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电池、箱体、加热机构、调控机构、第一触头以及弹簧。本实用新型用于在温度较低给电池充电时,在使用前先将电池置于箱体内开始进行充电,同时箱体内的加热机构接入电源,通过加热机构避免对电池的直接接触,然后开始对电池底部进行充分加热,从而能够明显的保障电池的充电环境;且在不需要进行加热充电时,箱体底部的调控机构会在热气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工作,从而实现对箱体内的加热机构进行控制,能够依据箱体内的温度有效的控制加热温度,保证电池处于最佳的充电温度,提高充电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包括电池(1)和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侧固定加热机构(3),且所述箱体(2)底部中心设置调控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3)用以对所述电池(1)的支撑和加热;所述调控机构(4)用以控制所述加热机构(3)的工作;所述调控机构(4)包括调节箱(41)、压力机构(42)、支座(43)、开关(44)以及第二触头(45);所述调节箱(41)顶部嵌入所述压力机构(42),且所述压力机构(42)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开关(44);所述开关(44)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座(43)顶端,且所述开关(44)背离所述压力机构(42)的一端底面设置第一触头(5);所述开关(44)折弯处固定弹簧(6),且所述弹簧(6)远离所述开关(44)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箱(41)底部;所述调节箱(41)内壁固定第二触头(45),且所述第一触头(5)与所述第二触头(45)贴合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包括电池(1)和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侧固定加热机构(3),且所述箱体(2)底部中心设置调控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3)用以对所述电池(1)的支撑和加热;所述调控机构(4)用以控制所述加热机构(3)的工作;所述调控机构(4)包括调节箱(41)、压力机构(42)、支座(43)、开关(44)以及第二触头(45);所述调节箱(41)顶部嵌入所述压力机构(42),且所述压力机构(42)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开关(44);所述开关(44)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座(43)顶端,且所述开关(44)背离所述压力机构(42)的一端底面设置第一触头(5);所述开关(44)折弯处固定弹簧(6),且所述弹簧(6)远离所述开关(44)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箱(41)底部;所述调节箱(41)内壁固定第二触头(45),且所述第一触头(5)与所述第二触头(45)贴合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接线柱(31)、加热板(32)、隔离板(33)、支撑架(34)以及支柱(35);所述支撑架(34)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2)内壁;所述加热板(32)和所述隔离板(3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34)表面;所述第一触头(5)、所述第二触头(45)、所述接线柱(31)以及所述加热板(32)依次串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2)和所述隔离板(33)厚度相等,且所述加热板(32)和所述隔离板(33)交错焊接于所述支撑架(34)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35)有四个,且所述支柱(35)为三棱柱,且所述支柱(35)焊接于所述支撑架(34)顶面四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构(42)包括压力套杆(421)、压力支杆(422)以及气体填充室(423);所述压力套杆(421)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41);所述压力支杆(422)套接于所述压力套杆(421)的内部,且所述压力套杆(421)和所述压力支杆(422)之间空腔区域为气体填充室(4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支杆(422)长度大于所述压力套杆(421)长度,且所述压力支杆(422)底端铰接所述开关(4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有更多电动汽车进行了投入使用,现有电动汽车采用超级电容的技术,超级电容的容量比通常的电容器大得多;由于其容量很大,对外表现和电池相同,因此也称作“电容电池”或说“黄金电池”。
电动汽车在日常使用中,通常会遇到一些低温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由于该种电池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从而获取的超大容量,在低温环境中将会抑制电池内部的活性,影响电池容量,致使电池在充电时电量不能达到最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低温下电动车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电池和箱体;所述箱体内侧固定加热机构,且所述箱体底部中心设置调控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以对所述电池的支撑和加热;所述调控机构用以实时控制所述加热机构的工作;所述调控机构包括调节箱、压力机构、支座、开关以及第二触头;所述调节箱顶部嵌入所述压力机构,且所述压力机构顶端与所述调节箱顶部平齐;所述开关铰接于所述支座顶端,且所述开关一端设置所述第二触头;所述开关折弯处固定弹簧,且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开关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箱底部;所述调节箱内壁固定第一触头,且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接触连接。
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接线柱、加热板、隔离板、支撑架以及支柱;所述支撑架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内壁;所述加热板和所述隔离板厚度相等,且所述加热板和所述隔离板交错焊接于所述支撑架侧壁。
其中,所述支柱有四个,且所述支柱为三棱柱,且所述支柱焊接于所述支撑架顶部四角。
其中,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压力套杆、压力支杆以及惰性气体;所述压力套杆侧壁密封嵌入所述调节箱,且所述压力支杆套接于所述压力套杆,且所述压力套杆和所述压力支杆之间充入所述惰性气体;所述压力支杆长度大于所述压力套杆长度,且所述压力支杆底端铰接所述开关。
其中,所述接线柱设于所述支撑架底部,且所述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调控机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电动车的电池放入箱体内四角的支柱上,低温环境下,在对电动车电池进行充电时,将使箱体内的加热机构接通工作,在加热过程中,支撑柱将电池底部大面积悬空,避免电池的直接接触,并且对使电池受热更加均匀。
2、本实用新型中,在加热机构的温度调节下,能够将电池加热到最适合的充电温度,从而使得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内部活性增加,扩大电池内部容量,提高充电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开关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接触,使得加热机构的电路接通,在加热到适宜温度后,热气压会推动压力套杆中的压力支杆伸出,从而推动开关在有第二触头一端上升,从而使加热机构停止工作,有助于电池在最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机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控机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力机构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电池;2、箱体;3、加热机构;31、接线柱;32、加热板;33、隔离板;34、支撑架;35、支柱;4、调控机构;41、调节箱;42、压力机构;421、压力套杆;422、压力支杆;423、气体填充室;43、支座;44、开关;45、第二触头;5、第一触头;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5,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控制装置,包括电池1和箱体2,所述箱体2内侧固定加热机构3,且所述箱体2底部中心设置调控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3用以对所述电池1的支撑和加热;所述调控机构4用以控制所述加热机构3的工作;所述调控机构4包括调节箱41、压力机构42、支座43、开关44以及第二触头45;所述调节箱41顶部嵌入所述压力机构42,且所述压力机构42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开关44;所述开关44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座43顶端,且所述开关44背离所述压力机构42的一端底面设置第一触头5;所述开关44折弯处固定弹簧6,且所述弹簧6远离所述开关44一端固定于所述调节箱41底部;所述调节箱41内壁固定第二触头45,且所述第一触头5与所述第二触头45贴合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接线柱31、加热板32、隔离板33、支撑架34以及支柱35;所述支撑架34密封固定于所述箱体2内壁;所述加热板32和所述隔离板3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34表面;所述第一触头5、所述第二触头45、所述接线柱31以及所述加热板32依次串联;加热板32可使使电池1在充电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池底部的均匀加热;隔离板33能够避免各个加热板32接触,保证各个加热板32运行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32和所述隔离板33厚度相等,且所述加热板32和所述隔离板33交错焊接于所述支撑架34表面;通过交错焊接的方式可使得隔离板33的隔离效果更好,避免热量过于聚集,使得制热更为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支柱35有四个,且所述支柱35为三棱柱,且所述支柱35焊接于所述支撑架34顶面四角;支撑架34的四角采用三棱柱形状的支柱35,能够稳定的支撑放入的电池1,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柱35还可表面电池与加热板32直接贴合,起到分隔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构42包括压力套杆421、压力支杆422以及气体填充室423;所述压力套杆421外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箱41;所述压力支杆422套接于所述压力套杆421的内部,且所述压力套杆421和所述压力支杆422之间空腔区域为气体填充室423;所述压力支杆422长度大于所述压力套杆421长度,且所述压力支杆422底端铰接所述开关44;填充气体为氨气,氨气可在加热板32工作中受热膨胀,当膨胀至一定限度后,会向下挤压压力支杆422,进而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得另一端的第一触头5与第二触头45分离,加热板32断电停止加热,从而避免加热板32加热至过高状态,而当温度下降至一定值时,氨气压力变小,在弹簧6带动下两个触头再次贴合接触,使得加热板32再次工作,实现在恒定温度下充电,保证充电效率。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先将电池1置于箱体2内的支柱35上,在使用时给电池1进行充电,如果环境温度较低,不能够达到电池1充电的适宜温度,此时箱体2内的加热机构3同时接入电源,此时支撑架34内部固定的隔离板33中间交错的加热板32开始对电池1底部进行充分加热,从而能够使电池1处于适宜的充电环境,随着温度的上升,在不需要进行加热充电时,因为温度上升,使得氨气受热膨胀,增大气压,使得压力支杆422从压力套杆421中伸出,带动支座43上的开关44向下移动,将第二触头45和第一触头5分离,同时弹簧6在开关44的作用下进行拉伸,由于接线柱31与第一触头5电性连接,从而使加热机构3断开连接停止工作,保证电池1处于最佳的充电温度,提高充电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8520.1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81839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B60L 58/27
专利分类号:B60L58/27;H01M2/10;H01M10/615;H01M10/625
范畴分类:32B;37C;
申请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第一申请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镇泰山路与新郑路交叉口西南角
发明人:王晓侃;王亮;王琼;陈春明;魏鹏;潘娜;毛琪
第一发明人:王晓侃
当前权利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代理人:李静
代理机构:115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