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_张巍,王智,王永岗

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灰色,区域,水资源,多维。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巍,王智,王永岗[1](2019)在《基于熵-模糊物元的区域公路网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区域公路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从技术评价,交通评价和环境评价叁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既有研究成果确立了指标的经典域和节域,构建熵-模糊物元评价模型.该模型以熵值法和物元模型为基础,采用可拓学中的初等关联函数作为隶属度函数来计算指标关于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进而确定各指标的等级水平,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海明贴近度判定各评价等级与标准模糊物元间的远近程度,最后以陕西省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反映区域公路交通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陕西省公路网的评价等级处于"良"和"次"间并偏向"良",公路网现状事故率较低,全省公路节点通达度和路网绿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发展绿色公路、环保公路等相关政策,但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公路网密度提高及交通噪声降低方面尚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玉昆,关雯予[2](2019)在《基于Topsis—灰色关联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福建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用综合评价法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来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的研究极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法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思想。首先,运用归一化处理法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始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出规范化后的评价值和排序值;其次,按照本文构建的Topsis—灰色关联模型对规范化话后的评价值和排序值进行处理,得出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模型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值、排序值,最后依据本文模型处理后得出的评价值和排序值作出发展折线图并依据图形和模型处理数据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论,并针对结论给出了建议。文章选取福建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福建省2008—2016年经济发展作出评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水平,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间。(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9年08期)

刘宏元,邢磊,杨世琦,王惟帅,高悦[3](2019)在《海南省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把握海南省典型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诊断识别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子,通过基于欧氏距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对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选取海南省海口市、叁亚市和琼中县的2000—2015年数据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海口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可持续发展指数介于0.44~0.52;叁亚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指数处于0.31~0.59之间;琼中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但2007年之后可持续发展指数呈波动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数处于0.27~0.31之间。3个地区均属于低可持续发展状态。(2)肥料及农药施用量大、农业灾害多、农业技术投入不足以及农村劳力不足等是海南省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政策和方针。(3)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海南省农业系统情况。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提出未来推动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举措,以期为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9期)

何维印[4](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辽宁省水资源多维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纵向3层次、横向4大系统的体系结构,共选取20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选取基本反映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协调管理等实际现状和发展需求,评价方法合理可行。(本文来源于《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刘志明,周召红,王永强,洪晓峰,陈进[5](2019)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PSIR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被作为衡量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标体系而开发出来,主要是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待人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宜昌市为例,基于DPSIR模型系统框架,构建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Logistic对数增长方程,提出了Logistic对数承载模型;同时,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测度,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条件进行了判断;最后,对宜昌市水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05~2015年宜昌市水资源综合承载力发展状态较好,除了2011,2013年和2015年以外,社会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除了2013年以外,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是良性发展的。因此,建议宜昌市在释放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应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3期)

车国伟,王泽民,杨正丽[6](2018)在《综合协调交叉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动态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数据包络评价模型在自评体系下的"扬长避短""完全优劣排序""极端权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协调交叉效率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19个评价指标,其中11个投入、8个产出,通过放松一般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平均假设性,克服了平均交叉效率模型的多解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从而能够减少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加权投入与加权产出之间的离差。同时,构建了基于DEA的区域可持续发展Malmquist指数模型,以我国东部沿海10省区域为例,有效地评价了其可持续发展效率和动态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张淼,覃亚伟,刘佳静[7](2018)在《基于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科学衡量和评价我国不同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考虑经济"新常态"下建筑行业新变化和新特征,从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叁个维度构建新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可用MATLAB编程实现的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湖北等8省市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横向分析比较,对湖北省近几年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纵向分析比较,模型结果与客观实际基本相符,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佳,张绍波,贺震[8](2018)在《云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对云南省2007-2016年间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云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保持较为良好态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偏低,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叁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较好,但是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8年04期)

陈林生[9](2018)在《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能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联合国等各级机构在海岸带综合管理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中,评价指标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工具。海岸带是特征明显的区域,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系统的复杂性、边界性和多样性。运用综合福利法可以对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综合福利是指标存量与其影子价格的乘积。指标的选取需通过综合汇编国际、国家及省市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区域本身的实际,通过专家咨询及区域内利益相关者的选择等方法选取。通过综合福利法可以明确估算海岸带区域系统的综合福利以及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问题导向的方法选取指标,既考虑了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又兼顾了各区域自身的特点,评估的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具体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际。(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01期)

向雅丽[10](2017)在《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区域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门柑橘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因其发展速度过快,迎来了新的发展瓶颈。本文采用“提出问题→理论分析→现状描述→建立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路。通过阅读和整理相关文献,寻找论文问题的切入点,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首先定义了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四个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统计年鉴、调查数据描述石门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以典型的柑橘产区大县石门县作为研究区域,建立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赋权,分析出石门县2008-2015年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逐步上升的状态,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28个指标变量对石门县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表明该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表现力越高,该指标因素在石门县的发展程度越优秀,反之则指标因素在石门县的发展能力越欠缺,得出表现力最高的为农用耕地面积,表现力最低的为柑橘产业增加值,说明石门县农用耕地面积资源丰富,足够承载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其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对柑橘产业带来的附加产业产值如运输业、冷藏业、生态旅游业的带动能力较为欠缺,且科技生产水平较低致使柑橘产业的相关深加工值被忽略。针对其中的问题,本文从建立健全石门县柑橘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健全石门县柑橘产业系统调控机制以及制定相关具体发展措施来实现石门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用综合评价法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来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的研究极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法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思想。首先,运用归一化处理法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始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出规范化后的评价值和排序值;其次,按照本文构建的Topsis—灰色关联模型对规范化话后的评价值和排序值进行处理,得出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模型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值、排序值,最后依据本文模型处理后得出的评价值和排序值作出发展折线图并依据图形和模型处理数据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论,并针对结论给出了建议。文章选取福建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福建省2008—2016年经济发展作出评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水平,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张巍,王智,王永岗.基于熵-模糊物元的区域公路网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河南科学.2019

[2].李玉昆,关雯予.基于Topsis—灰色关联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福建省为例[J].经济师.2019

[3].刘宏元,邢磊,杨世琦,王惟帅,高悦.海南省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4].何维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

[5].刘志明,周召红,王永强,洪晓峰,陈进.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人民长江.2019

[6].车国伟,王泽民,杨正丽.综合协调交叉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动态评价[J].测绘通报.2018

[7].张淼,覃亚伟,刘佳静.基于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

[8].刘佳,张绍波,贺震.云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J].城市地理.2018

[9].陈林生.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J].经济问题.2018

[10].向雅丽.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区域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框架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框架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年至2013年区域可持续发展超效率...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标签:;  ;  ;  ;  ;  ;  ;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论文_张巍,王智,王永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