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体校举重教学训练的几点思考

基层体校举重教学训练的几点思考

山东省栖霞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265300

体校是体育训练中最基层的训练点,在竞技类体育项目中,我国举重比较占优势,不论是国家运动员还是青少年储备人才,都已经在专业项目上形成比较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模式,众多的体育学校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找运动员在力量、体能、耐力、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希望用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策略指导运动员合理发掘自身潜力,有步骤地实现竞技水平的提升。在常见的举重赛事中,人们比拼的不仅是技术、战术以及心理状态,最关键的是运动员的体能与技巧,人的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对抗阻力的能力可以概括为力量素质,这对运动员的成绩和临场表现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体育学校老师们针对举重运动员进行的力量训练以及相关计划将会显著作用于运动员的专业素质。

一、年龄组的举重训练特点

招收学员年龄在10-14岁之间,此年龄组的学生骨骼尚在发育,没有完全骨化,骨骼含钙沉淀物较少,虽有较好的弹性,但抗压能力低,举重又是一个以力量型训练为主的项目,因此专项举重训练必须合理安排,以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育。同时,这个年龄组的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强,因此教学训练中的直观示范动作十分重要,应掌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分解到连贯,反复讲解、示范、体会,加深印象,使其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二、力量训练教学策略

1.抓住运动员力量训练敏感期。受体育学校学生年龄限制,相关的力量训练也应考虑到运动员的生理发育过程,避免对他们的身体结构和发育造成损伤。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在12到16岁期间,其在力量素质、机体敏感度以及速度等方面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刺激,阶段内的动力性训练、静力性训练以及强度训练等的边际效用会趋于最大。因此,教练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及他们身体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在强度、重量、组数、周期等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区分,以便获得有效的体能反馈效果。

2.注意区分运动员优势和劣势,实现分层训练。举重是一个在短时间内要求运动员爆发充分力量的项目,肌肉群的收缩舒张、呼吸系统的协调等等,都需要服务于短暂的几秒钟。在此基础上,核心肌群的技能与素质成为影响运动员专业技术水平与成绩的重要因素。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核心区主要是指腰椎、骨盆、髋关节,他们无论是抓举还是挺举项目都需要这几部分不同分区的肌肉群的良好配合。将它们细化开来,又能够分为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腰方肌等。不同部位的肌肉组织由于收缩拉伸方向、变化量上的区别,也会给予运动员综合性较强的力量牵引。教练员在布置不同训练任务之前需要对运动员核心肌群的机能进行评定,从而有针对性地将运动员先天劣势转变为优势,力量训练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身体素质训练手段,一快速和爆发力强的项目为主,体现出个体差异的区分,这对于运动员的培养及整体运动员素质的提升来说都极具价值。

3.拓展训练形式,优化训练效果。体育训练的持久性和训练内容的枯燥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举重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示的主要就是抓举和挺举两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训练的项目的训练方法要有趣味性,可以使运动员有新鲜感,提高训练兴奋性。由于训练项目的不断变化,使身体的各部位都全面受到刺激,局部肌肉不易疲劳,训练效果较好。实际上,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下的重量的不断累加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抓举、挺举动作都是他们长久的艰苦训练所得出的结晶。举重运动员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的训练也并不仅仅是形式单一的动作技巧与力量刺激。教练员在为运动员制订力量训练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举重项目动作要领以及发力原理,为他们呈现科学合理且相对多元的力量刺激。另外,举重是一个对运动员身心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训练过程中腰腹所承受的负荷较大,一旦出现技术上的变形或者心理上的波动都会对运动员的肌肉、骨骼造成严重的损伤,有的伤害甚至是永久性的。所以,教练员需要对力量训练进行合理的分配,防止某个动作或者某一专项训练超出运动员的承受范围,包括双手双脚俯卧支撑、侧卧肘撑、蛙跳等日常训练项目应该有侧重点交叉进行。专项训练中,即对抓举、挺举的技术动作的要求要严格技术规范。杠铃上升路线要正确;杠铃提离地面加快上升速度;下蹲支撑杠铃动作要快要低;动作协调、准确、稳定,各个动作衔接顺其自然,没有脱节和停顿。训练中做好保护工作,充分挖掘力量的潜力。

现在——意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强健的体魄下面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才是我们成长的最终目标……

现在——意味着技能的自主掌握,关注学生具体的体育训练的技术技能。

现在——意味着未来的和谐发展。

关注体校学生的“现在”,其实只有在基于长远发展的视角下的关注,才会产生积极意义,因此关注现在实际上就意味着关注学生未来的和谐发展。在我看来,对于体校的中学生而言,和谐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除了上面提到的身体心理健康发展之外,除了体育技能的一种自主性之外,和谐还意味着学生对体育的一种态度,对健康的一种态度,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未来的一种态度。健康的训练之后应当有一个健康的保养方式,而健康的意识又意味着健康的体魄成为可能,这是对自己与家庭及社会的多重负责;又如有学生喜欢训练的同时带着一本杂志,而有研究恰恰表明,读书的同时进行训练将产生很差的效果,严格来说其与和谐也是相悖的。由此可见,体育训练中的和谐,是有着严格的研究成果可作支撑的,基于体育科学进行体育训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关注“现在”最好的注释。

标签:;  ;  ;  

基层体校举重教学训练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