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

陈刚

(湖南省常德市肿瘤医院415125)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以上患者经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26例,准确率为86.7%,其余4例患者经手术确诊,在分型方面:4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例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本组2例行保守治疗,28例手术治疗,手术后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为术后出血,1例为切口感染,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此外,还要关注患者术后情况,予以全方位的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82-01

阑尾炎为普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该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阑尾管的阻塞,此外,细菌的侵入也是导致阑尾炎发生的重要因素,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一般可以分为疾病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性与坏疽性阑尾炎以及阑尾周围脓肿,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疾病阑尾炎患者采取了及时、准确的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介于11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2.3)岁,30例患者均伴随腹痛病史,15例有典型转移性腹痛症状,12例伴随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入院检查结果显示:29例患者为有下腹固定压痛患者,28例伴随麦氏点紧张或者反跳痛,9例患者可在有下腹触碰到包块,所有患者均行B超、X线和血常规检查。

1.2治疗方式

在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患者一旦确诊,则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方式,本组2例进行保守治疗,28例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症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则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在切口行一期缝合,在必要时进行腹腔镜手术;对于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在进行切除时,观察脓液情况,在所有脓液清除完成后再进行关腹,在关腹时做好相关保护措施,进行一期缝合;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清理腹腔、放置引流管、保护切口、预防感染以及一期缝合的处理步骤进行;对于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用抗生素。手术完成后,进行严密观察,防止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阑尾残株炎以及其他感染情况的发生。

2结果

以上患者经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26例,准确率为86.7%,其余4例患者经手术确诊,在分型方面:4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例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例为阑尾周围脓肿。本组2例行保守治疗,28例手术治疗,手术后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为术后出血,1例为切口感染,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3讨论

急性阑尾炎作为普外科中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也位于各类急腹症的前列,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较多,部分人群的体征与表现并不显著,这也给临床诊断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对于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也存在着误诊与误治的情况。根据临床经验,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要点包括几个方面:首先,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变化情况,看患者有无有下腹麦氏点压痛或者反复痛的情况;其次,对患者行B超、X射线等影像学检查,看患者有下腹有无腊肠状肿物出现,若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即可初步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最后,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伴随感染情况,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以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加与核左移情况,同时,大多数患者伴随着发热的情况。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的方式更加常见,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予以连续硬脑膜外阻滞麻醉,右下腹行斜切口,该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以及手术效果均十分的理想。近年来,在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下,腹腔镜下行阑尾炎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也十分的显著,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特征,对于患者的损伤小,患者在术后的恢复速度快,因此,该种方式也受到医生与患者的欢迎,但是对于合并穿孔的患者,腹腔镜手术不利于腹腔的清洗,且易导致术后感染情况的出现,因此,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方式,应该严格根据禁忌症、适应症以及患者的病理情况进行科学选择,保证手术的成功率,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老年或者体弱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宜选择抗感染辅助活血化瘀的治疗方式,本组中有2例患者采取该种保守治疗的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等,出血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其中出血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结扎阑尾系膜线发生松脱导致系膜血管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情况严重时则会出现出血性休克,对于此类患者要第一时间进行输血,扩充血容,同时进行开腹,结扎止血;切口感染常发生于急性穿孔性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为了防止感染情况的发生,在术中与术后必须加强对切口的保护,并进行对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要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本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术后出血,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总而言之,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此外,还要关注患者术后情况,予以全方位的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黄晓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5):134-135.

[2]王海龙.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39例诊治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11):110-112.

[3]许正金.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08):90-92.

[4]赵龙,朱安龙,朴大勋,姜涛,赵宪琪.继发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附66例报道)[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09):25-26.

标签:;  ;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