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加载论文-肖伟,罗海兰,吕本儒,李娜,刘元慧

组合加载论文-肖伟,罗海兰,吕本儒,李娜,刘元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合加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加载,碳纤维载体渠,增强型生态塘,常规污染物

组合加载论文文献综述

肖伟,罗海兰,吕本儒,李娜,刘元慧[1](2019)在《磁加载—碳纤维载体渠—增强型生态塘组合工艺在河道水质提升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宁夏吴忠市南干沟水体的污染特征,采用磁加载预处理、碳纤维载体渠和增强型生态塘组合处理工艺,分析了该工艺在河道水质提升净化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磁加载—碳纤维载体渠—增强型生态塘组合工艺对河道来水中COD、TP、TN、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64%、69.56%、67.10%、40.86%,排放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灵活、维护方便等特点,且吨水处理成本仅为0.19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景观效益,因此在河道水质提升净化方面有着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云鹏,冯志楼,杨曦,甘德清,陈超[2](2019)在《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充填体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填采矿法二步回采时,充填体矿柱不可避免地受到爆破振动的扰动。开展对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对实现二步矿柱安全高效回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以尾砂胶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轴压水平,开展不同应变率的SHPB动载单轴冲击试验,对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充填体的动静组合加载强度、变形特性、能量传递规律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在应变率近似相同的情况下,充填体试样的动态强度会随着轴向载荷的施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在轴向载荷相同的情况下,充填体试样的动态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显现了较强的相关性;②充填体试样冲击试验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没有明显体现出压密阶段,并且充填体试样在低应变率条件下并不敏感;③吸收能随入射能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增加幅度略有降低,单位体积吸收能随应变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透射能的增量随入射能的增加逐渐减小;④常规SHPB情况下,充填体试样的破坏模式为拉伸破坏,组合加载条件下,充填体试样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压剪破坏。(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9期)

王文,张世威,LIU,Kai,王伸,李东印[3](2019)在《真叁轴动静组合加载饱水煤样动态强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含水煤样在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煤样的受力特性及强度变化特征,分析在真叁轴与常规叁轴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动态强度的差异性,采用真叁轴动静载霍普金森冲击加载系统对自然和饱水7d煤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饱水7d煤样在X轴方向的动态强度比自然煤样平均低约17.43%,Y轴方向的动态强度比自然煤样平均高约15.88%,Z轴方向的动态强度比自然煤样平均高约14.23%。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变化,自然和饱水7 d煤样的动态强度均表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且转折点均为中间主应力为6 MPa,表明煤样对叁轴静载约束力的依赖性,揭示饱水对煤样的强度及变形影响比较显着。分析了2种加载系统作用下煤样内部含水裂隙扩展方式的差异性是导致煤样强度变化规律相反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方兆惠[4](2019)在《动静组合加载下石灰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岩石承受高地应力和动力扰动作用下破坏问题,选用石灰岩为研究对象,利用SHPB试验装置,开展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石灰岩试件动态力学试验。选取有无轴压两种情况对试件进行不同应变率的动态压缩试验;选取有无径向预加静载两种情况对试件进行不同应变率的劈裂拉伸试验,探究石灰岩试件在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力学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岩石取样机、切割机、磨石机对试件进行加工,使其符合试验规范要求,测得试件的基本物理参数。采用RMT-150B试验装置对试件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圆盘劈裂拉伸试验,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2.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石灰岩试件动态压缩试验中,试件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受轴压影响较大,轴压不同时曲线形态有所不同,轴压相同时曲线形态基本相似。试件动态抗压强度均与应变率呈线性增加,有轴压时试件动态抗压强度比无轴压时大;试件破坏形态为无轴压时劈裂破坏,有轴压时压剪破坏。3.从能量耗散角度对SHPB动态压缩试验中石灰岩试件进行能耗分析。有轴压和无轴压作用时,试件能量与时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试件能量与平均应变率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均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大,呈现良好的率相关性;试件单位体积吸收能均随入射能增加而增大,随入射能增加,反射能+透射能相对趋于稳定,此时试件单位体积吸收能迅速增加。4.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石灰岩试件劈裂拉伸试验中,有无径向预加静载作用时,试件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基本相似,分别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破坏阶段;试件动态抗拉强度均随平均应变率增加而增大,有较强的应变率效应;试件能量与时间变化规律有所不同;试件能量与平均应变率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试件动态抗拉强度均随吸收能增加而增大。有径向预加静载作用时,试件切线模量随平均应变率增加而减小;无径向预加静载作用时,试件切线模量随平均应变率增加而增大。试件破坏形态为沿径向劈裂破坏。图[42]表[12]参[90](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2)

王杰,金解放,袁伟,梁晨[5](2019)在《基于SHPB的岩石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深部工程不断开发,人类面临的岩石力学问题日益复杂。针对复杂的深部岩石力学问题,基于前人开展的SHPB动静组合加载装置即得的试验研究,从SHPB试验装置改进、力学特性、破坏机理、能量耗散规律和应力波传播规律等方面概述了岩石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研究现状,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高温、高水压条件下多场耦合作用的相关岩石力学科学问题。(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5期)

马少森,陈卫忠,赵武胜[6](2019)在《叁维动静组合加载下花岗岩能量耗散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改造的叁维霍普金森试验系统(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选取4个轴压水平(25,50,75和100 MPa)和4个围压水平(0,5,10和15 MPa),对应开展4种应变率(约70,90,110和130 s~(-1))下花岗岩叁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研究,分析静载轴压、静载围压和应变率对花岗岩受冲击过程中能量耗散的影响规律,并讨论其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轴压增大时,花岗岩破坏时单位体积吸收能逐渐降低;围压或应变率增大时,单位体积吸收能逐渐升高。岩石储能极限在能量耗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且不同情况下具体表现不同:储能极限与初始储能的差值影响岩石受冲击时的吸能值;当岩石在静载下进入损伤阶段初期时,储能极限与初始储能的比值决定岩石受冲击时的释能值;当岩石在静载下进入损伤阶段后期甚至发生屈服时,储能极限值正比于岩石释能值。此外,岩石破坏模式与单位体积耗散能关系密切:应变率相似静载组合变化时,破碎程度与单位体积吸收能变化呈负相关;静载组合确定应变率梯度变化时,破碎程度与单位体积吸收能变化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建云[7](2019)在《拉扭组合加载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行为与各向异性屈服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构件的破坏经常是由金属材料的失效引起的,为确保金属构件的安全服役,需透彻了解构件和结构在各种复杂加载历史作用下的塑性变形的规律。材料的塑性变形由后继屈服面和硬化过程决定,后继屈服面演化分析是研究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最有效手段,合理的屈服面函数是塑性屈服和流动研究的基础。塑性变形诱导金属材料产生的各向异性特征与加载历史密切相关,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以HRB400E钢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壁圆管试样对比例和非比例拉扭组合加载路径下材料的后继屈服特性和塑性流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各向异性屈服面理论模型,并考察分析了本文提出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对T2纯铜和45号钢后继屈服面行为的描述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0.3%、0.4%、0.5%、0.6%、0.7%、0.8%、0.9%和1%八种应变幅下的循环试验分析表明,HRB400E钢呈现循环软化和循环稳定特性,较低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慢,较高应变幅下循环稳定较快。循环后的拉伸弹性模量略有下降,拉伸强度、断裂应变和断裂模式无明显变化,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循环后HRB400E钢在较低应变幅下屈服极限降低,较高应变幅下屈服极限升高。2.经历预拉伸、预扭转和预拉扭叁种比例加载历史下基于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HRB400E钢后继屈服面形状相似,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加拉剪应力平面上屈服面尺寸逐渐增大。不同平移应变确定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后继屈服面形状与预加载方向相关,沿预加载方向后继屈服面呈现“前后平坦,前小后大”特征。预拉伸加载下的后继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外凸;预扭转、预拉扭后的屈服面沿加载方向略微内凹。3.在六种拉扭应变组合折线预加载作用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面呈现显着的各向异性变形特征,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而屈服面不断膨胀,形状基本不变。不同平移应变定义的屈服面在预加载方向上基本相切,主要沿与预加载相反方向膨胀,呈现非线性硬化特征。先拉后拉扭路径下的后继屈服面,沿预加载方向呈现“前尖后平”特征;其他五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后继屈服面形状呈现“卵石”特征。4.六种双折线拉扭组合预加载作用下,试验塑性应变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均有一定偏离,两方向夹角的大小在屈服面不同屈服点处具有显着的分散性。随着平移应变的增大后继屈服面的塑性流动方向与正交方向偏离角整体上减小。5.在Chaboche循环塑性理论基础上,考虑加载历史和重新加载过程中材料的硬化行为,通过在Chaboche循环塑性模型的等向硬化项中引入各向异性畸变屈服函数,发展了一个新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并推导了率相关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和切线刚度矩阵。通过ABAQUS的UMAT材料用户子程序接口,对HRB400E钢、T2纯铜和45号钢在预比例加载下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描述叁种金属材料比例预加载条件下后继屈服面的各向异性特征,而且能够模拟再加载时各向异性屈服面逐渐向各向同性屈服面的演化过程。本文发展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叁种金属材料在预比例加载后的各向异性屈服特征,为研究其他金属材料的后继屈服和硬化行为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兵舰,张租存[8](2019)在《一种基于新型组合加载方式的大频差叁频段蝶形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分形技术和槽加载技术相结合,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组合加载方式的大频差叁频段蝶形天线,其加载方式为开口圆环缝隙和寄生分形多叁角形结构(TSFPE)的组合加载。新型天线可同时工作于X/Ku/Ka叁个频段,其中,蝶形天线两叁角形臂控制X频段,加载于叁角形臂上的开口圆环缝隙和位于蝶形天线叁角形臂顶点位置附近的TSFPE分别控制Ku和Ka频段。新型组合加载方式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天线各部分的空间,减小了各频段之间的互相影响,确保了每个频段的性能。验证了新型组合加载方式的可行性,丰富了多频天线的结构形式和种类。(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19年04期)

李夕兵,宫凤强,王少锋,李地元,陶明[9](2019)在《深部硬岩矿山岩爆的动静组合加载力学机制与动力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开采是硬岩矿山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深部开采中经常遭遇的岩爆灾害是硬岩矿山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针对岩爆机制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从深部围岩储能特性、高应力赋存环境和开采受力全路径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其本质上属于硬岩介质承受"静应力+动力扰动"的动静组合加载力学问题。根据这一思路,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典型岩爆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孕育岩爆的"完整弹脆性岩体+高地应力+动力扰动"等必要条件,进一步阐述了深部硬岩矿山岩爆的动静组合力学机制和最近的研究进展。具体研究中,利用硬岩材料,一方面从"静应力+卸载扰动"和"静应力+加载扰动"这2个方面研究了岩爆的力学机制,另一方面在考虑深部工程开挖空间结构效应的基础上,从"静应力+应力调整"和"静应力+动力扰动"这2个方面考察了深部圆形洞室洞壁围岩发生应变型岩爆的破坏特性,分别阐明了不同类型的动静组合加载力学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静能量指数的岩爆动力判据和控制思路,岩爆发生的静力和动力组合作用加载的深入研究,为岩爆机制探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英明,陶春梅,郭奕宏,张科学[10](2019)在《动静组合加载下煤体损伤及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动力扰动下煤体的冲击失稳机理,对动静组合加载下煤体损伤机制及力学响应特征进行定性研究。首先进行冲击矿井煤体力学性质测定试验,继而运用RFPA2D-DynamicStatic软件模拟分析了静力水平和动力扰动波形对煤体裂隙发育、损伤单元分布及声发射特征的影响,研究了动力扰动对煤体力学性能和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动静组合加载下,煤体抗压强度与损伤度呈线性负相关性,弹性能储能极限与损伤度呈负指数关系。(2)在动力扰动作用下,煤体内部损伤不断加剧,煤体弹性能储能极限以[]13.71ln 36.33eU (28)-D (10)的趋势不断降低,冲击破坏损耗能不断减少,原本积聚在煤体内的弹性能会瞬间释放,导致煤体冲击破坏。(3)提出了增加煤柱的抗扰动能力和减少煤体中积聚的弹性能2种防治震动型冲击地压措施。(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组合加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充填采矿法二步回采时,充填体矿柱不可避免地受到爆破振动的扰动。开展对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对实现二步矿柱安全高效回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以尾砂胶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轴压水平,开展不同应变率的SHPB动载单轴冲击试验,对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充填体的动静组合加载强度、变形特性、能量传递规律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在应变率近似相同的情况下,充填体试样的动态强度会随着轴向载荷的施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在轴向载荷相同的情况下,充填体试样的动态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显现了较强的相关性;②充填体试样冲击试验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分为3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没有明显体现出压密阶段,并且充填体试样在低应变率条件下并不敏感;③吸收能随入射能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增加幅度略有降低,单位体积吸收能随应变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透射能的增量随入射能的增加逐渐减小;④常规SHPB情况下,充填体试样的破坏模式为拉伸破坏,组合加载条件下,充填体试样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压剪破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合加载论文参考文献

[1].肖伟,罗海兰,吕本儒,李娜,刘元慧.磁加载—碳纤维载体渠—增强型生态塘组合工艺在河道水质提升工程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张云鹏,冯志楼,杨曦,甘德清,陈超.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充填体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9

[3].王文,张世威,LIU,Kai,王伸,李东印.真叁轴动静组合加载饱水煤样动态强度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4].方兆惠.动静组合加载下石灰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5].王杰,金解放,袁伟,梁晨.基于SHPB的岩石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研究进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6].马少森,陈卫忠,赵武胜.叁维动静组合加载下花岗岩能量耗散试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7].陈建云.拉扭组合加载下HRB400E钢的后继屈服行为与各向异性屈服面模型[D].广西大学.2019

[8].李兵舰,张租存.一种基于新型组合加载方式的大频差叁频段蝶形天线[J].现代雷达.2019

[9].李夕兵,宫凤强,王少锋,李地元,陶明.深部硬岩矿山岩爆的动静组合加载力学机制与动力判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10].杨英明,陶春梅,郭奕宏,张科学.动静组合加载下煤体损伤及力学特性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标签:;  ;  ;  ;  

组合加载论文-肖伟,罗海兰,吕本儒,李娜,刘元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