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农村流氓恶势力的主要特点及打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1](2020)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背景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侦查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反黑力度持续加大,黑社会性质组织也不断变化衍生,向更高层次迈进,以逃避侦查打击。整体来看,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形势依旧严峻,其后备力量涉恶犯罪团伙依然较为活跃,呈现出组织形式公司企业化、获取犯罪收益方式多元化、软暴力手段逐渐凸显、对基层政权腐蚀日益加剧、向网络世界延伸渗透等特点,给公安机关带来新的挑战。与此同时,从打击实践来看,相较于严峻的犯罪形势,公安机关在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侦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工作难点,例如:线索隐蔽难发现,收集渠道单一,接收线索整体质量不高;证据查找工作量大,证据体系庞大;案件事实复杂,司法机关证据认定标准不统一;“保护伞”隐蔽性强、查办难度大,组织资产界定、处置存在疑难;打击专业队伍不强,民警保护不力等,亟需行之有效的侦查机制,以制度化的资源配置、人员分配来破除侦查困境。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旨在以更强的力度扫除黑恶势力,净化社会环境。专项斗争从政治力量、法律政策、办案资源等方面为侦查工作,特别是侦查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制度保障,公安机关也应当以此为契机,立足于侦查实践,从建强专业队伍、加大经费装备保障、扫黑民警维权等方面完善专业队伍保障机制;从强化线索摸排核查、情报研判预警等方面完善情报线索引导侦查机制;从异地用警、挂牌督办、网技侦同步上案等方面完善专案保障机制;从畅通协作渠道、案件协查调证、问题线索双向通报反馈等方面完善行政单位合作机制,特别是要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及组织、民政部门等单位的协同联动;从涉案资产认定处置及组织成员防逃追逃等方面完善犯罪财富调查机制和组织成员追逃机制,多措并举,以期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打击防范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赵朋辉[2](2020)在《K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黑社会组织由来已久,黑社会组织对正常的社会管理危害巨大。当前阶段黑社会组织犯罪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黑社会组织呈现国际化、集团化的特点,因此黑社会组织研究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治理涉黑涉恶类犯罪,我国最近十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国涉黑涉恶类犯罪的治理理论逐渐成熟。2018年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扫黑除恶”行动与当前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深度结合,翻开了我国治理涉黑涉恶组织犯罪的新篇章。本文主要综合运用社会学、犯罪学、侦查学、社会综合治理等学科知识,以我国K市为例,从多个视角分析对当涉黑涉恶组织犯罪的特征、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市级政府对涉黑涉犯罪的治理策略。将着重从公安机关视角出发,紧扣我国涉黑涉恶组织的特征和理论,归纳和总结了K市涉黑涉恶犯罪的现状,并从完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涉黑涉黑犯罪侦查、社会面综合治理方面提出自身的见解和意见,以提高K市对涉黑涉黑犯罪的防控治理能力,实现K市长治久安。
柴文青[3](2020)在《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显着成就,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同时,社会治理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地方黑恶势力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破坏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秩序,甚至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此,2018年1月,国家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农村基层为主要阵地,严厉打击农村各种黑恶势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当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击农村黑恶势力,进行农村社会治理是关键,其中探索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长效机制是其重要一役。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通过对黑恶势力进行界定,分析了近几年黑恶势力发展的新动向,如组织形式转变、犯罪手段趋于软暴力,向政治、经济领域渗透等,并且从社会转型影响、市场规则不健全、利益诉求多元化、基层控制力弱化、基层干部涉恶涉黑等角度对农村黑恶势力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明确黑恶势力产生的严重危害。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击黑恶势力的实践探索及当前农村地区“扫黑除恶”的主要做法,总结出当前我国在农村基层开展“扫黑除恶”的实践要求与基本特点。第三章对当前农村“扫黑除恶”取得的成效与困境进行总结分析。最后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扫黑除恶”现实困境及社会治理薄弱点,从依法治理,构建法治路径;源头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协调配合,推进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综合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四个方面为构建农村“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朱小丽[4](2020)在《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犯罪及其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恶势力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社会治理和法治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阶段性社会现象,也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民族地区的黑恶势力,深入研究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预防对策。本文研究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犯罪。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较为闭塞、信息流通不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有较为浓厚的宗族文化,导致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的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其中武陵民族地区表现比较凸出。从实践情况来看,黑恶势力并非是某个单一因素促成的,而是同时受到多个维度不同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本研究在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探讨多个因素对民族地区黑恶势力形成的共同影响机制,从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是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创新点等5个方面论述,总结了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的特性,强调了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从多个维度梳理了成因及其预防对策。第二是研究设计部分,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构念测量。第三是民族地区前因构型研究部分,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采用fsQCA 3.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必要性、真值表和前因构型分析,通过分析前科、基层掌权者、城乡差异、犯罪手段隐蔽性、保护伞和腐败和封建宗族文化等6个前因变量,得出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形成的5种典型类型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第四是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的预防对策部分,根据QCA分析得出的主导类型,针对性的提出了五个预防对策。第五是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提炼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并分析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沈燕[5](2020)在《安徽省恶势力犯罪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1月,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式开始,这一次专项斗争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关键之举。和以往打黑除恶不同的是,这一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黑”与“恶”并举,甚至更加强调对恶势力犯罪的打击。长久以来,人民群众都无法准确区分黑恶势力犯罪,乃至认为黑恶势力犯罪是一个统一的名词。为给一线办案人员准确认定、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国家旋即出台了《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恶势力犯罪概念、构成特征作出了规范化的认定。为贯彻“打准打实”的方针,公安、司法机关不仅要对恶势力犯罪本身构成作深刻了解,还应该准确判定恶势力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犯罪以及其他相似犯罪的区别。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贫困差距的拉大,政府管理的不到位。这些都为恶势力犯罪的产生和发展存留了空间。从以往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来看,由于恶势力犯罪未完全进入《刑法》规制领域以及相关立法的不完善,安徽省乃至全国都未对恶势力犯罪进行从严、从重打击,恶势力犯罪的数量和规模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从样本数据分析来看,安徽省恶势力犯罪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家族化、集团化、年轻化等特点。为了有效打击恶势力犯罪,安徽省政府要牢牢把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财政上加大对教育、文化以及就业等社会保障措施的资金投入。完善基层组织和法治的建设,强化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应加快对恶势力犯罪罪名的修订,提高法定刑,增设财产刑。同时,应长期贯彻落实“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实现对恶势力犯罪全方位的打击,以期推动平安安徽的建设。
何之涵[6](2020)在《恶势力的司法认定及适用》文中研究表明黑恶势力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扰乱正常的经济、日常生活,冲击我国现有的制度规定,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以来,我国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呈高压态势,近年来扫黑除恶专项运动的开展有效地打击了黑恶势力。在这数十年的发展中,“恶势力”的相关规定愈发完善,从一开始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混同到如今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其他犯罪组织的界限逐渐明晰。恶势力规定的规范发展有助于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逐渐分离,更好地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雏形这类组织形态,但是目前对恶势力的规定仍不尽完善,导致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对恶势力的认定及适用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将就恶势力认定及适用中的几点争议进行讨论,并寻找争议的破解方法。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梳理了恶势力概念的规范发展,将恶势力的规范发展分为非规范性时期以及规范性时期。恶势力概念的提出一开始是为了方便司法机关办案,是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团伙的总称,此时恶势力的概念更趋向于政治属性,不具有刑法的规范、评价功能。2009年出台的《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初步将恶势力概念纳入规范领域,对恶势力进行简单描述,明确恶势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2018年发布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09年《纪要》关于恶势力的规定进一步修改补充,将恶势力概念纳入了刑法的范畴。2019年出台的《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沿袭了18年《指导意见》对恶势力的规定,并且对恶势力作了更加细致的规定,成为了我国目前打击恶势力的重要法律依据。本文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恶势力的三个特征,即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和危害性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恶势力具有组织稳定性,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暴力性、公开性以及地域性。之后对认定恶势力特征的争议点进行分析,认为被临时纠集者不属于恶势力分子,但是被临时纠集者对认定恶势力有一定的帮助,认定“为非作恶、欺压百姓”可以从法益侵害性、具体行为特征、主观动机以及百姓的安全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本文第三部分主要对恶势力犯罪刑事责任的适用进行分析。在定罪量刑时不可依据刑事政策将恶势力认定为总则性的“常见量刑情节”,其应当为非普遍性酌定从重情节。认定为恶势力犯罪对定罪的影响体现在降低恶势力分子入罪的门槛,对量刑部分笔者认为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至20%对恶势力犯罪进行从严惩处,在裁判中恶势力作为酌定从重处罚情节只能在定罪量刑中评价一次,否则容易造成重复评价。
孙小琦[7](2019)在《我国乡村黑恶犯罪与防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乡村黑恶犯罪是一种有着深厚社会根源、危害性巨大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党和国家对乡村地区的控制力度逐渐削弱,黑恶犯罪在我国乡村地区日益猖獗,已经对我国乡村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现如今,在我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之下,系统全面地研究我国乡村黑恶犯罪及其相应的防控措施就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犯罪学研究的常用研究思路即这一犯罪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防控为指导,运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对乡村黑恶犯罪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相应的探讨,并将文章结构分为四大部分进行了相应的论述和分析。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对乡村黑恶犯罪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定义并区分了乡村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犯罪组织这两种不同的黑恶表现形式,并比较了乡村黑恶犯罪组织与犯罪集团的异同点,以进一步加深对乡村黑恶犯罪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对乡村黑恶犯罪的相关概念进行相应的界定与区分之后,文章的第二部分则着重论述了乡村黑恶犯罪的特征,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对乡村黑恶犯罪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乡村黑恶犯罪组织滋生发展壮大的内在原因,与此同时,也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的第三部分则从社会、经济、犯罪亚文化这三个角度分析了乡村黑恶犯罪的成因。根据犯罪学的研究成果,任何一种犯罪现象的发生都有着与其个人生理心理因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我国乡村黑恶犯罪的形成原因也莫过于此。国家对乡村社会控制力度的削弱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权力的真空,不良社会组织大量滋生;乡村市场规则不完善,经济矛盾纠纷加剧也为乡村黑恶势力的趁虚而入提供了可趁之机;乡村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传统乡村社会道德和舆论对农村地区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犯罪亚文化开始盛行,这些因素的叠加共同促成了乡村黑恶犯罪的滋生与发展。通过第三部分成因的分析,第四部分则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打击对策。至于这篇论文的创新点,笔者在论述防控措施时着重探讨了对于那些积恶难改的乡村“村霸”实行禁止令制度、延长对涉黑涉恶案件犯罪分子的拘留、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时限的可能性,以期更加有效地铲除这一社会的毒瘤。笔者希望通过文章观点的论述,使得大家对乡村黑恶犯罪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我国现阶段打击乡村黑恶犯罪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昊岚[8](2012)在《我国农村有组织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有组织犯罪是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有组织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治安形势的走向。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有组织犯罪及其成因,提出具体对策意见,对于解决农村稳定、全国社会治安问题,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更好更快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考察国内外农村有组织犯罪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有组织犯罪进行了定性分析,阐明其概念、类型与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不同角度,剖析了农村有组织犯罪形成的原因。通过研究我国现行防控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法律体系,对现行刑法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立法精神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系统梳理刑法总则、分则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相关规定,为依法惩治农村有组织犯罪提供了重要参照,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现行刑法对有组织犯罪的立法规定存在的明显不足。针对农村有组织犯罪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行防控农村有组织犯罪中存在的问题,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注重农村文化教育、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强化基层政权组织、提高“两委”管控能力,修改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有法可依,严厉打击农村犯罪、增强法律威慑力等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提出了防控农村有组织犯罪的对策建议。
朱伟杰[9](2007)在《上海市郊恶势力现状、原因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恶势力犯罪是上海郊区有组织犯罪的主要形式,恶势力团伙也是上海郊区涉黑组织的主要形态。研究上海郊区恶势力的现状、原因和打防对策对防止上海郊区出现黑社会(性质)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恶势力的语义,引用分析了政策、司法和学术层面对恶势力概念的不同表述,并在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司法实践层面的恶势力定义: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影响,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本文在对2006年至2007年上海市松江区打击处理的172个恶势力团伙和涉及案件进行构成百分比的统计分析后认为:郊区恶势力团伙总体规模不大,成员年龄偏低,成员籍贯多样且多为初犯;恶势力犯罪主要涉及侵犯财产或与财产有关的犯罪,作案处所主要是商业和娱乐场所,犯罪暴力性较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郊区恶势力的发展趋势:组织性进一步加强,恶性程度进一步升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长,社会控制力进一步增大,政治性将有所显现。本文指出恶势力犯罪有严重影响公共安全感、孳生恶性犯罪、扰乱市场经营秩序、侵蚀政府官员的社会危害,并分析了郊区恶势力形成发展的原因:基层政权组织失控的政治因素,经济转型负面影响、市场监控失控和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经济因素,道德失范、社会公正缺失、社会保障不足和人口流动的社会因素,帮会文化传统、文化冲突和文化传播的文化因素,犯罪高发、特定犯罪诱因的犯罪因素以及侦查破案不力、处罚力度不够和司法合力未形成的司法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打防恶势力的对策:在高度重视市郊恶势力及恶势力犯罪的前提下,通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讲究打击策略、加强情报工作、形成司法合力严厉打击恶势力犯罪;政治方面要通过坚持反腐败工作、落实综合治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经济方面要合理进行商业、服务业布局、加强市场和金融监管,社会方面要净化市容、关爱来沪人员、深化防范和法制教育,文化方面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宣扬主流文化和城市精神。
许先国[10](2004)在《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由导论和六章二十一节组成。 在导论中包括本文研究的缘由及研究宗旨,本课题理论研究现状综述,本文研究的内容、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概念、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和不足。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黑恶势力影响基层政治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必须对此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指导之下,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归纳的方法,研究我国当前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治影响的现状、原因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危害,进而提出有效遏制黑恶势力,推进基层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有效对策,以进一步丰富政治学、行政学的基础理论,并为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就基层民主问题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黑恶势力现象源远流长,不少中外学者对黑恶势力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其学术成果十分丰富,表现出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队伍的互动性、研究方法的探索性以及差异性、政治学研究的缺憾性等特点。本文的核心概念是黑恶势力、基层政治、民主。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取“三结合”,即政治学与法学、社会学相结合,实证与逻辑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发展政治学、行政学有关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就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其创新之处在于从政治学与法学、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当前黑恶势力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从政治学、行政学的角度提出的建议对消除黑恶势力影响,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特殊的意义。不足之处是有些结论缺乏数量统计分析。 在第一章,笔者以黑手党和青红帮为例,对中外黑恶势力的起源、蜕变、特征及对政治影响进行了历史考察。黑手党起源于土地转租者的出现,加之西西里社会国家统治力量的薄弱,使得土地转租者的活动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其势力的巩固和发展。青红帮起源于人口膨胀、土地减少、游民严重,加之中国人的“结帮”意识以及专制政权的严酷统治。黑手党蜕变的原因是庄园制度瓦解,土地转租不再存在,同时中央政府权威确立,黑手党成为公共政府的对立物,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黑手党开始追求实实在在的利益。青红帮蜕变为黑社会的原因是上海社会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帮会成员择业困难,上海半殖民地状况形成租界“三不管”地区,为青红帮的蜕变提供了空间环境;同时传统的义利观念在近代上海社会遭到挑战,人们开始不择手段追求金钱。黑手党的特征是势力及活动地域不断扩大,组织结构日趋完整和严密,崇奉暴力,利用非法手段攫取财富。青红帮的特征是势力发展异常迅速,遍及全国,组织体系严密,帮规会律
二、当前农村流氓恶势力的主要特点及打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农村流氓恶势力的主要特点及打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背景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侦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述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2 扫黑除恶背景下黑社会性质组织法律界定 |
2.1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背景介绍 |
2.2 黑社会性质组织法律界定 |
2.2.1 组织特征 |
2.2.2 经济特征 |
2.2.3 行为特征 |
2.2.4 危害性特征 |
3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现状及特点 |
3.1 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现状 |
3.1.1 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形势依旧严峻 |
3.1.2 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后备力量的涉恶犯罪团伙较为活跃 |
3.2 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特点 |
3.2.1 组织形式公司企业化 |
3.2.2 获取犯罪收益方式多元化 |
3.2.3 软暴力手段逐渐凸显 |
3.2.4 对基层政权的腐蚀日益加重 |
3.2.5 向网络世界延伸渗透 |
4 制约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侦查效率的短板问题 |
4.1 线索隐蔽难发现,有效线索占比不高 |
4.2 证据体系庞大,查找工作量大 |
4.3 案件事实复杂,司法机关证据认定标准不统一 |
4.4 “保护伞”查办难度大,组织资产界定处置存在疑难 |
4.5 专业队伍不强、民警保护不力 |
5 扫黑除恶背景下完善侦查机制应对侦查短板问题的思路 |
5.1 专业队伍保障机制 |
5.1.1 建强扫黑除恶专业队伍 |
5.1.2 经费装备保障机制 |
5.1.3 扫黑民警维权机制 |
5.2 情报线索引导侦查机制 |
5.2.1 线索摸排核查机制 |
5.2.2 情报研判预警机制 |
5.3 专案保障机制 |
5.4 行政单位侦查合作机制 |
5.4.1 合作机制的基础 |
5.4.2 公安、纪检监察机关合作机制 |
5.4.3 公安、组织、民政部门合作机制 |
5.5 犯罪财富调查机制 |
5.6 组织成员追逃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51起扫黑除恶典型案例统计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K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黑社会组织犯罪研究综述 |
(二)国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涉黑涉恶犯罪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我国涉黑涉恶组织的基本概念 |
(一)黑势力的概念 |
(二)恶势力的概念 |
(三)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分类 |
二、我国涉黑涉恶组织的四个特征 |
(一)组织特征 |
(二)经济特征 |
(三)行为特征 |
(四)危害特征 |
三、我国涉黑涉恶犯罪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涉黑涉恶犯罪成因理论 |
(二)涉黑涉恶犯罪侦查理论 |
(三)社会综合治理理论 |
第二章 K市涉黑涉恶犯罪总体概况 |
一、K市基本状况 |
二、K市扫黑除恶历史发展 |
(一)K市扫黑除恶案件总体性分析 |
(二)K市涉黑涉恶案件的总体态势 |
三、K市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成效 |
第三章 K市涉黑涉恶犯罪治理困境剖析 |
一、K市政府自身体制困境 |
(一)组建专业打击队伍难 |
(二)涉黑保护伞查证难 |
二、涉黑涉恶组织犯罪侦查困境 |
(一)涉黑线索发现难 |
(二)查证审讯突破难 |
(三)涉黑证据收集难 |
(四)组织成员查清难 |
三、涉黑涉恶组织社会面治理困境 |
(一)社会面综合监管难 |
(二)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不完善 |
第四章 K市涉黑涉恶犯罪治理优化策略 |
一、强化治理主体及其职能建设 |
(一)强化专业组织建设 |
(二)强化监察,打击“保护伞” |
二、优化涉黑涉恶组织犯罪治理策略 |
(一)加强情报收集 |
(二)强化审讯策略 |
(三)强化证据收集 |
(四)树立侦查意识 |
三、强化社会综合治理 |
(一)强化重点领域与群体的有效防控 |
(二)加强涉黑涉恶宣传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难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黑恶势力的产生与危害 |
第一节 黑恶势力概念界定 |
一、恶势力 |
二、恶势力犯罪集团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 |
第二节 农村黑恶势力产生的原因 |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 |
二、基层控制力弱化 |
三、市场规则不健全 |
四、多重利益叠加驱动 |
五、基层干部涉恶涉黑 |
第三节 农村黑恶势力发展的新动向 |
一、黑恶势力组织形式转变 |
二、黑恶势力操控基层政权 |
三、黑恶势力犯罪手段变化 |
四、黑恶势力渗透领域扩张 |
第四节 农村黑恶势力的严重危害 |
一、侵蚀农村基层政权 |
二、垄断农村公共资源 |
三、侵吞农村集体资产 |
四、危害农村社会治安 |
五、扰乱农村经济秩序 |
第二章 农村“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特点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打黑除恶”的阶段性展开 |
一、“严打”战役开启(1983-1987) |
二、严打整治“冬季行动”(1996-1997) |
三、“打黑除恶”专项斗争(2000) |
第二节 新时代农村“扫黑除恶”的实践要求 |
一、巩固基层政权组织 |
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
三、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
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
第三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主要做法 |
一、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
二、明确任务 压实责任 |
三、强基固本 专项治理 |
四、深挖彻查 精准整治 |
五、联合打击 重点整治 |
第四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基本特点 |
一、明确重点打击目标 |
二、转变专项斗争方式 |
三、强化打“黑伞”力度 |
四、强调严厉依法打击 |
第三章 农村“扫黑除恶”的显着成效与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显着成效 |
一、优化社会治安 |
二、净化政治生态 |
三、夯实执政基础 |
四、赢得党心民心 |
第二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现实困境 |
一、农村黑恶势力排查难 |
二、农村黑恶势力定性难 |
三、部门间配合不完善 |
四、农村综合治理薄弱 |
五、缺乏治理长效机制 |
第四章 构建农村“扫黑除恶”的长效机制 |
第一节 坚持依法治理,构建法治路径 |
一、完善涉黑涉恶刑事法网 |
二、科学把握涉黑涉恶法律政策 |
三、秉持宽严相济的司法理性 |
第二节 坚持源头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
一、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 |
二、充分发挥源头治理的主体担当 |
三、聚焦追责问责,压实监督责任 |
第三节 加强协调配合,推进联防联控机制 |
一、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办案机制 |
二、完善涉黑涉恶线索移送机制 |
三、重视涉黑涉恶情报收集工作 |
第四节 强化综合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一、全面打击农村涉黑势力 |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三、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犯罪及其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重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黑恶势力 |
一、国外对黑恶势力的界定 |
二、我国关于黑恶势力的界定 |
第二节 民族地区黑恶势力与非民族地区黑恶势力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党治理黑恶势力的系列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选择 |
第二节 样本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案例来源 |
三、分析策略 |
第三节 构念测量 |
一、结果变量 |
二、条件变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前因构型 |
第一节 案例及变量描述性分析 |
第二节 真值表构建与必要性检验 |
第三节 前因构型分析 |
第四节 主导类型 |
一、基层掌权者主导型 |
二、城乡差异主导型 |
三、宗族主导型 |
四、前科与犯罪隐蔽性主导型 |
五、保护伞主导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预防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
一、加强思想价值引导,培育武陵地区法治人才 |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
第二节 加强经济市场管理,推进村镇经济发展 |
一、推进村镇经济建设,切断黑恶势力经济动力 |
二、加强经济市场管理,压缩黑恶势力生存空间 |
第三节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完善地区宗族管理 |
一、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培育法治文化氛围 |
二、完善宗族管理,发挥宗族方面的积极作用 |
第四节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构建监测预警机制 |
一、充分考虑武陵民族特色,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
二、构建前科人员大数据监测预警机制 |
第五节 强化拍蝇反腐力度,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
一、强化拍蝇反腐力度,充分发挥监委职责 |
二、重点依靠群防群治,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安徽省恶势力犯罪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恶势力犯罪本质属性 |
(一)恶势力概念形成和发展 |
(二)恶势力犯罪特征 |
1.组织特征 |
2.行为特征 |
3.危害特征 |
(三)恶势力犯罪相关犯罪行为的区分 |
1.恶势力团伙犯罪和恶势力集团犯罪 |
2.恶势力犯罪集团与黑社会性质组织 |
3.恶势力犯罪与非法宗教势力犯罪 |
4.恶势力犯罪与暴恐犯罪 |
二、安徽省恶势力犯罪的特征 |
(一)安徽省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基本概括 |
(二)安徽省恶势力犯罪结构 |
1.恶势力犯罪形成的时间结构 |
2.恶势力犯罪组织的成员结构 |
(三)安徽省恶势力犯罪案件特征 |
1.恶势力犯罪组织的基本特征 |
2.安徽省恶势力犯罪组织司法处理特征 |
(四)安徽省恶势力犯罪的基本规律 |
1.占山为王,表现出明显的劣行地域性和家族化 |
2.近墨者黑,表现出明显的组织聚合性和集团化 |
3.物以类聚,表现出明显的恶意趋同性和再犯化 |
4.阳奉阴违,表现出明显的手段欺诈性和暴力化 |
三、安徽省恶势力犯罪原因剖析 |
(一)犯罪人个体原因 |
1.反社会人格的形成 |
2.犯罪组织的物质和归属感的吸引 |
(二)经济原因: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 |
1.经济发展快速,贫富差距拉大 |
2.城镇化率高,农村恶势力犯罪严重 |
(三)社会原因:贪腐频发,基层控制力弱 |
1.贪腐频发,“保护伞”现象严重 |
2.政府管理不到位,基层组织控制能力弱化 |
(四)立法原因:法律规范不明确,立法滞后 |
1.法律规范缺乏足够明确性 |
2.立法滞后 |
(五)文化原因:犯罪亚文化的侵蚀 |
四、安徽省恶势力犯罪的预防对策 |
(一)完善社会经济政策措施 |
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投入 |
2.政府积极履行职能,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力 |
3.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消除农村恶势力 |
(二)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完善基层法治建设 |
1.加大反腐败力度 |
2.完善基层法治建设 |
(三)完善立法,健全配套法规 |
1.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名中增加“恶势力” |
2.提高法定刑配置 |
3.增设财产刑 |
(四)弘扬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 |
1.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 |
2.净化网络传媒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恶势力的司法认定及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恶势力概念的演变 |
第一节 非规范化时期恶势力的概念 |
一、恶势力概念的起源 |
二、恶势力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规范化时期恶势力的概念 |
一、初步纳入规范领域 |
二、正式纳入规范术语范畴 |
第二章 恶势力的特征及司法认定的难点 |
第一节 恶势力的特征 |
一、组织特征 |
二、行为特征 |
三、危害性特征 |
第二节 恶势力司法认定的争议点分析 |
一、认定组织特征的争议点分析 |
二、认定行为特征的争议点分析 |
三、认定危害性特征的争议点分析 |
第三章 恶势力犯罪刑事责任的适用 |
第一节 认定为恶势力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
一、恶势力为非普遍性酌定从重情节 |
二、对定罪的影响 |
三、对量刑的影响 |
第二节 恶势力刑事责任适用中的争议问题分析 |
一、已受行政处罚的事实可以作为入罪条件 |
二、对恶势力刑事责任的认定应禁止重复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乡村黑恶犯罪与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乡村黑恶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
第一节 乡村黑恶犯罪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乡村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 |
二、乡村恶势力犯罪组织的概念 |
三、乡村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组织的异同点 |
四、乡村黑恶犯罪组织与犯罪集团的异同点 |
第二节 乡村黑恶犯罪的特征 |
一、乡村黑恶犯罪主体特征 |
二、乡村黑恶犯罪行为特征 |
三、乡村黑恶犯罪经济特征 |
四、乡村黑恶犯罪危害性特征 |
第二章 我国乡村黑恶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乡村黑恶犯罪的现状 |
一、活动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
二、演变发展的周期逐渐缩短 |
第二节 乡村黑恶犯罪的发展趋势 |
一、积极寻求政治庇护 |
二、犯罪的隐蔽性逐渐增强 |
三、经济领域控制力度日益增强 |
第三章 我国乡村黑恶犯罪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乡村黑恶犯罪形成的社会原因 |
一、乡村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 |
二、国家对乡村社会控制力度弱化 |
三、官黑勾结形成的“保护伞”现象严重 |
第二节 乡村黑恶犯罪形成的经济原因 |
一、乡村市场规则不完善 |
二、社会分化引起乡村经济矛盾纠纷加剧 |
第三节 乡村黑恶犯罪形成的文化原因 |
一、乡村宗族血缘观念浓厚 |
二、乡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缓慢 |
三、犯罪主体往往有着错误的三观 |
四、犯罪主体有着较强的反社会意识 |
第四章 预防和惩治乡村黑恶犯罪的对策 |
第一节 预防乡村黑恶犯罪的对策 |
一、完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
二、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文化事业 |
三、加大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
四、做好对受过刑罚人员的帮扶工作 |
五、对部分积恶难改的“村霸”实行禁止令制度 |
第二节 惩治乡村黑恶犯罪的措施 |
一、严厉惩治乡村黑恶犯罪背后的“保护伞” |
二、着力铲除乡村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 |
三、各部门联合执法形成打击黑恶的强大合力 |
四、完善刑事立法以形成对乡村黑恶的威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农村有组织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农村有组织犯罪对社会的影响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农村有组织犯罪研究现状 |
1.2.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农村有组织犯罪概述 |
2.1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
2.2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类型 |
2.3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
第三章 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成因 |
3.1 农村有组织犯罪形成的政治原因 |
3.1.1 建国以来农村政治体制变革历程 |
3.1.2 现行农村自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
3.1.3 村委会权力的弱化让有组织犯罪乘虚而入 |
3.2 农村有组织犯罪形成的经济原因 |
3.2.1 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城乡收入差距大 |
3.2.2 生活贫困是导致农村盗窃团伙的产生的直接原因 |
3.2.3 追求经济利益是村霸及宗族势力有组织犯罪的重要目标 |
3.3 农村有组织犯罪形成的文化原因 |
3.3.1 教育投入少造成农村文化水平低 |
3.3.2 青少年辍学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原因 |
3.3.3 精神贫困是导致低俗文化盛行的重要原因 |
3.3.4 精神贫困的根源在于文化设施落后 |
3.3.5 传统优良道德的沦丧增加犯罪几率 |
3.4 农村有组织犯罪形成的法制原因 |
3.4.1 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
3.4.2 农村通过法律解决纠纷的途径不畅 |
3.4.3 对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 |
第四章 现行防控农村有组织犯罪的法律体系 |
4.1 现行刑法关于有组织犯罪规定的立法精神 |
4.2 现行刑法关于有组织犯罪规定的体系 |
4.2.1 刑法总则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相关规定 |
4.2.2 刑法分则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相关规定 |
4.3 现行刑法关于有组织犯罪规定的不足 |
第五章 防控农村有组织犯罪的对策 |
5.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
5.2 注重农村文化教育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
5.3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
5.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
5.5 强化基层政权组织提高“两委”管控能力 |
5.6 修改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有法可依 |
5.7 严厉打击农村犯罪增强法律威慑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上海市郊恶势力现状、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恶势力概述 |
第一节 恶势力的各种表述 |
一、政策层面的表述 |
二、司法层面的表述 |
三、学界的表述 |
第二节 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比较 |
第三节 恶势力的定义 |
第二章 市郊恶势力的现状和发展 |
第一节 恶势力及恶势力犯罪分析 |
一、恶势力团伙及成员分析 |
二、恶势力犯罪分析 |
第二节 恶势力趋势分析 |
一、组织性加强 |
二、恶性程度升级 |
三、经济实力增长 |
四、社会控制力增大 |
五、政治性将有所显现 |
第三章 市郊恶势力的危害分析 |
第一节 严重影响公共安全感 |
一、给一定区域人群造成心理压迫感 |
二、剥夺人们的安全感 |
第二节 孳生恶性犯罪 |
一、引发恶性人身伤亡案件 |
二、恶势力犯罪结伙作案危害性较大 |
三、恶势力暴力化趋势进一步使恶性案件增多 |
第三节 扰乱破坏正常市场经营秩序 |
一、恶势力滋扰正常生产经营 |
二、恶势力犯罪破坏市场规律妨碍公平竞争 |
三、恶势力犯罪妨碍正常的市场监管 |
第四节 侵蚀政府官员,影响基层政权建设 |
一、腐蚀政法干警 |
二、侵蚀行政监管执法人员 |
三、削弱基层政权 |
第四章 市郊恶势力形成发展的原因 |
第一节 市郊恶势力形成发展的政治因素 |
第二节 市郊恶势力形成发展的经济因素 |
一、经济转型 |
二、市场监管失控 |
三、市场需求 |
第三节 市郊恶势力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 |
一、道德的失范 |
二、社会公正缺失 |
三、社会保障不足 |
四、人口流动问题 |
第四节 市郊恶势力形成发展的文化因素 |
一、传统帮会文化 |
二、文化冲突 |
三、文化传播的影响 |
第五节 市郊恶势力形成发展的司法因素 |
一、侦查破案难 |
二、处罚力度不够 |
三、司法合力未形成 |
第五章 市郊恶势力的防范对策 |
第一节 高度重视市郊恶势力及恶势力犯罪 |
第二节 严厉打击、坚决遏制市郊恶势力及恶势力犯罪 |
一、加强专业队伍和基层力量建设 |
二、讲究打击的策略 |
三、有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
四、形成打击的司法合力 |
第三节 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市郊恶势力的形成和发展 |
一、政治方面 |
二、经济方面 |
三、社会方面 |
四、文化方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本文研究的缘由及研究宗旨 |
二、本课题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
(二) 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
(三) 对中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概念 |
(一) 研究内容 |
(二) 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 主要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一) 政治学与法学、社会学相结合 |
(二) 实证与逻辑相结合 |
(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五、本文研究的意义、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三)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外黑恶势力的起源、蜕变、特征及对政治影响的历史考察——以黑手党和青红帮为例 |
第一节 黑手党与青红帮的起源 |
一、黑手党的起源 |
二、青红帮的起源 |
第二节 黑手党与青红帮的蜕变 |
一、黑手党蜕变为黑社会 |
二、青红帮蜕变为黑社会 |
第三节 黑手党与青红帮的特征 |
一、黑手党的特征 |
二、青红帮的特征 |
第四节 黑手党与青红帮对政治的影响 |
一、黑手党与青红帮的政治特性 |
二、黑手党与青红帮的政治行为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黑恶势力沉渣泛起 |
第一节 黑恶势力在中国大陆25年的历史空白原因分析 |
一、经济原因 |
二、政治原因 |
三、意识形态原因 |
四、对外政策原因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黑恶势力的复发 |
一、黑恶势力发展的第一阶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
二、黑恶势力发展的第二阶段(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 |
三、黑恶势力发展的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 |
第三节 黑恶势力在中国大陆复发的特点和原因 |
一、复发的特点 |
二、复发的原因 |
第三章 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治影响的表现 |
第一节 侵蚀:黑恶势力成为基层党政干部的腐败源 |
一、侵蚀的类型 |
二、侵蚀的方式 |
第二节 渗透:黑恶势力成为基层政治组织权力的执掌者 |
一、渗透的对象 |
二、渗透的方式 |
三、渗透的特点 |
第三节 抗衡:阻滞党和国家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 |
一、抗衡的类型 |
二、抗衡的方式 |
第四节 弥散:黑恶势力的“恶”日渐演化为一种基层政治文化 |
一、官员个人行为的黑恶化 |
二、基层政府公共行为的非理性化 |
三、普通公民心理的崇暴化 |
第五节 对黑恶势力影响基层政治的总体分析 |
一、数量多、地区广 |
二、影响方式多样 |
三、影响范围有限但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
四、具有历史传承性和世界共同性 |
第四章 黑恶势力影响基层政治的原因 |
第一节 黑恶势力侵蚀基层党政干部的原因 |
一、黑恶势力为什么要侵蚀基层党政干部 |
二、部分基层党政干部为什么容易被黑恶势力所侵蚀 |
第二节 黑恶势力渗透基层政治组织的原因 |
一、黑恶势力为什么要渗透基层政治组织 |
二、部分基层政治组织为什么容易被黑恶势力所渗透 |
第三节 黑恶势力抗衡基层政治组织的原因 |
一、黑恶势力为什么要抗衡基层政治组织 |
二、黑恶势力的部分抗衡行为为什么容易得逞 |
第四节 黑恶势力的“恶”演化为基层政治文化的原因 |
一、人追求私人利益的必然性为“恶”的弥散提供了可能性 |
二、不健全的法制是对“恶”的放纵,为恶的弥散提供了必然性 |
三、软弱无力的舆论监督为“恶”的弥散提供了保护 |
四、相关因素也促成了“恶”的不断弥散 |
第五章 黑恶势力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危害 |
第一节 黑恶势力对基层党的领导的危害 |
一、使基层党组织和干部违背“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思想 |
二、使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方式变形走样 |
三、使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受损 |
第二节 黑恶势力对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危害 |
一、破坏民主选举,剥夺人民群众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二、破坏民主决策,根本不予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机会 |
三、破坏民主管理,使基层管理制度缺失或成为一纸空文 |
四、破坏民主监督,使基层人民群众不敢行使其监督权 |
第三节 黑恶势力对基层法治的危害 |
一、黑恶势力所作所为直接抗拒法律的贯彻 |
二、黑恶势力使基层党政干部和组织沦为“黑保护伞” |
三、黑恶势力的猖獗使基层法治环境日趋恶 |
第六章 如何治理黑恶势力并消除其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西方国家治理黑恶势力并消除其对政治影响的经验 |
一、西方国家是如何治理黑恶势力的 |
二、西方国家是如何消除黑恶势力对政治之影响的 |
第二节 我国治理黑恶势力并消除其对基层民主政治影响之对策 |
一、我国应如何治理黑恶势力 |
二、我国应如何消除黑恶势力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当前农村流氓恶势力的主要特点及打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背景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侦查机制研究[D]. 张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2]K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治理问题研究[D]. 赵朋辉. 河南大学, 2020(02)
- [3]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D]. 柴文青. 三峡大学, 2020(06)
- [4]武陵民族地区黑恶势力犯罪及其预防研究[D]. 朱小丽.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5]安徽省恶势力犯罪实证研究[D]. 沈燕. 安徽大学, 2020(07)
- [6]恶势力的司法认定及适用[D]. 何之涵.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7]我国乡村黑恶犯罪与防控措施研究[D]. 孙小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我国农村有组织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D]. 张昊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上海市郊恶势力现状、原因及对策[D]. 朱伟杰. 华东政法学院, 2007(06)
- [10]论当前黑恶势力对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对策[D]. 许先国. 武汉大学,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