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策略论文_严晓薇,李小东,李素清,滑立伟,段立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策略,黑水,肿瘤,凝血酶原,免疫调节,胰腺炎。

免疫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严晓薇,李小东,李素清,滑立伟,段立娟[1](2019)在《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积极液体复苏(active liquid resuscitation,AFR)与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对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rauma induced coagulopathy,TIC)患者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液体复苏策略分为积极液体复苏组(AFR组,46例)和损伤控制复苏组(DCR组,48例),对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 2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复苏后18 h 2组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血压波动幅度、总补液量,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12 h、24 h、48 h 2组磷脂酶A_2(phospholipase A_2,PLA_2)、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复苏后96 h并发症发生率,复苏后1周存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MAP、SI、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苏前20 min APTT、INR、PT、D-二聚体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APTT、INR、PT、D-二聚体值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24 h DCR组MAP、血压波动幅度、SI值、总补液量明显低于AFR组(P<0.05)。2组复苏前20 min和复苏后24 h PLA_2、PA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12 h DCR组PLA_2、PAF明显高于AFR组,复苏后48 h DCR组PLA_2、PAF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后96 h DCR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FR组,复苏后1周DCR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FR组(P<0.05)。结论 DCR救治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明显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有效纠正休克,复苏期间血压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较高,与AFR相比临床疗效明显;但AFR在复苏治疗早期能有效抑制免疫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蒋正杰,苗凤英,张绪,古今[2](2019)在《加强空军飞行人员免疫预防策略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空军免疫规划基本情况的阐述,以及对空军飞行人员预防接种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空军免疫规划是遵循军队免疫规划策略开展实施,而空军飞行人员因其特殊性总体预防接种种类较少。提出了空军飞行人员应重视和加强免疫预防工作,遵循积极主动,区分平、战,计划免疫与应急接种相结合,安全高效的原则推进免疫预防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口岸卫生控制》期刊2019年05期)

杨路,王燕[3](2019)在《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多项Ⅲ期临床研究已经证实,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以给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然而,接受靶向治疗的人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情况,其后续的治疗策略已成为目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EGFR-TKI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整体效果不理想,只有少数患者可以从中获益,但是具体的疗效预测指标尚不明确。免疫抑制剂联合EGFR-TKI治疗是针对NSCLC的一种新的思路,但是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需要进一步探索。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及抗血管药物治疗晚期NSCLC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种联合治疗方案有望成为EGFR-TKI耐药后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目前,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在免疫治疗时代的总体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因而本研究将对免疫治疗在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高显华,张卫,白辰光[4](2019)在《免疫组化筛查林奇综合征的缺陷和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奇综合征(LS)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的胚系突变引起的,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目前,多个权威国际组织建议对所有初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LS的普查。LS的普查方法包括免疫组化(IHC)检测错配修复蛋白缺陷(dMMR)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两种。IHC由于具有检测费用低、对检测设备的要求低、便于基层医院开展、可以提示突变基因等优点,成为LS筛查的首选。但是,由于组织固定、抗体质量、IHC染色技术问题以及不寻常的染色模式,IHC结果容易出现各种误读。干扰IHC结果解读的因素包括:肿瘤细胞的胞浆染色、内对照细胞染色弱、肿瘤细胞的异质性、特殊的病理形态表现(如:淋巴细胞浸润肿瘤上皮,印戒细胞癌)、新辅助放化疗等。注意避免IHC结果解读的各种陷阱,对于准确识别LS至关重要,有助于节省患者和亲属的监测费用,并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同时,由于采用IHC进行LS的普查本身还存在一些固有缺陷,所以不能将IHC作为LS的唯一筛查手段,应综合应用各种筛查标准、IHC、MSI、BRAF V600E突变、MLH1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以便对LS做出准确的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叶克平,叶琦刚,李梅,王以瑞,王文伟[5](2019)在《全身麻醉不同通气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采用不同的通气策略对其细胞免疫的影响,为肿瘤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择期拟行腹腔镜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75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低PaCO2组(L组),术中维持PaCO2(25±5)mmHg;正常PaCO2组(N组),术中维持PaCO2(40±5)mmHg和高PaCO2组(H组),术中维持PaCO2(55±5)mmHg,每组25例。各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清晨(T0)、手术结束离开麻醉复苏室前5 min(T1)、术后24 h(T2)、72 h(T3)四个时点采血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TH1/TH2值、MTT法检测NK细胞活性水平,ELISA检测IL-2及IFN浓度。结果与T0时点比较,叁组患者T1~3时的TH1/TH2值、NK细胞活性、IL-2和IFN浓度均降低(P<0.05);与L组比较,N组T1~3时点TH1/TH2值、NK细胞活性、IL-2和IFN浓度均显着降低(P<0.05);与L组和N组相比,H组T1~3时TH1/TH2值、NK细胞活性、IL-2和IFN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采用适度过度通气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9期)

包小芝[6](2019)在《生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原因及防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传统家庭式生猪养殖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提高生猪养殖质量和产量,集中式规模化养猪模式被广泛应用。但大规模生猪养殖存在一定风险,一旦生猪体内产生疾病,养殖人员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导致疾病大范围爆发,给养殖户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9年10期)

金小岩,刘淑琼,李国林,刘建平[7](2019)在《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诊断策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AIP)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治的24例IgG4-AI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46~84岁,中位年龄61岁。根据IgG4相关性疾病(Ig G4-RD)综合诊断标准和国际共识诊断标准(ICDC)诊断IgG4-AIP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检查情况,研究其诊断策略。结果临床表现腹痛12例,黄疸10例,腹胀6例,消瘦3例,无症状2例。单纯胰腺病变7例,其余合并1~5个器官损害,其中累及胆道系统10例,淋巴结8例,唾液腺和肺各3例,胃肠和血管各2例,肝、眼、腹膜后各1例。血清IgG4中位数为18(2~117)g/L。影像学检查胰腺局限肿块13例,弥漫性肿大11例,胰管狭窄9例。胰腺病理学检查示纤维化4例,IgG4~+细胞>10个/高倍镜视野,且Ig G4~+/IgG~+>40%12例。根据IgG4-RD综合诊断标准诊断10例,根据ICDC诊断14例。误诊胰头癌、胆管癌8例,行胰腺切除或活检术,术后病理证实为IgG4-AIP。结论 IgG4-AI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局限肿块病变易被误诊,可综合运用血清IgG4检测、影像学、病理学、ICDC标准,提高诊断率。(本文来源于《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黄影,陆伟才,黎沙,甘明,邓秋云[8](2019)在《广西2017年免疫规划疫苗分配及管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2017年免疫规划疫苗分配状况,探讨免疫规划疫苗管理策略。方法整理2017年广西各级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进度报表数据,对免疫规划疫苗分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共分配免疫规划疫苗2 292.59万剂次,使用2 187.26万剂次,各类疫苗损耗系数以市为单位达到国家要求;部分疫苗分配显示,广西各级分配疫苗基本平衡(SD<20),疫苗供应短缺和疫苗分配平衡呈负相关(Pearson=-0.984,P=0.016),单人份疫苗比多人份疫苗分配平衡性好;疫苗供应不足和多人份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苗分配平衡性。结论 2017年广西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规范,广西各级分配疫苗基本平衡,但有个别地级市向下级分配疫苗不平衡。需从补充完善冷链设备、建设疫苗管理信息化系统、强化业务督导考核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对免疫规划疫苗的分配管理工作。(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康锰,许峰[9](2019)在《多进化策略自适应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基于克隆选择的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中提高种群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函数变化率的多进化策略自适应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以采用克隆选择的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为基础,根据目标函数的变化率,在不同的进化阶段自适应地选择两种不同的差分进化策略,在保证算法收敛速度的同时兼顾种群的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选用DTLZ测试函数对新算法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其它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新算法解的分布性和均匀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学亮,刘广东,尚东维,徐晓燕,王小波[10](2019)在《黑水虻不同的投喂策略对鹦鹉鱼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鹦鹉鱼为研究对象,探究黑水虻不同投喂策略对鹦鹉鱼肝脏及血清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其中S组持续投喂配合饲料;S3H1组投喂3次饲料、1次黑水虻;S2H2组投喂2次饲料、2次黑水虻;S1H3组投喂3次黑水虻、1次饲料;H组持续投喂黑水虻;SH组1 d投喂黑水虻、1 d投喂饲料。每天饱食投喂4次,周期60 d。结果表明,S、SH组肝脏中SOD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S组T-AOC显着高于SH组(P<0.05),H组溶菌酶活性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S组NO含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血清中,S、SH组T-AOC、SOD、ACP和AKP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SH组CAT和GSH活性显着高于S组(P<0.05),H组溶菌酶活性显着高于SH、S1H3、S3H1、S组(P<0.05),但与S2H2组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SH组的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基本不受影响,且CAT、GSH、LMZ优于S组,说明间歇性投喂黑水虻幼虫(SH组)的策略较为合理。(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免疫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空军免疫规划基本情况的阐述,以及对空军飞行人员预防接种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空军免疫规划是遵循军队免疫规划策略开展实施,而空军飞行人员因其特殊性总体预防接种种类较少。提出了空军飞行人员应重视和加强免疫预防工作,遵循积极主动,区分平、战,计划免疫与应急接种相结合,安全高效的原则推进免疫预防工作的开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严晓薇,李小东,李素清,滑立伟,段立娟.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凝血功能、免疫调节及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

[2].蒋正杰,苗凤英,张绪,古今.加强空军飞行人员免疫预防策略的探讨[J].口岸卫生控制.2019

[3].杨路,王燕.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J].癌症进展.2019

[4].高显华,张卫,白辰光.免疫组化筛查林奇综合征的缺陷和应对策略[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

[5].叶克平,叶琦刚,李梅,王以瑞,王文伟.全身麻醉不同通气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

[6].包小芝.生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原因及防治策略[J].中国畜禽种业.2019

[7].金小岩,刘淑琼,李国林,刘建平.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诊断策略评价[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9

[8].黄影,陆伟才,黎沙,甘明,邓秋云.广西2017年免疫规划疫苗分配及管理策略[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9

[9].康锰,许峰.多进化策略自适应免疫多目标进化算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孙学亮,刘广东,尚东维,徐晓燕,王小波.黑水虻不同的投喂策略对鹦鹉鱼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微博信息监管整体策略的层面划分与具...算法状态转移过程随机和目标免疫在无标度网络中的仿真...弗朗西斯菌ΔlpxD1突变株在小鼠器官内...】020304050免疫找点比例f异构摇合网络...

标签:;  ;  ;  ;  ;  ;  ;  

免疫策略论文_严晓薇,李小东,李素清,滑立伟,段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