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NAO的响应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NAO的响应

论文摘要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其降水及水汽输送对当地甚至北半球的水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站点资料和12套降水资料与8套再分析资料,采用EOF、SVD、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夏季整体降水、不同等级降水、不同海拔高度降水特征及水汽输送与其联系进行研究,同时考虑到北大西洋涛动(NAO)对高原降水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上小雨(LR)、中雨(MR)和超强降雨(VHR)分别占夏季总降水量的3.5%、28.4%和6.8%,大多数资料高估了LR和VHR的发生频率,并低估了MR频率,而最大的偏差发生在对VHR的刻画中。APHRO、JRA55和CMAP三套资料的综合表现能力更强,而GPCC在刻画LR和MR时准确性更高。(2)青藏高原夏季为水汽的汇,其上的水汽辐合主要由水汽平流所致,而其中部主要为湿平流和风场辐合共同作用而导致。高原东南部降水的异常主要是由印度半岛延展到孟加拉湾的异常反气旋水汽输送导致。(4)青藏高原整体各站点年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呈现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而各站点的标准差随着海拔的增加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对高原不同区域而言,青藏高原南部年降水量与各季节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北部年降水量与各季节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5)进一步研究北大西洋涛动与高原降水的关系,可知前冬12月NAO与青藏高原6月降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其主要影响机制是:12月NAO激发出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此三极子模态一直持续到春季,而在夏季极速衰退。将5月海温异常模态作为青藏高原6月降水的前期信号,进行进一步研究可知,海温指数正异常时,高原西风加强,高原南边界与北边界的西南风与西北风增强,印度夏季风减弱,同时高原东部的垂直上升运动增强。在此环流场变化下,高原中南部、东南部西风水汽输送增加,同时垂直水汽输送增加,从而使得此地降水处于正异常,而蒸发与经向水汽输送都为负贡献;另外高原东北部蒸发增多,经向输入的水汽增加,同时水汽垂直输送增加,从而使得此地降水增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
  •     1.2.1 青藏高原降水及其变化特征
  •     1.2.2 青藏高原及周围上空水汽输送特征
  •     1.2.3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影响机制
  •     1.2.4 北大西洋涛动对亚洲降水的影响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说明
  •     2.2.1 泰勒分析法
  •     2.2.2 MR指数
  •     2.2.3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
  •     2.2.4 奇异值(SVD)分析
  •     2.2.5 相关分析
  •     2.2.6 线性趋势分析
  •     2.2.7 整层大气水汽输送通量
  •     2.2.8 水汽辐合辐散
  •     2.2.9 水汽收支方程
  •     2.2.10 t检验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整体及不同等级夏季降水特征
  •   3.1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线性趋势
  •   3.2 青藏高原夏季主要的降水模态
  •   3.3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
  •   3.4 青藏高原不同等级的夏季降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
  •   4.1 青藏高原整体不同海拔高度降水特征
  •   4.2 青藏高原南、北部不同海拔高度降水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与水汽输送的联系
  •   5.1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   5.2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水汽输送情况
  •   5.3 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年际变化的水汽成因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北大西洋涛动的响应
  •   6.1 青藏高原整体降水与北大西洋涛动的相关性
  •   6.2 北大西洋海温信号
  •   6.3 北大西洋涛动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谢欣汝

    导师: 游庆龙

    关键词: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水汽输送,北大西洋涛动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气象学,海洋学

    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分类号: P426.62;P732

    DOI: 10.27248/d.cnki.gnjqc.2019.000024

    总页数: 82

    文件大小: 16606K

    下载量: 91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NAO机器人的舞步程序设计[J]. 电子测试 2019(24)
    • [2].NAO机器人共享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3].基于多线程的NAO机器人同步启动技术研究与实现[J]. 软件导刊 2017(06)
    • [4].Nao机器人写字学习方案[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0)
    • [5].NAO机器人迎宾与多台同时启动设计方案[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33)
    • [6].基于NAO机器人的行走约束研究[J]. 机械与电子 2020(02)
    • [7].基于NAO机器人的红球识别与定位算法[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20)
    • [8].基于NAO机器人的医疗助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信息技术 2016(12)
    • [9].基于NAO机器人的数字识别[J]. 现代电子技术 2020(14)
    • [10].冬季北美大西洋地区温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及与NAO的关系[J]. 海洋通报 2016(01)
    • [11].基于Nao机器人的捡垃圾流程及算法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1)
    • [12].NAO——创造交互型的机器人[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4(03)
    • [13].基于NAO机器人的目标跟踪和人脸识别研究[J]. 现代计算机 2019(13)
    • [14].NAO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概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8)
    • [15].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在Nao机器人步态规划中的应用[J]. 机电工程技术 2011(02)
    • [16].基于单目立体视觉的NAO机器人的目标定位与抓取[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7].基于NAO机器人的目标识别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7(08)
    • [18].公共危机的网络治理:NAO模式的应用分析[J]. 软科学 2012(03)
    • [19].NAO机器人自主目标跟踪算法研究[J]. 自动化与仪表 2017(08)
    • [20].从NAO感知系统看机器人的设计[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2(06)
    • [21].基于NAO机器人的多种通道人机交互研究与案例实现[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04)
    • [22].NAO机器人室内环境下自主导航设计[J]. 机电一体化 2016(02)
    • [23].大学生创新技能培养的NAO机器人交互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3)
    • [24].基于NAO机器人的饮水机定位和水位识别[J]. 电子技术 2020(08)
    • [25].NAO机器人平台的创新实验设计与实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12)
    • [26].NAO的单目视觉空间目标定位方法研究[J]. 机械与电子 2015(09)
    • [27].基于模糊控制的NAO机器人目标跟踪与抓取[J]. 学术问题研究 2014(02)
    • [28].基于NAO机器人的自动运动学标定[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8(05)
    • [29].基于遥相关的NAO位相转换影响机理研究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30].w(石墨)对NAO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 化工科技 2016(02)

    标签:;  ;  ;  ;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NAO的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