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两个转动丝杆对称设置在基座的内侧,两个轴承底座对称安装在基座的内侧底部,两个转动丝杆的末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轴承底座的内侧,两个转动丝杆的顶部均贯穿基座的内侧顶部并分别与两个星形把手固定连接,两个滚珠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转动丝杆上,横向承重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滚珠螺母之间,四个收纳通孔矩形阵列分布在基座的底部,四个活动滚轮通过滚轮支架矩形阵列分布在横向承重板的下表面。该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便于对设备的收纳操作,从而减小相关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包括基座(1)、两个转动丝杆(2)、两个星形把手(3)、两个轴承底座(4)、两个滚珠螺母(5)、横向承重板(6)、四个收纳通孔(7)、四个活动滚轮(8)、两个收纳槽(9)、两个活动转轴(10)、两个内嵌式把手(11)、安装槽(12)、底垫气囊(13)、导气管(14)、小气阀(15)、四个Z型片(16)和气泡垫(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转动丝杆(2)对称设置在基座(1)的内侧,两个轴承底座(4)对称安装在基座(1)的内侧底部,两个转动丝杆(2)的末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轴承底座(4)的内侧,两个转动丝杆(2)的顶部均贯穿基座(1)的内侧顶部并分别与两个星形把手(3)固定连接,两个滚珠螺母(5)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转动丝杆(2)上,横向承重板(6)固定连接在两个滚珠螺母(5)之间,四个收纳通孔(7)矩形阵列分布在基座(1)的底部,四个活动滚轮(8)通过滚轮支架矩形阵列分布在横向承重板(6)的下表面,四个活动滚轮(8)分别位于四个收纳通孔(7)的内侧并延伸至基座(1)的下方,两个收纳槽(9)分别对称开设在基座(1)的左右侧面,两个内嵌式把手(11)分别通过两个活动转轴(10)活动连接在两个收纳槽(9)的内侧,安装槽(12)开设在基座(1)的顶部,底垫气囊(13)粘接在安装槽(12)的内侧底部,导气管(14)固定安装在底垫气囊(13)的导气口处,小气阀(15)安装在导气管(14)上,四个Z型片(16)呈矩形分布在底垫气囊(13)的内侧底部,四个Z型片(16)的顶部均与底垫气囊(13)的内侧顶部相粘接,气泡垫(17)均匀分布在底垫气囊(13)的顶部。
设计方案
1.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包括基座(1)、两个转动丝杆(2)、两个星形把手(3)、两个轴承底座(4)、两个滚珠螺母(5)、横向承重板(6)、四个收纳通孔(7)、四个活动滚轮(8)、两个收纳槽(9)、两个活动转轴(10)、两个内嵌式把手(11)、安装槽(12)、底垫气囊(13)、导气管(14)、小气阀(15)、四个Z型片(16)和气泡垫(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转动丝杆(2)对称设置在基座(1)的内侧,两个轴承底座(4)对称安装在基座(1)的内侧底部,两个转动丝杆(2)的末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轴承底座(4)的内侧,两个转动丝杆(2)的顶部均贯穿基座(1)的内侧顶部并分别与两个星形把手(3)固定连接,两个滚珠螺母(5)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转动丝杆(2)上,横向承重板(6)固定连接在两个滚珠螺母(5)之间,四个收纳通孔(7)矩形阵列分布在基座(1)的底部,四个活动滚轮(8)通过滚轮支架矩形阵列分布在横向承重板(6)的下表面,四个活动滚轮(8)分别位于四个收纳通孔(7)的内侧并延伸至基座(1)的下方,两个收纳槽(9)分别对称开设在基座(1)的左右侧面,两个内嵌式把手(11)分别通过两个活动转轴(10)活动连接在两个收纳槽(9)的内侧,安装槽(12)开设在基座(1)的顶部,底垫气囊(13)粘接在安装槽(12)的内侧底部,导气管(14)固定安装在底垫气囊(13)的导气口处,小气阀(15)安装在导气管(14)上,四个Z型片(16)呈矩形分布在底垫气囊(13)的内侧底部,四个Z型片(16)的顶部均与底垫气囊(13)的内侧顶部相粘接,气泡垫(17)均匀分布在底垫气囊(1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垫气囊(13)的横截面为矩形,底垫气囊(13)采用橡胶气囊制成,底垫气囊(13)的厚度为五毫米,底垫气囊(13)的底部将安装槽(12)的内侧底部完全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丝杆(2)上的滚珠螺母(5)关于基座(1)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横向承重板(6)与基座(1)的内侧底部之间为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片(16)可采用弹性塑料弹片,Z型片(16)的初始状态为被拉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星形把手(3)位于基座(1)顶部的凹槽内侧,两个星形把手(3)的顶部略微突出基座(1)的顶部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嵌式把手(11)完全收纳在相对应的收纳槽(9)的内侧,两个内嵌式把手(11)关于基座(1)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维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来说定期的维修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对大型机械进行维修时一般需要多个辅助设备进行使用,来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特别是对于机械底部设备来说,操作人员只能躺下翻身对其进行维修,不便于实际的操作,一般使用拖拉工作台在地面上进行拖动,方便操作人员在较低的机械设备底部进行移动,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这种拖拉工作台一般占用空间较大,其所支撑的高度一定,不能根据具体维修机械的底部高度来调节自身高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这种工作台底部的滚轮为固定安装,不便于对设备进行收纳,来减少设备占用空间,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来便于操作人员对其使用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了现有的机械维修用辅助工作台不便于进行收纳减少占用空间的问题。
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包括基座、两个转动丝杆、两个星形把手、两个轴承底座、两个滚珠螺母、横向承重板、四个收纳通孔、四个活动滚轮、两个收纳槽、两个活动转轴、两个内嵌式把手、安装槽、底垫气囊、导气管、小气阀、四个Z型片和气泡垫,所述两个转动丝杆对称设置在基座的内侧,两个轴承底座对称安装在基座的内侧底部,两个转动丝杆的末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轴承底座的内侧,两个转动丝杆的顶部均贯穿基座的内侧顶部并分别与两个星形把手固定连接,两个滚珠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转动丝杆上,横向承重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滚珠螺母之间,四个收纳通孔矩形阵列分布在基座的底部,四个活动滚轮通过滚轮支架矩形阵列分布在横向承重板的下表面,四个活动滚轮分别位于四个收纳通孔的内侧并延伸至基座的下方,两个收纳槽分别对称开设在基座的左右侧面,两个内嵌式把手分别通过两个活动转轴活动连接在两个收纳槽的内侧,安装槽开设在基座的顶部,底垫气囊粘接在安装槽的内侧底部,导气管固定安装在底垫气囊的导气口处,小气阀安装在导气管上,四个Z型片呈矩形分布在底垫气囊的内侧底部,四个Z型片的顶部均与底垫气囊的内侧顶部相粘接,气泡垫均匀分布在底垫气囊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底垫气囊的横截面为矩形,底垫气囊采用橡胶气囊制成,底垫气囊的厚度为五毫米,底垫气囊的底部将安装槽的内侧底部完全覆盖。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丝杆上的滚珠螺母关于基座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横向承重板与基座的内侧底部之间为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Z型片可采用弹性塑料弹片,Z型片的初始状态为被拉伸状态。
优选的,两个所述星形把手位于基座顶部的凹槽内侧,两个星形把手的顶部略微突出基座的顶部表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内嵌式把手完全收纳在相对应的收纳槽的内侧,两个内嵌式把手关于基座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
(1)、该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通过设置基座、转动丝杆、滚珠螺母、横向承重板和活动滚轮相互配合,在设备使用时,将两个星形把手进行同步的转动,使得两个星形把手带动相对应的转动丝杆进行同步的旋转,两个转动丝杆分别带动相对应的滚珠螺母进行高度位置的活动,从而使得两个滚珠螺母之间的横向承重板进行高度位置的活动,而横向承重板通过固定架带动底部的活动滚轮进行高度位置的活动,使得活动过了突出收纳通孔的内侧或收缩至基座的内侧,从而达到将设备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便于对设备的收纳操作,从而减小相关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该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通过设置底垫气囊、Z型片和小气阀相互配合,在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的背部与底垫气囊的上表面进行接触,易对操作人员的背部产生伤害,可以通过打开小气阀,将导气管与高压气泵或气筒设备相连通,向底垫气囊内侧进行充气,底垫气囊受到高压气体作用进行扩充,而Z型片将底垫气囊的顶部中间位置进行拉动,使得底垫气囊的中间位置凹陷,便于设备的顶部与操作人员的背部更好的接触,从而达到提高操作人员舒适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Z型片示意图。
图中:1基座、2转动丝杆、3星形把手、4轴承底座、5滚珠螺母、6横向承重板、7收纳通孔、8活动滚轮、9收纳槽、10活动转轴、11内嵌式把手、12安装槽、13底垫气囊、14导气管、15小气阀、16 Z型片、17气泡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机械维修用便于收纳的辅助工作台,包括基座1、两个转动丝杆2、两个星形把手3、两个轴承底座4、两个滚珠螺母5、横向承重板6、四个收纳通孔7、四个活动滚轮8、两个收纳槽9、两个活动转轴10、两个内嵌式把手11、安装槽12、底垫气囊13、导气管14、小气阀15、四个Z型片16和气泡垫17,两个转动丝杆2对称设置在基座1的内侧,两个轴承底座4对称安装在基座1的内侧底部,两个转动丝杆2的末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轴承底座4的内侧,两个转动丝杆2的顶部均贯穿基座1的内侧顶部并分别与两个星形把手3固定连接,两个星形把手3位于基座1顶部的凹槽内侧,两个星形把手3的顶部略微突出基座1的顶部表面,两个滚珠螺母5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转动丝杆2上,横向承重板6固定连接在两个滚珠螺母5之间,两个转动丝杆2上的滚珠螺母5关于基座1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横向承重板6与基座1的内侧底部之间为平行设置,四个收纳通孔7矩形阵列分布在基座1的底部,四个活动滚轮8通过滚轮支架矩形阵列分布在横向承重板6的下表面,四个活动滚轮8分别位于四个收纳通孔7的内侧并延伸至基座1的下方,两个收纳槽9分别对称开设在基座1的左右侧面,两个内嵌式把手11分别通过两个活动转轴10活动连接在两个收纳槽9的内侧,安装槽12开设在基座1的顶部,底垫气囊13粘接在安装槽12的内侧底部,底垫气囊13的横截面为矩形,底垫气囊13采用橡胶气囊制成,底垫气囊13的厚度为五毫米,底垫气囊13的底部将安装槽12的内侧底部完全覆盖,导气管14固定安装在底垫气囊13的导气口处,小气阀15安装在导气管14上,小气阀15为开关气阀,四个Z型片16呈矩形分布在底垫气囊13的内侧底部,四个Z型片16的顶部均与底垫气囊13的内侧顶部相粘接,气泡垫17均匀分布在底垫气囊13的顶部,气泡垫17增加人体与设置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对操作人员的背部进行保护,Z型片16可采用弹性塑料弹片,Z型片16的初始状态为被拉伸状态,两个内嵌式把手11完全收纳在相对应的收纳槽9的内侧,两个内嵌式把手11关于基座1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在设备使用时,将两个星形把手3进行同步的转动,使得两个星形把手3带动相对应的转动丝杆2进行同步的旋转,两个转动丝杆2分别带动相对应的滚珠螺母5进行高度位置的活动,从而使得两个滚珠螺母5之间的横向承重板6进行高度位置的活动,而横向承重板6通过固定架带动底部的活动滚轮8进行高度位置的活动,使得活动过了8突出收纳通孔7的内侧或收缩至基座1的内侧,从而达到将设备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便于对设备的收纳操作,工作人员的背部与底垫气囊13的上表面进行接触,易对操作人员的背部产生伤害,可以通过打开小气阀15,将导气管14与高压气泵或气筒设备相连通,向底垫气囊13内侧进行充气,底垫气囊13受到高压气体作用进行扩充,而Z型片16将底垫气囊13的顶部中间位置进行拉动,使得底垫气囊13的中间位置凹陷,便于设备的顶部与操作人员的背部更好的接触,从而达到提高操作人员舒适性的目的,两个内嵌式把手11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拿持。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5513.4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56861U
授权时间:20190816
主分类号:B25H 1/00
专利分类号:B25H1/00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陈小林
第一申请人:陈小林
申请人地址:4711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桂花大道612号1号信箱
发明人:陈小林;王冠宾
第一发明人:陈小林
当前权利人:陈小林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