间均衡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人地系统综合研究 |
2.2.2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研究 |
2.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 |
2.2.4 基于供需要素视角的人地系统互为作用驱动力研究 |
2.2.5 黄三角人地系统的综合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3.1 典型区域人地系统演化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
2.3.2 迫切需要构建经济增长与人地系统演化研究的桥梁 |
2.3.3 亟待建立供给-需求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的一般分析框架 |
2.3.4 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实证研究需进一步丰富 |
2.4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2.4.1 理论基础 |
2.4.2 基本概念辨析 |
第三章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 |
3.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 |
3.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 |
3.1.2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 |
3.1.3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 |
3.2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 |
3.2.1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依据 |
3.2.2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结果 |
3.3 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
3.3.1 供给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
3.3.2 需求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
3.4 供需要素视角下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机理分析 |
3.4.1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机理分析 |
3.4.2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机理分析 |
3.5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研究 |
3.5.1 以人地协调共生为优化调控的目标点 |
3.5.2 全面判断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 |
3.5.3 科学选择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
3.5.4 人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优化调控路径选择 |
第四章 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解析 |
4.1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识别依据 |
4.1.1 本底脆弱性识别 |
4.1.2 人类活动方式及强度识别 |
4.1.3 人地矛盾凸显与问题识别 |
4.2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 |
4.2.1 区域范围及区位 |
4.2.2 资源概况 |
4.2.3 目前发展情况 |
4.3 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分析 |
4.3.1 经济子系统结构性矛盾突出 |
4.3.2 社会子系统异质性突出 |
4.3.3 生态子系统约束作用较强 |
4.3.4 三个子系统发展不够协调 |
第五章 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
5.1 黄三角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供需主导因素解析 |
5.1.1 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1949-1982 年) |
5.1.2 以石油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1983-2009 年) |
5.1.3 以综合资源开发为主的高效生态经济时代(2010 年至今) |
5.2 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矛盾识别 |
5.2.1 基于供给角度矛盾识别 |
5.2.2 基于需求角度矛盾识别 |
5.3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
5.3.1 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5.3.2 基于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第六章 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 |
6.1 供需驱动视角下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内涵界定 |
6.1.1 空间均衡内涵界定 |
6.1.2 供需变动对空间均衡的影响 |
6.2 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估模型构建 |
6.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6.2.2 评估数学模型解析 |
6.2.3 判别标准及数据来源 |
6.3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空间格局 |
6.3.1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空间格局 |
6.3.2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需求强度空间格局 |
6.4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 |
6.4.1 空间均衡总体格局 |
6.4.2 各空间均衡类型格局 |
6.4.3 空间均衡格局与主体功能区划 |
第七章 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 |
7.1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驱动力选择 |
7.1.1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解析 |
7.1.2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判断 |
7.1.3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供需求驱动力筛选 |
7.2 供需均衡驱动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模式建立 |
7.2.1 供给层面 |
7.2.2 需求层面 |
7.3 黄三角人地系统优化调控制度保障 |
7.3.1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7.3.2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
7.3.3 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制度 |
7.3.4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8.1.1 理论上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 |
8.1.2 对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进行解析 |
8.1.3 从供需要素视角评估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 |
8.1.4 从供需要素视角研究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 |
8.1.5 构建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机制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城镇化背景下黄淮海平原人地关系研究 ——基于综合承载力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研究理论架构 |
2.1 基础理论 |
2.2 基本概念及内涵 |
2.3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理论框架 |
2.4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评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黄淮海平原人地变化分析 |
4.1 黄淮海平原人口变动及影响因素 |
4.2 黄淮海平原耕地变动及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淮海平原综合承载力 |
5.1 自然承载力 |
5.2 人文承载力 |
5.3 综合承载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黄淮海平原人地关系 |
6.1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人地关系类型划分 |
6.2 人地关系类型的特征 |
6.3 人地关系协调优化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供需视角下的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井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现代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J]. 刘彦随. 地理科学, 2020(08)
- [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4]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协同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王亚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预警研究[D]. 张帅.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7]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理论方法研究[J]. 毛汉英. 地理学报, 2018(04)
- [8]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D]. 张玉泽.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0)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10]城镇化背景下黄淮海平原人地关系研究 ——基于综合承载力方法[D]. 洪舒蔓.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