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终末期肾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肾衰,通量,血液,性贫血,老年,腹膜,合剂。
终末期肾衰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19)在《循征式督导法在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循征式督导法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循征式督导法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发现在满意度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上研究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循征式督导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4期)
陈长云,罗小琴,任颖[2](2019)在《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非终末期CRF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加服肾衰宁片,治疗4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 36%,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5. 22%(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均较治疗前降低,肌酐清除率(CCr)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 04%比17. 02%,P> 0. 05)。结论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CRF,可改善肾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18期)
王冰[3](2019)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营养状况及肾性贫血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营养状况及肾性贫血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终末期肾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治疗6个月。分别测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3个月后及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肌酐(尿Cr)、尿素清除指数(KT/V);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红细胞(HBC)、红细胞压积(Hct)、每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与Hct比值(EPO/Hct);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营养状况及肾性贫血状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其SCr、尿Cr、BUN及KT/V值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SCr、尿Cr及BUN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KT/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其血清TP、Alb、PA及BMI指数均不断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TP、Alb及PA水平已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营养状况均显着好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其血清Hb、HBC及Hct水平均不断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Hb、HBC及Hct水平已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贫血状况均显着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效果更为显着,能显着改善终末期肾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性贫血状况。(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郑倩[4](2018)在《循证式督导护理对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成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循证式督导护理对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式督导护理干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分;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患者家属版)分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老年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循证式督导护理,能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8年08期)
杨冰洁[5](2018)在《158例终末期肾衰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本中心终末期肾衰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及相关并发症等,以便更有效地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化管理。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8例终末期肾衰腹膜透析患者的多项临床资料,对其基本资料、腹膜透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学指标变化、相关并发症、再入院病因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158例PD患者置管年龄主要分布在30至50岁之间,占46.8%;平均年龄为44.46±12.70岁;男、女比例约为1.43:1;置管方式为外科切开;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有92例(58.2%),其次为糖尿病肾病,有11例(7%);大多数患者合并尿蛋白阳性(91.1%),其中尿蛋白2+有73例(46.2%),尿蛋白3+有38例(24.1%)。入院心脏彩超显示:射血分数小于55%的患有17例(10.6%),伴有左心室增大的患者有34例(21.5%),伴左心房增大的患者有54例(34.2%),伴右心室增大的患者有123例(77.9%),伴右心房增大的患者有8例(5%);采用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方案的143例(90.5%),采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方案的15例(9.5%);腹透液浓度单用1.5%GS透析液153例(96.8%),联用1.5%GS及2.5%GS透析液5例(3.2%)。腹膜平衡试验显示:低转运27例(17.1%),低平均转运59例(37.3%),高平均转运23例(14.6%),高转运7例(4.4%),42例(22.6%)未完成。腹膜透析1月后总蛋白、转铁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钙、碳酸氢根离子升高,血钾、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铁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6月后总蛋白、转铁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钙、碳酸氢根离子升高,血钾、血磷、血尿素氮、残肾KT/V、总KT/V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铁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PD患者并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5人(15.8%),其腹透液细菌培养送检结果:革兰阳性菌7例(28%),其中包括化脓链球菌2例,无乳链球菌1例,沃氏葡萄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革兰阴性菌7例(28%)其中包括大肠埃希菌5例,阴沟肠杆菌2例;未培养出病原菌11例(44%)。158例PD患者因感染或心衰而再入院治疗的有65例(41.1%),其中因感染再入院52例(80%),包括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5例,呼吸道感染18例,泌尿系感染6例,腹透管出口处感染2例,腹透管隧道感染1例;因心衰再入院9例(13.8%),因感染并心衰再入院4例(6.2%)。158例PD患者改血透治疗10例(6.3%),其原因主要由于PD相关性感染:7例腹膜炎、2例导管口感染、1例隧道口感染,肾移植5例(3.2%),死亡1例(0.6%),死于心血管意外。结论:1.腹膜透析1月后,患者总蛋白、转铁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钙、碳酸氢根离子升高,血钾、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铁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腹膜透析6月后,患者总蛋白、转铁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钙、碳酸氢根离子升高,血钾、血磷、血尿素氮、残肾KT/V、总KT/V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铁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腹透中心158例终末期肾衰腹膜透析患者再入院病因以感染为主,其中PD相关性腹膜炎居多,其次为肺部感染。(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8-05-01)
陈琴[6](2018)在《循征式督导法实施于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循征式督导法实施于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循征式督导法护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征式督导法实施于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玉喜伶[7](2017)在《循征式督导法在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循征式督导法在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衰终末期血透老年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则依据循证式督导法实施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诸如深静脉导管感染、透析低血压、血脂代谢紊乱、治疗期间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较之对照组73.33%,显着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导管感染0.00%、透析低血压6.67%%、血脂代谢紊乱0.00%、治疗期间失衡综合征6.67%等并发症相比于对照组(20.0%、26.67%、20.0%、33.33%),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式督导法,效果显着,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血透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13期)
陈涵枝,王凉,孙铸兴,张志坚[8](2017)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FGF23、动脉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终末期肾衰(ESR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及钙磷代谢紊乱、动脉硬化和心脏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明确HFHD在减少ESRD并发症上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式分为高通量组(20例)和低通量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透析前及规律透析2、4、6个月后FGF23水平、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和透析前、规律透析6个月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影响ESRD患者FGF23水平的相关因素及不同透析方式对ESRD患者血清学指标、动脉硬化、心脏功能等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和药物使用以及治疗前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清Ca2+、P3-、甲状旁腺激素(PTH)、FGF-2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血清P3-在治疗2、4、6个月时显着低于低通量组,LDLC在治疗4、6个月时与低通量组相比显着下降,Hb、HDLC在治疗6个月时较低通量组显着升高,而TG、PTH、FGF23在治疗6个月时较低通量组显着降低。两组透析6个月后的LVEF较透析前均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高通量组透析6个月后的c IMT较低通量组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FGF23与透析时间、Hb、血Ca2+呈负相关,与TG、血磷、PTH、c IMT呈正相关,与是否为HFHD呈负相关,与白蛋白、HDLC、LDLC、LVEF、KT/V、URR无显着相关。结论:对ESRD患者,HFHD可以更好地清除FGF23、纠正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改善心脏功能。(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楚秀丽,余海龙,詹华奎[9](2016)在《叶传蕙教授多途径治疗慢性肾衰终末期患者经验拾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中医治疗在减轻或消除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全身状况、延缓肾功能衰竭等方面疗效肯定,但对于该病终末期患者,往往迁延多脏器,且病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着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叶传蕙教授从事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数十载,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丰富,尤重多途径治疗,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6年18期)
李玉卿,费德升,张忠贤,周富明[10](2016)在《溺毒清合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溺毒清合剂是我院肾内科周富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方,实验证实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1])。我科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的过程中用溺毒清合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非终末期肾衰(血肌酐<707umol/l),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血肌酐小于707μmol/L的慢性肾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终末期肾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非终末期CRF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加服肾衰宁片,治疗4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 36%,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5. 22%(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均较治疗前降低,肌酐清除率(CCr)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 04%比17. 02%,P> 0. 05)。结论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CRF,可改善肾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终末期肾衰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循征式督导法在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2].陈长云,罗小琴,任颖.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9
[3].王冰.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营养状况及肾性贫血状况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
[4].郑倩.循证式督导护理对肾衰终末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成效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
[5].杨冰洁.158例终末期肾衰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分析[D].南华大学.2018
[6].陈琴.循征式督导法实施于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
[7].玉喜伶.循征式督导法在老年肾衰终末期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8].陈涵枝,王凉,孙铸兴,张志坚.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FGF23、动脉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9].楚秀丽,余海龙,詹华奎.叶传蕙教授多途径治疗慢性肾衰终末期患者经验拾珍[J].亚太传统医药.2016
[10].李玉卿,费德升,张忠贤,周富明.溺毒清合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