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停跳心肺转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常温不停跳手术,肾功能
不停跳心肺转流论文文献综述
秦明峰,王志刚[1](2013)在《常温心肺转流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肾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常温心肺转流(CPB)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不停跳组(A组)和停跳组(B组),分别于转机前(T0)、转机15min(T1)、停机后(T2)及停机后12h(T3)、24h(T4)、48h(T5)同步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与CPB前比较,两组CPB中和CPB后BUN和SCr均无明显改变(P>0.05)。A组T1-T3时血/尿β2-MG和尿NAG均明显高于T0(P<0.05);T4、T5恢复正常。B组T1-T5的血/尿β2-MG和尿NAG均明显高于T0,且T4、T5时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常温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停跳换瓣术者小。(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3年13期)
金孝梁,张俊,陈兵,徐铭,孙建良[2](2007)在《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脏外科关注的焦点,目前心肌保护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如温血灌注、钾通道开放药干预等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浅低温心肺转流(CPB)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应,并与传统中低温心脏停跳CP(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朱辉,赵延华,王祥瑞[3](2007)在《不停跳和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呼吸动力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停跳和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并观察这些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26例,根据是否应用CPB分成两组:CPB组(n=13)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组(OPC组,n=13)。在围术期用BICORECP-100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功等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的胸肺顺应性术后均出现降低,CPB组于术后3、6h较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或P<0.01),术后10h基本恢复至诱导后水平;而OPC组术后3h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10h基本恢复。两组的气道阻力术后均出现增加,CPB组于术后6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然后逐渐下降;OPC组于术后3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术后10h基本恢复。两组的呼吸功均于术后3h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10h后基本恢复。两组间呼吸动力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相同。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与CPB下冠脉搭桥术对术后呼吸动力学的改变相似,因此术后早期拔管也应谨慎。(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王玉华,李旭东,王洪斌,刘志勇[4](2005)在《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改心肺转流六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1999~2004年110例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PCAB)的患者中,6例术中改用心肺转流(CPB)行冠脉搭桥手术(ON-CAB)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中度低温CPB,自制高钾冷-温血停博液顺灌。结果CPB时间(146.0±101.25)min,平均阻断时间(65.67±25.05)min。4例患者顺利脱机,2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脱机;其中1例术后1天死于心衰,其余均顺利出院。结论严格掌握OPCAB手术适应证,必要时尽快建立CPB能够发挥较好的疗效。循环不稳的情况,应及时应用IABP。OPCAB不能取代ON-CAB。(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05年10期)
王芮[5](2005)在《常温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7例护理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常温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1年~2002年共开展了不停跳心脏手术17例,现将其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7例,男8例,女9例,6岁~52岁,平均20.2±4.1岁。体重18kg(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05年07期)
方能新,张健,曾一平,钱梅,徐志荣[6](2005)在《心肺转流下不停跳心脏手术对血浆C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心肺转流(CPB)下不停跳和停跳心脏手术对患者血浆中C反应蛋白 (CRP)及促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8(IL 8)、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的影 响。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例分为两组:CPB下心脏不停跳组(A组)和CPB下心脏停跳 组(B组);每组各10例。分别于全麻诱导前(基础,T0)、主动脉开放后5min(T1)、CPB停机后5min (T2)、术毕(T3)、术后24h(T4)、术后48h(T5)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放免法定量测定TNF α、CRP、 IL 8和IL 10的血浆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相比较,CRP在T4~T5、IL 10在T3~T5增加显着, 而IL 8在T2~T4降低明显,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和T0相比较,A组中CRP在T3~T5、IL 8在T3和IL 10在T2~T5增加显着;而B组中,CRP在T4~T5、IL 8在T2~T4和IL 10在T3~ T5增加明显,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时采用CPB下心脏不停跳技术,可 在围术期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方面起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05年03期)
张炳东,秦科,黄海清,陈燕桦,周文富[7](2005)在《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CPB)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长托宁组(B组)。B组转机前在预充液中加入长托宁3 mg,A组不用长托宁。体外循环转机 10 min后开始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转机后 30 min分别抽动脉血测乳酸(BL)含量及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转机中尿量、中心温度(直肠温)复温时间。结果 B组BL较A组显着降低(P<0. 05);B组直肠温复温时间较A组显着减少(P<0. 05)。结论长托宁能较好地改善浅低温心不停跳体外循环期间微循环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蒋宗滨,胡振快,谭冠先,李英英,秦科[8](2003)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脏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 2 7例房间隔缺损 (ASD)、室间隔缺损 (VSD)和二尖瓣置换 (MVR)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G1、G2 和G3 叁组 ,每组 9例 ,施以不同剂量的芬太尼 :G1组 ,10 μg/kg ;G2 组 ,30 μg/kg ;G3 组 ,5 0 μg/kg。术中监测循环功能及血糖等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ACTH)、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和皮质醇的含量。结果 HR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MAP在转流中最低 ,各时点的MAP值均低于麻醉前 (P <0 0 5 ) ;叁组病人的血糖、ACTH、AⅡ和皮质醇在麻醉后持续升高 ,转流中、停机后和关胸后显着高于术前 (P <0 0 5 ) ;麻醉后同一时点叁组数值以G1组最高 ,G3 组最低 ,且G1组与G2 组、G1组与G3 组的ACTH、AⅡ和皮质醇值比较 ,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 (P <0 0 1) ,而G2 组与G3 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以 5 0 μg/kg芬太尼麻醉时应激反应产生最轻(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王平,陈冠中,吴长英,周慧萍[9](2002)在《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的心肺转流管理(附22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我院共进行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手术 2 2例 ,疗效良好 ,现将心肺转流管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8例 ,女 14例 ,年龄 6~ 5 6岁。手术种类 :先天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5期)
时飞,毕燕琳[10](2000)在《艾司洛尔控制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心肺转流期间心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自 1998年 2月以来 ,用艾司洛尔 (eslomol)控制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心肺转流期间的心率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 14例病人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8~ 5 0岁 ,体重 2 0~ 6 6k(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00年08期)
不停跳心肺转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脏外科关注的焦点,目前心肌保护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如温血灌注、钾通道开放药干预等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浅低温心肺转流(CPB)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应,并与传统中低温心脏停跳CP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停跳心肺转流论文参考文献
[1].秦明峰,王志刚.常温心肺转流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肾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
[2].金孝梁,张俊,陈兵,徐铭,孙建良.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效应[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
[3].朱辉,赵延华,王祥瑞.不停跳和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呼吸动力学的变化[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
[4].王玉华,李旭东,王洪斌,刘志勇.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改心肺转流六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05
[5].王芮.常温心肺转流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7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05
[6].方能新,张健,曾一平,钱梅,徐志荣.心肺转流下不停跳心脏手术对血浆C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
[7].张炳东,秦科,黄海清,陈燕桦,周文富.长托宁对浅低温心不停跳心肺转流期间微循环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
[8].蒋宗滨,胡振快,谭冠先,李英英,秦科.不同剂量芬太尼对不停跳心肺转流心脏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
[9].王平,陈冠中,吴长英,周慧萍.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的心肺转流管理(附22例报告)[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
[10].时飞,毕燕琳.艾司洛尔控制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心肺转流期间心率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