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依托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生小说阅读的教学研究

李雪娟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423000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小说观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小说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方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反观当前的初中生小说阅读教学,其状况不容乐观。小说是文学体裁中成熟最晚的,其自身有其固定的审美特色: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富于浓郁时代气息的典型环境。这一切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为什么初中生喜欢看小说的原因。

可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阅读小说基本上是一种消遣娱乐的心态,小说阅读变成了在繁重学习任务中的解压方式。而我们当前的小说教学围绕小说“三要素”,把小说的教学变成了文学知识的教学、变成了繁琐的分析,小说自身的感人力量在教师花大力气解读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人物性格的分析中消耗殆尽。如此一来,学生非但不会在教师的讲解中受到熏陶,反而会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学生自主体验的审美过程变成了教师说教的“满堂灌”,从此对文学敬而远之。学生的“喜好看”与教师“满堂灌”所形成的“厌恶学”,迫切需要改变当前的传统小说教学方式。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性质的定义改变了语文工具性的单一性质,而增加了人文性,并且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作为目标。因此,就小说阅读教学而言,最重要的不仅是阅读方法的更新,更是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小说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综合现阶段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究如何进行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以期寻找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特色教学模式,开创小说教学新局面,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目前,囿于语文核心素养在我国提出和指导基础教育的时间不长,有关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语文学科的探索中所占比例较小,可以说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小说教学的研究目前仍旧有一大片未开发的领域。

通过对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在中国知网的收录整理,近年来,有关语文核心素养的文献资料共计975篇,其中语文阅读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的文献资料及会议论文集,共计193篇。围绕“初中语文阅读”谈语文核心素养的11篇;围绕“小说阅读”谈语文核心素养的仅4篇;剩下的则是从宏观的角度谈语文核心素养。

围绕“小说阅读”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四篇单篇论文,包括张伟的《小说教学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2016.1);杨长木、任思静的《“群文阅读”与“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碰撞——关于人物描写的阅读教学尝试》(《教育科学·全文版》);张海霞的《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之我见》(《大学语文论坛》),以及高岳成的《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之我见》。其中高岳成的《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之我见》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又不乏理性的研究思维,对初中小说阅读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探究。该篇论文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探究,突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宗旨和意义;张海霞的《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之我见》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一线教师的小说教学的调查中总结出初中小说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由此可见,近年来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内容涵盖面较窄,未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对于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而言,缺少更有效、更全面的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目标体系和阅读评价机制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本课题拟从语言、审美、思维、文化四核维度构建小说文体阅读图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小说鉴赏能力。依托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研究目标

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根基。

1.营造良好的小说阅读情境,提高学生阅读小说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构建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目标体系,有效补充阅读教学内容;

3.根据小说特点和学生实际,综合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分享方式;

4.科学检测与评价学生阅读效果。

三、研究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建立鉴赏小说语体的模式,掌握小说语言的整体规律,帮助学生去感知、品味、领悟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语言,学习小说语言建构的特点,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品质,小说是虚构的,常运用联想和想象,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学会阅读小说作品,学会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审美鉴赏与创作: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促使他们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唤醒他们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国家的文化,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四、创新之处

本课题以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为阵地,旨在研究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指导。阅读内容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变阅读为“悦读”,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有足够的自我阅读存在感,获得更多的自主体验,在自觉的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和自我修养,受到思想教育,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教会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小说阅读、用什么方法阅读,从而形成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科学到科学、从单一到多元的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目标体系与阅读评价机制。

五、研究措施

1.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为研究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活动,定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督促、鼓励课题组成员进行自我理论知识的提升,增加理论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确立课题研究的起点。通过座谈、访谈、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当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之现状,确立课题研究的起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提高课题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让课题组的教师多“磨课”,让教师在上以小说阅读为主的公开课的实践、反思中成长,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为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

4.注意课堂教学的现状记录及分析,为研究提供真实的材料。分析现状需要有真实的材料,否则我们的分析会有偏差,所以在分析材料的的收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材有针对性,案例有普遍性,个案有典型性,手段有灵活性,分析要有科学性,眼光要有尖锐性,思想要有创新性。

5.注重做好课堂教学反思笔记,收集好研究资料。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实践”中,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更是自己发现问题、提升自己的一个关键。做好平时的课堂记录,点点反思也是研究资料收集的好办法,更是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好途径。

6.及时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和反思,收集阶段性成果。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筹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9月)

1.成立课题组,研讨课题基本方向、整体构想,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

2.拟写课题方案,并请有关专家指导修改,进一步做可然性和可行性论证,最终完善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增进他们对课题的理解与把握,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预期目标,落实课题研究责任,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申请开题。

4.制定相关课题研究措施与制度,包括课题学习及研究制度、档案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课题研究奖励制度等,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8年9月)

1.科学构建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小说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体系。

2.完善、确定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小说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方法。

3.根据确定的教学策略方法及课型要求结合教材系统研究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

4.组织好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5.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认真做好阶段性小结,撰写论文投稿并发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

1.总结提炼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小说阅读教学实践模式、阅读阶段目标体系、多元评价机制。

2.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高质量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分别整理成册。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的相关展示活动及后续研究。

七、研究可行性分析

1.课题理论依据。

(1)叶圣陶“阅读本位”范式理论架构:阅读是写作的根本基础;阅读的功能是“吸收”,阅读教学具有“训练了解、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提供写作范本”三重任务;阅读可以得到知识、养成习惯、讲求方法;阅读是“两步”(了解词句、辨明主旨)求甚解,“三多”(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求应用。

(2)小说叙事学理论:小说叙事学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是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特性进行分析的理论。小说是一种通过各种叙述方式将一个个故事组织并讲述出来的整体活动,其构成基础是故事和叙述方式。从这个角度讲,叙事和小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小说进行叙事研究,可以对小说做出更为深入地把握。新课标认为文学教育的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但有限的语文知识难以承担起实现文学教育的任务。为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文学教育目标,将叙事学理论引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讨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等手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读写结合理论: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有机结合又相互促进的,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

(4)互文性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互文性理论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互文性理论的对话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文本的对话、主体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实践正切合了这一理念。

(5)群文阅读理论: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新课标从理念层面、学习途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这几个层面揭示了群文阅读的必要性。新课标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样一个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新课标充分关注到了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性,而开阔视野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内容和方法。群文阅读教学实际上也是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让学生与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对话,从而真正能够开阔视野,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2.课题组成员均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长期积淀的丰富科研经验。本课题主持者是学校的教学部主任、高级教师、“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高端研修班成员,年富力强,不仅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教研水平也非常突出。主持并参加的三项课题分别获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三等奖;参加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阅读文中写作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结题并获优秀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共15人,均是学校的教研骨干,专业精湛。其中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1人,学校校长1人,副校长1人,教研组长1人,备课组长3人,高级5人,中级9人,平均年龄36岁,课题组成员职务、专业、年龄等都呈现合理结构。

3.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是具有一定教育行政职能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科研经费保证。单位资料丰富,教育信息来源渠道广泛,研究办公条件先进,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预期成果

1.课堂教学设计、精品实录、教学案例、课例光盘

2.校本教材《初中生成长小说阅读素养读本》

3.研究报告《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生小说阅读的教学研究》

标签:;  ;  ;  

依托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