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定型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定位块、支撑块组件、驱动装置、冷却组件、控制组件与感应式继电器,工件夹在两个定位块之间进行固定,两个定位块的形状分别与工件的外形轮廓互补,实现对该工件的有效定型,支撑块组件中的支撑块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支撑块组件中的支撑块设在定位组件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驱动装置设在第一支撑块上,驱动装置驱动其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朝向另一定位块移动;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路、抽水泵、进水管与出水管,冷却管路设在其一定位块内,实现快速冷却;控制组件与感应式继电器连接,感应式继电器用于检测待定型冷却工件,使装置自动夹紧工件和释放工件,实现自动定型矫正,提高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设置;支撑块组件,所述支撑块组件用于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块朝向所述第一定位部移动;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路、抽水泵、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内,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冷却管路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抽水泵连接;控制组件与感应式继电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感应式继电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感应式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二侧上,所述感应式继电器用于检测待定型冷却工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设计方案
1.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设置;
支撑块组件,所述支撑块组件用于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定位块朝向所述第一定位部移动;
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路、抽水泵、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内,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冷却管路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抽水泵连接;
控制组件与感应式继电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感应式继电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感应式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二侧上,所述感应式继电器用于检测待定型冷却工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块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块的第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一竖直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定位部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竖直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部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三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三侧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二侧之间,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三侧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四侧相对设置;
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连接管,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分别沿水平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第四侧延伸,所述第一冷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连接管同时与所述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二冷却管连通,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部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也用于支撑所述待定型冷却工件,所述第二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自动定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气压调节阀,所述气压调节阀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气压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二侧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定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注塑成型,通常其制作温度较高,在装箱入库之间,需要对塑胶产品进行冷却。但目前,大部分厂家都选择自然冷却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刚出模的塑胶制品温度较高,容易发生热涨变形;2、自然冷却速度较慢且冷却效果差,影响生产效率,拉长生产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冷却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支撑块组件、驱动装置、冷却组件、控制组件与感应式继电器,第一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块位于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对设置;支撑块组件用于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设置在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第一支撑块与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撑块上,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定位块朝向第一定位部移动;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路、抽水泵、进水管与出水管,冷却管路设置在第一定位块内,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与冷却管路连接,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与抽水泵连接;控制组件与感应式继电器连接,控制组件与抽水泵连接,感应式继电器设置在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二侧上,感应式继电器用于检测待定型冷却工件,第一定位块的第一侧与第一定位块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支撑块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在支撑块上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定位块朝向第一定位部移动,将待定型冷却工件夹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进行固定,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形状分别与待定位冷却工件的外形轮廓互补,实现对该工件的有效定型,保证工件的质量,由于工件在定型冷却过程中贴紧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内的冷却组件对工件进行冷却,加快工件的冷却速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感应式继电器中的计时功能有效控制定型冷却时间,使得装置自动夹紧工件和释放工件,实现自动定型矫正,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定位块朝向第一支撑块的第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第一竖直面设置在第一定位部的上方,第一定位部呈弧形设置,第二竖直面设置在第一定位部朝向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前。
可见,在第二定位块的驱动作用下,待定型冷却的工件需紧贴第一定位块上的定位部,第一竖直面与第二竖直面的设置便于形成第一定位部的形状,使得第一定位部与工件的外形轮廓互补,保证工件的外围形状、弧度及平整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定位部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冷却管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第一定位块的第三侧的侧壁上,第一定位块的第三侧位于第一定位块的第一侧与第一定位块的第二侧之间,第一定位块的第三侧与第一定位块的第四侧相对设置;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和连接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分别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定位块的第四侧延伸,第一冷却管与进水管连接,第二冷却管与出水管连接,连接管同时与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连通,连接管朝向第一定位块的底部延伸。
可见,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尽可能地从第一定位块的第三侧延伸至第一定位块的第四侧,并且在出水管与第一定位块底部之间增加连接管,增大冷却范围,使工件的冷却速度更快。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块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也用于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第二支撑块设置在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第二支撑块与第一定位部相对设置。
可见,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同时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保证工件在定型冷却的过程中的稳固。
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装置为气缸,自动定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气压调节阀,气压调节阀与控制组件连接,气压调节阀设置在第一定位块沿水平方向的第二侧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实施例应用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实施例应用时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定型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底板1、第一定位块2、第二定位块3、支撑块组件4、驱动装置5、冷却组件6、控制组件、感应式继电器7和气压调节阀8。底板1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定位块2与支撑块组件4设置在底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式继电器7也可是光电感应器。
第一定位块2上有第一侧21、第二侧22、第三侧23和第四侧24,第一侧21与第二侧22相对设置,第三侧23和第四侧24相对设置,第三侧 23与第四侧24分别位于在第一侧21与第二侧22之间,第一侧2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9。第二定位块3位于第一定位块2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21 上,第二定位块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0,第一定位部9与第二定位部 10相对设置。
支撑块组件4用于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支撑块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块41和第二支撑块42,第一支撑块41和第二支撑块42设置在第一定位块3沿水平方向的第一侧上,第一支撑块41与第一定位部9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块41与第二支撑块42共线设置。基于底板1,第一支撑块41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二支撑块42的设置高度,第二支撑块42 上的相对第一支撑块41下凹的部分用于避空待定型冷却工件上的凸起部分,使得支撑块组件4的支撑稳固效果更好。
驱动装置5设置在第一支撑块41上,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为气缸,驱动装置5驱动第二定位块3朝向第一定位部9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块2朝向第一支撑块41的第一侧21上还设置有第一竖直面 25和第二竖直面26,第一竖直面25设置在第一定位部9的上方,第一定位部9呈弧形设置,第二竖直面26设置在第一定位部9朝向第一支撑块 41的第一侧21前。第二定位部10呈弧形设置。在第二定位块3的驱动作用下,待定型冷却的工件需紧贴第一定位块2的第一定位部上9,第一竖直面25与第二竖直面26的设置便于形成第一定位部9的形状,使得第一定位部9与工件的外形轮廓互补,保证工件的外围形状、弧度及平整度。
参见图2,冷却组件6包括冷却管路61、抽水泵、进水管62和出水管63,冷却管路61设置在第一定位块2内,进水管62和出水管63分别与抽水泵连接。冷却管路61包括第一冷却管611、第二冷却管612和连接管613,第一冷却管611连接进水管62,第二冷却管612连接出水管63,冷却管路61的进水口614与出水口615设置在第一定位块2的第三侧23 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管611和第二冷却管612分别沿水平方向朝向第一定位块2的第四侧24延伸。连接管613同时与第一冷却管611、第二冷却管6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613同时与第一冷却管611、第二冷却管612垂直连接,连接管613朝向第一定位块2的底部延伸。进水口62与出水管63尽可能地从第一定位块2的第三侧23延伸至第一定位块2的第四侧24,并且在出水管63与第一定位块2底部之间增加连接管63,增大冷却范围,使工件的冷却速度更快。
第一定位块2的第二侧22上设置有光电感应式继电器7和气压调节阀8。控制组件与感应式继电器连接7,控制组件与冷却组件6、气压调节阀8连接。气压调节阀8通过气管81与气缸5连接。
参见图3和图4,将待定型冷却工件11放置在装置上,支撑块支撑待定型冷却工件11,触发感应式继电器7,光电感应式继电器7发送控制信号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驱动冷却组件6开始注水,同时驱动气缸5驱动
第二定位块.3朝向第一定位部9移动,将待定型冷却工件11夹在第一定位部9与第二定位部10之间进行固定,第一定位部9与第二定位部10的形状分别与待定位冷却工件11的外形轮廓互补,实现对该工件11的有效定型,保证工件11的质量,由于工件11在定型冷却过程中贴紧第一定位块2,第一定位块2内的冷却组件6对工件11进行冷却,加快工件11的冷却速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光电感应式继电器7中的计时功能有效控制定型冷却时间,使得装置自动夹紧工件11和释放工件11,实现自动定型矫正,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2563.3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18546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29C45/72
专利分类号:B29C45/72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金湖路55号B2厂房
发明人:李衍坤;黄金平;朱长征;贝赠标;罗佳
第一发明人:李衍坤
当前权利人: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国豪
代理机构:44262
代理机构编号: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