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莹[1](2021)在《高中生对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词义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中的多义名词为语料来源,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顺应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从多义名词概念结构、语用含义以及学生学习词汇的认知方式等角度入手,探讨学生如何调动已有认知理解多义名词进入课本语境时所产生的言语意义。首先,对人教版五册普通高中语文教课书中的多义名词进行整理分析,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为语料分析来源,从语义特征的角度重点分析了488个多义名词。其次,结合具体文本语境来探讨所选词汇在使用过程中的言语含义。最后,借助顺应理论及关联理论建立词汇理解的顺应—关联模式,讨论中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多义名词的心理路径。理解多义名词语用含义的过程,就是以多义名词为出发点,激活学生脑中与之相关的经验知识、百科知识,结合文本语境与认知语境,建立所理解名词在使用表达中的概念含义与词语本身所编码的含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词义与语境的匹配。理解多义名词的语用认知机制是通过不同的语境,由一个事物关联另一事物,本质是在交流中理解词义的认知活动。以关联理论、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将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隐喻以及概念转喻纳入研究中,试图在理清多义名词义项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在理解多义名词某一义项在进入文本语境中的语用含义时的心理路径。
马新月[2](2021)在《批评话语的多模态转喻分析》文中提出国内外学者多以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社会符号学等的基础上对批评话语进行研究,旨在揭示西方资本主义中心论的谬误以及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偏离和破坏性作用,但是始终缺乏认知理论对意识形态的补充解释。随着视觉化时代的到来,批评话语研究采用了较为创新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意识形态的构建理论和导向作用。纵观批评话语的研究,缺乏认知的转喻理论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正确构建的探讨。本文对此作出补充,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积极国家形象的树立和国家话语能力的提升作出一定的贡献。本文以批评话语和多模态转喻作为研究对象;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研究目标;以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和直观性的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法和批评性方法做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中美贸易战、美国大选和新冠疫情相关事件文本作为图文语料;以认知语用作为哲学指导和理论框架指导。文中以转喻理论分析多模态对转喻理论的扩展和完善作用,分析多模态转喻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辅助作用,以期修缮传统转喻理论的不足,以期推动转喻理论在当代全球一体化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批评话语中图文关系为加强、互补与反向,多模态批评话语中的转喻特征表现为目的凸显、视角偏离与可及导向。从而,多模态转喻有助于促进批评话语的深入分析。本文在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生态危机的基础上,为今后的多模态话语转喻分析提供方法上的参考和理论上的借鉴,推动中国特色话语的表述模式和话语策略的发展,促进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
芦晓莉[3](2020)在《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义共现构式是汉语和英语的一种共有语言现象,如“成败”、“东西南北”、“victory and defeat”、“here and there”等。虽然学界对该构式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仍有未尽完善之处,如未曾涉及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且对其语义结构的研究缺乏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基于历时层面展开的语义动态变化研究也相对较少;另外,未曾涉及汉英之间的跨语言研究。鉴于此,本文借助自建分析模型在反义共现构式的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进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汉英跨语言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二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类型及其特征;三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认知和语用因素并非独立运作,而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脑百科知识集作为前提,在特定场合中会激活关于某一概念的认知域矩阵。在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四种构式语境以及提供信息、索取信息和以言行事三种言者意图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该矩阵中的某个或某些认知域处于较为突显的状态,容易得到人脑激活,其中所包含的具有规约性或非规约性反义关系的词素或词项X和Y同时得到激活并被提取,且该反义词对所处的认知域自身拥有一定的概念内容。最终,该概念内容与某一特定识解方式共同作用,促成了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均是沿着这一路径形成的。鉴于识解方式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本研究继而以其为切入点,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个跨语言考察。结果发现,基于相同的和不同的识解方式,汉英语使用者往往能够产出形义对称和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的反义共现构式。根据本研究所掌握的语料,反义共现构式拥有多样化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主要表现为并列、逻辑和自主——依存这三种关系。通过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进行跨语言考察发现,二者呈现出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征。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对称性情况比非对称性情况要多,这反映出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第二,反义共现构式具有语义结构多元性,主要有加合义、中和义、偏指义、比喻义和规约义这五种语义结构类型,它们位于同一语义透明度连续统上,各自的语义透明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在前三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共性大于个性,而在比喻义这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个性特征更为显着,主要表现为比喻手段类型的不同。规约义则与反义共现构式在汉英语言社区中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往往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才最终形成和确立的。反义共现构式在共时层面上还呈现出了五种语义结构特征,分别是:互文性,组构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和动态性特征。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均具有这五种特征,且二者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互文性特征需综合考虑形式对称和意义互补这两个因素,其中,意义互补又表现为前后呼应组构成分的加合互补、融合互补、关系互补和省略互补这四种情况。组构性特征与比喻义这一语义结构类型密切相关,根据组构成分的字面义与其比喻义之间的关联和通达程度可进一步细化为高、中、低三个次范畴。主观性特征主要是通过构式整体对隶属各句法范畴的反义词素或词项进行压制后得以彰显的,同时又是交互主观性特征显现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只有在交际双方的主观性增至较高程度时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主观交互过程。由此可见,反义共现构式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这两个语义结构特征是位于同一连续统上的。主观性特征向交互主观性特征的转化从另一侧面能够反映出反义共现构式还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动态性特征主要体现为意义的动态性、功能的动态性和形式的动态性这三种情况。第三,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一个主要演化表现是话语标记化现象,这其实是其动态性特征的一种历时再现。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和COHA语料库对其话语标记化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个案分析,分别选取的是汉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你信不信”和英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ladies and gentlemen”。结果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分别通过主观化和语用化这两个动因最终均演化成为一个话语标记语,前者的语用地位是情态标记语,后者则是呼唤标记语。然而,它们的演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演化路径,其话语标记化均经历了实词语义结构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二者又呈现出了语用多功能性特征,其中,汉语情态标记语还存在诸多变体形式。“你信不信”和“ladies and gentlemen”作为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的两个不同节点,能够对该类构式话语标记化研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本文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汉英跨语言研究验证了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汉英语使用者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时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这也是两个民族之间能够进行跨语言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反义共现构式集两个彼此对立的概念于一体,其实体现的正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思想。该构式在日常交际中比比皆是这一事实反映出汉英两种语言均渗透着这一思想,且该思想在中西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跨语言对比考察发现,语言差异的背后还隐藏着汉英民族思维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在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过程中,汉语使用者多注重“宇宙观”和“天人合一观”,在传统儒家和道家等思想的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形象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含蓄、保守和谨慎等民族心理特点;英语使用者则更多注重“心物二元论”,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直接、开放等民族心理特点。本研究在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考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在形成机制基础之上展开的相关认知语用研究也极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把握该语言现象的本质,同时,对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不仅可以避免汉英互译中的生搬硬套、不合规范的情况,而且还有利于国内二语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汉英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上的诸多相似点使我们能够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更多的契合点,从而在两大文明之间建立起理解的桥梁,以便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范振强[4](2019)在《转喻心理加工深度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喻的加工深浅问题是转喻认知研究亟需解决的重点课题。运用概念结构多层级理论对转喻进行分析发现,就内部认知机制而言,作为认知方式的转喻是一种概念结构复合体,至少存在意象图式、认知域、框架和心理空间等四个加工层级;就外部语用机制而言,转喻也是一种交际方式,转喻认知在交际中受到互文性、文本结构、语境和交际个体四个因素的制约;研究再次表明,转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和交际方式,其复杂谜底的解开需要综合运用认知和语用因素。
季小民[5](2017)在《关联理论视阈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重否定话语在言语交际中高频使用,且具有跨语言属性。该语言现象受到研究者源自不同视角的关注,尤其是双重否定句型的句法分析,但语用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屈指可数的语用研究也仅限于讨论该句式的语用功能,未见对其认知语用属性及解读机制的研究,无法解释相关话语理解中存在的歧义问题及表达效果差异问题,也无法揭示两个“不”在理解“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过程中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前人研究主要基于孤立的语句进行分析,缺乏语境信息的综合考量。鉴于这些不足,本研究聚焦汉语中“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主要探讨以下研究问题:研究问题1:“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在使用中有何认知语用属性?研究问题2:该认知语用属性会使此类话语传递什么样的认知语用效果?研究问题3:“不X不”在听话人获取上述认知语用效果过程中有何作用?本文基于认知语用学的代表性理论——关联理论,采用理论思辨法和心理学实验法,对上述问题予以一一解答。主要研究发现如下:首先,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本质上属于解释性用法,体现的是两个命题之间的回声关系。具体来说,“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传达了对他人或说话人自己话语或思想抑或大众智慧的回声,同时也表征了说话人对这些话语或思想的态度。只有隶属回声用法的“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才表达“负负得正”的说话人意义。其次,正是因为拥有回声的认知语用属性,“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属于解释性用法,其认知语用效果表现为对说话人意义的强化或缓和态度。具体而言,听话人在对“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进行解码和充实,获取话语的明说和隐含结论时,由于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会因此得到额外的补偿(即弱暗含),或者是强化说话人意义,或者是缓和说话人意义。再者,“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中的“不X不”具有语用标记语的性质,并不参与形成话语的命题内容,而主要是促发听话人做出额外的话语加工,获得额外认知语用效果,实现对双重否定话语传达的说话人意义的充分解读,感知说话人传达的态度或情感。“不X不”的具体类型往往决定了是强化还是缓和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通过分析40名被试对“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理解过程,研究发现,被试大多能解读出该型双重否定话语中所包含的回声用法,也能够注意到“不X不”的存在及其对该型双重否定话语解读的作用。可见,实证研究基本验证了第四、五和六章节的理论阐释。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将认知语用学理论引入“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理解的阐释中,考察相关话语方式的理解机制,扩展了句法-语用界面研究的范围和视角。另外,本研究摈弃前人研究中对双重否定句式的界定视角,针对包含该句式的双重否定话语确定了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条件,可以深化对该句式的认识。此外,与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词汇层面的语用标记语不同,本研究所论及的“不X不”是具有构式特征的标记语,扩大了语用标记语的研究范畴。在方法层面,与前人研究主要基于孤立的语句不同,本研究充分考虑语境信息对理解“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影响。在语料库使用方面,本研究设法寻找目标语料的原始出处并确定其上下文,创新运用了语料库研究方法。最后,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可帮助交际者理解“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
江晓红[6](2016)在《转喻回指照应的认知语用阐释》文中认为回指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建立在语言表层上的互指关系,但转喻回指往往涉及一种没有明确先行项的深层回指。深层回指由语用因素控制,且须从认知角度来解释。在认知语用框架下,探讨了转喻回指照应机制,指出转喻回指是在特定语境条件下,以言者表达的意图为主导,听者的认知推理为导向,在寻求转喻回指的关联性解读过程中建立先行词与回指语之间的语义连通。
刘莉[7](2016)在《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及其功能 ——基于《吸血鬼日记》的分析》文中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正日渐升温,尤其是转喻挣脱传统修辞的“牢笼”后更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语言学中的一热门话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路径展开考察了转喻的概念本质、分类、理解机制及认知语用功能等。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作是具有某种文学效果的修辞方式,但对于转喻生成与理解的自然性很难作出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从一种全新角度概念层面研究转喻的认知机制,但却相对忽视在转喻认知过程中具体语境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效果;而从语用学角度来考察转喻,尤其是关联理论,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又很难浮出水面。因此,转喻的单一学科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将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来解读《吸血鬼日记》中转喻的理解并探讨其功能作用。本文主要依据认知语言学家们尤其是Radden和K ovecses对转喻的分类,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在处理转喻问题上的互补性出发,试图分析《吸血鬼日记》中具体转喻的阐释及其功能效果。本文以时下热播美剧集剧情、青春、魔幻、恐怖于一身的吸血鬼系列题材剧《吸血鬼日记》为分析个例,在立足于前人对转喻的定义、分类和转喻识别的限制因素及其阐释等论述的基础之上,识别并挑选出该剧第一季中的一些转喻表达作为直接语料来分析解读。但由于交际双方(《吸血鬼日记》作者与其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转喻的理解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在处理转喻问题上,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是如何体现的?第二,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吸血鬼日记》中的具体转喻的使用?第三,《吸血鬼日记》中转喻的使用会产生什么功能效果?本文研究发现:1.转喻的理解其实是作者和读者之间通过影响关联性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以及最佳关联)来寻求最佳关联期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理解过程中,转喻首先被看作是一种心理认知机制,再而从关联理论解读并实现其功能意义;2.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之间存在互补的可能性且能为转喻的使用和理解提供较强的解释力。3.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理解转喻蕴含了丰富的功能效果,转喻的使用与理解对于作者与读者都能产生不同的功能效果,但同时也受交际双方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因此,从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在处理转喻问题上的互补性来说,两个角度的结合为转喻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转喻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共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论文框架。第二章文献回顾,介绍从不同角度对转喻的研究情况。第三章理论框架,介绍转喻识别限制因素;从认知语用学角度解读转喻;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第四、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从认知语用学角度阐释《吸血鬼日记》中的具体转喻理解。其次,基于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在处理转喻问题上存在互补性的这一可能性,作者试图分析该剧中转喻的使用和理解。最后,作者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该剧中转喻的使用产生的功能效果。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发现,不足及研究前景。
江晓红[8](2016)在《认知语用视域下转喻的修辞功能》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修辞学将转喻约简为词汇间的替代,对转喻修辞功能的讨论比较简单;认知语言学把转喻看作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忽略了转喻在日常语言,特别是在文学语言中修辞效力的体现。转喻既是一种认知机制,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用现象,二者不可或缺。
王刚[9](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王琪[10](2015)在《双关语的言外转喻属性模式解读》文中指出双关语(Shuangguan)可解读为言语行为中说话人受制于特定的语境,依据词语同音或多义等语言现象和特征,将同一词语赋予不同以往解读的另一重含义。双关的研究始终归属于修辞学领域的研究范畴,围绕双关的诙谐、讽刺等效果做出详实的阐释和分析。本文的研究层面不仅仅局限于双关的修辞,而是对双关的认知语用解读更为关注,破除双关拘泥于词语范围的表层研究,而是对双关的认知和语用深层机理做出更为精细化的解释。具体说来,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新兴学科,即言外转喻角度,系统化分析双关的认知语用因素制约,且细化双关的内在操作程序,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创新和独到之处。所谓言外转喻属性模式指的是一种以属性操作为中心的间接言语行为认知操作程序模型。本研究借助国外言外转喻学家Panther所提出来的属性假设,重新构建立足本土的属性模式,且借此对汉语言双关语做出深入浅出的研讨。本论文就是在Panther于2004年所涉及的言外转喻假说的基础上,进行细致化、具体化和精准化的归类、分析和解释研究。他当年所提出的言外转喻的关键假设就是:某语用学间接言语行为的字面表达和其所指向的属性含意之间具有同质不同类的特点,所谓言语行为的属性从意义上可以替代言语行为本身,反之亦然,亦即言语行为字面表达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指向该话语的属性(Panther,2004:103-104)。针对该说法的宏观抽象性,本文力争作出更上一层楼的属性程序完善和属性操作修缮工作。根据邹春玲所提出的微观属性推理,即属性加强联想模式,对双关语的生成和解读的思维过程从认知学中言外转喻角度给出合理的诠释。言外转喻解读双关的论点、论证过程和结果通过本文详尽的整理、分析和精细化过程,对认知语言学和言外转喻推理机制都有极大的促动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理论价值所在。大体上,本文有针对性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两大板块:(1)双关的认知语用归属认定;(2)言外转喻属性加强联想模型的双关应用剖析。第一章简单介绍研究起因、研究问题,研究假设、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是文献评述部分,主要目的在于指出双关和转喻各自研究的局限性,确立本文写作的必然性和有效性,在总结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夯实本文的研究基础和理据。本文对相关的言外转喻理论和双关进行文献综述和批评,主要是针对国内外相关转喻、言外转喻以及意向性的研究历史和文献进行了总体回顾,且提出这些研究成果对本文言外转喻微观操作的作用,主要就是为言外转喻研究提供了学术背景平台和历史依据。第三章提出双关和言外转喻的支撑性理论框架,以认知语言学基本假设为地基,以言外转喻心理模型和属性模型为理论基础,提出双关解读的理论路径和分析范式。基于本文对言外转喻操作有不同于前人的观点,重点落在提出独创性的语用分析模式——属性加强联想模式,揭示该模式的心智哲学层面上意向性统领的纲领指导。第四章是本文的主要分析板块,即对双关语的不同类型给出大致的符合心理现实的分析,提出双关语切实是一种认知语用可以解读的现象,且以属性模式对双关的解读程序和操作手法给出详实可靠的分析和解释。第五章进一步夯实双关语作为认知语用现象分析的必要性,指出文化、社会、交际等不同语用因素对双关语解读的重要影响作用和制约效果。英语双关语在其言外转喻属性操作过程中融入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境的考虑,最终也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含意和结果。结论部分指出本文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和价值以及缺乏仪器操作的局限性。本文借助言外转喻属性为基本的程序认定,汉语言小说、戏剧等中的双关语作为语料和分析对象,论证属性模式解读语言现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补充说明了属性模式对交际快捷性解读的可靠性。本文的重点在于:(1)澄清双关生成和解读的必经之路要以认知语用作为总体指导原则;(2)双关生成和解读的认知语用推理模式必须是属性加强联想模式。本文的难点在于:(1)言外转喻属性模式中存在意识和意象的作用分析;(2)属性微观模式构建势必受到认知主体和话语意向性掌控。
二、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对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词义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特殊性有待研究 |
2.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名词词义 |
3.高中生词义理解的认知过程有待研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一词多义现象解释 |
2.多义名词概念界定 |
3.词汇语义学与词汇语用学介绍 |
4.语用认知研究简析 |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3.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1.一词多义相关研究 |
2.多义名词相关研究 |
3.词汇语用学相关研究 |
4.现有研究评析 |
一、理论基础概说 |
(一)认知语用学相关理论阐释 |
1.关联理论 |
2.顺应理论 |
3.语用充实理论 |
(二)认知语义学理论阐释 |
1.概念隐喻理论 |
2.概念转喻理论 |
二、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内多义名词义项分析 |
(一)多义名词语义认知关系 |
1.义项间转喻关系多义名词 |
2.义项间隐喻关系名词 |
3.义项间转隐喻关系多义名词 |
(二)多义名词语义认知规律 |
1.多义名词义项间存在方向性 |
2.多义名词义项间关系存在随机性 |
3.多义名词义项间联想路径存在相似性 |
三、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语用充实分析 |
(一)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语用充实横向分类 |
1.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语用收缩 |
2.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语用扩充 |
(二)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语用充实纵向分类 |
1.多义名词义理解项间语用充实 |
2.多义名词理解义项内语用充实 |
3.多义名词词义理解义项外语用充实 |
四、高中生对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认知路径研究 |
(一)高中生对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词义理解的实证研究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对象 |
3.研究工具 |
4.研究程序 |
(二)高中生多义名词词义理解测验结果分析 |
1.词汇储备统计表数据分析 |
2.有声思维实验数据分析 |
(三)高中生对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语用认知路径 |
1.高中生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语用认知路径理论基础 |
2.高中生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认知路径影响因素分析 |
3.高中生多义名词词义理解认知路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批评话语的多模态转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Abstract |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 |
2.1 文献综述 |
2.1.1 概念转喻评述 |
2.1.2 多模态转喻评述 |
2.1.3 批评话语研究评述 |
2.2 理论框架 |
2.2.1 认知语用哲学观 |
2.2.2 批评认知语言学 |
2.2.3 批评性话语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语料来源 |
3.2 具体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批评话语转喻工作概念 |
4.2 批评话语转喻表层分析 |
4.2.1 图文加强 |
4.2.2 图文互补 |
4.2.3 图文反向 |
4.3 批评话语转喻深层分析 |
4.3.1 目的凸显性 |
4.3.2 视角偏离性 |
4.3.3 可及导向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语境的影响因素 |
5.1.1 即时语境的影响因素 |
5.1.2 文化语境的影响因素 |
5.2 多模态转喻发展前景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反义共现构式的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反义词共现的频率研究 |
2.1.2 反义词共现的句法结构和语篇功能研究 |
2.1.3 反义词共现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研究 |
2.1.4 反义词共现的排序规律研究 |
2.1.5 反义词共现的神经认知研究 |
2.1.6 反义词共现的跨语言研究 |
2.1.7 小结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反义复合词研究 |
2.2.2 反义词共现成语研究 |
2.2.3 反义词共现构式研究 |
2.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认知语言学 |
3.1.1 构式语法 |
3.1.2 构式化 |
3.1.3 认知语法 |
3.2 语用学 |
3.2.1 合作原则 |
3.2.2 言语行为理论 |
3.3 本研究的工作框架: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3.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的构建理据 |
3.3.2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 |
4.1.1 人脑百科知识集为前提 |
4.1.2 构式语境和言者意图为双重驱动力 |
4.1.2.1 陈述句与提供信息的互动 |
4.1.2.2 疑问句与索取信息的互动 |
4.1.2.3 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句与以言行事的互动 |
4.1.3 识解方式的直接决定作用 |
4.1.3.1 聚焦 |
4.1.3.2 突显 |
4.1.3.3 视角 |
4.1.3.4 详略度 |
4.2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对比 |
4.2.1 形义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1.1 基于相同的聚焦 |
4.2.1.2 基于相同的突显 |
4.2.1.3 基于相同的视角 |
4.2.1.4 基于相同的详略度 |
4.2.2 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2.1 基于不同的聚焦 |
4.2.2.2 基于不同的突显 |
4.2.2.3 基于不同的视角 |
4.2.2.4 基于不同的详略度 |
4.3 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3.1 并列关系 |
4.3.1.1 反义并列 |
4.3.1.2 等义并列 |
4.3.2 逻辑关系 |
4.3.3 自主—依存关系 |
4.4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内部语义结构关系对比 |
4.4.1 对称性 |
4.4.2 非对称性 |
4.4.2.1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交叉对称 |
4.4.2.2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无对应体情况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
5.1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 |
5.1.1 加合义 |
5.1.2 中和义 |
5.1.3 偏指义 |
5.1.4 比喻义 |
5.1.4.1 以“明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2 以“隐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3 以“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4 以“隐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5 以“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6 以“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7 以“扩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8 以“较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9 以“曲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5 规约义 |
5.2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特征 |
5.2.1 互文性 |
5.2.1.1 形式对称 |
5.2.1.2 意义互补 |
5.2.2 组构性 |
5.2.2.1 高组构性 |
5.2.2.2 中组构性 |
5.2.2.3 低组构性 |
5.2.3 主观性 |
5.2.3.1 构式对反义名词的压制 |
5.2.3.2 构式对反义动词的压制 |
5.2.3.3 构式对反义形容词的压制 |
5.2.3.4 构式对反义副词的压制 |
5.2.3.5 构式对反义数词的压制 |
5.2.4 交互主观性 |
5.2.4.1 主观性作为前提 |
5.2.4.2 构式语境参与主观交互过程 |
5.2.4.3 主观交互的实现过程 |
5.2.4.4 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连续统 |
5.2.5 动态性 |
5.2.5.1 意义的动态性 |
5.2.5.2 功能的动态性 |
5.2.5.3 形式的动态性 |
5.3 小结 |
第六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 |
6.1 关于话语标记语 |
6.2 个案选取依据及语料库介绍 |
6.3 汉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你信不信”为例 |
6.3.1 “你信不信”的语用地位 |
6.3.2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过程 |
6.3.3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动因:主观化 |
6.3.4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语用功能 |
6.3.4.1 强化断言 |
6.3.4.2 肯定推测 |
6.3.4.3 警告威胁 |
6.3.4.4 自信自负 |
6.3.4.5 重申强调 |
6.3.5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变体形式 |
6.4 英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ladies and gentlemen”为例 |
6.4.1 “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地位 |
6.4.2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过程 |
6.4.3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动因:语用化 |
6.4.4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功能 |
6.4.4.1 称呼招呼、问候寒暄 |
6.4.4.2 开启会话、引发关注 |
6.4.4.3 保持话轮、填补空白 |
6.4.4.4 放弃发言权、终止话轮 |
6.4.4.5 信息修正信号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4)转喻心理加工深度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有转喻深度相关研究综述 |
二、转喻复合体及其加工影响因素 |
(一)转喻复合体 |
(二)影响转喻复合体焦点和背景切换的因素 |
三、转喻的多层级概念结构与转喻层级的加工深度 |
(一)转喻表征的多层级概念结构 |
(二)基于多层级结构的转喻加工深度连续统 |
1. 转喻加工的深浅程度的认知语用机理 |
2. 互文性与意象图式层面转喻的最浅加工 |
3. 文本结构与认知域层面转喻的次浅加工 |
4. 语境与框架层面转喻的中度加工 |
5. 交际个体与心理空间层面转喻的深度加工 |
四、转喻加工深度研究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
(5)关联理论视阈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标记的说明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双重否定句的定义 |
2.1.1 否定与否定句 |
2.1.2 双重否定的界定 |
2.1.2.1 文献中双重否定句的界定 |
2.1.2.2 双重否定的工作定义 |
2.2 双重否定话语的句法研究 |
2.3 双重否定话语的功能语法研究 |
2.4 双重否定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
2.5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
2.6 前人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关联理论概述 |
3.2 关联理论总体原则 |
3.2.1 关联性 |
3.2.2 最佳关联 |
3.2.3 暗含与弱暗含 |
3.3 语言使用与回声用法 |
3.3.1 描述性使用与解释性语言使用 |
3.3.2 回声用法 |
3.3.3 反语、隐喻和转喻的回声用法 |
3.3.3.1 反语与回声 |
3.3.3.2 隐喻与回声 |
3.3.3.3 转喻与回声 |
3.4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话语理解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属性 |
4.1 基于回声用法的双重否定话语识别 |
4.1.1 本研究的双重否定话语语料 |
4.1.2 双重否定话语的确定 |
4.2 双重否定话语与回声性 |
4.2.1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属性 |
4.2.2 双重否定话语的回声方式 |
4.2.2.1 完全回声与部分回声 |
4.2.2.2 即时回声与延时回声 |
4.2.2.3 单重回声与多重回声 |
4.2.2.4 显性回声与隐性回声 |
4.3 双重否定话语中回声内容的来源 |
4.3.1 他人话语或观点 |
4.3.1.1 他人语句 |
4.3.1.2 他人的思想 |
4.3.1.3 大众智慧 |
4.3.2 自己的话语或思想 |
4.3.2.1 自己的话语 |
4.3.2.2 自己的想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效果 |
5.1 双重否定话语的命题态度 |
5.2 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1 话语的弱暗含 |
5.2.2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1 “不得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2 “不敢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3 “不会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4 “不可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5 “不能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2.2.6 “不是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弱暗含 |
5.3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语气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X不”在认知语用效果推导中的作用 |
6.1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理解过程 |
6.2 “不X不”的语用标记属性 |
6.2.1 “不X不”的频次效应 |
6.2.2 “不X不”的理解 |
6.2.2.1 “不X不”的标记性 |
6.2.2.2 “不X不”与命题内容 |
6.2.3 “不X不”表达肯定语义 |
6.2.4 “不X不”触发额外加工 |
6.2.5 “不X不”的其他特征 |
6.3 “不X不”对话语解读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的理解机制:实验验证 |
7.1 实验研究背景 |
7.2 实验研究 |
7.2.1 研究问题 |
7.2.2 实验对象 |
7.2.3 实验工具 |
7.2.3.1 实验工具一 |
7.2.3.2 实验工具二 |
7.2.4 数据收集 |
7.2.4.1 数据收集方法 |
7.2.4.2 数据收集步骤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被试对回声用法的理解 |
7.3.1.1 被试对他人思想的理解 |
7.3.1.2 被试对说话人思想的理解 |
7.3.1.3 被试对他人思想与说话人思想关系的理解 |
7.3.2 双重否定话语的语用效果 |
7.3.3 语用标记语“不X不”的作用 |
7.3.3.1 被试对“不X不”的注意 |
7.3.3.2 “不X不”在双重否定话语解读中的作用 |
7.4 本实验研究的不足 |
7.4.1 有声思维法的不足 |
7.4.2 被试选取方面的不足 |
7.4.3 部分细节未得到验证 |
7.4.4 实验工具的不足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属性 |
8.1.2 双重否定话语的认知语用效果 |
8.1.3 “不X不”的语用标记语属性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实践启示 |
8.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语料库简介 |
附录2 双重否定句判定任务 |
(6)转喻回指照应的认知语用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句法-语义关系 |
(二)认知机制 |
(三)话语主题 |
(四)语用因素 |
三、转喻回指的认知语用机制 |
(一)转喻指称的认知语用特征 |
(二)转喻回指的认知语用阐释 |
四、结语 |
(7)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及其功能 ——基于《吸血鬼日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4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Study of Metonymy in Traditional Rhetorics |
2.2 The Study of Metonymy in Structuralism and Pragmatic Theories |
2.3 The Study of Metonymy in Cognitive Theories |
2.3.1 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Metonymy |
2.3.2 Studies on Cognitive Working Mechanism and Classification ofMetonymy |
2.4 The Study of Metonymy in Relevance Theo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Recognition of Metonymy from Cognitive Pragmatic Linguistics |
3.1.1 Cognitive Constraints: Contiguity and Principles of Relative Salience |
3.1.2 Contextual Constraints: Principle of Relevance |
3.2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
3.2.1 Metonymy as a Major Mode of Human Thinking---the Basis ofInference |
3.2.2 Relevance Theory and Metonymy |
3.2.2.1 Metonymy: an Interpretive Language |
3.2.2.2 Contextual Effect and Processing Effort |
3.2.2.3 Optimal Relevance |
3.2.3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
Chapter Four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y in The Vampire Diaries fromCognitive Pragmatic Perspective |
4.1 Interpretation of Metonymy Use and Inference in The Vampire Diaries from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
4.1.1 Metonymy as a Mode of Human Thinking---the Basis of Inference |
4.1.2 Metonymy as an Interpretive Language---a Way of Achieving EffectiveRelevance and Inference for Utterance |
4.1.3 Minimal Processing Effort in Metonymy Use and Inference |
4.1.4 Maximal Contextual Effect in Metonymy Use and Inference |
4.1.5 Understanding Metonymy Use and Inference from Optimal Relevance |
4.2 Understanding Metonymy in The Vampire Diaries under the Integrated Model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
4.2.1 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Theory for the Study of Metonymy |
4.2.2 The Analysis of Metonymy from 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
Chapter Five Functions of Metonymy in The Vampire Diaries from CognitivePragmatic Perspective |
5.1 Economy Considerations |
5.2 Strengthening Contextual Effects |
5.3 Enhancing Communicative Efficienc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References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认知语用视域下转喻的修辞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喻的传统修辞学研究 |
二、转喻的认知解读 |
三、转喻修辞功能的认知语用学阐释 |
( 一) 转喻修辞功能产生的认知语用动因 |
( 二) 影响转喻修辞效力的认知语用因素 |
1. 转喻类型 |
2. 概念激活方式 |
3. 认知语境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双关语的言外转喻属性模式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起因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假设及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言外转喻概述 |
2.1.1 言外转喻场境理论总体评述 |
2.1.2 言外转喻场境研究中的缺陷 |
2.2 双关语概述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双关语理论框架之一——心理模型 |
3.2 双关语理论框架之二——意识、意向性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双关语的认知语用全新认识 |
4.2 双关语是认知语用推理研究 |
4.3 双关语的属性模式理据 |
4.4 双关语中的意向性解析 |
4.5 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客观语境对属性模式操作的突变影响 |
5.2 认知语境对属性模式操作的突变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对文学类文本中多义名词词义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D]. 张莹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批评话语的多模态转喻分析[D]. 马新月.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芦晓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4]转喻心理加工深度的认知语用研究[J]. 范振强.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9(04)
- [5]关联理论视阈下“不X不”型双重否定话语研究[D]. 季小民. 南京大学, 2017(05)
- [6]转喻回指照应的认知语用阐释[J]. 江晓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7]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及其功能 ——基于《吸血鬼日记》的分析[D]. 刘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8]认知语用视域下转喻的修辞功能[J]. 江晓红. 北方论丛, 2016(03)
- [9]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双关语的言外转喻属性模式解读[D]. 王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