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位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子,光谱,电离,荧光,高位,激光,分子。
高位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燕,周冬冬[1](2012)在《Rb_2(~1Λ_g)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转移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池温控制在519-548K之间,在不充任何缓冲气体的纯Rb样品池中,Rb原子密度在4-8×1015cm-3范围,Rb2分子的粒子数密度数量级为1014,利用YAG脉冲激光器的680nm激光双光子激发Rb2的X1Σg+态至1Λg高位态.利用激光感生荧光光谱法研究Rb2(1Λg)+Rb(5S)→Rb(6 D,8S)的预解离和碰撞转移.在不同的Rb原子密度下探测1Λg→B1Πu的时间分辨荧光,得到不同Rb密度N时1Λg态的有效寿命.利用Stern-Volmer方程,看出有效寿命的倒数与Rb密度成线性关系,从直线的截距和斜率分别得到1Λg→B1Πu辐射寿命与预解离率之和及总的碰撞截面.用光子计数器测量时间积分荧光强度I3[Rb2(1Λg→B1Πu)],I2[Rb(8S→5P3/2)]和I1[Rb(6 D→5P3/2)],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并结合从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结果,确定Rb2(1Λg)的预解离率,ΓP8S=(6.5±0.6)×106 S-1,ΓP6 D=(4.1±0.3)×106 S-1和碰撞转移截面σ8S=(7.9±0.7)×10-13cm2,σ6 D=(6.2±0.3)×10-13cm2.(本文来源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周冬冬,王雪燕,王大贵,穆尼赛,戴康[2](2010)在《K_2(~1∧_g)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双共振和激光光谱技术,测量了K_2(~1A_g)态的预解离率和碰撞转移率.脉冲激光将K_2(1~1∑_g~+)基态激发至1~1∑_u~+态,由连续激光激发1~1∑_u~+至激高位~1A_g态.在不同K密度下,记录~1A_g→~1A_u跃迁的时间分辨荧光,光强的对数与衰变时间成线性关系,从直线的斜率得到~1A_g态的有效寿命,由Stern-Volmer方程得到~1A_g态的辐射率与预解离率之和及总的碰撞去布居截面.在不同的K密度下测量时间积分荧光强度I_3[K_2(~1A_g)→K_2(~1A_u)],I_2[K(6S)→K(4P_(3/2))]和I_1[K(4D)→K(4P_(3/2))],光强比I_1/I_3和I_2/I_3与K密度也成线性关系.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并结合从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结果,确定K_3(~1A_g)的预解离率Γ_(P6S)=(1.2±0.4)×10~7s~(-1),Γ_(P4D)=(0.8±0.3)×10~7s~(-1)和碰撞转移截面σss=(1.9±0.6)×10~(-14)cm~2,σ_(4D)=(9.0±3.0)×10~(-15)cm~2.(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王雪燕,周冬冬,王大贵,穆尼赛,戴康[3](2010)在《Na_2(~3Λ_u)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光学双共振光谱技术,测量了Na_2(~3Λ_u)态的预解离率以及与Na基态原子的碰撞转移率。样品池温度控制在553~703 K之间,用532 nm连续激光激发Na_2(1~3∑_u~+)至Na_2(1~3∑_g~+)态,调频脉冲激光器将1~3∑_g~+激发至~3Λ_u高位态。在不同的Na密度下记录~3Λ_u→1~3Σ_g~+跃迁的时间分辨光强,得到~3Λ_u的有效寿命。由Stern-Volmer方程得到~3Λ_u态的辐射率与预解离率之和为(4.8±1.2)×10~7s~(-1),而总的碰撞去布居截面为(2.7±0.5)×10~(-14)cm~2。测量Na_2分子的~3Λ_u→1~3Σ_g~+以及Na原子的5S→3P,3D→3P辐射跃迁的时间积分光强。由光强比得到Na_2(~3Λ_u)向Na(3D)的预解离率为(8.0±2.4)×10~6s~(-1),Na_2(~3Λ_u)→Na(5S,3D)的碰撞转移截面分别为σ_(5S)=(6.2±1.9)×10~(-15)cm~2,σ_(3D)=(1.1±0.3)×10~(-15) cm~2。(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0年04期)
万鸿飞[4](2009)在《精细结构混合对高位态的Cs与H_2的反应机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应用激光诱导激发和光学吸收方法研究了Cs+H_2系统中碱金属Cs(6D_J)+(H_2,He)发生光化学反应的机理,并测量和计算了Cs不同激发态和气体的反应截面大小,从而通过比较得到不同能级与H_2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1)利用脉冲激光886nm线双光子激发Cs(6S)到Cs(6D_(3/2))态,原子荧光中除含有6D_(3/2)→6P的直接荧光外,还含有6D_(5/2)→6P的转移荧光。利用叁能级模型的速率方程分析,在不同的He和H_2密度下,分别测量直接荧光与转移荧光的时间积分荧光强度比,得到了6D_(3/2)与H_2和He碰撞的精细结构转移截面分别为σ=(55±13)×10~(-16)和(16±4)×10~(-16)cm~2,同时确定了6D_(5/2)与H2和He的碰撞猝灭速率系数。6D_(5/2)态与H_2的碰撞猝灭速率系数比6D_(5/2)与He的大,它是反应与非反应速率系数之和,利用实验数据确定非反应速率系数为6.3×10~(-10)cm~3s~(-1),得到6D_(5/2)与H_2的反应截面为(2.0±0.8)×10~(16)cm~2。利用不同H_2(或He)密度下6D_(5/2)→6P_(3/2)时间积分荧光强度,得到6D_(3/2)与H_2反应截面为(4.0±1.6)×10~(-16)cm~2,6D_(3/2)与H_2反应的活性大于6D_(5/2)。(2)激光双光子激发K_2至~1Λ_g高位态,利用分子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1Λ_g)- (~3Λ_g )间的碰撞转移截面。在K_2-H_2碰撞实验中,池温保持在553K,K密度为5×10~(15)cm~(-3),H_2气压在40~400Pa之间,得到K_2(~1Λ_g)+H_2→K_2(~3Λ_g) +H_2的碰撞转移截面为(2.7±1.1)×10~(-15)cm~2。K_2(~3Λ_g) +H_2→K_2(~3Λ_g)以外态+H_2的猝灭截面为(6.8±2.7)×10~(15)cm~2。(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09-05-28)
刘静,雷振宙,穆保霞,周小岩,戴康[5](2004)在《钠分子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去布居》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双光子吸收技术研究了 Na2 高位 E态的预解离和 Na2 ( E )与 Na之间的碰撞激发转移 .Na蒸气温度控制在 62 3K至 693K之间 ,测量激发态 Na原子的 n L→ 3P跃迁的荧光强度 ,得到了各预解离率与碰撞能量转移率系数之比 .讨论了其它过程对速率系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王章野,沈建琪[6](1999)在《由宽波段多光子作用产生的锂分子高位态受激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以620.0~665.0nm范围内任意波长激光作用下产生的锂分子高位态紫外扩散带受激辐射的实验结果,在锂分子-原子系统中,由激光双光子激发、并通过碰撞能量转移过程以及多光子电离复合过程使锂分子高位态获得布居,从而得到紫外区扩散受激辐射,该辐射来自较高的某个叁重态向低排斥态a3Σ+u的跃迁的结果。文中对有关的辐射特性及激发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1999年02期)
邓宏贵,秦莉娟,林榕,汪瑾,王祖赓[7](1998)在《钠分子高位态(2~1Π_g)有关振转能级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检测钠分子X1Σ+g→21Πg在16574.5cm-1~16590.5cm-1之间的共振电离信号激发谱,根据有关分子常数和德哈姆展开式,标识了其中三条谱线。借助于电离流时间衰减曲线,测量得出了上述三条谱线对应的振动能级的动力学参数(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1998年10期)
沈建琪,王祖赓,秦莉娟,李永放,金海燕[8](1996)在《由宽波段多光子作用产生的锂原子高位态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以620.0~660.0nm范围内任意波长激光作用下产生的锂原子高位态辐射的实验结果,并对有关的激发机制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1996年06期)
金海燕,秦莉娟,王祖赓,陈德,李永放[9](1992)在《宽波段多步激发K_2-系统产生的钾原子高位态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报道以690.0~715.0nm宽波段范围内任何波长的脉冲染料激光激发K_2—K系统,由高位钾分子与钾原子碰撞以及分子-原子的混合激发等过程而产生钾原子404.4,404.7和470.05~590.0nm波段内高位态辐射的实验结果,并对激发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1992年02期)
高位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光学双共振和激光光谱技术,测量了K_2(~1A_g)态的预解离率和碰撞转移率.脉冲激光将K_2(1~1∑_g~+)基态激发至1~1∑_u~+态,由连续激光激发1~1∑_u~+至激高位~1A_g态.在不同K密度下,记录~1A_g→~1A_u跃迁的时间分辨荧光,光强的对数与衰变时间成线性关系,从直线的斜率得到~1A_g态的有效寿命,由Stern-Volmer方程得到~1A_g态的辐射率与预解离率之和及总的碰撞去布居截面.在不同的K密度下测量时间积分荧光强度I_3[K_2(~1A_g)→K_2(~1A_u)],I_2[K(6S)→K(4P_(3/2))]和I_1[K(4D)→K(4P_(3/2))],光强比I_1/I_3和I_2/I_3与K密度也成线性关系.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并结合从Stern-Volmer方程得到的结果,确定K_3(~1A_g)的预解离率Γ_(P6S)=(1.2±0.4)×10~7s~(-1),Γ_(P4D)=(0.8±0.3)×10~7s~(-1)和碰撞转移截面σss=(1.9±0.6)×10~(-14)cm~2,σ_(4D)=(9.0±3.0)×10~(-15)c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位态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燕,周冬冬.Rb_2(~1Λ_g)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转移过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周冬冬,王雪燕,王大贵,穆尼赛,戴康.K_2(~1∧_g)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转移[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0
[3].王雪燕,周冬冬,王大贵,穆尼赛,戴康.Na_2(~3Λ_u)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转移[J].中国激光.2010
[4].万鸿飞.精细结构混合对高位态的Cs与H_2的反应机制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
[5].刘静,雷振宙,穆保霞,周小岩,戴康.钠分子高位态的预解离和碰撞去布居[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6].王章野,沈建琪.由宽波段多光子作用产生的锂分子高位态受激辐射[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
[7].邓宏贵,秦莉娟,林榕,汪瑾,王祖赓.钠分子高位态(2~1Π_g)有关振转能级动力学参数的测定[J].光学学报.1998
[8].沈建琪,王祖赓,秦莉娟,李永放,金海燕.由宽波段多光子作用产生的锂原子高位态辐射[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6
[9].金海燕,秦莉娟,王祖赓,陈德,李永放.宽波段多步激发K_2-系统产生的钾原子高位态辐射[J].光学学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